四書五經-中庸原文+註釋+譯文+讀解
Posted 中庸
篇首语: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四書五經-中庸原文+註釋+譯文+讀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書五經-中庸原文+註釋+譯文+讀解
中庸簡 介《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的一篇,一般認爲它出於孔子的孫
子子思(前483 -前402 )之手。據《史記。孔於世家》記載,孔子的兒子名叫
孔鯉,字伯魚;伯魚的兒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後,儒家分爲八派,子
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從師承關係來看,子思學於孔子
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學於子思;從《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觀點來看,
也大體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學派”的說法。後代因此而尊稱子思爲“述聖”。
不過,現存的《中庸》,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於秦統一全國後不
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於《大學》,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爲題,而是撮取
文章的中心內容爲題了。
早在西漢時代就有專門解釋《中庸》的着作,《漢書。藝文志》載錄有《中
庸說》二篇,以後各代都有關於這方面的着作相沿不絕。但影響最大的還是朱熹
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與《大學》、《論語》、《孟子》合在一起,使
它成爲“四書”之一,成爲後世讀書人求取功名的階梯。
朱熹認爲《中庸》“憂深言切,慮遠說詳”,“歷選前聖之書,所以提挈綱
維,開示蘊奧,未有若是之明且盡者也。)(《中庸章句。序》)並且在《中庸
章句》的開頭引用程頤的話,強調《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的着作,”放之
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都是實用的學問。善於閱讀的人只要
仔細玩味,便可以終身受用不盡。
程頤的說法也許有些過頭,但《中庸》的確是內容豐富,不僅提出了“中庸”
作爲儒家的最高道德標難,而且還以此爲基礎討論了一系列的問題,涉及到儒家
學說的各個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爲“實學”,被視爲可供人們終身受用
的經典,這也絕不是偶然的。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
天命之謂性(1 ),性之謂道(2 ),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
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3 )。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4 );發而皆中節(5 ),謂之和。中也者,天
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6 )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第1 章)
「註釋」
(1 )天命:天賦。朱熹解釋說:“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
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這裏的天命(天賦)實際上就
是指的人的自然稟賦,並無神祕色彩。(2 )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 )莫:在這裏是“沒有什麼更……”的意思。見(xian):顯現,明顯。乎
:於,在這裏有比較的意味。(4 )中(zhong ):符合。(5 )節:節度法度。
(6 )致,達到。
「譯文」
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
養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
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
的。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着。所以,品德高尚的人
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 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
;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
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
了。
「讀解」
這是《中庸》的第一章,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在《大學》裏面
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真心誠意地順着天賦的本性
行事,按道的原則修養自身。
解決了上述思想問題後,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這一範疇,進
入全篇的主題。
作爲儒學的重要範疇之一,歷來對“中庸”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本章是從情
感的角度切入,對“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釋。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
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
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出來。表現出來而符合常理,
有節度,這就叫做“和”。二者協調和諧,這便是“中和”。人人都達到“中和”
的境界,大家心平氣和,社會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總綱的性質,以下十章(2 -11)都圍繞本章內容而展開。
《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的一篇,一般認爲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前
483 -前402 )之手。據《史記。孔於世家》記載,孔子的兒子名叫孔鯉,字伯
魚;伯魚的兒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後,儒家分爲八派,子思是其中一
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從師承關係來看,子思學於孔子的得意弟子
之一曾子,孟子又學於子思;從《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觀點來看,也大體上
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學派”的說法。後代因此而尊稱子思爲“述聖”。不過,
現存的《中庸》,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於秦統一全國後不久。所
以名篇方式已下同於《大學》,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爲題,而是撮取文章的
中心內容爲題了。
早在西漢時代就有專門解釋《中庸》的着作,《漢書。藝文志》載錄有《中
庸說》二篇,以後各代都有關於這方面的着作相沿不絕。但影響最大的還是朱熹
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與《大學》、《論語》、《孟子》合在一起,使
它成爲“四書”之一,成爲後世讀書人求取功名的階梯。
朱熹認爲《中庸》“憂深言切,慮遠說詳”,“歷選前聖之書,所以提挈綱
維,開示蘊奧,未有若是之明且盡者也。)(《中庸章句。序》)並且在《中庸
章句》的開頭引用程頤的話,強調《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的着作,”放之
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都是實用的學問。善於閱讀的人只要
仔細玩味,便可以終身受用不盡。
程頤的說法也許有些過頭,但《中庸》的確是內容豐富,不僅提出了“中庸”
作爲儒家的最高道德標難,而且還以此爲基礎討論了一系列的問題,涉及到儒家
學說的各個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爲“實學”,被視爲可供人們終身受用
的經典,這也絕不是偶然的。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原文」
仲尼曰(1 ):“君於中庸(2 ),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
中。小人之中庸也(3 ),小人而無忌憚(4 )也。…(第2 章)
「註釋」
(1 )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 )中庸:即中和。庸,“常”的
意思。(3 )小人之中庸也:應爲“小人之反中庸也”。(4 )忌憚:顧忌和畏
懼。
「譯文」
仲尼說:“君子中庸,小人違背中庸。君於之所以中庸,是因爲君子隨時做
到適中,無過無不及;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爲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
「讀解」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經問孔子:“子張和子夏哪一個賢一些?”孔子回答說:
“子張過分;子夏不夠。”子貢問:“那麼是子張賢一些嗎?”孔子說:“過分
與不夠是一樣的。”(《論語。先進》)
這一段話是對“君子而時中”的生動說明。也就是說,過分與不夠貌似不同,
其實質卻都是一樣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處,如宋玉筆
下的大美人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着粉則太白,施朱
則太赤。”(《登徒子好色賦》)
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處
最高的道德標準「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1 )!”(第3 章)
「註釋」
?鮮:少,不多。
「譯文」
孔子說:“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經很久了!”
「讀解」
正因爲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標準,所以,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實行它。
這正如我們要求“大公無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國家、集體、個人利益
三兼顧”,就比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進入共產主義”難以做到,提出“社
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小康”,這就比較容易做到了。
這樣說來,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爲一種理想的道德規範而加以提倡呢?
誰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道(1 )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 )過之,愚者不及也。道
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3 )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
味也。”(第4 章)
「註釋」
(1 )道:即中庸之道。(2 )知者:即智者,與愚者相對,指智慧超羣的
人。知,同“智”,(3 )不肖者:與賢者相對,指不賢的人。
「譯文」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聰明的人自以爲是,認識
過了頭;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揚的原因,我知道了
:賢能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們每天都要吃喝,但卻很
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嚐滋味。”
「讀解」
還是過與不及的問題。正因爲要麼太過,要麼不及,所以,總是不能做得恰
到好處。而無論是過還是不及,無論是智還是愚,或者說,無論是賢還是不肖,
都是因爲缺乏對“道”的自覺性,正如人們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卻很少有人真
正品味一樣,人們雖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事,但由於自覺性不高,在大
多數情況下不是做得過了頭就是做得不夠,難以達到“中和”的恰到好處。所以,
提高自覺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關重要的一環。
隱惡揚善,執兩用中「原文」
子日:“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1 ),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
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爲舜乎(2 )!”(第6 章)
「註釋」
(1 )邇言,淺近的話。邇,近。(2 )其斯以爲舜乎,這就是舜之所以爲
舜的地方吧!其,語氣詞,表示推測。斯,這。“舜”字的本義是仁義盛明,所
以孔子有此感嘆。
「譯文」
孔子說:“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歡向人問問題,又善於分析別
人淺近話語裏的含義。隱藏人家的壞處,宣揚人家的好處。過與不及兩端的意見
他都掌握,採納適中的用於老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爲舜的地方吧!”
「讀解」
隱惡揚善,執兩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傑出的領導藝術。
要真正做到,當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難之一在於,要做到執兩用中,不僅要有對於中庸之道的自覺意識,而且
得有豐富的經驗和過人的識見。
困難之二在於,要做到隱惡揚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寬容的氣度。對於一
般人來說,不隱你的善揚你的惡就算是謝天謝地了,豈敢奢望他隱你的惡而揚你
的善!
如此看來,僅有大智慧都還不一定做得到隱惡揚善,還得有大仁義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畢竟只有一個,不然的話,孔聖人又怎麼會感嘆又感嘆呢?
聰明反被聰明誤「原文」
子日:“人皆日:”予(1 )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階之中(2 ),而莫之
知闢也(3 )。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 )守也。”(第
7 章)
「註釋」
(1 )予:我。(2 )罟(gu):捕獸的網。擭(huo ):裝有機關的捕獸
的木籠。(3 )闢(bi):同“避”。(4 )期月:一整月。
「譯文」
孔子說:“人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被驅趕到羅網陷階中去卻不知躲避。人
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選擇了中庸之道卻連一個月時間也不能堅持。”
「讀解」
聰明反被聰明誤。
自以爲聰明失好走極端,走偏鋒,不知適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
自投羅網而自己卻還不知道。
另一方面,雖然知道適可而止的好處,知道選擇中庸之道作爲立身處世原則
的意義。但好勝心難以滿足,慾壑難填,結果是越走越遠,不知不覺間又放棄了
適可而止的初衷,背離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樣,連一個月都不能堅
持住。
賭博也好,炒股票也好,貪污受賄也好,這類現象不都是常見的嗎?
牢牢抓住不要放棄「原文」
子日:“回(1 )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2 )而弗失之矣。”
(第8 章)
「註釋」
(1 )回:指孔子的學生顏回。(2 )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
牢握但不捨的樣子,引申爲懇切。服,着,放置。膺,胸口。
「譯文」
孔子說:“顏回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選擇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處,就
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讓它失去。”
「讀解」
這是針對前一章所說的那些不能堅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
作爲孔門的高足,顏回經常被老師推薦爲大家學習的榜樣,在中庸之道方面
也不例外。
一旦認定,就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
這是顏回的作爲,也是孔聖人“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的風範。
白刃可蹈,中庸難得「原文」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1 ),爵祿可辭也(2 ),白刃可蹈(3 )也,
中庸不可能也。”(第9 章)
「註釋」
(1 )均:即平,指治理。(2 )爵,爵值,祿:官吏的薪俸。辭:放棄。
(3 )蹈:踏。
「譯文」
孔子說:“天下國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祿可以放棄,雪白的刀刃可以踐踏而
過,中庸卻不容易做到。”
「讀解」
孔子對中庸之道持高揚和捍衛態度。事實上,一般人對中庸的理解往往過於
膚淺,看得比較容易。孔子正是針對這種情況有感而發,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湯
蹈火,治國平天下還難的境地。其目的還是在於引起人們對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視。
什麼是真正的強?
「原文」
子路問強(1 )。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2 )寬
柔以教,不報無道(3 ),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4 )。衽金革(5 ),死而
不厭(6 ),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7 ),強哉矯(8 )!
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9 ),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
強哉矯!”(第10章)
「註釋」
(1 )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學生。(2 )抑:選擇性連詞,意爲“還是”。
而:代詞,你。與:疑問語氣詞。(3 )報:報復。(4 )居:處。(5 )衽:
臥席,此處用爲動詞。金:指鐵製的兵器。革:指皮革製成的甲盾。(6 )死而
不厭:死而後已的意思。(7 )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隨波逐流。(8 )矯:
堅強的樣子。(9 )不變塞:不改變志向。
「譯文」
子路問什麼是強。孔子說:“南方的強呢?北方的強呢?還是你認爲的強呢?
用寬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對我蠻橫無禮也不報復,這是南方的強,品德
高尚的人具有這種強。用兵器甲盾當枕蓆,死而後已,這是北方的強,勇武好鬥
的人就具有這種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強啊!保
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強啊!國家政治清平時不改變志向,這才是真強啊!
國家政治黑暗時堅持操守,寧死不變,這才是真強啊!”
「讀解」
子路性情魯莽,勇武好鬥,所以孔子教導他:有體力的強,有精神力量的強,
但真正的強不是體力的強,而是精神力量的強。精神力量的強體現爲和而不流,
柔中有剛;體現爲中庸之道;體現爲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動搖,寧死不改變志向和
操守。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這就是孔子所推崇
的強。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後來人。”這就是孔子所推
崇的強。
說起來,還是崇高的英雄主義,獻身的理想主義。
不過,回到《中庸》本章來,孔子在這裏所強調的,還是“中立而不倚”的
中庸之道,儒學中最爲高深的道行。
正道直行,默默無聞也不後悔「原文」
子曰:“素隱行怪(1 ),後世有述焉(2 ),吾弗爲之矣。君子遵道而行,
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3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4 ),唯聖
者能之。”(第11章)
「註釋」
(1 )素:據《漢書》,應爲“索”。隱:隱僻。怪:怪異。(2 )述:記
述。(3 )已:止,停止。(4 )見知:被知。見,被。
「譯文」
孔子說:“尋找隱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誕的事情來欺世盜名,後世也許會
有人來記述他,爲他立傳,但我是絕不會這樣做的。有些品德不錯的人按照中庸
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廢,不能堅持下去,而我是絕不會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
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無聞不被人知道也不後悔,這只有聖人才能做得到。”
「讀解」
鉆牛角尖,行爲怪誕,這些出風頭、走極端欺世盜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
道的規範,自然是聖人所不齒的。
找到正確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來,這也是聖人所不欣賞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條大路走到底,這才是聖人所讚賞並身體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這是聖人所讚賞的
精神。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這也是聖人所讚賞的精神。
以上幾章從各個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論反覆申說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
庸)這一概念,弘揚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
君子之道費而隱「原文」
君子之道費而隱(1 )。夫婦(2 )之愚,可以與知焉(3 ),及其至也,
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
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
焉(4 )。《詩》雲:“鳶飛戾天,魚躍於淵(5 )。”言其上下察也(6 )。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7 ),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12章)
「註釋」
(1 )費:廣大。隱:精微。(2 )夫婦:匹夫匹婦,指普通男女。(3 )
與:動詞,參與。(4 )破:分開。(5 )鳶飛戾天,魚躍於淵:引自《詩經。
大雅。旱麓》。鳶,老鷹。戾,到達。(6 )察:昭着,明顯。(7 )造端:開
始。
「譯文」
君子的道廣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雖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
最高深境界,即便是聖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雖然不賢明,也可以實
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
但人們仍有不滿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說到“大”,就大得連整個天下都載不下
;君子說到“小”,就小得連一點兒也分不開。《詩經》說:“鳶鳥飛向天空,
魚兒跳躍深水。”這是說上下分明。君子的道,開始於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
境界卻昭着於整個天地。
「讀解」
這一章另起爐竈,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進行
闡發,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圍繞這一中心而展開的。
正因爲道不可須臾離開,所以,道就應該有普遍的可適應性,應該“放之四
海而皆準”,連匹夫匹婦,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學習,也可以實踐。
不過,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實踐是一回事,要進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
回事了。所以,道又必須有精微奧妙的一方面,供德行高,修養深的學者進行深
造,進行創造性的實踐。
如此兩方面的性質結合起來,使道既廣大又精微,既有普及性又有提高性,
既下里巴人又陽春白雪,說到底,是一個開放的、兼容的、可發展的體系。
道是如此,世界上的許多事情也都是如此。說到唱歌,卡拉0K誰都可以來上
幾句,但要唱出歌星級水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說用電腦打字,坐下來一兩個小時,一個完全的外行也可以打出一串字來,
可要成爲電腦專家就是另一回事了。說到下棋,知道下棋規則,棋癮大得不可思
議的人滿街都是,可要成爲一名真正的棋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凡事都有一知半解與精通的區別,匹夫匹婦與“聖人”
的分別也就在這裏。
道不遠人,遠人非道「原文」
子日:“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
“《詩》雲:”伐柯伐柯,其則不遠。(1 )‘執柯以伐柯,睨(2 )而視
之,猶以爲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違道不遠(3 ),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
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4 )德之
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
慥慥爾(5 )?”(第13章)
「註釋」
(1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引自《詩經。豳風。伐柯》。伐柯,砍削斧柄。
柯,斧柄。則,法則,這裏指斧柄的式樣。(2 )睨:斜視。(3 )違道:離道。
違,離。(4 )庸:平常。(5 )胡:何、怎麼。慥慥(zao ),忠厚誠實的樣
子。
「譯文」
孔子說:“道並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實行道卻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實行道
了。”
“《詩經》說:”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樣就在眼前。‘握着斧柄
砍削斧柄,應該說不會有什麼差異,但如果你斜眼一看,還是會發現差異很大。
所以,君子總是根據不同人的情況採取不同的辦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錯誤實行
道就行。“
“一個人做到忠恕,離道也就差不遠了。什麼叫忠恕呢?自己不願意的事,
也不要施加給別人。”
“君子的道有四項,我孔丘連其中的一項也沒有能夠做到:作爲一個兒子應
該對父親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爲一個臣民應該對君王做到的,我沒有能
夠做到;作爲一個弟弟應該對哥哥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爲一個朋友應該
先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實踐,平常的言談儘量謹慎。德行
的實踐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勵自己努力;言談卻不敢放肆而無所顧忌。說話
符合自己的行爲,行爲符合自己說過的話,這樣的君子怎麼會不忠厚誠實呢?…”
「讀解」
道不可須臾離的基本條件是道不遠人。換言之,一條大道,歡迎所有的人行
走,就像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歡迎所有的人學習、實踐,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歡迎
所有的人走一樣。相反,如果只允許自己走,而把別人推得離道遠遠的,就像魯
迅筆下的假洋鬼子只准自己“革命”而不準別人(阿Q )“革命”,那自己也就
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了。
推行道的另一條基本原則是從實際出發,從不同人不同的具體情況出發,使
道既具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性,又能夠適應不同個體的特殊性。這就是
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
既然如此,就不要對人求全責備,而應該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爲他人着想,
自己不願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給他人。因爲,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要說人家,
就是自己,不也還有很多應該做到的而沒有能夠做到嗎?所以,要開展批評,也
要開展自我批評。聖賢如孔子,不就從四大方面對自己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嗎?那
就更不要說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了,哪裏沒有這樣或那樣的毛病呢?說不定還深沉
得很呢。
不過也不要緊,只要你做到忠恕,也就離道不遠了。說到底,還是要“言顧
行,行顧言”,凡事不走偏鋒,不走極端,這就是“中庸”的原則,這就是中庸
之道。
素位而行,安分守己「原文」
君子素其位(1 )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2 ),行乎夷狄;素患難,
行乎患難。君子無入(3 )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4 )下;在下位,不援(5 )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6 )人。
故君子居易(7 )以俟命(8 ),小人行險以僥倖。子曰:“射(9 )有似
乎君子,失諸正鵠(10),反求諸其身。”(第14章)
「註釋」
(1 )素其位:安於現在所處的地位。素,平素。現在的意思,這裏作動詞
用。(2 )夷:指東方的部族;狄:指西方的部族。泛指當時的少數民族。(3 )
無入:無論處於什麼情況下。入,處於。(4 )陵:欺侮。(5 )援:攀援,本
指抓着東西往上爬,引申爲投靠有勢力的人往上爬。(6 )尤:抱怨。(7 )居
易:居於平安的地位,也就是安居現狀的意思。易,平安。(8 )俟(si)命:
等待天命。(9 )射:指射箭。(10)正(zheng )鵠(gu):正、鵠:均指箭
靶子;畫在布上的叫正,畫在皮上的叫鵠。
「譯文」
君子安於現在所處的地位去做應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處於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人應做的事;處於貧賤的狀況,就做貧賤人應做
的事;處於邊遠地區,就做在邊遠地區應做的事;處於患難之中,就做在患難之
中應做的事。君子無論處於什麼情況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處於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處於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
不苛求別人,這樣就不會有什麼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所以,君子安居現狀來等待天命,小人卻鋌而走險妄圖獲得非分的東西。孔
子說:“君子立身處世就像射箭一樣,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術不
行。”
「讀解」
素位而行近於《大學》裏面所說的“知其所止”,換句話說,叫做安守本分,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安分守己。
這種安分守己是對現狀的積極適應、處置,是什麼角色,就做好什麼事,如
臺灣着名漫畫家蔡志忠先生所說:“自己是什麼就做什麼;是西瓜就做西瓜,是
冬瓜就做冬瓜,是蘋果就做蘋果;冬瓜不必羨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蘋果……”
然後才能遊刃有餘,進一步積累、創造自己的價值,取得水到渠成的成功。
事實上,任何成功的追求、進取都是在對現狀恰如其分的適應和處置後取得
的。一個不能適應現狀,在現實面前手足無措的人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回到我們
在《大學》讀解裏面舉過的例子,一位教授,因偶爾發現賣大餅的人很賺錢,一
個月一兩千,比自己給大學生上課還賺得多了許多,於是便放下課不上而去賣大
餅。
這樣做值得嗎?不值得,這就叫做不守本分,不“知其所止”,這個例子也
許舉得有點極端,但它卻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在面對是否“下海”問題時的一個
真實報道。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諸如此類的例子其實還可以舉出許多,這就是
人們常說的“這山望到那山高”,實質上是沒有認識清楚自己,迷失了方向。
與“這山望到那山高”密切相關的另一種迷失是不滿足自己的職位,總是奢
望向上爬,奢望高升,總是怨天尤人,而不像聖人所說的那樣“反求諸其身”。
用耕雲先生在其禪學講話中的說法:這種人沒有認識到“一部機器,大的輪軸固
然重要,但如果少了一個小螺絲釘,就會出故障,就會由鬆散而解體。所以每個
部門,每個環節,每個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也唯有人人都能構成需要,才能形成
整體的健全。”其實,耕雲先生在這裏所說的道理,也正是毛澤東號召我們“向
雷鋒同志學習”,“做一顆革命的螺絲釘”的情神。只可惜很多人沒有真正認識
到這種精神的深刻內涵,不能“素其位而行”,安分守己,提高自己的修養,
“居易以俟命”,而是心存妄想,只知道羨慕,甚至嫉妒別人,不惜採取一切手
段向上爬,“行險以僥倖”,結果是深深地陷入無休無止的勾心鬥角和無盡的煩
惱之中,迷失了本性。
凡有奢望,必生煩惱。
所以,不要去妄想什麼,只問自己該做什麼吧——這就是素位而行,安分守
己。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原文」
君子之道,闢(1 )如行遠,必自邇(2 );闢如登高,必自卑(3 )。《
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
(4 )。”子曰:“父母其順矣乎!”(第15章)
「註釋」
(1 )闢:同“譬”。(2 )邇:近。(3 )卑:低處。(4 )“妻子好合
……”:引自《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妻與子。好合,和睦。鼓,彈奏。
翕(xi),和順,融洽。耽,《詩經》原作“湛”,安樂。帑(nu),通“孥”,
子孫。
「譯文」
君子實行中庸之道,就像走遠路一樣,必定要從近處開始;就像登高山一樣,
必定要從低處起步。《詩經》說:“妻子兒女感情和睦,就像彈琴鼓瑟一樣。兄
弟關係融洽,和順又快樂。使你的家庭美滿,使你的妻兒幸福。”孔子讚歎說:
“這樣,父母也就稱心如意了啊!”
「讀解」
老子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都是“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萬事總宜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欲速則不達”,效果適得其反。
一切從自己做起,從自己身邊切近的地方做起。要在天下實行中庸之道,首
先得和順自己的家庭。說到底,還是《大學》修、齊、治、平循序漸進的道理。
無所不在的道「原文」
子曰:“鬼神之爲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1 ),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2 )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
(3 )如此夫!“(第16章)
「註釋」
(1 )齊(zhai):通“齋”,齋戒。明,潔淨。盛服:即盛裝。(2 )
“神之格思……”:引自《詩經;大雅。抑》。格,來臨。思,語氣詞。度,揣
度。矧(Shen),況且。射(yi),厭,指厭怠不敬。(3 )掩:掩蓋。
「譯文」
孔子說:“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見,聽它也聽不到,但
它卻體現在萬物之中使人無法離開它。天下的人都齋戒淨心,穿着莊重整齊的服
裝去祭祀它,無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頭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詩經》說:”
神的降臨,不可揣測,怎麼能夠怠慢不敬呢?‘從隱微到顯着,真實的東西就是
這樣不可掩蓋!“
「讀解」
這一章借孔子對鬼神的論述說明道無所不在,道“不可須臾離。”
另一方面,也是照應第12章說明“君子之道費而隱”,廣大而又精微。看它
也看不見,聽它也聽不到是“隱”,是精微;但它卻體現在萬物之中使人無法離
開它,是“費”,是廣大。
作一個形象的比喻,道也好,鬼神也好,就像空氣一樣,看不見,聽不到,
但卻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任何人也離不開它。
既然如此,當然應該是人人皈依,就像對鬼神一樣的虔誠禮拜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爲聖人,尊爲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
(1 ),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
生物,必因其材(2 )而篤(3 )焉。故栽者培之(4 ),傾者覆之(5 )。《
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6 )故大德者必受命。“(第17章)
「註釋」
(1 )宗廟:古代天子、諸侯祭祀先王的地方。饗(xiang ):一種祭祀形
式,祭先王。之,代詞,指舜。(2 )材,資質,本性。(3 )篤:厚,這裏指
厚待。(4 )培:培育。(5 )覆:傾覆,摧敗。(6 )“嘉樂君子……”:引
自《詩經。大雅。假樂》。嘉樂,即《詩經》之“假樂”,“假”通“嘉”,意
爲美善。憲憲,《詩經》作“顯顯”,顯明興盛的樣子。令,美好。申,重申。
「譯文」
孔子說:“舜該是個最孝順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聖人,地位上是尊貴的天
子,財富擁有整個天下,宗廟裏祭祀他,子子孫孫都保持他的功業。所以,有大
德的人必定得到他應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應得的財富,必定得到他應得的名聲,
必定得到他應得的長壽。所以,上天生養萬物,必定根據它們的資質而厚待它們。
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詩經》說:”高尚優雅的君子,
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讓人民安居樂業,享受上天賜予的福祿。上天保佑他,任用
他,給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會承受天命。“
「讀解」
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要你修身而提高德行,“居易以俟命”,總有一天會受命於天,擔當起治
國平天下的重任。到那時,名譽、地位、財富都已不在話下,應有的都會有。就
像前蘇聯故事片《列寧在十月》裏的主人公瓦西里說的:“麪包會有的,一切都
會有的。”
由此看來,儒學並不是絕對排斥功利,而只是反對那種急功近利,不安分守
己的做法。換言之,儒學所強調的,是從內功練起,修養自身,提高自身的德行
和才能,然後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地獲得自己應該獲得的一切。
這其實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偏鋒,不走極端,而是循序漸進,
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
治國平天下的法則「原文」
哀公(1 )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2 )。其人存(3 ),則
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4 )。人道敏(5 )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
盧也(6 )。故爲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
爲大。義者,宜也,尊賢爲大。親親之殺(7 ),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故君子
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
以不知天。”
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8 ),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
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
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
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9 )。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
(10)羣臣也,子庶民也(11),來百工也(12),柔遠人也(13),懷諸侯也
(14)。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羣
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15);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
;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16)遠色,賤
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
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18),所以勸百姓也;日省
月試(19),既稟稱事(20),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21)不能,
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22),舉廢國(23),治亂持(24)危,朝聘(25)以
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26)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27);事前定,則不困;
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
;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
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28)。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
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
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29);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
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
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第20章)
「註釋」
(1 )哀公:春秋時魯國國君。姓姬,名蔣,“哀”是諡號(2 )布:陳列。
方:書寫用的木板。策,書寫用的竹簡。(3 )其人:指文王、武王。(4 )息
:滅,消失。(5 )敏:勉力,用力,致力。(6 )蒲盧:即蘆葦。蘆葦性柔而
具有可塑性。(7 )殺(shai):減少,降等。(8 )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
兄堂弟。(9 )九經:九條準則。經,準則。(10)體:體察,體恤。(11)子
庶民:以庶民爲子。子,動詞。庶民,平民。(12)來:招來。百工:各種工匠。
(13)柔遠人:安撫邊遠地方來的人。(14)懷,安撫。(15)勸:勉力,努力。
(16)讒:說別人的壞話,這裏指說壞話的人。(17)盛,多。任使:足夠使用。
(18)時使:指使用百姓勞役有一定時間,不誤農時。薄斂:賦稅輕。(19)省
:視票。試,考覈。(20)既(xi):即“餼”,指贈送別人糧食或飼料。稟:
給予糧食。稱:符合。(21)矜:憐憫,同情。(22)繼絕世:延續已經中斷的
家庭世系。(23)舉廢國:復興已經沒落的邦國。(24)持:扶持。(25)朝聘
:諸侯定期朝見天子。每年一見叫小聘,三年一見叫大聘,五年一見叫朝聘。
(26)豫:同“預”。(27)跲(jia ):說話不通暢。(28)這一段與《孟子。
離婁上》中一段基本相同。到底是《中庸》引《孟子》還是《孟子》引《中庸》,
不好斷定。張岱年先生《中國哲學史料學》認爲是《孟子》引《中庸》。(29)
弗措:不罷休。弗,不。措,停止,罷休。
治國平天下的法則「譯文」
魯哀公詢問政事。孔子說:“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記載在典籍上。他們
在世,這些政事就實施;他們去世,這些政事也就廢弛了。治理人的途徑是勤於
政事;治理地的途徑是多種樹木。說起來,政事就像蘆葦一樣,完全取決於用什
麼人。要得到適用的人在於修養自己,修養自己在於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從仁
義做起。仁就是愛人,親愛親族是最大的仁。義就是事事做得適宜,尊重賢人是
最大的義。至於說親愛親族要分親疏,尊重賢人要有等級,這都是禮的要求。所
以,君子不能不修養自己。要修養自己,不能不侍奉親族;要侍奉親族,不能不
瞭解他人;要瞭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人共有的倫常關係有五項,用來處理這五項倫常關係的德行有三種。君
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的交往,這五項是天下人共有的倫常關係;智、
仁、勇,這三種是用來處理這五項倫常關係的德行。至於這三種德行的實施,道
理都是一樣的。比如說,有的人生來就知道它們,有的人通過學習才知道它們,
有的人要遇到困難後才知道它們,但只要他們最終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樣的了。
又比如說,有的人自覺自願地去實行它們,有的人爲了某種好處才去實行它們,
有的人勉勉強強地去實行,但只要他們最終都實行起來了,也就是一樣的了。孔
子說:“喜歡學習就接近了智,努力實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恥就接近了勇。知
道這三點,就知道怎樣修養自己,知道怎樣修養自己,就知道怎樣管理他人,知
道怎樣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樣治理天下和國家了。”
治理天下和國家有九條原則。那就是:修養自身,尊崇賢人,親愛親族,敬
重大臣,體恤羣臣,愛民如子,招納工匠,優待遠客,安撫諸侯。修養自身就能
確立正道;尊崇賢人就不會思想困惑;親愛親族就不會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
大臣就不會遇事無措;體恤羣臣,士人們就會竭力報效;愛民如子,老百姓就會
忠心耿耿;招納工匠,財物就會充足;優待遠客,四方百姓就會歸順;安撫諸侯,
天下的人都會敬畏了。像齋戒那樣淨心虔誠,穿着莊重整齊的服裝,不符合禮儀
的事堅決不做,這是爲了修養自身;驅除小人,疏遠女色,看輕財物而重視德行,
這是爲了尊崇賢人;提高親族的地位,給他們以豐厚的俸祿,與他們愛憎相一致,
這是爲了親愛親族;讓衆多的官員供他們使用,這是爲了敬重大臣;真心誠意地
任用他們,並給他們以較多的俸祿,這是爲了體恤羣臣;使用民役不誤農時,少
收賦稅,這是爲了愛民如子;經常視察考覈,按勞付酬,這是爲了招納工匠;來
時歡迎,去時歡送,嘉獎有才能的人,救濟有困難的人,這是爲了優待遠客;延
續絕後的家族,復興滅亡的國家,治理禍亂,扶持危難,按時接受朝見,贈送豐
厚,納貢菲薄,這是爲了安撫諸侯。總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國家有九條原則,但
實行這些原則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任何事情,事先有預備就會成功,沒有預備就會失敗。說話先有預備,就不
會中斷;做事先有預備,就不會受挫;行爲先有預備,就不會後悔;道路預先選
定,就不會走投無路。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
在上位的人信任有辦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
的信任有辦法:不孝順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順父母有辦法:自己不真誠
就不能孝順父母;使自己真誠有辦法:不明白什麼是善就不能夠使自己真誠。
真誠是上天的原則,追求真誠是做人的原則。天生真誠的人,不用勉強就能
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擁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則,這樣的人是聖人。努力
做到真誠,就要選擇美好的目標執着追求:廣泛學習,詳細詢問,周密思考,明
確辨別,切實實行。要麼不學,學了沒有學會絕不罷休;要麼不問,問了沒有懂
得絕不罷休;要麼不想,想了沒有想通絕不罷休;要麼不分辨,分辨了沒有明確
絕不罷休;要麼不實行,實行了沒有成效絕不罷休。別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
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
果真能夠做到這樣,雖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聰明起來,雖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剛強起
來。
誠則明,明則誠「原文」
自誠明(1 ),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2 )明矣,明則誠矣。
「註釋」
(1 )自:從,由。明:明白。(2 )則:即,就。
「譯文」
由真誠而自然明白道理,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後做到真誠,這叫做人爲
的教育。真誠也就會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後也就會做到真誠。
「讀解」
無論是天性還是後天人爲的教育,只要做到了真誠,二者也就合一了。
革命不分先後,明道向善不問先天後天。從另一個角度看,這裏也表達了天
人合一的思想。
至誠可參天地「原文」
唯天下至誠,爲能盡其性(1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
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大地之化育(2 );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則可以與天地參矣(3 )。
「註釋」
(1 )盡其性:充分發揮本性。(2 )贊:贊助。化育:化生和養育。(3 )
參天地:與天地並列力三。參,並列。
「譯文」
只有天下極端真誠的人能充分發揮他的本性;能充分發揮他的本性,就能充
分發揮衆人的本性;能充分發揮衆人的本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能充分
發揮萬物的本性,就可以幫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幫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與天
地並列爲三了。
「讀解」
真誠者只有首先對自己真誠,然後才能對全人類真誠。真誠可使自己立於與
天地並列爲三的不朽地位。它的功用居然有如此之大,那我們又何樂而不爲呢。
從一個方面下功夫「原文」
其次致曲(1 ),曲能有誠。誠則形(2 ),形則着(3 ),着則明(4 ),
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5 )。唯天下至誠爲能化。
「註釋」
(1 )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於“自誠明”的聖人的人,也就是賢人。致
曲:致力於某一方面。曲,偏。(2 )形:顯露,表現。(3 )着:顯着。(4 )
明:光明。(5 )化:即化育。
「譯文」
比聖人次一等的賢人致力於某一方面,致力於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誠。做到<
相关参考
《大學》大學簡介《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註》時,便成了“四書”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着名學者程頤的看法
《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它反映出孔子做事做人的態度: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
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註釋】選自《中庸》第一章。【譯文】天所賦予的就叫做“性”,循其本性就叫做“道”,修行明道的就叫做“教”。【賞析】這段話放在全書首章,可見爲全書的總綱,說明性、
俗語說“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仔細品讀後發現受用無窮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國的傳統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着《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四書五經,詩書禮儀與春秋,又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等,也會想到,那個詩仙十
“四書”包括《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一、《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
《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說經典論著。經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註》,最終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宋
《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說經典論著。經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註》,最終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宋
朱棣嗜殺成性,知道他眾多秘密的謀士姚廣孝,為什麼能明哲保身?姚廣孝原本家裡是行醫的,十四歲的時候出家做了和尚,法號道衍。姚廣孝身負大才,卻不喜四書五經,偏偏喜好陰陽術數之學,他的老師就是鼎鼎大名的席應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免費獲取國學文化知識,學習國學文化,以修身養心,以齊家治企。屯元國學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佈道者。文/屯元子儒家50句思想精要——入世境界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
【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譯文】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