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窺豹,從清河博陵崔氏的興衰一窺中國門閥士族的衰榮

Posted 士族

篇首语:知识贵在质,不在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管中窺豹,從清河博陵崔氏的興衰一窺中國門閥士族的衰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管中窺豹,從清河博陵崔氏的興衰一窺中國門閥士族的衰榮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爲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爲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注"貴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如智姓),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姓氏,從一開始,就與國家的政治、經濟、權利、統治等緊緊掛靠在一起,成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中華姓氏涵蓋了幾千年的華夏歷史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中國上古著名的姓氏有八姓:姬、姚、嬀、姒、姜、嬴、姞、妘。如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爲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爲姓,姜姓還是今天中國的許多姓氏如呂姓、謝姓、齊姓、高姓、盧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姓氏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着從羣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着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因此姓氏的產生對國家對社會都起着相當大的作用,既是國家社會產生的必然,反過來又促進了國家社會的穩定有序的發展。也正因此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7日在福州舉行來得是恰到好處,更佐證了姓氏在幾千年來對中華文明,對中華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的重要作用。來自海內外姓氏文化專家和姓氏組織代表共兩百餘人與會,共同倡導傳承和保護中華姓氏文化,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如若成功,則更會有力的推動我們中華姓氏的研究和保護。

從姓氏研究我們的氏族起源是一個最佳的突破口

崔氏源出於齊國公族,是齊太公姜子牙的後裔 。齊太公呂尚長子的嫡子季子將繼承權讓給了齊乙公,以崔爲采邑,於此終老,有子穆伯,後世便以崔爲氏 。穆伯的十一世孫崔杼擔任齊國的正卿,有子崔成、崔強,後娶齊桓公的後裔東郭姜 ,生崔明。慶封攻殺崔成、崔強,崔杼與東郭姜自殺,崔明躲在墳墓中逃過一劫,之後出奔到魯國 ,繼任魯國卿大夫。崔明有子崔良,崔良十五世孫爲秦朝大夫、東萊侯崔意如,崔意如有二子,即崔業(崔伯基)、崔仲牟,兄弟二人在西漢初年分別定居於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省故城縣)與涿郡安平縣 (今河北省安平縣),崔氏家族遂分爲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兩支。至此,崔氏兩支開始跟隨中國政治經濟的發展而興盛起來。也藉此封建制度中門閥制度開始走向了興盛!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的興盛推動了門閥制度的極大前進,反過來門閥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則又把清河和博陵崔氏推到了氏族的頭把交椅。研究中國門閥制度的興衰,始終繞不可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的發展歷程。

研究崔氏的文化,也可管中窺豹,透過現象看到社會的本質

士族階級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錯上疏《削藩策》,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建議,於次年冬天下詔削奪吳、楚等諸侯王的封地。以吳王劉濞爲首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由於不滿朝廷削減他們的權力,以“清君側”爲名聯兵反叛,後因戰略失當,被漢朝和樑國聯手平定。 七國之亂的根源是強大的諸侯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着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加強。而這也爲後來士族的產生奠定了政治基礎。正是因爲諸侯王勢力的瓦解,中央集權的強大,爲氏族豪門的產生提供了沃土。而中央最高統治者總是擔心自己的家族內部包括外戚有可能擅權,更是放心外部沒有皇權威脅的世家大族參政,而世家大族的子弟往往擁有博學多才的一面,逐漸得以慢慢在政治上露頭,由點到面,提攜聯姻,終究成爲一方世家大族。在平定七國之亂的基礎上,文景之治的經承者漢武帝,又再推一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聲稱以孝悌爲本 ,主張強化君父之權。儒家經歷秦漢之際思想學術的大融合,儒家學者又根據井田制廢除,私有經濟產生,宗族解體爲家族,以及郡縣制和中央集權制確立等新情況,對古老的宗法制度進行了一番加工改造,設計了一套以個體家族爲基本單位的宗法制度,這一加工改造體現在漢初儒師的造禮活動之中。自漢武帝尊崇儒術後,儒家經學興盛。不少著名的儒者,世代以傳授儒家經典爲業,而且形成了學術壟斷。他們授業範圍廣泛,許多官吏都出自其門下。受業者以弟子自居,弟子的弟子則爲門生。他們的弟子動輒數百人,甚至數千人。通過經學入仕,又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這樣,就在大小官吏之間,塗上一層師生色彩。這些大族累世爲高官,累世傳授經學,有大批故吏、弟子、門生。中正官是依據是人的譜牒家世、德性、才能評定人才優劣,定爲九品,據以作任官的標準。九品中政治初行時,尚能秉持曹操用人“唯纔是舉”的原則,不分門第高卑。但逐漸因中正官多由高門子弟擔任,他們在評選時不免偏私,所以制度到後來,中正官被門閥把持,只推選門閥子弟,加速世族階級發展,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遂形成嚴格的姓氏等級制度,許多名家大族因而產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無論是朝廷的徵闢,或是郡國的察舉,大多以贍富經學者爲上選;但由於經學教授不易,經學大師常將其獨特見解傳與子弟,經由歷代傳授,累世經學往往造成累世公卿,士族的雛形已逐漸浮現。崔姓得姓以後,世代在齊國擔任重要官職,是當時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孫崔杼是齊國權臣,獨攬朝政大權多年。後來由於他在政爭中失敗,崔姓才在齊國失去權勢,避居魯國(今山東曲阜一帶),續任魯卿大夫,仕宦罔替。秦朝時,崔杼裔孫崔意如被封爲東萊侯。入漢以後,崔意如長子崔業(字伯基)襲封這一爵位,並在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清河東北)定居下來。崔業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屬河北)。在漢朝,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藉助當時的政治、社會、文化土壤開始一天的興盛起來。這就爲二人的後代在漢魏南北朝及隋唐時各發展成爲強宗大族奠定了有利的外部環境,而這之後兩大家族名賢輩出,史稱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最終成爲“七宗五姓”之首。

博陵崔氏是氏族門閥的一個典範

隨着西漢政權的穩定和儒家稱霸的國策實施,博陵崔氏率先聲名鵲起,逐漸成爲當地有名望的大家族。博陵崔氏在東漢時期名人輩出,如與班固齊名的文學家崔駰(文章辭藻典美,當時的皇帝都讚賞不已),《四民月令》(記載了當時各種農作物的種植方法,功能跟《齊民要術》差不多,算是比較少見的實用農業書)作者崔寔,《座右銘》作者崔瑗等等,《後漢書·崔駰傳》稱:"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淪典籍,遂爲儒家文林。"相較之下清河崔氏發展較晚,直至漢末三國時期,始有崔琰、崔林等人揚名史冊,崔琰曾投曹操門下。熟讀《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記得,在劉備三顧茅廬時,未見孔明,卻先見到了諸葛亮的一個好友崔州平。歷史上的崔州平確有其人,名鈞,博陵安平人,生活在東漢末年。在這一時期,“博陵崔氏”已經躋身名門之列,所以崔鈞才被稱爲是“博陵崔州平”。史載,崔氏“自漢迄唐蜚聲延譽,甚盛益興,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范陽盧氏,太原王氏並爲千年舊族……聞人達士先後相望也。”東漢時期很多崔氏族人南遷,但崔氏家族並非全部南遷,只是崔業的八世孫崔密一支。崔密有二子:長子崔霸,次子崔琰。這一系大致從崔琰發跡,到北魏初年勢力很盛。崔琰,字季珪,曾任曹魏時尚書、中尉。崔琰有二子:崔諒、崔欽。崔諒曾任晉中書令,諒子崔遇爲後趙特進;崔遇之子崔瑜,爲黃門郎,崔瑜之子崔逞,曾任前秦齊郡太守、北魏御史中丞等職。崔逞有七子,以崔諲、崔禕、崔頤較爲有名。崔氏的興盛,不是再是一個點,不再是一個人的博學多才,而是一個面,再一個面,最終形成了立體的網。博陵崔氏躋身名門之列正是在東漢末期。漢代崇尚儒學,而博陵崔氏素以“耕讀傳家”爲傳統,十分注重培養子弟。雖然博陵崔氏分支龐雜,但基本上都是以“讀書”作爲非常重要的族訓來傳承。從博陵崔氏的分支大屋基的族譜和家規中即可窺一二。“族約家規第三條規定,培植人才。”這就成爲後來的士族門閥的一扇窗,透過它,足可以窺見士族的形成、發展和衰弱。

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崔氏的興盛,與家族的門風有莫大的關聯

東漢世家豪族發展的延續,是士族的淵源;而魏晉統治階級的政策是導致士族形成的直接原因。曹魏九品中正制規定門第爲定品的主要條件,使當朝顯貴子弟官運亨通;魏、吳給公卿客戶和西晉官吏可按官品佔田蔭客,使顯貴廣佔田地、佃客和奴婢。因此,魏晉士族必是當朝顯貴,只有在魏晉獲得政治地位,尤其是在魏晉蟬聯政治地位的家族,才有資格列名士族。。清河崔氏後來長仕北朝,其中崔浩歷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參與軍國大計,對促進北魏統一北方起了積極作用。後人稱頌爲“南北朝第一流軍事謀略家”。北朝隋唐時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爲“七宗五姓”。崔諲在劉宋佔據山東時期,曾任青、冀二州刺史。崔禕曾在劉宋爲官,北魏佔據青、齊後,崔禕之孫相如進入北魏,曾考舉冀州秀才。崔頤起初曾任北魏太子洗馬,後又升至散騎常侍,再後來又被魏太武帝任命爲冀州刺史。崔欽這一支被稱爲清河青州房。崔欽之子崔京,崔京之孫崔瓊,崔瓊之子崔輯。崔瓊曾擔任慕容垂的車騎屬。崔輯時,隨慕容氏南遷青州,崔輯曾任劉宋泰山太守。崔修之之子元孫曾擔任劉宋尚書郎。元孫之子崔亮,少年時喪父,先隨母親房氏投依了叔祖崔道固,北魏平三齊後,又被遷往桑乾。後來得到李衝的賞識,被推薦爲中書博士。崔目連之子僧祐,曾擔任劉宋輔國將軍,後降北魏。他的弟弟僧淵,曾擔任北魏南青州刺史。崔道固先在劉宋爲官,擔任徐、兗二州刺史從事,後又先後擔任過冀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職。後來降北魏後,擔任平齊郡的太守。在這裏我們既能看到家族興盛的延續,也能看到點面的到處開花。崔寔家幾代爲官,而且官風很正,很受當時百姓愛戴,因而名聲在外,加之世代都有治學大家出現,在注重名望的漢末魏晉,崔氏很快躋身名門之列。

門閥士族的生活逐漸脫離了底層百姓,也爲以後的消失埋下了伏筆

儘管入仕北朝北魏的清河崔氏在北魏發展日盛。清河崔氏崔浩在衆多軍閥中選擇了北魏:滅胡夏、擊北涼、伐柔然、鑿通絲綢之路!可以說北魏統一北方絕離不開清河崔氏的幫助!被北魏皇帝譽爲“神國之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漢化改革後:輕軍功、重氏族!但終天興二年(公元399年),道武帝拓跋珪殺崔逞,崔逞諸子大多逃亡到南方做官。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太武帝拓跋燾殺崔浩,並盡殺其族人。清河崔氏因國史案,導致崔浩滿門被誅。崔浩因直筆修史,在國史中明陳皇家鮮卑族未被漢化前的陋習醜聞,被課以“曝國惡”之罪誅九族,“清河崔”族羣遭受重大打擊,中國歷史的編纂實踐也由此拐彎,由“秉筆直書”改爲“爲尊者諱”“曲筆修史”。但柳暗花明,就在清河面臨無人的時候,幸好清河青州房的崔休、崔亮、崔光等人入輔,加之文史界的崔鴻,使得清河崔氏依舊保持了首席的地位。當然,危機感開始了。東魏北齊之際的清河崔曾對好友范陽盧元明說:“天下盛門,唯我與爾,博崔、趙李(趙郡李氏),何事者哉!”表面看,是因爲清河崔心理優勢強大(當然也是如此,有一次,大臣趙郡李渾舉行宴會,滿座喧譁不已,這時候崔來了,於是大家都不敢說話了。這既是崔本人的魅力所在,也是清河在當時的威望所在)。終止南北朝時,崔氏(包括清河崔氏)爲相者竟有十人,獲得爵位者二十六人;累至盛唐,爲相者竟多達二十七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員400餘人,堪爲一時之盛,其他家族無出其右。因此崔姓也被稱爲“宰相之姓”。當時民間流傳有“崔家醜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卻愁”的說法。從這個意義上說,北朝及盛唐的歷史,有相當一部分是崔氏人寫就的,成爲一方郡望自在情理之中。崔氏家族的這些故事,都被後人傳爲佳話。正是這個家族有着不少秉持忠孝、剛正耿直、爲民請命的人物,才使得這個家族能夠以人格立足於世,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管中窺豹,當時的士族,不止崔氏一家,而在南朝的宋齊樑陳中,第一等的高門有陳郡謝氏、琅琊王氏等。他們在歷史上皆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書聖王羲之、淝水之戰的謝安、謝玄等。

魏晉士族之風,已開始清談玄學爲主了

士族勢力的發展,最終影響到了皇權,平行甚至超越皇權,皇權政治演化成門閥政治。士族爲維護自身利益,故修撰族譜,禁止與非士族的寒門聯姻,拒絕與寒門往來。由於士族日益腐化,士族子弟"上車不落則著作(郎),體中如何則祕書(郎)",生而富貴,遂不思進取,縱情聲色,窮奢極欲,乃至"薰衣、剃面、傅粉、施朱"。最終,這些主要因素的影響之下,在“侯景之亂”中,南朝士族死亡殆盡。北魏士族也很快腐化,在“河陰之變”時遭到沉重打擊。雖屢遭打擊,尤其是前面提到北朝的崔逞、崔浩等家族遭遇滅頂之災,但正因如此,才看出世家大族的尤其是與庶族相對的士族的強大生命力!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雖屢經亂世,但終究不滅,是因爲這兩個家族人才輩出,更是因爲整個門閥士族互相聯姻,互相倚重,成爲鐵板一塊!

門閥士族互相聯姻,互相倚重,成爲鐵板一塊

這裏有一個我們需要解釋的概念,“郡望”,就是郡縣的郡,聲望的望,“郡”指地名,“望”是指家族,郡望放在一起,就表示某一個地方的名門望族。家族的所在地或是發源地,跟家族的姓氏結合起來,就叫郡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鑑別標準。郡望這個概念,進一步幫助門閥大族實現了自我塑造、自我拔高,南北朝末期到隋唐初期,出現的有聲望的門閥,強大到皇帝都不得不通過限制他們彼此通婚,來防止他們進一步擴大影響,比如唐高宗就曾禁止當時的七大家族聯姻,這七大家族分別是:趙郡李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經隋入唐後,事情出現了真正的變化,唐初定著姓,以與關隴軍事集團關係密切的博陵崔民幹爲天下第一門閥,甚至排在皇室李家之前。後來在李世民的憤怒干預下,雖然博陵崔氏被放在皇室李家、皇后長孫家之後,但依舊排在其他衆姓之前,仍爲皇族外的天下第一姓氏。這些大姓家族雖屢遭禁止,但在非禁止時期,依然熱衷互相通婚,甚或連皇室都不屑一顧。唐文宗時,皇帝曾經向宰相鄭覃求婚,希望能讓鄭家的孫女嫁給皇太子。哪知道鄭覃根本不樂意,最終選中的孫女婿是一位崔家後人,而這個崔某並非是大富大貴,而僅僅是一名九品官。唐文宗對此也沒有辦法,也只能發出“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兩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的感慨。而侯景之亂的始作俑者正是侯景,侯景初入樑時,欲求婚於王、謝名門,請梁武帝做媒,梁武帝嫌其門第不夠而予以拒絕,侯景因而對樑心懷怨念,對南朝士族門閥也充滿仇恨。他攻入建康後,士族門閥遭遇滅頂之災,除了被屠殺的,還有許多士族餓死,顏之推曾雲:"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故江東有《百譜》;至是,在都者覆滅略盡。"

以東牀坦腹的王羲之終成風流,成爲絕響,終被雨打風吹去,門閥士族終被衝進了時光深處

隋朝末年的大混亂,最終勝利的卻是士族擁戴的關中李氏家族,而這些氏族中,就有博陵崔氏!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選擇和方向是多麼重要呀,小到個人,大到家族、國家,都要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才可能輝煌榮耀。隋文帝在位時,也曾廢除過九品官人法,改爲科舉取士,目的便是選取人才,用以摧毀門閥士族的任官系統,可惜的是,因爲隋朝存在時間太短,收效不大,即使在唐朝初年的時候,也因科舉制度不發達難以起到作用。到了武則天時期,隨着科舉制度逐漸完備,進士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地位越來越高,世家大族在人才方面的優勢才被逐步蠶食,影響力開始出現衰微的趨勢,但是他們在民間的威望依然無法撼動,這樣的狀況一直貫穿於整個唐朝年間。而且,縱觀唐朝一代,尤其是中晚唐時,“五姓七家”——博陵崔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范陽盧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人才輩出,其中博陵崔氏出宰相16人,清河崔氏出宰相12人。但到了唐朝末年,這一切已經毫無意義了:清河的末代宰相崔胤雖然強力,但在無賴朱溫面前輕如鴻毛。而博陵的末代宰相崔遠,則直接跟其他士族大臣一起,被朱溫扔進了黃河裏。唐朝的門閥大族,絕大多數都居住在洛陽、長安以及這兩地之間,而歷次動亂當中,這個地區都是被摧殘最嚴重的,人口瀕臨滅絕,門閥大族集中居住的習慣,使他們在動亂中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一次又一次的毀滅中,大量的大族子弟失去了生命和財產,而除了直接的殺戮,更具毀滅性的是,他們建立起來的關係網,也不復存在了,僥倖活下來的人也會,悲哀地發現,不斷的清洗讓他們數代辛苦經營的關係網被撕得粉碎,想重返朝廷而朝廷都已不在!唐代的門閥大族之所以強大,是因爲他們是一個網狀的形態,是一個整體,在政治上相互提攜與庇護,這樣才形成了對國家的控制,而在從黃巢起義開始的持續大動亂當中,這個網被撕碎,發揮不了之前的作用。於是,千年的門閥世家時代,就真的被衝進了時光深處……

相关参考

歷史上的“五姓七家”影響力有多可怕,你絕對想不到

千年歷史的長河裡,自東漢以來一直是門閥士族政治,這些出名的門閥有江左士族、關隴士族、山東世族。而最負有盛名的就是山東士族,也就是我們聽說的“五姓七家”,也稱作“五姓七望”,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從隱士文化的興衰看古代中央集權的強化

文/汗青說文史隱士文化,大概是我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從商周時期不食周粟而隱居山林的伯夷叔齊兄弟,垂釣於渭水河畔願者上鉤的姜子牙姜太公,到先秦時期鬼谷子,魏晉時期陶淵明,甚至寫出「”仰天大笑出門去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從隱士文化的興衰看古代中央集權的強化

文/汗青說文史隱士文化,大概是我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從商周時期不食周粟而隱居山林的伯夷叔齊兄弟,垂釣於渭水河畔願者上鉤的姜子牙姜太公,到先秦時期鬼谷子,魏晉時期陶淵明,甚至寫出「”仰天大笑出門去

史學界一直認為江左五朝是門閥士族政治時期

很久以來,史學界一直認為江左五朝是門閥士族政治時期。田余慶先生《東晉門閥政治》一書以豐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證,對士族門閥政治問題作了再探索,認為中外學者習稱的魏晉南北朝門閥政治,實際上只存在於東晉一朝,

史學界一直認為江左五朝是門閥士族政治時期

很久以來,史學界一直認為江左五朝是門閥士族政治時期。田余慶先生《東晉門閥政治》一書以豐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證,對士族門閥政治問題作了再探索,認為中外學者習稱的魏晉南北朝門閥政治,實際上只存在於東晉一朝,

沆瀣一氣——成語背後的小故事

現在經常會用到這個成語——沆瀣一氣,用來形容臭味相投的人混在一起。這個成語的出處,其實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故事發生在晚唐時期,崔沆,唐代宰相崔鉉之子,出自“五姓七望”的博陵崔氏。是真正的根正苗紅,世家

筷子一雙,中國人的大智慧,外國人不懂別裝懂

中國人講「民以食爲天」,而「筷子」顯然在這件天大的事裏地位十分重要。在中國,筷子除了用來吃飯,還被廣泛應用於婚、喪、喜慶之中,古人甚至可以憑藉一雙筷子走遍天下。換句話說,透過一雙筷子,就能一窺中國博大

南北朝军事谋略家崔浩怎么死的

崔浩(?~450),北魏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出生当世第一流士族-清河崔氏。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

唐宣宗李忱为什么赐崔郸“德星堂”

唐宣宗李忱为崔郸御书赐额曰“德星堂”“崔氏清河世望”(《史通通释》),北魏时定世族大姓,以“崔氏为清河第一”。清河曾是郡、国治,管辖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河北省的清河、南宫、枣强及山东省的临清、夏津、武城、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爲何只有七個同意瓜分中國

在我國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歲月的變遷換來了多少朝代的更迭,一代王朝的興衰,只是這歷史長河中一條小小的支流,有多少人爲了王位而最終丟掉自己的性命,一個朝代的最高統治者的登臺,腳下踩得卻是無數人的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