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刎颈之交到生死冤家

Posted 印绶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由刎颈之交到生死冤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刎颈之交到生死冤家

提起刎颈之交,我们一定会联想起战国时赵国名士——廉颇与蔺相如。两位英杰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共同撑起反抗强秦的一片蓝天。可是,这份友谊却经历了一番曲折。从蔺相如骤迁为赵国上卿、地位超过廉颇起,廉颇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发誓一定要羞辱对方。以大局为重的蔺相如处处躲着廉颇,这种躲避甚至让门客都感到羞愧,于是集体请辞。蔺相如的国家利益至上论不仅感动了门客,也感动了廉颇,他马上知错就改登门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最后,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秦汉之际,也有两位名士最初是刎颈之交,最后又闹到一方必欲置另一方于死地的地步,也许这种结局连他们自己也始料未及。这二人就是魏国名士张耳和陈余。

还是青年的陈余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已是魏国外黄令的张耳。魏国灭亡,秦国悬赏捉拿,二人隐姓埋名,迫于生计,干起了陈地里正卫的差事;陈涉大军进入陈郡,二人又一道投奔陈涉,为他出谋划策;后来,又一起追随武臣平定赵地并拥立武臣为赵王,这时,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武臣被李良杀死,二人又拥立赵歇为赵王。

项梁战死后,秦将章邯和王离北攻赵国。张耳和赵歇退守巨鹿城,陈余北收常山数万大军后南下驰援。就是这次驰援让张陈二人关系彻底决裂了。

当时,赵国危在旦夕。城内的张耳,兵少将寡,粮食将尽。城外的秦军,挟胜利之威,和充足的粮食供应,加紧攻城。这攻城的主帅王离又非同一般,他是秦国御胡边将,名将王翦【jiǎn】之孙,王贲【bēn】之子。张耳心急如焚,多次派人召陈余前来救援,可是陈余估计自己兵少,不是秦军对手,踌躇不敢向前。

几个月下来,张耳由期盼到大怒到怨恨,最后派出最得力的大将张黡[yǎn] 和陈泽一道前往责备陈余。这话自然提到当年刎颈之约。他说,当年我们约为刎颈之交,现在我和赵王马上就要被秦军杀死,你有几万大军却不肯相救,你我同生共死的交情表现在哪里?假如你要信守承诺,为什么不和秦军决一死战?何况这一战还有十分之一二的胜算。陈余的话也是振振有词。我估计进攻秦军不但救不了赵国,反而会使我军全军覆没;况且,我不想和你一道去死的原因,是打算保存实力为将来给你和赵王报仇。现在,和敌人同归于尽,是没有任务意义的行为,无异于把一块肉投给饥饿的老虎。张黡[yǎn] 、陈泽要求陈余此刻就用同归于尽的行动来确立诚信,而陈余为了证明这种冒险行动无异于飞蛾扑火,就让张黡和陈泽带着五千军队尝试着进攻秦军,结果全军覆没。

秦军的气势,不仅陈余裹足不前,齐国、燕国的救兵也不敢出击,甚至连拥兵一万多人的张耳之子张敖也和诸侯救兵一样,驻扎在陈余大营旁边观望。

最后,打破僵局打败秦军的是一战成名的西楚霸王项羽。

死里逃生的张耳在感谢诸侯救兵的同时,不忘对过去的生死兄弟现在的见死不救冤家陈余来一番当面责备,并且多次查询张黡[yǎn] 陈泽的下落,甚至怀疑陈余杀死了二人。这自然激怒了陈余,他说,没有想到你对我的怨恨和责备如此之深,难道你认为我舍不得放弃这个将军职位吗?他赌气地解下将军印绶推给张耳,张耳惊愕之余不肯接受。陈余负气地出去上厕所,张耳身边有一人鼓动他接受印绶,执掌兵权。他用天意作为说辞,说拒绝接受就是违背天意,这是很不吉利的,赶快把印绶拿过来吧。也许经历了此次大难,张耳觉得兵权至关重要,也许就是权力欲在作怪,最终他佩上了陈余的大印,收编了陈余的军队。负气回来的陈余看到张耳收缴了大印,一点不作辞让也十分怨恨,木已成舟的他只得和数百手下亲信到黄河边的湖泽中打渔捕猎去了。

楚汉相持,陈余撵走张耳迎回赵王;汉二年,汉王想联合赵国东击楚国,陈余提出要张耳的项上人头;汉三年,韩信和张耳平定魏地后,进攻赵国,在井陉[xíng] 大败赵军,在泜[zhī] 水边斩杀赵军统帅陈余;汉五年,已做了赵王的张耳也死去。

两对名士的刎颈之约,两个截然相反的结局,让我们在唏嘘之余发出许多感慨。

第一,对失误不依不饶,责备不休,是做不成朋友的。当年蔺相如和廉颇如果换一种方式处理矛盾,那么不仅无刎颈之交可言,还有可能个人变成死敌,政坛因此分裂,强秦趁虚而入。这里既有蔺相如的冷静、谦让和识大体,也有廉颇的知错能改,真诚道歉。

也许陈余当时的确被章邯的气势吓住了,完全置朋友张耳性命于不顾,但要想想,观望的也有张耳之子张敖啊,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如果不是十分凶险,张敖不会见死不救的。另外,责备也就责备了,最后闹到不相信陈余说的所有话,多次追查张黡、陈泽的下落,怀疑杀死二人,这就有点过分了。难怪陈余被激怒。当然,陈余也有错,他只考虑时局,忘记刎颈之约的份量。错误既然铸成,就只有真诚道歉一途,但是,我们从史书上没有看到陈余这方面的只言片语。

人与人之间爱恨换位比比皆是。爱人之间,互称对方为冤家不无道理;矛盾最难解开的也常常是亲戚、夫妇之间;邻里同事有矛盾甚至仇怨,互不理睬,很少有记恨一辈子的。

第二,任何人都有私欲,但利欲熏心就必然利令智昏。张耳陈余这份从很早就建立起来的友谊,本来还可以重续的,如果张耳真诚地邀请陈余再做将军,他也不至于黯然离去,干起游击的营生,友谊也不至于从此终结。一切都是指挥数万大军的权力欲在作怪,因为群雄逐鹿,有兵权就有地盘就有封王封侯的可能。

张耳收编陈余的部队,后来张耳自己也品尝了被收编的滋味。汉三年,消灭陈余,平定赵地,兵强马壮,志得意满的韩信和张耳,被自称汉使一大早赶来的刘邦拿走了大部分的部队,同时接受了张耳继续武力威服赵地,韩信为相国的苦涩命令。只是他们二人不敢有怨恨,因为,刘邦是他们的主子。所以怨恨心理到报仇行动常与旗鼓相当的实力有某种联系的。

第三,冲动损失的永远是自己。冲动不是激动,冲动是不考虑结果的莽撞。许多人自负地认为这事我不干,别人就干不了,赌气地将军,孰不知,有许多人就等着你不干;何况,你干得好我干差一点又能怎么的。陈余撂挑子,就给张耳提供了机会。陈余负气上厕所的工夫,摇唇鼓舌者就鼓动张耳接掌兵权,利欲熏心的张耳也就心安理得地佩起了将军印绶。最后,损失的只能是陈余。

【附《资治通鉴》部分相关原文】

章邯筑甬道属河,饷王离。王离兵食多,急攻巨鹿。巨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余。陈余度兵少,不敌秦,不敢前。数月,张耳大怒,怨陈余,使张黡 [yǎn] 、陈泽往让陈余曰:“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陈余曰:“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余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张黡、陈泽要以俱死。余乃使黡、泽将五千人先尝秦军,至,皆没。当是时,齐师、燕师皆来救赵,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余人,来,皆壁余旁,未敢击秦。

…………

于是赵王歇及张耳乃得出巨鹿城谢诸侯。张耳与陈余相见,责让陈余以不肯救赵;及问张黡、陈泽所在,疑陈余杀之,数以问余。余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印哉?”乃脱解印绶,推与张耳;张耳亦愕不受。陈余起如厕。客有说张耳曰:“臣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陈将军与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张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而陈余还,亦望张耳不让,遂趋出,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赵王歇还信都。

相关参考

从“生死冤家”到“抛却前嫌”,孙传芳如何和张作霖、张宗昌共挽颓局

孙传芳和张作霖、张宗昌之间长期存在仇隙,不久前还是生死冤家。他在出兵援赣之际,不能不调整关系,以免后门失火。张作霖张宗昌1926年8月16日,五省联军训练总监王占元由天津到达济南;9月7日,到达南京。

水浒中林冲是怎么被生死之交陆谦痛下黑手的

...好汉,一个大度能容的真英雄。可惜交友不慎,确曾遭到生死之交的陷害,而且好朋友的陷害痛彻心扉。当时林冲正在低谷,自己的娘子无端遭人调戏。而调戏的人正是太尉高俅的螟蛉义子。那高衙内苦于无法下手,倒是多亏了...

水浒中林冲是怎么被生死之交陆谦痛下黑手的

...好汉,一个大度能容的真英雄。可惜交友不慎,确曾遭到生死之交的陷害,而且好朋友的陷害痛彻心扉。当时林冲正在低谷,自己的娘子无端遭人调戏。而调戏的人正是太尉高俅的螟蛉义子。那高衙内苦于无法下手,倒是多亏了...

李白朋友满天下,生死之交却只有一人,不是杜甫和高适

成年人的世界,崩溃无声,当我们身处困境濒临绝望时,才明白谁是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诗仙李白的大名无人不知,毫不夸张地说,就连尚未踏入学堂的儿童,都对李白的大名如雷贯耳,张口吟诵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揭秘八仙中的吕洞宾与何仙姑仅仅是生死之交吗

在这斑斓缤纷的尘世之间,对于吕洞宾这个名字,可谓是上至一百岁的老人,下至五岁的孩童都知道的人物。在许多的地方甚至还把他的画像当作神明一样来供奉,并且香火的旺盛程度和在人们心中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观世音...

揭秘八仙中的吕洞宾与何仙姑仅仅是生死之交吗

在这斑斓缤纷的尘世之间,对于吕洞宾这个名字,可谓是上至一百岁的老人,下至五岁的孩童都知道的人物。在许多的地方甚至还把他的画像当作神明一样来供奉,并且香火的旺盛程度和在人们心中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观世音...

張作霖的生死之交,二人因名字走到一塊,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

在一些影視劇中,張作相是張作霖的得力助手。所以,也就有人把張作相和張作霖誤以爲是親兄弟倆,甚至還出現過有的報紙報刊把張作相直接寫成是張作霖的堂兄弟或者是同族兄弟。張作相其實兩人根本就沒有什麼血緣關係,

曹操生死相托的弟兄是谁

曹操早年间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名字叫张邈。曹操第一次征讨徐州的陶谦,临行时告诉家里人,说:“我要是回不来了,你们就去投奔张邈。回来后,又见到张邈,两人相对流泪,可谓是生死之交,这在曹操所交往的人中,还少

曹操生死相托的弟兄张邈为什么会背叛

  曹操早年间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名字叫张邈。曹操第一次征讨徐州的陶谦,临行时告诉家里人,说:「我要是回不来了,你们就去投奔张邈。回来后,又见到张邈,两人相对流泪,可谓是生死之交,这在曹操所交往的人中,

与刘备刎颈之交的牵招 为什么要替曹操镇守边疆

《三国演义》传遍大街小巷,爱好者自读《三国志》。但说到刘备的刎颈之交,大家都只会想到关羽、张飞,甚至四将军赵云、诸葛亮。而在历史真正留下记载却另有其人。要不是孙楚记载了他的碑文,大家都不知道他这位为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