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为何反而淘汰了车? 清朝皇帝的乘车难题

Posted 清朝 清朝皇帝列表

篇首语:学者的一天比不学无术的人一生还有价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轿子为何反而淘汰了车? 清朝皇帝的乘车难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轿子为何反而淘汰了车? 清朝皇帝的乘车难题

2、为何道光皇帝越节俭,清朝反而“穷”得更快

轿子为何反而淘汰了车? 清朝皇帝的乘车难题

皇帝坐车吗?当然坐。君不见秦始皇兵马俑坑里发掘出来的安车,那就是皇帝坐的。当年秦始皇周游天下,坐的就是这种车;死在半道上,配上一车鲍鱼拉回来,也是这种车。再往前推,周朝周天子大概也坐车,周穆王也是坐车满世界走,据说还西去见了西王母。秦国的祖先,就是给周王驾车的。帝王坐车,驾车的人当然得坐在乘车人的前面,在轿子没发明之前,没有人对此提出礼仪上的异议。孔门的《三礼》,对此一句话不说。

中国的车,两个轮子,没有减震装备,坐上去不舒服。路况要是不好,就更不舒服。过去乘马车或者骡车长途旅行,一天走下来,乘车的人骨头都快颠散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在车上面做改进,反而另辟蹊径发明了轿子。

轿子跟车不一样,是人抬着走。轿子越大,抬的人越多;抬轿的人经验越是丰富,坐着的人就越舒服。无论路多么崎岖不平,经过人的肩膀和轿杆的消减,颠簸度可以消解为近乎零。到了清朝,轿子经过进一步的改进,宽大舒适,坐的人可以在里面睡觉。

不仅吃食和烟具可以放在里面,只要坐的人不嫌味,马桶一样可以装进去,像个活动的小房间。小汽车传到中国,国人命名曰“轿车”,其实就舒适度而言,轿车还真不如轿子。轿子这样舒适,所以,连带兵打仗的将军能坐轿,都绝对不骑马,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民国。民国时期,从国外学了军事回国的将军们,带兵征战时也经常坐轿。一旦轿夫反水,或者撂挑子不干,将军就成了瓮中之鳖。

坐轿子不仅舒服,而且在社会性上面感觉良好。什么叫“人上人”?坐轿子的人,就是“人上人”。尤其是官轿,不仅宽大舒适,而且等级森严。什么官阶,坐什么规格和颜色的轿,多少人抬,都有详细的规定。远远看去,不消见到人,只看轿子,就知道什么等级的大人物来了。所以这么一来,轿子就跟礼仪严密挂钩了。挂钩之后,在一般情况下,皇帝就不能乘车了。

抬轿的人,永远是“下人”。虽然说,抬轿和抬轿的比,还是有高低贵贱之别。给官员抬轿的,就比一般的轿夫高人一等;给皇帝抬轿的轿夫,那更是轿夫中的娇子。但是,他们在乘轿人面前,永远都是伺候人的——弯腰伺候人入轿,然后在下面抬着走。不像驾车的,可以坐在乘车人前面。所以,只要大人物出门的交通工具是轿子,就不存在礼仪的麻烦。

但是,这个状况碰上来华的英国人出现了问题。1793年,英国派出了以马戛尔尼勋爵为首的使团,来华商议两国的通商问题。这么大老远地来中国谈事,哪有不带礼物的道理。马戛尔尼使团带来了一大批先进的光学和天文仪器,还有一座精致的地球仪,再就是一些速射野炮。这些稀罕玩意儿,都是当时的中国人闻所未闻的。

马戛尔尼是来做商务谈判的,但从乾隆皇帝到底下的官员,却都当他是来进贡的。因此,在从大沽到北京的路上,中国官员就问马戛尔尼,说你带来了英国的国礼。但是,你个人就没有什么礼物献给我们的皇帝吗?马戛尔尼一听,感到特别奇怪,说各国外交哪有这样的事?但转念一想,这是在中国,也许中国人就是这个规矩。幸好,他此番来华随身带了一辆四轮马车,原来是准备在中国路上自己用的。看中国人接待的挺好,走到哪儿都有人接送,马车看来没有用了。于是他就说,我带了一辆我们那边的马车,送给皇帝(马戛尔尼自己的叙述确是如此,但他此行的礼品单上却有马车两辆,一冬季用,一夏季用)。

这辆马车,就这么给带到了圆明园。在圆明园里,中国官员和太监都围着这辆奇怪的马车,大力围观,看了又看。有人说,马车前面的座位肯定是皇帝坐的,因为它高。另外的人说,不对,后面的座位有软垫,四面有玻璃窗,而且华贵,应该是皇帝坐的。第三个人说,前面皇帝坐,后面是娘娘坐。第四个人说,皇帝坐后面,娘娘坐前面。吵成一锅粥,争执不下,派了个老太监来问马戛尔尼。马戛尔尼说,后面皇帝坐,前面是驾车人坐的。太监说,驾车人不能站在地上赶车吗?“不能,马车是用缰绳操纵的。”一听马戛尔尼这么说,所有人都炸了。驾车的下人怎么可能背对着皇帝,而且坐得还比皇帝高?

结果不问而知,这辆马车,皇帝是肯定不坐了,再舒适也不坐。马戛尔尼去热河见乾隆时,乘坐了另一辆英国式的马车,让随同的中国官员赞叹不已。但是,这样的消息即使乾隆知道,也不会坐这种马车。不仅乾隆不坐,后来的皇帝也都不坐。当时马戛尔尼还天真地以为,有了他送的马车之后,皇帝肯定会弃中国旧式马车不用,用他的。但是,真正被弃用的,恰是他送的车。光绪年间,上海租界里西式马车已经流行,来上海看西洋景的,必坐一回四轮马车过把瘾。但皇帝不坐,太后也不坐。

再后来,汽车发明了,老外送给皇帝、太后一辆汽车,也就是我们说的轿车,但由于开车司机还是得坐在太后和皇帝前面,不合礼仪。所以,这车送了也白送,搁在颐和园里放着。庚子年,太后和皇帝逃难,坐的是中国式的骡车。如果有辆西式的马车,哪怕就是马戛尔尼送的那辆,跑起来都比中国的骡车快了好些,也少担惊受怕几分。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上的事儿,都是天大的事儿,即使因此耽误了大事儿,也只好认了。

为何道光皇帝越节俭,清朝反而“穷”得更快

在清朝统治的267年中,几代的皇帝都因节俭出了名。像雍正帝就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为了能够弥补康熙在晚年因九子夺嫡所犯下的错,他从即位后开始励精图治,更是追求节俭的生活方式,就是希望能够将国库变得充盈。

作为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之一,雍正帝的节俭为后来的皇帝做出了表率,在乾隆离世后,嘉庆帝和其继任者,都一直想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来帮助清朝走出困境。然而,这些皇帝越是节俭,清朝反而“穷”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与雍正不同的政治环境

雍正作为康熙的继任者,他能够从九子夺嫡中杀出一条血路,可以说具备了过人的头脑和胆识。虽然他登上帝位,但康熙留下一个空空的国库还需要他来解决。为此,雍正选择了一条开源节流的方式,从源头上节约开销,并且通过各项政策和举措,令国库的收入倍增。

雍正幸运的是,在顺治入关后,经历了两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清朝基本没有什么内忧外患,需要的就是如何提升国家的经济。所以,才会有“整顿财政”、“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等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改善税收结构。

再加上雍正是出了名的勤勉和节俭的皇帝,所以清朝在这种安定的环境中,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著名的康乾盛世,也是在这个安定的历史阶段中发生的。他留给继任者乾隆的国库是超过6000万两,是康熙留给他的8倍还多。

然而,乾隆对待其继任者嘉庆却完全不同,虽然乾隆继承了雍正的基业,也早早年间将此发扬光大。然而,乾隆却在晚年不断犯错,甚至花钱大手大脚,导致国力开始出现衰退。用因为闭关锁国,导致清朝失去了一次和世界接轨的机会。

同时,乾隆时期自诩的十全武功,也导致清朝树敌颇多,以至于嘉庆帝一上位的时候就遇到了川楚白莲教起义。为了镇压起义,嘉庆帝废寝忘食连续换将,拼命操作,总算是把起义控制住了。不过,这件事情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国库没钱了。

清朝为了镇压这个历史第二大起义,一共花费了国库超8000万两,随后又因“川楚事例”收取的3000万两,清朝在这一次的作战中,就将乾隆留下的上亿两国库储备,全部耗尽。这使得嘉庆帝不得不去面对,而他第一个想到的办法就是节俭。

暴增的财政支出

嘉庆帝初期,虽然因为川楚白莲教起义,令清朝花费了巨量的白银。但好歹平定了起义,这使得清朝的政局重新回到平静。按照正常路数,应该在嘉庆、道光二帝的节俭努力下,应该能够重塑清朝昔日的辉煌,但是更多意料之外的因素,导致清朝国力出现衰退。

一耗于回疆,再耗于库案,三耗于河决,而中叶鸦片之战,丧师赔款,国力衰敝,不可问矣。

诸多的割地赔款事件不断发生,开放的通商口岸,让清朝的物价开始不受管控的升高。大批白银遭到外国人的劫掠,这使得清朝的税收不断的减少。面对这种危局,道光帝还是希望能像雍正一样,通过节俭来进行缓解,然而这只是杯水车薪。

真正的问题不是如何节流,而是找到开源的办法,然而道光帝却束手无策。大批外国商品的不断流入,鸦片横行,都导致清朝的收入锐减,尤其是关税还在别人的把控中,这让道光帝浑身难受。

再加上清朝的人口暴增,康乾盛世的这115年间,清朝总人口增长了超过两亿人。这两亿人导致农民的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再加上没有优秀的耕种技术,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民减产。无饭可吃的灾民,开始在全国逃散,清朝的税收更是无处可寻。

同时,清朝时期的贪污现象严重,尤其到了道光时期,由于皇帝对各地官员的把控不严,只能任由他们收挂民脂民膏。这种状态下,许多的税款都被当地官员给拿走,能够到达国库的十不存一。这点也加剧了清朝的财政危机,让道光的节俭,变成假节俭。

​小结

节俭虽然是一种有效减少开支的方式,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却无法产生应有的效果。尤其是一个国力衰微的国家,更是活的雪上加霜,如果没有好的开源措施,只能在不断的损耗下衰亡。慈禧时期虽然也没钱,但是因为清朝长期找国外借钱,所以日子过得还不错。

感谢你的观看,写作不易赞。

【参考文献:《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清朝(423)雍正(96)节俭(2)

相关参考

为何道光皇帝越节俭,清朝反而“穷”得更快

在清朝统治的267年中,几代的皇帝都因节俭出了名。像雍正帝就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为了能够弥补康熙在晚年因九子夺嫡所犯下的错,他从即位后开始励精图治,更是追求节俭的生活方式,就是希望能够将国库变得充盈。作

揭秘明清朝为何严禁地方官娶当地女人做老婆

说到反腐败,这不仅现代最大的难题,而且也是古代最大的难题,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大概都出台各种规定,防止各级官员陷入腐败泥潭。纵观历朝历代的反腐败的招数,大都不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反腐败的招数多。朱元

为何70岁慈禧健步如飞,30岁光绪却虚到必须轿子代步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为何70岁慈禧健步如飞,30岁光绪却虚到必须轿子代步?【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20世纪80年初的一个夏天,中国考古工作者鉴于河北易县的光绪皇帝崇陵多年前已经被盗

武器装备的进化,唐刀的被淘汰《唐末宋初》武器篇

唐代使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在这个时代里面,中国的封建王朝锻造出了一把接一把举世皆惊的神兵利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类似于唐剑,唐刀,马槊……可是令人感到惊讶的便是唐王朝的时代结束之后,这些神兵利器反而湮

中西仪节之争,清政府如何破解觐见之礼难题

1861年3月之后,西方各国公使陆续进入北京,但觐见皇帝之礼一直未能进行。清朝的理由,最初是咸丰帝依旧制“北狩”热河,不便举行,后因咸丰帝去世,称皇帝年岁太小,太后因中国礼仪不见外人。驻京的各国公使也

一女子骑着小毛驴叫皇帝让路,皇帝一看,把自己的轿子赐给她坐

一女子骑着小毛驴叫皇帝让路,皇帝一看,把自己的轿子赐给她坐乾隆二十年时候,皇帝因为视察黄河堤坝情况,所以来到了河南访问。当时乾隆皇帝在郑州市东面的中牟县停留,因为听说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所以乾隆皇帝就

历史上太平天国的 ”王”到底有多靡费

在太平天国期间,许多王被封,后来封越来越多的直到太平天国去世。那么这些王到底有多奢侈呢?今天让我们谈谈。从历史记录中我们知道,清朝皇帝出行都是用轿子。洪秀全也是轿子。但是,夸张的是他的轿子。实际上被称

我国古代延续了上千年的封建制度为何被淘汰

在我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语1911年。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在中国传承了足足有2000多年,对于中国统一民族国家的行程与发展、国家与政体、行政管理与官

大清朝嘉庆皇帝不喜欢和喜欢谁

不是嘉庆皇帝不需要抬轿子的,也不是和|不想为嘉庆抬。聪明过人的和|知道乾隆不会长命百岁,新皇帝不大可能还会这样宠信自己,所以他在嘉庆即位、乾隆死前也极力向嘉庆示好、讨好。但无奈新主子为立威为自己吃饱早

大清朝嘉庆皇帝不喜欢和喜欢谁

不是嘉庆皇帝不需要抬轿子的,也不是和不想为嘉庆抬。聪明过人的和知道乾隆不会长命百岁,新皇帝不大可能还会这样宠信自己,所以他在嘉庆即位、乾隆死前也极力向嘉庆示好、讨好。但无奈新主子为立威为自己吃饱早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