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原本称状头

Posted 状元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状元原本称状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状元原本称状头

导读: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一年一度的高考到今年已是37年。每年的高考结束后,各地的文科、理科状元往往都会被热炒一番。其实,如今所谓的高考状元与古代状元并不能同日而语。古代状元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一系列大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在紫禁城内举行的殿试中考取第一名的方可称状元。那么,状元的称谓是怎么来的?中国古代共有多少士子状元及第?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有多少人?

古代状元

状元原本称状头

古代状元最早称为状头,在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县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如今考试报名时填写的资料。科举考试结束之后,成绩名列榜首者会被放在最前面,就叫作状头。状头,亦曰状元。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称鼎元。古代科举考试一直尊崇学而优则仕,考中状元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所以也叫大魁天下,士子一旦考取状元,其地位马上会青云直上,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新进状元按惯例都将授予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1300年间700多人考中状元

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代,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存在了1300年。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山东德州人)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历代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如果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总共为777人。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代,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至唐哀帝天四年(907年)丁卯科,在285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人。

年龄最大的状元70有余最小的年仅9岁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尹枢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考试中状元时年已71岁,尹枢也被称为古稀状元。尹枢应试还有段轶事。那年,主考官杜黄裳是第一次担任主考官,苦想选才公允之策,三场试毕后他对众举子道:诸位学士都是当代才子,怎么就没有人帮我一把?应试者计五百余人,大家面面相觑。尹枢上前问道:不知您有什么吩咐?杜黄裳道:没有人写榜。尹枢道:我愿从命。写到状头时,杜黄裳问:写谁较好?尹枢毫无愧色地答道:非老夫不可!尹枢毛遂自荐做状元,一时间轰动朝野。

宋代的童子科武状元朱虎臣是古籍中记载的年龄最小的状元。朱虎臣,号武伯,浮梁人。《宋诗纪事》记载:绍兴年间(1131年至1162年),朱虎臣年仅9岁,参加了朝廷举行的武殿试,他射出十支箭,其中有九支射中目标。朝堂之上他面对群臣,从容镇定,滔滔不绝地讲评《孙子兵法》,推演《诸葛八阵图》,被朝中大臣赞誉为神童,皇帝特赐予他武状元,官封承信郎。

科举考试连中三元的有13人

在封建科举制度中,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三者合称为三元。乡试是在各省城举行的考试,经童试录取的生员方有资格应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会试在京城礼部举行,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每三年一次,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称之为会试恩科。殿试,亦称廷试,由皇帝或钦命大臣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应试,考中者称为进士,进士中的第一名称为状元。应试者若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都名列第一,即所谓连中三元。旧时戏曲和小说中常有连中三元的故事,其实考中状元已经很难,连中三元更可谓难上加难,历史上连中三元的只有13人。有据可考最早的连中三元的人是唐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崔元翰。

史上最有气节的状元文天祥

在古代状元中,最为后世崇敬的状元是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文天祥(1236年至1283年)是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1256年)赴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参加会试,对策集英殿。宋理宗赵昀以天道人极问,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他文思泉涌,运笔如飞,洋洋万言,其中除了部分针对试题作答而外,很多议论大胆独特,被宋理宗皇帝钦点为状元。文天祥考中状元之时,正好20岁,朝廷授以宁海军节度判官。后曾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元军南下,文天祥率兵抗元,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北京柴市从容就义,其著名的《正气歌》等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文天祥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文天祥的家乡吉安市也被誉为文章节义之邦。

驸马状元只有唐代郑颢1人

中国自古以来,民间就将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看成男人一生最大的喜事,于是民间文学便进一步将最风光的洞房花烛与最荣耀的金榜题名联系起来既中状元又当驸马,后世还出现过不少关于状元驸马的戏剧,如京剧《秦香莲》,又名《铡美案》以及黄梅戏《女驸马》等。其实,舞台上的状元驸马几乎都是虚构的。比如《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剧中描写的是他北宋年间进京应试,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然而据考,陈世美虽实有其人,但他既不是状元,也不是驸马。《女驸马》中的主人公冯素贞女扮男装进京、冒名应试、高中状元并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故事,更是纯属虚构。在古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年)壬戌科状元郑颢。郑颢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年),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娶了万寿公主。

相关参考

科举考试第三名为什么叫叫探花?探花是什么意思

...花”一词始创于唐朝。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

科举考试第三名为什么叫叫探花?探花是什么意思

...花”一词始创于唐朝。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

状元榜眼探花是怎么来的?细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

古代状元书法就是这么强,不服不行

科举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

历史上的刘姓状元都有谁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举人赴京参加礼部举行的考试者都要投状,称居首之人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历史上共有共有649个,隋朝7位,唐朝1

原本只是探花,乾隆得知他籍贯后大喜:状元就你了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状元只能有一个,不会存在并列第一的情况。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所有学子都想金榜题名,从而实现光宗耀祖、为朝廷效忠的梦想。一旦能考中进士,几乎可以说是祖坟

历届清朝状元的书法重见天日,太典雅了,不服不行

科举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

清朝第一高手原本稳拿状元,为何倒在了门口

在清朝二百多年中,才子层出不穷,比如袁枚、纪晓岚、郑板桥等等,都是足以名传千古的大高手,不过在科举考试中,这些人却称不上高手,郑板桥更是四十多岁才考中了进士。今天要说的这位高手,不光在文学史上足有留名

古代十年寒窗苦读考科举中状元很难,高中状元能当什么官

状元能当多大的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读书人的成名的唯一途径便是中举。只有中了举人,再通过殿试成为状元,

古代状元是一种么样的官职

状元并不是一种官职,它只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个代称。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名列第一被称为是「”元”,比如乡试第一名被称为「”解元”,会试第一被称为是「”会元”。而殿试第一侧被称为是「”状元”。科举考试始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