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曹操都曾焚書為何曹操沒被挨罵

Posted 政治

篇首语: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始皇和曹操都曾焚書為何曹操沒被挨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始皇和曹操都曾焚書為何曹操沒被挨罵

秦始皇「焚書」的事在地球人都知道。三國曹操也有幹過這樣的事,可是秦始皇和曹操都是「焚書」,其結果卻是兩個樣,秦始皇為此留下了千古罵名,曹操為此卻沒被挨罵,燒出了好名聲,為何?讓秋雨給大家娓娓道來…… 曹孟德與秦始皇的焚書不同,曹操在官渡所燒的不是什麼聖賢典籍,也不是佛家經書,而是書信而已。官渡之戰,曹操大勝,袁紹倉惶敗走,盡棄輜重和文書檔案。曹操軍士在文書中發現了許多朝中人士和軍中將領與袁紹的往來書信,信中多有涉及機密,有暗通之嫌。左右謀士和手下將領紛紛建議曹操按圖索驥,逐一點對姓名,「收而殺之」。而曹操卻說「當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一把火燒掉了事。曹操此舉在《三國演義》中聊聊幾行文字。《三國演義》的立場是所謂的揚劉抑曹,一直對曹操持批判態度,但曹操焚書又是官渡之戰的重要事件,七分歷史的《三國演義》不好忽略,只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三國志》和《魏氏春秋》對曹操官渡焚書卻是大書特書。《魏氏春秋》以曹魏為正統,肯定對曹操的英明之舉不會遺漏。《三國志》作為相對嚴肅的史書,對曹操此舉也是極為看重,《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說,曹操官渡焚書後「冀州諸郡多舉城邑降者」,認為曹操官渡焚書一舉為後來蕩平河北收取冀州,徹底解決袁紹勢力鋪平了道路。

曹操官渡焚書一舉確是官渡之戰的重要一環。官渡之戰曹操打贏了兩場戰役,一是奇襲烏巢,截斷袁紹糧道,致使袁紹不戰自亂,從而取得了戰役的勝利,這算是軍事仗,曹操打贏了;另一場就是政治仗,曹操焚燒書信,不僅穩定了自己的軍心,同時爭取了河北人心,為在官渡之戰後收復河北奠定了政治上的基礎,這場政治仗曹操也贏了。官渡之戰中曹操在軍事上的勝利只是小勝,戰役本身的勝利不是目的,只有贏得河北人心才算是最終勝利。從三國的歷史來看,有三個戰役至關重要。官渡之戰,曹操消滅袁紹,統一北方,從而奠定了曹魏的基礎。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火燒戰船,阻止了曹操南下統一全國的步伐。夷陵之戰,東吳陸遜火燒連營,遏制了劉備的擴張,致使劉備退守蜀中。三場戰役最終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由此看來,曹操官渡焚書,雖然史書和演義只聊聊幾筆,但其影響至為深遠,應該算是三國歷史上的一個大事件。

曹操焚書,歷史上的評價基本是正面的。一般認為曹操此舉證明曹操氣度豁達,不念小怨,不計前嫌,算是一個大度之主。如果就此認為曹操是多麼寬宏大量,那可就真誤解曹操了。曹操自古以來號稱奸雄,絕非善良之輩。曹操獲得袁紹「軍中書」,連看都不看就一把火燒掉,這其實很不符合曹操的一貫作風。官渡之戰前不久,曹操曾在許都大破衣帶詔事件,漢獻帝密授國舅董承衣帶詔,欲滅曹操,由於謀事不密為曹操所破,曹操將參與密謀的董承等人夷滅三族,殺七百餘口。董承之妹是獻帝貴妃,當時已有五月身孕,獻帝乞求曹操留下董妃,待其分娩。曹操反問「欲留此逆種為母報仇乎?」,終將其勒死。參與密謀的馬騰、劉備,雖割據一方不能捕獲,但與曹操一生結怨。此時的曹操可算不上寬宏大量。按曹操的個性,在獲得袁紹「軍中書」後,可能有兩種做法。一是按手下人所說,核對姓名收而殺之,這符合曹操本性,也是曹操熟悉的做法,此前就是按衣帶詔上的署名將逆黨一網打盡的。二是將信件秘藏,密而不宣。這一招更狠,可以待戰役之後秋後算帳,一一誅殺,也可以把這些密信當成是懸在人們頭上的一把利劍,隨時落下,把密信當作制約臣下的把柄。這也符合曹操奸雄的本色。曹操沒這麼做,而是選擇了第三種做法,就是一把火燒了。曹操何以一反常態,忽然良心發現,大度起來了呢?

曹操焚書與曹操的器量和心地沒什麼關係,這只是一種政治考量,是政治手腕而已。政治很神秘,也是再簡單不過的東西。古往今來,古今中外,政治就是在得人,在得人心。在政治上歷來把人分為敵、我、友三種力量。政治就是鞏固自我,瓦解敵方,最大限度地爭取中間力量。我方力量的發展,敵方力量的消亡,最關鍵的就是爭取中間力量的支持。中間力量支持誰,政治的天平就偏向誰。這就是政治的本意,知道了這一點就是成熟的政治人,而不知道這一點就是幼稚的。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自古以來在這個問題上栽跟頭的不在少數。

曹操焚書的政治考量,實際上他自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曹操說「當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這裡說的「他人」就是政治上的中間力量,實際上就是非袁非曹的中間地帶。可能當時與袁紹暗通書信的不會是曹洪或者是夏侯兄弟,這些人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死硬的曹派分子。這個中間力量包括兩類人,一是漢室舊臣。曹操此時挾天子以令諸侯,自任丞相,打的還是漢的旗號。既然還是大漢旗幟,就不能是清一色的曹家班。這些漢室舊臣,不會完全唯曹操馬首是瞻,對他們來說忠於的是大漢朝廷,而不管是曹丞相還是袁丞相。這些人當然是動搖分子。況且袁紹家族在東漢朝廷四世三公,所謂門生故吏遍天下,朝中的故友舊交自不在少數。戰事一起,這些人通通資訊,留條後路,也是情理中的事情。這些人雖說是動搖分子,但也是可以理解的。還有一類人,相比之下就要下作得很。這類人就是所謂的牆頭草,是騎牆派,哪邊勢力大就倒向哪邊。這種所謂的軟骨頭,說起來人人不恥,但往往是多數派,就是這種人在左右朝局,不管歷朝歷代,也不管何時何地,這類人往往占多數。蒙古人、滿族人打過來他們是順民,日本人打過來是良民,雖稱不上英雄,但也不至於當漢奸。這些人雖然在人品上很令人討厭,但沒他們還不行。作為政治家的曹操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曹操說的「不能自保」的話確道出了實情。官渡之戰,袁紹七十萬大軍,曹操七萬,十比一,力量懸殊。大軍壓境下,漢室舊臣好說,畢竟是誰當丞相都可以充門面,苦就苦了那幫騎牆派,為了自己和家族的將來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日,為了留條後路,偷偷向袁紹投桃報李。想起來這些人也真不容易,當初袁紹極盛之時,身在曹營心在袁,偷偷摸摸暗送秋波,等到袁紹大勢已去,又擔心書信憑據落入曹操之手,提心吊膽,可能是腸子都悔青了。可以想見,當這些人看見或聽說曹操將所有書信焚燒一盡,肯定是心中鬱結之氣盡釋,一塊石頭落了地。這些人驚魂初定之餘,一是感念曹操的器量,另是定會大罵袁紹無德,居然將這些要命的書信留給曹操,即使袁紹將來還會東山再起,再也不敢書信往來了。說來袁紹確也不是東西,什麼不好丟,單單將這要命的東西丟了,可見袁紹對人的不負責任,對政治的漫不經心,完全是公子哥做派。

曹操焚書與袁紹丟書,反映出二人對人心的兩種態度,也反映出二人對政治的兩種理解。其實整個官渡一役,看起來是一場軍事較量,倒不如說是曹袁的一場政治角力。焚書是政治仗自不待說,烏巢劫糧雖說是軍事仗,卻也有政治因素。這個政治的因素,就是曹袁對待許攸的態度。許攸是官渡戰役的一個關鍵人物。許攸與曹操和袁紹都相熟,此時為袁紹一方謀士,隨袁紹軍在官渡。許攸在當時是有名的智謀之士,但也有毛病,就是貪財,還縱容家屬不法。許攸看到曹袁在官渡相持,為打破僵局便向袁紹獻計,建議袁紹繞道直取曹操老巢許都,挾持獻帝以令天下,但袁紹因許攸貪財不軌,不僅不聽許攸之計,又默許審配將許攸家人下獄,迫使許攸轉投曹操。與袁紹不同,曹操聽說許攸來投,鞋子都來不及穿,赤著腳跑出來迎接,見到許攸「撫掌大笑」,大叫「天助我也」,可以想像許攸當時是什麼心情。正是這個許攸,向曹操提供了袁紹的囤糧之所烏巢,並獻計火燒烏巢,扭轉了戰局。以許攸貪財缺陷而不聽其智謀之計,說明袁紹在政治上的低能和弱智。說來奇怪,不只是袁紹,歷史上很多有大學問大來歷的人都容易犯這種低級的政治錯誤。西漢末的大臣蕭望之就是一例。蕭望之是蕭何後人,算是很有背景,而且是當時的大儒,身為帝師在朝廷舉足輕重。蕭在政治上的主要對手是後黨和宦官兩種勢力,主要同盟應該是當時朝中的文官集團,他的政治策略當然應該是團結朝中大臣、孤立和瓦解政敵。但蕭望之作為當時的儒學領袖,政治上有潔癖,不能容忍同盟者的任何缺點。當時大臣中有個叫張敞的人,是個有名的能臣,是蕭望之最應該團結的外援。但蕭望之聽說張敞有一次在家裡為夫人描眉,認為張敞行為不端,便反對張敞入內閣,後來蕭望之獨力應對後黨和宦官勢力,在後黨和宦官的合力詬病中被逼自盡。可見政治上的潔癖比生活上的潔癖更可怕。

可能許攸的缺點不只是貪財,可能為人還很刻薄,所以處處樹敵。在袁紹陣營裡,審配和逢紀就視許攸為仇敵,必欲除之而後快。後來在曹操陣營,許攸也很不受歡迎。官渡之戰後,許攸時時處處居功自傲,言語尖酸,最不能容忍的是經常直呼曹操「阿瞞」,這令曹操手下將領們側目。特別是曹操大軍攻下袁紹老巢冀州後,入城時,許攸自言,不是我曹操怎麼入得此城。《三國志》記載,有人將此言報告了曹操,曹操將許攸下獄並處死。《三國演義》則說,曹操手下許褚聽許攸此言怒不可遏,將許攸頭顱割下交與曹操,曹操還責備了許褚一番。可能是《三國演義》覺得,曹操剛剛還對許攸撫掌大笑言聽計從,沒過幾天就將許攸逮捕處死,不合常理,於是作了文學加工,讓許褚殺了許攸。其實《三國志》是信史,殺許攸的應該不是別人,正是曹操本人。所以還是那句話,焚燒書信,接納許攸,不能說明曹操是個厚道人,這只是政治手段。既然是手段,用完也就算了,殺許攸才符合曹操的本性。

話說回來,焚燒書信也並不是曹操的創舉,之前一百多年,劉秀已經用過此招了。西漢末年,王莽稱帝,犯天下眾怒。各地劉氏後裔紛紛打出復辟漢室的旗號。劉秀此時就是劉玄朝廷的大司馬,在河北一帶擴充自己的勢力。當時河北邯鄲,有自稱是漢成帝嫡子的劉子輿也稱帝。由於劉子輿身份更為正統,所以一稱帝便形成很大氣候,發展迅猛。而劉秀初到河北,兵微將寡,所以劉秀帳下許多人也是腳踩兩只船,紛紛為自己找退路,也是頻頻書信往來。等到劉秀攻下邯鄲,滅了劉子輿,同樣搜得信簡。當然,劉秀也是一把火燒了。劉秀是東漢開國的皇帝,曹操畢竟名義上還是大漢丞相,時間過去也不是很遠,曹操對先帝的言行事跡定會耳熟能詳。我想,當曹操在官渡獲得袁紹書信,應該馬上想到了劉秀,照例依葫蘆畫瓢,曹操當時應象今天的人們一樣慨嘆,歷史總是驚人地重復。

本文來源:周易李秋雨

相关参考

三國時,為何曹操稱魏王,孫權稱吳王,劉備稱漢中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國家。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劉協冊封曹操為魏王,

諸葛亮神機妙算,為何曹操一直沒看上他

說到《三國演義》裡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謀士,大家想必都會想到諸葛亮。諸葛亮早年隱於深山之中,雖然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卻一心修身,不問天下之事。直到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最終答應出山為其

关羽被杀之后,为何吕蒙和曹操都离奇死亡

公元220年,关羽由于“大意失荆州”,被东吴的雄师打败,关羽败走麦城时中匿伏被擒,其头颅被邀功的部将砍下来,后来孙权害怕蜀国盛怒,将关羽的头颅送给了曹操。曹操也不敢怠慢,饬令在洛阳厚葬了关羽头颅。至于

朱温和曹操有着同样的想法,但是朱温有一点是曹操都自愧不如的

朱温,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唐朝末年,民不聊生,黄巢顺势起义,朱温加入了起义军。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朱温摇身一变,又成了唐朝的大将,帮着唐朝的军队镇压起义军。从此以后高官厚禄,被唐僖宗封为梁王。但是朱

秦始皇為何焚書

導語:千百年來,秦始皇之所以被黑,主要是有焚書坑儒和修築長城勞民傷財的黑歷史,尤其是焚書坑儒,也讓秦始皇背了兩千年的黑鍋,直到現代還甩不掉暴君的帽子。不過焚書坑儒應該分開來說,焚書的想法可不是秦始皇原

三国群英传2,鬼才郭嘉,实力不如名气

郭嘉,曹操早期非常重要的谋士,也是曹操最喜欢和欣赏的一个,曹操之所有那么快的统一北方,郭嘉功不可没,都知道袁绍的实力远强于曹操,在将士和曹操都担心不能与袁绍相抗衡时,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不仅稳定了军心,更

曹操都不敢亵渎的红颜知己 三国才女蔡文姬

或许我们印象里的曹操都一样,为人奸诈狡猾且生性多疑残忍,而历史上的曹操除了拥有这些固有的特质外,他还有着非常真诚无私的一面,那么曹操的无私真诚是面对谁才特有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曹操那不为人知的另一

曹操都有哪15位妻妾

三国雄主曹操,有25个儿子,有多少位妻妾呢?不是25位,是15位。曹阿瞒在历史上出名的好色,还喜欢抢别人的妻子。那么,曹操真的像我们所看到、听到的那样,妻妾都是抢来的吗?且看他的15位妻妾。丁夫人:曹

三国历史上曹操都杀了哪些朋友和故交

曹操很豁达,张绣杀了他的长子、侄子、侍卫长典韦,曹操都不记恨他,但同时曹操也很多疑,荀是他可靠的功臣,依然没能逃脱他的魔掌,曹操的多疑致使许多与之有恩有旧的亲朋好友成为刀下之鬼,其中不免枉死之魂。许攸

曹操都有哪些功绩?他又是什么时候死的?

曹操都有哪些功绩?他又是什么时候死的?  曹操是我国东汉末期的一个重要人物,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