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的五大謎團
Posted 原作
篇首语: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的五大謎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的五大謎團
清明上河圖(局部)
《清明上河圖》是每個中國人都熟知的宋朝張擇端名畫。日前,雲南大學教授蘇升乾登上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述《清明上河讀宋史》,引起人們對《清明上河圖》的再度好奇和對張擇端生存時代的關注。
哪幅《清明上河圖》才是張擇端的原作?
《清明上河圖》在金代就已經「爭相收藏」,所以歷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數。最早有明確記載的,就是畫卷後面楊準的跋文中提到的裝裱師傅以仿本偷梁換柱。因為元代統治者的書畫鑒賞能力弱於宋、金,這幅畫只是放在秘書監內。後來一位裝裱師傅用臨摹本替換出真跡,將《清明上河圖》盜出宮外。又經兩人轉手,落入客居北京的江西人楊準手中。楊準得畫後借故還鄉,重新裝裱此畫,並且在畫後續寫跋文,記載了得畫的經過。由此,元代宮廷裡的那位裝裱師傅,至少是早期山寨版的作者之一。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圖》有近兩百年的時間在民間收藏,人們對這幅名作有所耳聞又難得一見,所以揣測摹仿的就更多了起來。
在雍正年間,和碩寶親王弘歷,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曾經得到過與《清明上河圖》原作接近的仿品。弘歷雖然寫詩的水平不高,但在文物鑒賞方面造詣頗深。他覺得那幅畫雖然很大氣,但前後銜接並不太順暢,而且細部動態上也有些美中不足。於是決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圖》。他組織了五位畫家,對畫作進行了臨摹創新。新的《清明上河圖》畫面清晰,色彩艷麗,畫面結構和其中某些人物的姿態與原作相近,推測畫家們事先是見過與原作相近的摹本的。這幅畫現在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稱為「清院本」。
清院本的篇幅比真本長出了近一半,人物也更多,街道也更復雜。而且由於繪制時間離現在比較近,所以色彩也比較艷麗,看著很舒服。可是,就在新的《清明上河圖》繪制完成幾十年後,嘉慶皇帝通過抄家獲得了張擇端珍本的《清明上河圖》,嘉慶請來太上皇乾隆,爺兒倆一看就明白了,這才是真貨。不過礙於面子,兩人誰也不再提臨摹本《清明上河圖》的事,好在他們正在給宮廷保存歷代書畫編輯目錄,取名《石渠寶笈》,於是就在張擇端真跡畫卷的開頭蓋上「石渠寶笈」和「寶笈三編」兩個印章,算是給了真跡一個正式的名分。所以今天故宮博物院藏本的《清明上河圖》又稱為「石渠寶笈三編本」,被專家們認定為張擇端原作。
圖中所畫是春天還是秋天?
從《清明上河圖》卷首開始,畫面中的樹木枝葉稀疏,畫中的人穿長袖衣服為主,只有少數勞力者、趕路的人穿短袖,或是把衣服纏在腰間。那麼張擇端畫的到底是初春還是晚秋呢?對這個問題有三種意見。
南宋孟元老寫了一本《東京夢華錄》,回憶徽宗年間汴京的繁華景象。研究者多用《東京夢華錄》與《清明上河圖》相對照來尋找答案。多數研究者認為是與清明相聯繫的初春。其理由一是與清明節聯繫;二是說進城的轎子上插的有花,與《東京夢華錄》中關於清明郊外歸來「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的記載相符;三是有賣祭品的「王家紙馬」店;四是一部分樹木蕭條為早春之態。
現在還有一部分研究者主張畫中所描繪為秋景。理由一是畫卷右首有馱負10簍木炭的驢子。因為當時汴京城是以燒煤為主,臨近冬天才準備烤火用的木炭。《東京夢華錄》記載:每年農歷十月,汴京始「進暖爐炭,幃前皆置酒作暖爐會也」;二是畫面上酒肆多處,酒旗上寫著「新酒」二字,而《東京夢華錄》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市人爭飲」;三是畫面中氣候還很炎熱,街上有賣西瓜的。還有是畫裡面拿扇子的人多,宋朝時候的人,春夏秋冬都帶扇子。這扇子不是扇風的,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見著熟人了,拿扇子遮一下臉,表明我還有事,您別打招呼。這叫「便面」。但是扇子確實也不能說明它就是秋天。
第三種看法認為畫中既有春景也有秋景,是因為張擇端創作的時間歷經前後數年,開始畫的是春天,畫著畫著就畫到秋天去了。對這個問題要解釋一下:根據氣象資料,張擇端創作此畫的北宋末年,剛好趕上了一個氣候的暖冷波動。自隋代至北宋,有一個四百餘年的溫暖期,當時浙江一帶尚有甘蔗種植,開封也常常一冬無雪。而至北宋末年,氣候又由暖轉冷。所以張擇端作品中的冷暖矛盾,恰恰佐證了這一段的氣候變化。
宋徽宗題名《清明上河圖》是什麼意思?
這個謎首先涉及「清明」是什麼意思。宋徽宗的題名來自《後漢書·班彪傳》,「清明之世」指東漢光武帝年間。當時經過西漢末年的衰落和綠林、赤眉的戰亂後,社會逐漸安定,生產恢復,各方面生機勃勃。所以宋徽宗把自己治下的汴京比作光武中興、太平盛世,那是在自我表揚。當然,就景物描寫的清明時節而言,也有一語雙關的效果。
「上河」又是什麼意思呢?我認為「上」是方位詞。當時開封城市人口近百萬,一百多萬斤的口糧就靠汴河、蔡河進行漕運,把糧食從蘇州等主產區運過來。所以說「蘇湖熟,天下足」。這兩條河對於汴京的社會生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地圖上汴河居北,處上位,故稱上河。所以這幅畫是描繪清明盛世中上河一段的景色,與上墳掃墓沒有直接關係。
現存的張擇端原作是否完整?
畫卷後明代李東陽的跋文中提到:「圖高不滿尺,長二丈有奇」,還說卷首有徽宗的題字及雙龍小印。現在前段已失。於是又有許多專家據此推測《清明上河圖》後面還有一段,一直畫到皇城以內的金明池。因為明代以來許多仿品確實一直畫到金明池。那麼,現存的畫幅完整嗎?
我認為這幅畫是完整的。其一,「長二丈有奇」是指整個卷軸。前面已失的徽宗題字部分加卷後跋文,是符合這一尺寸的。其二,卷後跋文中,多有對畫面內容的描述,但無一處提到金明池等宮中景色。其三就是從畫面結構上進行分析。如果把畫作分成三等分,就會發現它可以成為相對獨立的三個部分,而每一部分的中線,都有一個中心故事情節。第一部分主要內容是「驢子受驚」,第二部分是「兩船碰頭」,第三部分是「行人被撞」。
三部分完成後,畫面進入了六品以上官員才有的「烏頭門」住宅區,想來一是深宅大院,人員不多,二來也容易涉及官員隱私,所以用樹枝自上而下地畫滿,形成分界。畫作展示出明顯的節奏,有始有終而又意猶未盡。我認為這幅畫是完整的。特別是畫卷後面元代楊準的跋文,介紹畫面的內容及附後的前代跋文、小詩和我們現在所見是一致的。況且楊準跋文中還一再強調這幅畫並沒有損毀缺失。
這幅畫畫的是汴京城的哪一段?
對於這個問題,喜歡較真的日本專家還真的拿當年的開封地圖核對過,說是找不到畫上的這一段。還有的研究者繪出平面圖,把它接到汴京外城的東南角,這樣又無端地為汴京城開了一個「東便門」。我認為作者是選取了開封東南的幾個觀察點,把幾個片段剪輯在一起,然後給予藝術加工。
本文來源:人民網相关参考
《清明上河圖》是每個中國人都熟知的宋朝張擇端名畫。日前,雲南大學教授蘇升乾登上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述《清明上河讀宋史》,引起人們對《清明上河圖》的再度好奇和對張擇端生存時代的關注。哪幅《清明上河
《清明上河圖》是每個中國人都熟知的宋朝張擇端名畫。日前,雲南大學教授蘇升乾登上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述《清明上河讀宋史》,引起人們對《清明上河圖》的再度好奇和對張擇端生存時代的關注。哪幅《清明上河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乃是北宋風俗畫,何謂風俗畫?風俗畫,是人物畫的一種,是以社會生活風習為題材的。清明上河圖一畫中記錄的正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以及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真實
《清明上河图》想必大家都知道,而且还有很多人看到过真迹,那么,你知道《清明上河图》所画的是春天还是秋天吗?现存的张择端原作是否完整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清明上河图》五大谜团,详解其中真相。1、哪幅
2020年是故宮六百年誕辰,單霽翔院長表示「我們將拿出最好的展覽,在最優質舒適的參觀環境中向公眾展出。」其中便包括每次參展都會排長隊的《清明上河圖》。今年九月,「《清明上河圖》與歷代風俗畫」展將在午門
#清平樂#個人原本是被北宋大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市井人物的惟妙惟肖而拜倒,進而對宋代的風土人情好奇,才追劇《清平樂》的,但看完20集後,在滿足了個人追劇的目的後,還了解了宋代官服制度,漲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一幅百科全书式的画作,公认的千古名画第一巨作,无价之宝。800多年来,后人对它做了N多研究,甚至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小吃糕点、店铺杂货都不放过,反复推敲琢磨。却从中看出了一些惊人的...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一幅百科全书式的画作,公认的千古名画第一巨作,无价之宝。800多年来,后人对它做了N多研究,甚至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小吃糕点、店铺杂货都不放过,反复推敲琢磨。却从中看出了一些惊人的...
宋代的生活,尤其是文人雅士,喝茶必定是繞不開的話題。為什麼喝茶會在宋朝為一種全民風尚?《清明上河圖》裡有茶館嗎?有人喝茶嗎?畫裡出現了有點像茶館的店鋪,幾個人在小館裡喝茶。幾個人一邊喝茶一遍擺談,話題
《清明上河图》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幅旷世杰作,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该作品长528.7厘米,宽25.2厘米,以长卷形式,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荣景象。众所周知,宋徽宗赵佶是《清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