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宋朝的滅亡
Posted 制度
篇首语: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評宋朝的滅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評宋朝的滅亡
在中國歷史上宋朝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朝代,薄弱的政治軍事勢力背後卻有著繁榮的經濟文化發展,所以當我們組討論到了解哪段歷史時,大家選了這個出人意料的朝代。錢穆先生《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的宋朝部分,讓大家對宋朝的體制有一定的了解,也引發了大家關於宋朝滅亡原因的討論。
宋朝相較之前的朝代,皇權加重,主要表現在相權分割,財權收攏和軍權回歸三個方面。
相權分割,君權侵攬,宋朝時門下尚書兩省長官不再預聞政府的最高命令,宰相不管軍事。且宋朝「面取進止」的詔文已經不是定旨出命的定稿,最高政令的決定權還是在皇帝手裡。再談到宋朝的諫官,宋制下的諫官與過去的諫官不同,在過去,諫官從屬於宰相,監察百官文武以及皇帝的言行,而在宋朝他們開始針對宰相,連上皇帝的剝奪權力,諫垣與政府的不合,均讓宰相應接不暇,難以施展才華。
宋朝的財政掌握在戶部、鹽鐵和度支三司裡——這三司也是屬於皇權剝奪宰相財權的一種舉措。地方上設「帥、漕、憲、倉」四司,地方幾乎把全部財富運至中央,此舉直接導致了地方上完全沒有財富軍事積累,所以宋朝中央一失,天下大勢便去。
在軍權的控制上,趙匡胤吸取晚唐五代十國教訓,開國就杯酒釋兵權。「黃袍加身」的他對武將極為忌憚,故重用文臣,輕待武將,養兵而不信兵。在整個宋朝,皇帝對於武將的不信任為來已久,這導致宋朝武將不效死力,文臣紙上談兵,軍事力量薄弱。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宋朝採取了禁軍分番駐守制度,地方有亂就選派禁軍去地方反擊,地方軍只負責內部維穩之效,直接導致國家大量資源的浪費和地方軍的戰鬥力及其底下。
宋朝加強皇權卻沒有很好地盡人事,加上宋制顯得散、弱。又由於五代十國的戰亂年代,門第沒落,宋朝更為嚴格的考試制度,使得宋朝選拔的官員寒門子弟多,寒門子弟能當官有助於社會公平化,但是他們雖然知識紮實,但在為官之道、眼界等方面大為不足,未必能做一個好的臣子,待到宋朝後期,有優秀臣子出現時,積弊已深,改革難推。人事和制度的雙方面不足阻礙了宋朝國力的發展。
此外,軍事上還不得不提兩點,一是宋朝的國防精神主張防禦,不敢主動攻擊。養兵不用兵,且軍隊時常調度,空耗大量資源。二是從國防資源上,抵禦敵軍所需的戰馬資源和鐵礦在建國時便被遼國和西夏占去,也使得宋朝「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國力削弱之餘,文治又能於五代十國的灰燼中重生,宋朝的考試、教育制度有所益處,但是又有不小的弊端所在,宋朝情形大體如是。
除此之外,同學們還討論了幾點:
中國從建立到現在,社會的貧富差距增大,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所以導致真正能上頂尖大學的寒門子弟很少。從優秀人才的培養角度,家庭教育還是很重要的,所以其實這樣是順應人才選拔規律的。但是這樣會導致社會平等性的缺失,激發社會矛盾。所以國家才會在這二者間做一個平衡。
再次明確人事的重要性。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此乃人事之故,不是制度。」因為宋朝制度大體沿襲唐制,有所改動但是根源不變,宋朝的失落與滅亡與五代十國的殘局有極大的關係,世族的沒落直接導致人才的缺乏。而長城內險的丟失又導致了在開國之初對於北方民族守禦的困難與挑戰。帝王一家對武將的極不信任和對相權的歸攏又使得內部人事資源大量消耗在內部鬥爭當中。內外交困之下,大宋朝空有江南開發帶來的大量資源,卻屢屢敗與北方狼族之手。
在歷史定式已成,相權極大削弱,官僚集團的矛盾積怨頗深之下,王安石、范仲淹的兩次變法都以失敗告終,固然有他們變法方式的激進以及朝堂之上君王內心不穩定之餘,制度其實還是一大問題,制度的本質是社會資源分配和運轉的規則,宋朝君王對於資源採取的態度是高度集中於皇權和貴族,不利於官員集團對於國家運轉的掌控和調節,而積弊之下再難有所作為,制度的問題最終進一步加劇了人事的矛盾。
方向 | 對應制度 |
中央 | 收攏相權,三司、諫垣等以前從屬與宰相的管制及其權力收攏於中央。批示決定的權力完全歸屬中央。 |
地方 | 地方官員由中央調配,三司掌管地方全部財權。但是地方經濟資源大多數歸屬中央,地方經濟空虛。 |
教育 | 考試制度逐步嚴密化,推進公平的同時,導致了更多對於政治並無了解和天賦的人參與政治 |
軍事 | 地方軍養而不練,中央軍四處調配。導致地方戰鬥力不強,中央軍久調疲乏武將不受信任,以文官轄制武官 |
賦稅 | 表面上把各種賦稅歸並為「庸」「調」兩類但是在制度改變之下,臨時軍隊、官員來往的賦稅卻另為再度征調,無形間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地方財政資源大多歸屬與中央與地方的個人。地方政府的經濟實力減弱 |
相关参考
靖康二年,金兵攻破開封,徽、欽宗被虜,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難」。那麼,將北宋的滅亡訂上恥辱史的元兇究竟是誰?有人認為是改革變法的王安石,也有人認為北宋的滅亡始於司馬光。那麼在這兩個人中,誰更應該背這
隋文帝下令讓上儀同三司蕭吉替獨孤皇后選擇吉地,當他找到一塊好地的時候對隋文帝說:根據占卜,這塊寶地可以保佑大隋王朝延續兩千年,延續皇統二百世。隋文帝說,凶吉之事在於人為,而不在於地理,高緯埋葬他的父親
楊廣少年時:前期為隋朝立下的汗馬功勞,不輸後來的李世民滅陳後的十年間,楊廣都在江都經營南方,不但遠離中央,而且太子早立,按說對繼承皇位希望不大。可凡事都有意外,問題就出在,他有一個奇葩的媽,一個奇葩的
從1644年清軍入關算起,到1912年清帝遜位,清朝的統治長達267年,有過康乾盛世的輝煌,疆域擴展到1000多萬平方公里。滿族,這一來自關外的漁獵民族,人口迅速增加,遍布九州大地。但是,隨著清朝的滅
秦朝軍事力量強大,是名副其實的戰鬥民族,統一六國。秦朝是以建立軍功來作爲晉升途徑的,而秦朝的滅亡也是因爲秦朝以建立軍功來作爲晉升途徑。秦朝之所以強大,是秦國大力發展農業經濟,特別是在四川都江堰,建造了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寫道:「國恆以弱喪,而漢以強亡。」認為漢朝的滅亡原因非常獨特,並非亡於國弱,而是亡於國家太過強剩。王夫之為何會有此一說呢?自從漢武帝北擊匈奴,衛青霍去病開疆闢土以來,漢
明朝滅亡的原因雖然是與滿人的進攻、內部政治的混亂,農民起義頻發等原因密不可分,但是還有一點原因同樣不可被忽視,那就是此時的明朝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時期。有人或許會問進入小冰期時代為何就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呢?
明朝滅亡的原因雖然是與滿人的進攻、內部政治的混亂,農民起義頻發等原因密不可分,但是還有一點原因同樣不可被忽視,那就是此時的明朝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時期。有人或許會問進入小冰期時代為何就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呢?
相信大家應該都是都知道,中國的領土分分合合,也經歷了許多的朝代,而這些朝代存在的時間也是十分的悠久了,每一個朝代的建立,也就代表着有一個朝代將要滅亡了。但外國人認為,每個朝代的滅亡,就代表着一個民族的
相信大家應該都是都知道,中國的領土分分合合,也經歷了許多的朝代,而這些朝代存在的時間也是十分的悠久了,每一個朝代的建立,也就代表着有一個朝代將要滅亡了。但外國人認為,每個朝代的滅亡,就代表着一個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