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尋真州古跡

Posted

篇首语: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踏尋真州古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踏尋真州古跡

踏尋真州古跡

真州,不說你能否猜到今的名址?反正我是沒猜到。要不是這次從揚州這樣一路走下來,或許以後也不知道。

曾熟悉的白居易的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頭。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時方始修。月明人依樓。」我常常問吳山哪裡?此次去仍舊只經過了瓜州仍不知道吳山所描寫的在何處(要有知道的朋友給俺吱一聲喲)。

地名由來: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四月,信奉道教的宋真宗下詔建玉清昭應宮。五年,又詔令鑄玉皇、聖祖、太祖、太宗四座金像,當時有人向宋真宗上奏,說建安軍西北小山(今馬集二亭山)上出現王氣,宋真宗立即派大臣到此設置冶爐,挑選能工巧匠,鑄造金像。

六 年三月,金像鑄成。像成以後,宋真宗又派心腹大臣作為迎奉聖像的特使,將金像迎到京城。金像所到之處,沿途州縣官員均出城十裡迎拜。金像至京城後,京城禁 屠刑,皇帝親自率領文武百官舉行盛大儀式,將金像迎送到玉清昭應宮供奉起來。因四座金像儀容逼真,皇帝龍顏大悅,下詔將建安軍升為真州,並在熔鑄金像之地 建儀真觀,此為儀真和真州名稱的由來。

明代設儀真縣,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儀征縣。末代皇帝溥儀統治年間為避諱,曾短期改揚子縣(唐置揚子縣),後恢復。

歷史:

上古歲月

儀征,風物淮南第一州,早在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

「自 從盤古開天辟地,三皇五帝到於今。」上古時代在幅員遼闊、山海相連的東方大地上,先民們告別了茹毛飲血、人獸共棲的蠻荒生活,依靠勤勞、智慧和勇氣,開辟 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明。上古華夏分九州,儀征屬揚州。先秦時期,儀征先後屬吳、越、楚、秦,迄今這裡已發現先秦時期古遺址7處,從考古資料判斷,當時儀征已是中華大地上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人們以農業生產為主,家畜飼養和漁獵經濟為輔,手工業亦隨之興起,我們的先民們創造著燦爛的原始文化,揭開了儀征歷史的序幕。

秦漢

秦 皇漢武締造了空前統一的封建國家。漢武帝元封五年儀征置輿縣,是為建縣之始。水旱災害是農耕的大敵,漢代儀征境內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陳公塘,使農業生產有 了可靠保障,經濟繁榮,人丁興旺。「生不極養,死乃崇喪」,漢代厚葬之風盛行,儀征境內現保存大量的漢代墓葬,尤其是蜀保存大量的漢代墓葬,尤其是蜀崗丘 陵地帶自北向南墓區鱗次櫛比,有盤古山、廟山、煙袋山、虎山漢墓等,其中隨葬品更是絢麗多姿,目不暇接。

六朝

東 漢末年,群雄並起,逐鹿中原,以後天下三足鼎立,南北硝煙不斷,偏安南方的六朝內亂頻發,政權爭奪變換如「傳舍」、人生命運漂泊如「轉蓬」。在頻繁的改朝 換代中,儀征郡縣俱廢,行政隸屬多變。這一時期,儀征一方面因處於戰略要津成為南北爭奪的地帶,另一方面因與京城建康、重鎮京口關係密切,經濟得到較快恢 復和發展,文化科技亦有長足進步。儀征境內三國、西晉、東晉及南朝時期的墓葬均有發現,其中造型雅秀,釉色純麗的六朝青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儀征六朝時期 社會生活風貌。

唐宋

隨 朝統一結束了三國兩晉南北朝長達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這一時期,由於邗溝開拓,運河開通,處於江淮運口的儀征成為漕、鹽中轉的樞紐。到唐宋時,儀征已發展 成著名的工商業城市,被譽為「綱運喉舌,東南水會」,商賈雲集,肆鋪聯袂、並成為全國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建置亦相繼由縣上升為軍、郡、州。宋政和七年 (1117年)賜名儀真郡,這是「儀征」的由來。唐宋時期儀征得繁麗還吸引了許多詩人、文學家、駱賓王、孟浩然、李白、劉禹錫、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陸遊等都在儀征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文名篇,唐風宋韻,綿延不絕。

明清

明清兩代儀征的政治、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大批富商特別是鹽商紛紛來此置業、造園、園林興盛,最多時有40座, 世界上最早的造園專著《園冶》在儀征問世,儀征當時成為與揚州、蘇州齊名的園林城市。文人墨客莫名而來,流連忘返。湯顯祖、袁枚、王士禎、孔尚任、吳敬 梓、鄭板橋都與儀征結下不解之緣,一組雅致清新的《真州絕句》不僅成為古詩文的經典之作,也使儀征美名遠揚。儀征境內的明清墓葬極為豐富,傳世佳品,賞心 悅目。

人文薈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儀征歷史悠久,風物繁華,深厚的文化底蘊造就了一批彪炳千輝的傑出人物,他們中的宋代著名農學家陳、名醫徐叔徽、清代政治家阮元、篆刻家吳讓之、近代大學者劉師培、世界文化名人盛成、化學泰鬥柳大綱等,在群星璀燦的中華文明史上熠熠生輝。他們是儀征人的驕傲,他們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古跡:

儀征鼓樓

儀征鼓樓位於揚州儀征市區城河景觀帶建於明代成化二十三年,即公元1487年,向為城區中心,幾百年來,屢經戰火摧殘,長期風蝕雨剝,失去原貌,梁木腐朽,結構紊亂,已成危樓。後幾經修復。

樓體建在有拱門的通道的高台基之上,面闊三間,兩 層,層面鋪簡瓦,為帶回廊的重簷九脊歇山頂式結構建築。有碑記兩方,一方為嘉靖甲申年間(公元1542)記載鼓樓被辟為關王祀祠的情況;一方為嘉靖44年間(公元1565)記載倭寇侵犯我東南沿海的史實。

著名經濟學家歷以寧的故宅就在鼓樓以南的崔家巷。

儀征天寧寺塔

儀征天寧寺塔座落在城河南岸,與鼓樓對峙,隔河相望,與鼓樓並稱為真州雙 壁。始建於唐代景龍年間(公元709年),毀於五代十國,宋代重建,又毀於宋元戰火,歷代屢建屢毀,現存為明代初年建築。塔身外部為正八面形仿樓閣形狀,外部層層有徊廊,磚木結構建築;塔體內部為正方形,層層收宿,交錯上升,總體氣勢十分壯觀,令人嘆為觀止。

原有剎件、腰簷、平座等磚木結構已在大火中塌毀,現僅存一磚筒塔身,高47.2米,仍為江蘇省境內最高之塔,是歷代文人來儀征觀光的景區。

儀征奎光亭

坐落在儀征揚子公園內。亭幾經風雨,已搖搖欲墜。小坡上去便寫有警告牌「奎光亭危險,請不要靠近」。此亭出處未能查到,只有拍照作為留念。

儀征揚子公園小景:

本文來源:搜狐

相关参考

吕惠卿

  吕惠卿(汉语拼音:lǚhuìqīng),(1032~1111),北宋改革家。字吉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宋仁宗时举进士,任真州(今江苏仪征)推官,任满入京,先后受到欧阳修、沈遘、曾公亮、王安石

盤點山西文物之最 帶你讀懂5000年歷史

三晉大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遍布於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跡有如鑲嵌於歷史長卷中的顆顆明珠,流光溢彩,熠熠生輝。這是祖先歷盡艱辛創造出的心靈之作。每一處遺址都講述了先人的求索,每一幢古建都疊架著精神的渴望,

盤點山西文物之最 帶你讀懂5000年歷史

三晉大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遍布於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跡有如鑲嵌於歷史長卷中的顆顆明珠,流光溢彩,熠熠生輝。這是祖先歷盡艱辛創造出的心靈之作。每一處遺址都講述了先人的求索,每一幢古建都疊架著精神的渴望,

政權新立、百廢待興,唐王朝如何建立運用 ”村”制度來鞏固統治

文:失落的古跡自唐王朝建國後,百廢待興,如何有效地加強行政管理、鞏固新生政權的統治,是統治者面臨的最大考驗。在結合前朝覆滅的原因以及唐王朝自身的實際情況下,唐朝的統治者實行了「”村”管理制度,這一制度

政權新立、百廢待興,唐王朝如何建立運用 ”村”制度來鞏固統治

文:失落的古跡自唐王朝建國後,百廢待興,如何有效地加強行政管理、鞏固新生政權的統治,是統治者面臨的最大考驗。在結合前朝覆滅的原因以及唐王朝自身的實際情況下,唐朝的統治者實行了「”村”管理制度,這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