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人怎麼吃火鍋

Posted 造字

篇首语: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國人怎麼吃火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中國人怎麼吃火鍋

眼下正處寒冬,火鍋,大概是這個時節消費者最喜歡點的一道菜,從考古中發現來分析,中國人吃火鍋確是有傳統的,早在兩三千年上古商周時期,已開始吃火鍋了。

那麼,古代中國人怎麼吃火鍋,喜歡吃什麼火鍋?

鼎是什麼?現在大家都知道是文物,其實它是商周時期人們做飯做菜、祭祀最常用的炊具——即今天的鍋。鼎與鍋的不同之處在於,鼎有三足,不需要另置灶台,可直接置於地面,做飯時將木柴放在腹下燃燒就行,不少鼎出土後發現,腹下有煙熏火燎的痕跡,就是這種原因,而這正是火鍋的加熱特徵。

這種鼎,其實就是一種火鍋,將炊器與盛器結合到了一起。

2010年11月,在陜西西安咸陽機場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出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戰國時期秦墓。在墓的壁龕中發現了一件青銅鼎、一件青銅鍾和一件漆器殘件。此鼎高20公分、腹徑24.5公分,有蓋,令考古人員驚訝的是,鼎內竟然還有半下子骨頭湯。骨頭經鑒定,被認定是狗骨,證明這是一鍋狗肉湯,被圈內趣稱為「狗肉火鍋」,這說明,狗肉火鍋古今中國人都喜歡吃。此發現經媒體披露後,引起轟動。

吃火鍋,在戰國時期應該已經比較普遍,此時的更形象的叫法——是「溫爐」。1966年4月,在咸陽境內便發現了一件屬於戰國後期的「脩武府」青銅溫爐,此爐分上下兩層,上層盛食物或酒漿,下層放炭火。經鑒定,此爐為魏國器具,可見戰國時不只秦國人吃火鍋,魏國人也吃火鍋。

而在更早的西周,甚至再早的商代墓葬考古中,也出土過火鍋。

1974-1975年,在陜西寶雞市茹家莊發掘了兩座西周墓葬,墓主人分別是X(造字:「張」右邊的「長」替換成「魚」)伯和其配偶井姬,隨葬器物非常豐富,出土銅器、陶器及各種玉石飾物共1500多件。在60多件銅容器中,便有兩只火鍋。

其中一只出土於二號墓中,上面有銘文「X(造字:「張」右邊的「長」替換成「魚」)白乍井姬Y(造字「穴」下加「火」)鼎」。此鼎造型奇特,只有一只足,上部是立耳鼓腹圓鼎,底部中央有一圓柱鼎足,立於一個三足盤上。經分析,這不是普通做飯的鼎,而是當時的火鍋,底部盤內可置炭火加熱,方便將火源與菜品一起端到桌上。

「X(造字)白乍井姬Y(造字)鼎」高15.2公分,口徑14公分,鼎腹深7.8公分,全器重1.8公斤。鼎底和盤上還有煙炱的痕跡,可見它是實用器隨葬的。另一只火鍋出土於一號墓乙室中,構造、形制相同,僅腹腔較淺。

從「X(造字)白乍井姬Y(造字)鼎」的用途來看,當年至少在周代貴族中間,便是開始「吃火鍋」了。從其容量來看,盛滿菜也只夠一人食用,進而推測是分餐制情況下所用,一人一只,吃的是「小火鍋」。

漢代人已吃「鴛鴦火鍋」

——染爐將調料加熱後涮蘸

到了漢魏時期,人們吃火鍋更為普遍了。從考古發現來看,此時已有各式各樣的火鍋,火鍋的材質也不局限於青銅一類,出現了鐵火鍋、陶火鍋等;除了吃分餐制形式的「小火鍋」外,那時人們還吃起了可以放不同料湯、燒煮不同口味的鴛鴦火鍋。

1968年發現的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王后竇綰的墓,裡面出土了大量稀世文物。在劉勝的墓中便發現了一只可以用來吃火鍋的鐵暖爐,2011年我曾程去滿城看了此墓葬及出土文物。此爐系採用鼎結構三足造型,在足腿中部設可以旋置燃料的托盤(爐底)。這種爐子溫酒、熱飯、吃火鍋均很方便。

劉勝墓中出土的暖爐,尚不能直接證明他生前愛吃火鍋,但南京博物院在江蘇盱眙縣境內大雲山西漢墓中考古出土的一件分格鼎,則直接證明墓主、西漢江都王劉非是一位十足的火鍋「吃貨」。而且,不只證明他喜歡吃火鍋,還證明他吃的是「鴛鴦火鍋」。

分格鼎,就是將鼎分成不同的燒煮空間,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湯串味,其飲食原理就是現代的鴛鴦火鍋,方便有酸、辣、麻、咸等不同飲食習慣的食客。鼎分5格,中間圓格外面再分出4格,可以將豬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這類肉品,放在不同的格內,從而能吃到5種不同風味的火鍋。由此鼎可以想像出,劉非生前吃火鍋時是很熱鬧的,帶著王后寵妃,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享受著火鍋帶來的人生樂趣。

劉非很會吃火鍋,在分格鼎旁邊還出土了兩套「染器」。所謂染器,就是吃火鍋時放佐料的盤子。從這些來年的考古發現來看,染器有的是盤狀,有的則呈杯狀,如果有加熱裝置,則稱為「染爐」。

江蘇徐州黑頭山西漢劉慎墓中曾出土過染爐,由耳杯和爐組成,爐身為長方形,敞口平底,方便放置燃料,以加熱耳杯中的佐料。從染爐的出土來分析,漢代人吃火鍋與現代人的吃法稍有不同,將調料加熱後,再涮蘸著吃。

劉非用的是五格火鍋,考古中還曾發現過東漢晚期的三格鍋。2007年初在南水北調工程、湖北鄖縣境內上寶蓋遺址上發現的一只陶質火鍋,則與現代鴛鴦火鍋設計完全一樣。鍋分成兩半,一側稍大,另一側稍小。經鑒定,此火鍋系西漢時期炊具,可見當時的鄂西人也吃火鍋了。

類似的陶質火鍋,在重慶雲陽2000年前的一座漢墓中也有發現。這是一件釉陶質釜灶,下面有如灶型的三腳支架,上有鍋狀的釜。釜灶相當於今天的燙火鍋,應該是根據墓主生前生活中的實物,原樣製作出來的隨葬明器。可見,以吃火鍋著稱的重慶人,在2000年前就好這一口了。

本文來源:傢國

相关参考

極其缺糧情況下,鋸末怎麼吃

1944、1945年的冬春,或許是日本投降前最寒冷的季節。整整半年,日本沒有給民眾發放燃料了,嚴寒之中的日本人,早已習慣了用燒焦的殘餘木片燒飯,艱難地維持著生命。餓死的人越來越多,日本投降前的最後黑暗

中國人的處女情結是怎麼來的

圖片來自網路本文來自壹讀微信【壹讀百科】壹讀微信號:yiduiread昨天提及金庸小說中小龍女被玷污的情節,壹讀君(微信號:yiduiread)心有不忍,決定今天換個心情。小龍女這段可以說是金庸小說中

中國人的處女情結是怎麼來的

圖片來自網路本文來自壹讀微信【壹讀百科】壹讀微信號:yiduiread昨天提及金庸小說中小龍女被玷污的情節,壹讀君(微信號:yiduiread)心有不忍,決定今天換個心情。小龍女這段可以說是金庸小說中

號稱專殺洋人的義和團,怎麼最後殺得最多的反而是中國人

如今世界局勢波譎雲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發生激烈的化學反應。面對劇變的時事,很多人在網上干嘴仗。很多反對外國人在華特權的網友,被另一些網友貼上了「當代義和團」的標籤,「你這就是當代義和團,有本事你去

眾人怎麼稱呼比比東,大師直呼其名,還有直接叫姐姐的

斗羅大陸動漫中,比比東是極其重要的一位角色,從玄機對她的外形打造也能看出地位高低。她的出現也算是將整個動漫的劇情推到了真正的主線上,唐三與比比東之間的對決這才開始。比比東在斗羅大陸上的地位已經不用多說

美國人不怎麼勞動,為何依舊富得流油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中華民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了,之所以中華民族能夠創造燦爛的五千年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因為,中華民族堅信,勤勞是創造財富和文明的基礎。所以無論在何時,只要擁有安定的環境,中國人

寒冷冬季吃什麼

往往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做什麼,應該吃什麼,其實在寒冷的東西也有很多東西是可以做的,只要你有心就能夠做出非常美味的食物,那麼寒冷的東西吃什麼最好的,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吃火鍋,因為在寒冷

爲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爲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同文同種,一衣帶水“,是過去經常用來形容中日兩個民族的詞語,今天的中國人聽到未免會有些詫異,”一衣帶水“指中日之間距離近,只隔了一條衣帶那麼寬的河流還勉強說得過去,可”同文同種“又是怎麼回事?“同種

古代中國人國際地位有多高

中華民族擁有璀璨的文明,自古形成了“天朝上邦”的自信,古代中國人在海外的地位,並非是靠征戰強索而來,而是來自於異邦人對中國發自內心的敬畏。那麼古代中國人的國際地位到底有多高呢?中國人到了海外境遇又怎樣

古代中國人國際地位有多高

中華民族擁有璀璨的文明,自古形成了“天朝上邦”的自信,古代中國人在海外的地位,並非是靠征戰強索而來,而是來自於異邦人對中國發自內心的敬畏。那麼古代中國人的國際地位到底有多高呢?中國人到了海外境遇又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