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國的文化氣質與當代再現

Posted 文化

篇首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滇國的文化氣質與當代再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滇國的文化氣質與當代再現

古滇國歷史文化旅遊項目「古滇王國」全景規劃圖

滇王之印

二人盤舞鎏金銅飾物

□雲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調研組(古滇文化課題組)

雲南既有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又有悠久深厚的人文資源。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做好歷史文化旅遊項目開發建設,有利於傳承、保護和弘揚雲南民族文化,增加歷史積淀和厚重感,提升雲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加快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建設。在推進全省十大歷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中,省委、省政府要求作為示範性、帶動性的古滇國項目,讓建設過程成為走進歷史、領悟文化、挖掘博大精深歷史文化的過程。我們最近就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的調研發現,對古滇國的文化特徵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梳理,對於在古滇國歷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中完整地再現古滇國的文化氣質,大力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構建民族共同精神家園和建設民族文化強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有國際意義的重大考古發現

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關於滇國的情況,除了在《史記》《漢書》《華陽國志》等史籍中有簡單概略的記述和其他史籍沿襲前人的描述外,其種種情形幾乎是空白。1952-1953年間,雲南省博物館在市面上購得10餘件「花紋精細,製作古茂」的青銅器,引起孫太初等專家的重視,又從晉寧籍著名學者方樹梅先生口中得知,抗日戰爭時期,晉寧縣石寨山曾發現過數量不少的青銅器。

1954年10月,省博物館李家瑞、蔡佑芬前往晉寧進行調查,確認有必要盡快對石寨山遺址進行清理。從1955年3月3日,省博物館考古發掘組對石寨山遺址及幾處墓葬進行了21天的發掘清理,發現了灶台、城牆等遺跡,並有大量陶器、紡輪、石器、青銅器和金器出土。當時的考古報告認為,這次發現的青銅器「為研究大陸西南少數民族的歷史、研究西南地區的古代文化,都提供了寶貴而新穎的資料……對大陸歷史學、考古學研究方面,也提出了新的問題」。但是,當時人們並不知道,石寨山遺址就是在史籍中塵封了近兩千年之久的古滇國核心區域。

1956年11月至1957年1月,雲南省博物館對石寨山遺址進行第二次發掘。在第六號墓址底部的漆器粉末中,清理出了金質「滇王之印」。這一石破天驚的重大發現,不僅為石寨山遺址即為滇國遺址的判定,提供了無可辯駁的依據,也為晉寧縣即為滇國都城提供了不可動搖的證據。更重要的是,「滇王之印」的頒發時間在史籍中有明確的年代記載,從面為石寨山遺址提供了準確的斷代依據,也使石寨山遺址的出土文物,成為無可替代的重要參照;依此進行對比、判斷、鑒定其他文物與滇國之關係,劃定滇國的大致地理範圍和活動時期。

依據考古學慣例,晉寧石寨山出土物所包含的文化現象,被命名為「石寨山文化」(亦以滇國名稱及其文化集合,稱為「滇文化」)。這一名稱,與著名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三星堆文化」、「龍山文化」等名稱一樣,在世界範圍得到普遍認同與使用。應該說明的是,由滇國而發端的「滇」之名稱,逐漸擴展為雲南全境的簡稱,因此使得「滇文化」這一概念,具有兩個相互關聯而又不能等同的指向:一是指雲南全境自古及今(重點是指近代以前)的文化集合,在一定意義上等同於「雲南文化」;二是特指晉寧「石寨山文化」,亦即滇國文化。

經過對石寨山及其他滇國遺址及墓地的發掘,古滇文化的面貌逐步得到全面揭示,它被譽為20世紀50年代以來「具有國際意義的重大發現」,滇國無與倫比的青銅器,堪稱世界奇跡。

多民族共同創造的世界文化奇跡

史籍記載,滇國時期的滇池地區,是多民族匯聚交往、共同開發、融合發展的地區。《史記》在描述包括滇國在內的「西南夷」地區時,使用了5個「以什數」的統計單位,表明這一地區在戰國秦漢之際有數以十計的若干部落、部族或族群在此集結匯聚或流動遷徙。關於滇國的主體民族,多家各持一說。但不論何種觀點,都承認古滇國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民族共同體,以青銅器為主要特徵的古滇文化,是各民族融合發展、共同創造的人類智慧結晶。

雖然滇國青銅器上至今沒有發現漢字或其他文字,但「滇王之印」的發現表明,當時滇國有人(至少是貴族或更多層級的人)認識漢字。而且,這枚金印除了具有權力的象征功能之外,還有在政務軍事等方面的使用功能,因此,滇國也完全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使用過漢字。此外,考古發掘中也有漢代「五銖錢」出土,這都表明漢文化也以某種方式、某種程度影響和滲入滇國的文化。

以青銅器為主要特徵和代表的古滇文化所包含和表現的多民族的特性,為現在和將來建設和再現古滇國文化奇觀提供了重要的視角:在古滇國歷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中,既要充分展現古滇文化的各種要素,也要在汲取和注入今天雲南多個少數民族的文化元素時拓寬視野,著眼於建設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

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文化氣度

半個世紀以來的考古發掘表明,早在「莊蹻開滇」之前,滇池及雲南地區已經有新石器和青銅器文明存在。莊蹻進入滇池地區之後「變發從其俗」的記載也表明,外來民族和外來文化也曾主動融入滇池地區原有民族之中。滇國青銅器正是在不斷吸收融合周邊民族文化、中原文化、楚越文化、外域文化等的基礎上,形成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宏大氣度,創造了獨樹一幟、瑰麗多姿、精彩絕倫的青銅文明。

僅以古滇文化對外域文化元素的吸納分析,其文化的開放程度,令人驚嘆。1956年,晉寧石寨山13號墓出土的「二人盤舞鎏金銅飾物」,就包含了很多的外域文化元素和重要歷史資訊。考古學家李昆聲分析認為:這件青銅器上鑄有兩個深目高鼻男子,穿緊身衣、長褲,腰佩長劍,每人雙手各持一鈸於手掌,足踏長蛇,且歌且舞,以鈸伴奏。大陸音樂界根據《隋書·音樂志》的記載,一般認為銅鈸是南北朝時期從天竺(今印度)傳入中國的。這件器物上手持銅鈸的兩個男子,深目高鼻,極似南亞人的形象,所穿衣服也與雲南古代民族不同,這兩人穿長褲,而西漢雲南滇人均不穿長褲;南亞人腰佩極長的寶劍,在同時代的雲南古代民族中也不使用。他據此判斷:這件器物上的男子是南亞人,表演用的樂器銅鈸也是南亞樂器。由此我們也可推論,銅鈸傳入中國的時間或許早到西漢,最早傳入的地點很可能就是雲南晉寧。

古滇國青銅器也吸收過中亞、西亞民族的文化元素。在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從黑海東岸、哈薩克斯坦、阿爾泰山、南西伯利亞及北蒙古草原等歐亞大陸的廣闊地帶,先後出現過許多遊牧民族。考古學家張增祺認為,其中的斯基泰人對滇國的青銅器產生過一定影響。他提出:斯基泰人就是漢語史籍中的「塞人」、「塞夷」的短讀音,也就是「嶲 」、「叟」或「叟夷」。在戰國至西漢時期,叟人或塞人已經分布在雲南滇西、滇北及滇池區域廣大地區,成為雲南古代常住民族之一。雲南青銅文化的出土文物如動物搏鬥紋圖像、騎馬獵手圖像、圓柱形石墜、雙旋紋與神獸紋金飾、銅柄鐵劍及金劍鞘、牛角酒杯與二人共飲習俗等,反映出斯基泰文化的強烈影響。

基於古滇文化吸收包容了多民族、多地域文化元素這一特質,今日開發建設和傳承再現古滇文化,也應充分注意和借鑒吸收中外相關民族的文化元素。

多維度對外交流溝通的重要樞紐

歷史文獻與考古發掘證明,滇國作為那一時期雲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不僅是當時雲南地區各條通道的重要節點,也是這一地區對外交往的重要的甚而唯一的交通樞紐。

滇國青銅器上大量馬的圖像表明,這一時期滇國馬匹的飼養量大,馴馬水平高,使用普遍。眾多的馬匹,為滇國的對內對外溝通往來提供了充足可靠的交通工具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發現了西南地區的對外通道——蜀身毒道。考古資料證實,這條通道進行的不僅是雙邊貿易,而是中國西南(包括蜀地、滇國等)與南亞、東南亞、中亞、西亞的多邊貿易。這一時期,不僅有中國的絲綢、布匹、手杖、醬菜等輸出,也有來自上述地區的珠寶、海貝、玉鐲、帶具、帶飾等等產品進入滇國。滇國青銅器人物圖像中,腕部帶寬邊玉鐲者比比皆是,可見當時輸入滇國的「寬邊玉鐲」已有相當數量。

滇國的水上交通運輸也很發達。從發掘的青銅器上看,就有很多船只和划船的圖像,而且「在行船上已使用‘轉軸舵’,這在同一時期大陸內地也屬於先進技術」。分析晉寧縣保留至今的「河泊所」這一地名可知,它不僅是古代的航運管理和保護運輸安全的機構,而且根據田野調查和文物佐證,晉寧的「河泊所遺址」很有可能就是滇國的政治中心。

今天進行的古滇國歷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有必要考慮滇國對內對外交往的交通樞紐因素和較為先進的水陸運輸情況,從中吸收合理的文化養分,再現古滇國多姿多彩的文化氣韻和山水風貌。

對華夏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傑出貢獻

滇國文明吸納、融合多民族多地域的中外文化元素,創造了世界青銅文化奇跡,也對華夏文明和世界文明作出了傑出貢獻。對此,張增祺先生在專著《滇萃——雲南少數民族對華夏文明的貢獻》中,有多篇專論——

對商周青銅器的貢獻。商代都城安陽及中原其他地區的青銅器,都使用了雲南的銅、錫原料。1978年,大陸著名冶金史專家金正耀應用「鉛比值檢測法」,測出商代安陽婦好墓出土的部分青銅器,其礦料來自雲南東川礦區。後來,李曉岑先生經過研究認為,除了安陽婦好墓之外,中原其他地方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其礦料也應來自於雲南。日本名古屋大學山崎一雄教授等人,經過測定分析,也支持這一觀點。關於中原青銅器中的錫原料,國內外許多學者都認為來自於雲南。還有人認為,雲南輸出的銅、錫材料,已不是礦石,而是經過冶煉的銅錫成品。

國內最早使用馬具的地區。考古發掘證明,滇國騎馬的歷史、馬具的出現時間、戰馬和騎兵的使用時間,都遠早於大陸內地。雲南古代民族多善騎馬而不乘車,並發明了腹帶、攀胸、後秋三者齊備的「橋形鞍」,遠早於內地。

失蠟鑄造法。失蠟法是一種較先進的鑄造工藝,起始於雲南。滇國已經熟練掌握和普遍使用這一工藝。這種工藝有三個優點:一是可以鑄造器形復雜、小巧剔透的產品;二是此法鑄造的青銅器,通體厚薄一致;三是可以形成整體無范縫,精確度和光潔度較高。

馬鐙的發明。馬鐙的作用不僅是幫助人上馬,更主要的是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騎馬的優勢並有效地保護騎馬人的安全。馬鐙進一步解放騎乘者的雙手,在交戰時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它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英國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博士說:「只有極少的發明象腳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就像中國的火藥在封建主義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主義一樣,中國的腳鐙在最初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1999年,美國80餘位不同學科的科學家和思想家,對過去2000年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學發明,在互聯網上進行投選,結果有眼鏡、原子彈、印刷機、阿拉伯數字、電腦等11項入選,馬鐙名列第六,入選的理由是:「沒有馬鐙,就沒有城市文明」。滇國青銅器證明,最早發明和使用馬鐙的人,正是古滇時期的雲南民族……

因此可以說,古滇國歷史文化旅遊項目的建設,不僅可以表現和再現滇國豐富燦爛的文化,也是對華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保存、展示、重現和弘揚。

本文來源:雲南日報

相关参考

昆明晋城有什么好玩的没

昆明晋城有那些美景晋城镇曾为“古滇国”都邑,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始建于唐代的盘龙寺,集儒、道、释三教为一体,名声远扬东南亚。一、晋城美景:1.古滇文化公园晋城镇被誉为古滇历史名

艾莎5種自製形象,顏值與氣質均在線,不輸迪士尼原型

近幾年大熱的動畫電影《冰雪奇緣》,帶給我們一個特立獨行的女主—艾莎,她揮一揮小手,改變了阿倫戴爾王國的氣候,也是告訴了我們,需要被拯救的是公主,自己解救自己的是女王,顯然艾莎屬於後者。既然艾莎有著如此

這25條讓你明白,心簡單,世界就簡單,幸福才會生長

莫言,本名管謨業,出生於山東高密,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現爲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其寫作風格以“大膽新奇”著稱,擅以幻覺現實主義融合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創作出了一批帶有先鋒色彩的獨特作品,一部《紅高粱家

楊超越古裝扮相清純可愛,唐朝服飾自成獨特美學文化,誰穿誰美

熱搜推送楊超越古裝造型,扮相清純甜美,出塵氣質演繹傳統服飾《長安諾》先導海報中,楊超越的古裝扮相清純可愛,淡雅的襦裙裝配上精緻的妝容,氣質出塵,甜美溫柔。楊超越熒屏首秀的海報和先導片爆出,直接上了熱搜

大德再現知止六步(大學·儒門修身)

在《大學》裏面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裏的‘知、定、靜、安、慮、得’也就是我們所講的知止六步,也就是學習《大學》所要達到的六個步驟。在宋代大儒朱熹所解釋

再現性藝術的歷史是被反覆解釋的圖形的特殊傳統產物

再現性藝術的歷史是被反覆解釋的圖形的特殊傳統產物

再現性藝術的歷史是被反覆解釋的圖形的特殊傳統產物

再現性藝術的歷史是被反覆解釋的圖形的特殊傳統產物

十萬瓷片,三十年研究,河南再現白瓷精品珍珠地

中新河南網鄭州12月10日電說起瓷器,大多民眾都能想到神後的鈞瓷,然而在河南登封一帶自古就有許多關於神前窯的傳說。神前窯,是傳說還是確有其地,如果有,它在哪兒?李景洲和他的藏品以登封為代表的中國北方窯

十萬瓷片,三十年研究,河南再現白瓷精品珍珠地

中新河南網鄭州12月10日電說起瓷器,大多民眾都能想到神後的鈞瓷,然而在河南登封一帶自古就有許多關於神前窯的傳說。神前窯,是傳說還是確有其地,如果有,它在哪兒?李景洲和他的藏品以登封為代表的中國北方窯

蕪湖博物館免費開放試運行 再現米市繁華

作為蕪湖重點工程、惠民工程,市博物館於昨日起免費對外開放試運行。試運行期間,將採取邀請和預約相結合的方式,請業內專家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觀並征求意見。參觀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12點,下午14點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