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遊首次對一商代土墩墓進行考古清理髮掘
Posted 墓葬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龍遊首次對一商代土墩墓進行考古清理髮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龍遊首次對一商代土墩墓進行考古清理髮掘
今年十月,為配合龍遊城東嘉溢鑫城開發工程的前期「清表」施工,龍遊縣博物館對施工範圍內進行了考古勘探,發現了數十座古墓葬,並對埋藏較淺和毀壞嚴重的6座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清理髮掘,年代從商代至漢、六朝和隋唐。其中的一座商代土墩墓系龍遊縣博物館首次對其考古清理髮掘。
商代土墩墓埋藏處原為耕作的稻田,墓葬現埋深約0.9米,從熟土上平地起封,封土為黃綠色黏土,幹後較為堅硬,墓邊界不甚明朗,大約2.8米見方。墓向80°。墓中葬具及人骨皆腐朽無存,故不知用何葬具等。
墓葬埋深較淺,故部分器物的陳放位置可能遭到了擾亂。共出土文物10件,以硬陶和印紋硬陶器為主,伴生有原始瓷器。器形大件的是罍,小件的為罐、盂和豆,器物紋飾較為單調,僅見編織紋,罍和罐肩部施有裝飾性的貼耳,器物大多為圜底且略內凹,僅見2件陶盂為平底。還有1件紅陶盂下腹部和另1件底部刻劃有文字符號。原始瓷豆高12、口徑15.5、底徑10.5、把高7公分,為淺盤、喉管形喇叭狀高足豆,帶有強烈的馬橋文化遺風,施釉較薄,由於長期浸蝕於水稻田中瓷釉脫落嚴重。墓中絕大部分陶器和原始瓷的燒成溫度都較高,但器物皆有不同程度的變形,有的變形非常嚴重,這說明脫胎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印紋硬陶早期燒制工藝極不成熟。這些特徵是商代早期陶器的燒成表現。另外根據隨葬器物的造型和裝飾工藝等判斷,該墓葬的年代應當為商代早期。
商代早期的原始瓷器在全國出土數量較少,因此它的發現為研究大陸早期瓷器發展及以龍遊為中心的金衢地區古陶瓷史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我們能夠想像早期墓葬中隨葬的原始瓷器罕見又珍貴,所以該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是位貴族。還有五種器形伴生一組共出一墓更難能可貴,它的發現為研究浙江地區商代印紋陶及其陶器的演變發展和斷代的提供了極好的實物資料,同時也為研究龍遊先秦時期姑蔑(龍遊商周時稱姑蔑)文化增添了極為珍貴的考古資料。 (龍遊縣博物館)
本文來源:雅昌藝術網相关参考
核心提示:蕭山區博物館聯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湘湖百畝頂工地發現的一座石室土墩墓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土墩長14米,寬約7米。墓室長7.5米,寬約1.2米。共出土文物51件,包括原始瓷碗、盂、罐、
核心提示:蕭山區博物館聯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湘湖百畝頂工地發現的一座石室土墩墓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土墩長14米,寬約7米。墓室長7.5米,寬約1.2米。共出土文物51件,包括原始瓷碗、盂、罐、
據觀察者網報導,最近,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文物追討部部長王錦思等三位民間人士到達日本東京,計劃23日前往日本皇室,遞交要求歸還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的信函。這天恰好是日皇明仁的生日。中國民間首次對日本皇室
據觀察者網報導,最近,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文物追討部部長王錦思等三位民間人士到達日本東京,計劃23日前往日本皇室,遞交要求歸還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的信函。這天恰好是日皇明仁的生日。中國民間首次對日本皇室
新華網西安12月21日電(記者都紅剛)陜西考古研究院通報,在以往考古發掘的基礎上,考古人員今年對陜北清澗辛莊遺址發現的一組大型殷商建築群進行了全面發掘,發現其外形壯觀罕見。在建築群附近考古人員還發現了
新華網西安12月21日電(記者都紅剛)陜西考古研究院通報,在以往考古發掘的基礎上,考古人員今年對陜北清澗辛莊遺址發現的一組大型殷商建築群進行了全面發掘,發現其外形壯觀罕見。在建築群附近考古人員還發現了
导读:昨日,省考古研究院首次披露,他们发现一座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建筑面积最大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考古专家推测该基址为三星堆王国“宫殿区”所在地。这座编号为F1的大型建筑基址,整体建筑于夯土台基之上,平面
(本文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26)尽管主流观点倾向认可,镇江烟墩山出土的青铜器「”宜侯夨簋”,反映的就是吴国分封的史实。但实际上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我们仍然需要重视。首先就是对于其中「
·熱點新聞/Headlines【黑龍江省博物館發布閉館公告】按照省文旅廳轉發國家衛健委和文旅部的通知「疫情防控期間,旅遊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室內場所暫不開放」要求,黑龍江省博物館於4月20日起暫時閉館
唐代壁畫墓局部畫面資料圖片今年3月開始,考古人員對西安市南郊的一座擁有5個天井的唐代壁畫墓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墓志表明墓主人是唐代以《五牛圖》聞名於世的著名畫家韓滉的父母韓休與柳氏的合葬之墓。該墓的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