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及日本人的起源之謎

Posted 日本人

篇首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及日本人的起源之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及日本人的起源之謎

到今天,日本人還沒有弄清楚自己的根究竟在哪裡。關於這個問題的說法和爭論都很多,大家「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吵得難解難分。說法之一認為,現今還居住在日本北海道上的少數民族阿伊努人就是日本列島上最早期的居民。只是,阿伊努人的相貌特徵與現在的日本人並不相同,他們更接近白種人的特徵。因此有人認為他們並不是土生土長的日本民族,他們是從遙遠而寒冷的北部歐洲而來,在歷史的演化過程中由於與日本其他民族混居與通婚,才逐漸擁有了黃種人的特點。但仍然有學者認為他們的來歷以及人種都還是有爭議的問題。至於他們是不是日本最早的居民,學者之間也沒有達成共識。吳太伯的後代另一種說法認為日本人是吳太伯的後代,這也就意味著日本民族始自中國。雖然很多日本學者極力反對這一觀點,但這種說法卻在中國及日本古代就開始流行。吳太伯是周太公的長子,也是後來著名的周文王的伯父。他把王位讓給了弟弟(即周文王的父親)之後東渡到了日本,創立了大和民族,也相繼帶去了中國的文化和技術。日本歷史上有野史這樣記載,但在後來遭到了被焚的後果。還有一種說法,是認為東北亞的一支騎馬民族(即馬背民族)征服日本後,建立了大和國家。當然,批判這種說法的人就更多了。看來,追尋日本人的根的路途還得繼續走下去。

揭示日本人的起源,是一件比你想像的還要困難的任務。在當今世界的強國之中,日本人擁有最獨特的文化和環境。他們的語言起源是最具爭議的語言學問題之一。這些問題,是日本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被別人看待的核心問題。日本強烈的控制欲,和與鄰國敏感的關係,使揭掉神話的外衣尋找答案比以往更加重要。

尋找答案很困難,因為證據之間互相矛盾。一方面,從生物學角度來說,日本人在外貌和基因方面和其他東亞人特別是韓國人相似。和日本人喜歡激動一樣,他們在文化上和生物學上相當接近,只有位於北海道北端的嚇夷人例外。總的來說,這些事實似乎可以證明,日本人剛剛總亞洲大陸來到日本島不久,因為時間太短了,他們還沒有從他們的亞洲近親那裡發生太多改變,而嚇夷人才是那裡的原住民。但是如果這是真的,你會期望日本語會顯示出一些與大陸語言相通的特性,就像英語與德語顯示出明顯的親緣關係(因為盎格魯-撒克遜人直到公元六世紀才從歐洲大陸征服英格蘭)。日本古代的語言,和其近代起源之間的矛盾,我們如何解釋?

考古學家已經提出四點相互矛盾的理論。最廣為接受觀點是,日本人是由古代冰河時期的一批人進化而來,他們在遙遠的公元前20000年占領了日本。另一種流傳很廣的說法是,日本人是亞洲騎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的後裔,他們在第四世紀穿過北韓半島征服日本,但是他們斷然不是韓國人。還有一種理論,西方的考古學家和韓國人喜歡,而日本人反感,認為日本人是北韓移民的後裔,他們在公元前400年攜帶農耕文明到達日本。最後,第四種理論堅持認為,以上三種理論的人群,混合形成了今天的日本人。

其他民族的種族起源問題,我們可以平靜的討論。但是日本人不行。直到1946年,日本學校還在傳授一個源自日本的最早史書中的神話故事,這本史書寫於公元8世紀。這個神話是這樣描述的,誕生於造物主邪那歧(Izanagi)左眼中的太陽女神Amaterasu,派遣她的孫女Ninigi來到位於日本列島之一的九州的大地上,和一個大地之神成親。Ninigi的重孫Jimmu,再一頭美麗的聖鳥的幫助下,擊敗了他的無助的敵人,成為了日本的第一任皇帝,那時是公元前660年。為了填補自公元前660年至日本最初紀年的帝王史,該史書又杜撰了13位其他的假想的皇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臨近結束之前,日本的裕仁天皇最終宣布,他並非神之家族,日本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不得不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和美國的考古學家不一樣,他們承認由古代原住民留下來的美國古代遺址和現代的美國人沒有任何關係,日本的考古學家堅信,日本的所有考古遺跡,無論其多麼古老,都是現代日本人的祖先遺留下來的。在日本,考古學由自然科學預算資助,每年雇傭近50000名相關領域的工作者,並且不可思議的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關注。

為什麼他們這麼在乎?和大多數的非歐洲國家不一樣,十九世紀晚期,在形成工業化社會的巨變中,日本很好了保持了自己的獨立和文化,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如今,面對強大的西方文化入侵的時候,日本人非常清楚的關注保持他們的傳統文化。他們相信,他們特色的語言和文化經過了獨特的、復雜的發展過程。承認日語和其他任何語言的關係,似乎意味著文化身份的屈服。

造成冷靜得討論日本的考古學如此困難的原因是,日本人對歷史的解釋,深深的影響了如今的思維習慣。在東亞的各民族中,是誰把文明傳播給了誰?誰對土地擁有歷史上的主權?這些已經不僅僅是學術問題。比如,大量的考古學證據表明,在公元300年至700年之間,在日本和北韓半島之間有人和物品的往來。對此,日本人的解釋是,日本政府了北韓半島,並且把北韓半島的奴隸和工匠帶回了日本;而韓國人堅信高麗人征服了日本,並且日本帝國的創立者是高麗人。

因此,1910年,日本向北韓半島派遣軍隊,並且把半島變成了它的附庸國,日本的軍方主管人稱頌這次吞並為符合古老意志的合理的安排。在接下來的35年裡,日本軍方勢力權利消除韓國文化,並且在學校中力圖用日語取代韓語。這種做法,是一種源自於久遠的歧視性態度的後果。日本的鼻子墳墓依然埋葬著20000個鼻子,它們是從韓國人身上割下來,被作為戰利品帶回來的,這場戰爭是16世紀日本的侵略。不必驚訝,許多韓國人厭惡日本人,並且這種延誤又產生蔑視。

什麼是真正的符合古老意志的合理的安排?現在,日本和韓國都是經濟強大的國家,通過北韓海峽隔海相望,因為錯誤的神話故事和曾經的暴行而彼此審視。如果這兩個偉大的民族不能找到共同的立場,這對東亞意味著病態。因此,日本人到底是什麼人?對此他們需要一個正確的理解。

日本獨特的文化開始於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比較而言,它遠比大不列顛更加孤立,大不列顛距離法國的海岸線只有22英里,而日本到亞洲大陸最近的一點(北韓半島南部)距離為110英里,它到俄羅斯大陸的距離為190英里,到中國大陸的距離為480英里。同樣的,獨特的氣候也將日本隔離。它每年近120英尺的降雨量,使其成為世界上最濕潤的國家。和歐洲廣泛的冬季降雨不同,日本的雨季集中在夏天作物成長的季節,使其成為溫帶地區最高農作物生產力的國家。同時,日本國土的80%,由不適於農業發展的山地組成,並且只有14%的土地作為農田,這些農田非常肥沃,以至於每平方英里的土地養活的人口,是大不列顛相同土地養活人口的8倍。日本的高降雨量也保證了被砍伐樹木的快速再生。盡管經過了數千年的連綿不絕的人類戰爭,日本依然向遊客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綠色,因為它的70%的國土都被森林覆蓋。

隨著緯度和海拔的變化,日本的森林樹種多樣:在南部的低海拔地區,為常綠闊葉林;在中部地區,為落葉闊葉林;在北部和高海拔地區,為針葉林。對於史前人類來說,落葉闊葉林是最富饒的,提供豐裕的可食用的各種堅果,比如胡桃、栗子、七葉樹栗子、橡子和掬子。日本的水生態系統也很富饒,湖泊、河流和近海水域出產豐富的大馬哈魚、鱒魚、金槍魚、沙丁魚、鯖、青魚和鱈魚。現在,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消費國。日本的水生態系統還盛產蛤蚌,以及其他貝類、蟹類、蝦類和可食用的藻類。豐富的物產是日本史前文明的關鍵。

從西南到東北,日本的四個主要島嶼分別是:九州、四國、本州和北海道。直到十九世紀晚期,北海道和本州北部的主要居民還是蝦夷人,他們的生活方式以狩獵、采集為主,還有少量的農業,日本人征服了主要島嶼的剩餘部分,我們才開始了解他們。

誠然,從外表看來,日本人和其他東亞人非常相似。而蝦夷人不同,他們的獨特外表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單一成分的民族都不一樣。比如說,每個蝦夷(男)人都有濃密的鬍鬚和茂盛的體毛,他們經常被分類為高加索人(所謂的白色人種),不清楚他們如何橫穿歐亞大陸向東遷徙來到日本。盡管如此,從遺傳基因組成來講,蝦夷人還是和東亞人種有關聯,包括日本人和北韓人。蝦夷人獨特的外表,采集和打獵的生活方式,日本人普通的外表,精耕細作的農耕文明生活方式,經常被用來作為直接的證據證明,蝦夷人是日本列島靠打獵采集為生的原始居民的後裔,而日本人則更可能是來自於亞洲大陸的近期的後來者。

但是這個觀點很難和日本語言的獨特性相一致。每個人都承認,日語和世界上其他任何語言都沒有親緣關係。大多數學者認為,日語是亞洲的阿爾泰語系中獨立的一個成員,這個語系包括土耳其語,蒙古語和通古斯語,韓語也經常被認為是這個語系中獨立的一員,並且日語和韓語在這個語系中相比其他成員更加親近。但是,日語和韓語相似的地方,還僅僅限制在一般的語法功能和大約15%的基本詞匯,而不是語法的細節功能和關聯的詞匯。相對於俄語和英語,它們的區別更加明顯。

隨著時間的流逝,語言也在不停演進,兩種語言越相近,它們近代的分歧就越多。通過統計語言中的共通詞匯和語法功能,語言學家何以推算這些語言是在多長時間以前開始紛華的,並且這種推算證實,日語和北韓語至少在4000年前就以經分離。而對於嚇夷語來說,它的起源還處於懷疑之中,或許它和日語沒有任何關係。

在基因和語言之外,第三種關於日本人起源的證據來自於古代圖畫。保存至今最古老的日本居民的畫像,是被城為埴輪(haniwa,日本古墳時代陪葬品:譯者註)的雕像,它們矗立於具有1500年左右歷史的墓葬的外邊。這些雕像無疑是刻畫東亞人的。他們不同於有濃密鬍鬚的蝦夷人。如果日本人確實在北海道南部取代了嚇夷人,那麼取代的時間必然發生在公元500年之前。

我們關於日本的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資訊,來自於中國古代的史書,因為中國遠比韓國或者日本更早的發展了文字記錄的能力。在古中國早期形形色色的東夷訪客中,日本的名稱為Wa,據說,它的居民被分割為100多個爭奪激烈的部落。日本公元700年之前的歷史,只有從一些韓語或者日語的碑文中保存下來,而日本更多的史書完成於公元712年至720年之間,在韓國要稍晚一些。以上表明,日本的文化大量的來自於韓國本身,而韓國來自於中國。在史書中,同樣記載了大量在日本的韓國訪客和在韓國的日本訪客,然而在日本和韓國的歷史學家那裡,分別被解釋為曾經征服對方的證據。

那麼,日本人的祖先看起來比他們所寫的更早之前到達日本。他們的生物學因素證明他們在近代到達日本,而他們的語言證明他們很早以前就以經到達。為了解決這個自相矛盾的難題,我們必須回歸到考古學。

日本島和東亞大陸之間狹窄的海洋,在冰河世紀曾經是一片乾燥的陸地,那時很多海水冰凍在冰山之中,海平面比現在的高度要低500英尺。陸地橋連接著日本的主要島嶼,連接著俄羅斯大陸,連接著北韓半島南部。哺乳動物穿過陸地橋,走向日本,這其中不僅包括現在日本熊和猴子的祖先,還包括古代的人類,當然這些早在船只發明以前。石器時代的人類早在50萬年前到達日本。

大約在13000年以前,隨著世界範圍內的冰山迅速融化,日本的自然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更適合人類生存。溫度上升,降雨充沛,濕度加大,植物的生產力達到現在的水平。落葉闊葉林裡到處是堅果樹,它們在冰河世紀只能生長在南方,現在也擴張到北方的針葉林中,給人類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海水的上漲淹沒了陸地橋,把日本從一個與亞洲連接的陸地,變成了一個大範圍的群島,把曾經的平原變成了物產豐富的淺海,並且創造了數千公里高生產力的海岸線,以及大量的島嶼、海灣、衝擊平原、河口,這些地方都富產海洋生物。

冰河時代的結束,伴隨著第一個在日本歷史上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改變:陶器的發明。根據考古學家的一般經驗,發明的流程是從大陸到島嶼,並且認為小的邊緣的群體不會對其他世界貢獻革命性的成果。因此,令考古學家驚訝的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陶器,製造於12700年前的日本。作為人類經驗史上第一次使用陶器,人們把它們做成各種形狀的密封的盛水容器。隨著他們擁有了蒸煮食物的能力的時候,他們可以比以前更容易獲得豐富的資源:蔬菜的葉子,可以在戶外的溝火上烤幹或者烘幹;貝類,可以被輕易的打開;並且一些類似於橡子的有毒食物,現在可以把毒性煮掉。柔軟的熟食可以用來餵養嬰兒,可以使嬰兒更早斷奶,提高嬰兒的成活率。牙齒稀少的老人,他們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現在也可以被供養並活的更長久。所有這些使用陶器產生的重大影響,造成了人口的爆發式增長,使日本人口從大約數千人爬升到25萬。

島國居民要向大陸居民學習,這種一直以來的偏見,被發明陶器的日本人打破,但這並不是給考古學家帶來震驚的唯一原因。另外,最初的日本陶器工匠,顯然都是狩獵和采集者,這一點也違反了傳統的觀點。通常情況下,只有定居民族才使用陶器:因為遊牧民族使用帳篷運輸笨重的、易碎的器皿,以及武器和孩童。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定居民族往往是農耕民族。但是日本的物產如此富饒,人們可以定居下來,製造陶器,同時依然過著狩獵和采集的生活方式。直到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到達日本之前的10000多年中,陶器幫助日本居民充分的利用環境所賜的豐富的食物資源。

許多古代的日本陶器都在柔軟的泥土上裝飾著旋轉或者壓制的繩狀花紋。因為在日本語中,繩紋用jimon表示,在那個時代,繩紋被應用於陶器本省,用於製造陶器的古代日本人,並且應用於從陶器發明開始至10000年後結束的整個歷史時期。最早的繩紋陶器,可以追溯到12700年前,源自日本最南端的九州島。從那時開始,陶器開始向北擴張,在9500年前左右到達現在東京所在地的附近,並在7000年前到達最北端的北海道。陶器的向北擴張,跟隨著富產堅果美食的森林北遷,證明了因為氣候導致的食物大增長,允許了定居生活的做到。

繩紋時代的人民如何生活?遍布日本的成百上千個考古遺跡中發掘出來的生活物品,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證據。很明顯,他們的膳食營養非常合理,即使現在的營養學家也要拍手稱讚。

一個主要的食物范疇是堅果,尤其是栗子和胡桃,以及除去或者煮掉了毒性的七葉樹果和橡子。在秋天,堅果的收獲量巨大,並且可以貯存在6英尺寬、6英尺深的地下儲藏室中度過冬天。源自植物的其他食物包括漿果、水果、種籽、葉子、嫩枝、花卉和根。總之,考古學家在繩紋時代的遺跡中,認定了64中可供食用的植物。

和現在一樣,日本古代居民在海洋食品方面也引導著世界的潮流。他們在公海捕獵金槍魚,在沙灘上殺死海豹,在河流裡捕捉隨洋流遷徙的大馬哈魚。他們把海豚驅趕到狹窄的水中,用棍棒擊打,或者用尖矛刺穿,和現在的日本獵人做的一樣。他們用在河壩中網捕捉各種各樣的魚,用鹿角做成的魚鉤釣魚。他們在退潮的時候采集貝類、螃蟹和海藻。在陸地上的動物中,野豬和馴鹿是最常見的獵物。它們被陷阱誘騙,被弓箭射殺,被獵狗追逐。

關於繩紋時代生活最具爭議的問題是,農業的的貢獻有多大。許多繩紋時代的遺跡中留有可供食用的植物,它們是源自日本的野生種類,而且今天還作為農作物在種植,包括紅豆和綠豆。這些繩紋時代遺留下來的植物,不能明顯的顯示出農作物和其野生祖先之間的區別,因此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從野外采集的還是人工種植的。遺跡中還有一些可供食用或者其他用途的植物種類不是源自於日本的,比如大麻,那些一定是從亞洲大陸引入的。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也就是繩紋時代的末尾,一些主產地為東亞的谷物如稻谷、大麥、小米開始在日本出現。所有這些引人註目的線索表明,繩紋時代的人們很可能已經開始實踐刀耕火種的農業文明,但是很明顯,作為一種非主要的方式,其對他們的飲食貢獻很小。

研究繩紋時代采集和狩獵者的考古學家,不僅發現了難於運輸的陶器(其中一些有6英尺高),還發現了笨重的石器工具,殘餘的帶有修葺痕跡的堅固房子,多達50戶甚至更多居民的村莊,還有墳墓,所有這些深入的證據表明,繩紋時代的居民是定居民族,而不是遊牧民族。多種多樣的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與居住中心較短的距離——森林、河流、海灘、海灣和公海,使這種居住在家的生活方式成為可能。繩紋時代,居住的的人口密度很高,尤其是在日本中部和北部,那裡有豐富的堅果森林、不停遷徙的大馬哈魚和富饒的海洋。繩紋時代,日本的總人口可能在25萬,當然相對於現在不屑一顧,但在當時令人驚訝。

和我們強調繩紋時代居民確實擁有什麼一樣,我們需要清楚的知道他們沒有什麼。他們和同時期的幾百英里之外的中國人和韓國人生活的很不一樣。繩紋時代居民沒有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除了狗(可能還有豬),他們沒有其他馴養的動物。他們沒有金屬工具,沒有文字,不會編織,幾乎沒有官吏和平民之別的社會等級。陶器風格的地域性區別表明,幾乎沒有任何推動中央集權和統一的力量。

盡管在東亞範圍內也特立獨行,但繩紋時代的日本並不是完全孤立的。陶器、黑曜石和魚鉤證明,繩紋居民和韓國、俄羅斯和沖繩有貿易往來——正如亞洲大陸農作物的引入。但是,和後來相比,那點和外界有限的貿易,對繩紋社會幾乎沒有影響。繩紋時代的日本是一個狹小的封閉的空間,在多達一萬年的時間裡幾乎沒有改變。

暫且放下日本人,讓我們回憶一下,在日本繩紋時代行將結束的公元前400年,亞洲大陸的人類社會是怎麼的吧。中國已經形成了由富裕的貴族和貧窮的平民組成的帝王之國;人們居住在高牆保護的城鎮中,國家正處於向中央集權過渡的階段,此後不久,中國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從約公元前6500年開始,中國已經發展了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北方以粟類為主,南方以水稻為主;已經開始豢養豬、雞和水牛。到了這時候,中國人至少已經有了900年的文字書寫史,1500年的金屬工具史,並且剛剛發明世界上第一個鐵器。這些發展同樣傳播到韓國,韓國也擁有數千年的農業文明(至少在2100年前種植水稻),公元前1000年開始冶煉金屬。

數千年來,亞洲國家蓬勃發展,可是與亞洲大陸只隔著一道北韓海峽的日本,公元前400年的時候,仍然被使用石器工具的采集和狩獵者盤踞,他們只和北韓半島發生一點貿易。縱觀人類歷史,擁有金屬武器,以稠密農業人口為基礎的龐大軍隊的中央集權國家,一直在驅逐和消滅稀少的狩獵和采集者。但是繩紋時代的日本怎麼樣在如此長的時間中幸免?

為了理解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認識到知道公元前400年,北韓半島分隔開的,不是富裕的農民和貧窮的狩獵-采集者,而是貧窮的農民和富裕的狩獵-采集者。中國本身和繩紋時期的日本很可能沒有直接接觸,而是由韓國充當聯繫人。水稻在溫暖的中國南方被馴化,卻遲遲才傳播到較為寒冷的韓國,這是因為培育抗旱的品種花去了很長的時間。早期,韓國的水稻農業採用旱田而不是水田灌溉,所以產量不高。因此,韓國早期的農業文明,競爭不過日本的狩獵和采集。在引入韓國的農業方面,日本人看不到任何優勢,而且貧窮的韓國農民沒有把他們的生活方式強制推進到日本的優勢。當然,我們將要看到的,是這種優勢突然而戲劇性的逆轉。

陶器發明帶來了日本的人口爆發,在之後的一萬多年後,日本歷史上第二個重大的事件觸發了第二次人口大爆發。在公元前400年左右,來自韓國南部的新的生活方式到達日本。這第二次改變導致了激烈爭辯的問題——日本人到底是誰?這次改變是標誌著繩紋時代的居民被來自韓國的移民取代,成為現代日本人的祖先,還是日本的原始繩紋時代的居民依然占據日本並開始學習新知識?

這種新的生活模式,最早出現在日本最西南部的島嶼——九州的北部海濱,與韓國南部隔著北韓海峽。在那裡,我們發現最早的鐵制金屬工具,和無可置疑的全面的農業。此時的農業以灌溉稻田的形式出現,經考古發掘,包括完整的溝渠、河壩、堤岸和水田,以及大米殘跡。1884年,在東京的一個行政區,具有這個時期特徵的陶器被第一次認證之後,考古學家將這這種新生活方式的時期成為彌生時代。和繩紋時代的陶器不同,彌生時代的陶器在形狀上非常接近同時期韓國南部的陶器。新的彌生文明的許多其他元素也明顯是從韓國和其他國家引入到日本的,包括青銅器皿、編制物品、玻璃器具以及工具和房屋的樣式。

在水稻作為最重要的農作物的同時,彌生時代的農民引入了27種新的動植物種類,當然包括被馴養的豬。他們可能已經開始實踐一年兩收,夏季種植灌溉水稻,然後排幹水,在冬季種植小米、大麥和小麥。必然的,這種高效的、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立即在九州觸發了人口的增長,考古學家已經指出,這次增長比繩紋時代更加劇烈,盡管繩紋時代持續的時間要14倍於彌生時代。

幾乎就要同時,彌生時代的農業文明從九州跳躍式的發展到毗鄰的本州和四國,在200年之內到達東京地區,並且在下個世紀到達寒冷的四國北端(距離第一個彌生時代的定居點1000英里)。對本州北部短暫的占領之後,彌生時代農民放棄了那裡,據推測是因為水稻農業正不過繩紋時代的狩獵和采集生活。在接下來的2000年裡,本州北部一直處於邊緣地帶,更遠處最北部的日本島嶼北海道,以及那裡的居民蝦夷獵人,甚至根本就不被當作日本過的一部分,知道他們在19世紀被征服。

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彌生日本開始第一次出現社會等級的劃分,尤其顯示在墓地分配。在大約公園前100年後,崛起的精英階層的墓地開始單獨分離出來,並飾以來自中國的奢侈品,比如漂亮的玉器和銅鏡。隨著彌生時代人口的持續劇增,最適合水稻種植的濕地和灌溉平原的不斷開發,考古學證明戰爭越來越頻繁:這些證據包括弓箭大規模的生產,村莊周圍的護城河,以及被銳器貫穿身體的埋葬的骷髏。這些彌生時代戰爭的證據證實了中國史書中那些最早到達日本的來訪者的說法,他們描述日本的戰國時代,上百個小的政治團體互相鬥爭。

在公元300年至公元700年這段時期,考古學發現和後來史書中模棱兩可的描述,都讓我們模糊的窺視到政治上統一的日本出現雛形。在公元300年之前,精英階層的墓地規模狹小,並且顯示出原始的多樣的風格。從公元300年開始,巨大的、狀如鑰匙孔的、被稱作古墳(kofun)的墓地漸漸增多,遍布當時的從九州到本周北部的彌生地區。古墳長達1500英尺,高於500英尺,標誌著他們可能是世界上最巨大的土墩式墳墓。修建這些巨大的陵寢需要巨大的勞力力,而且其一致的風格意味著,強力的統治者指揮巨大的、政治意義上的、統一的勞力力。在這些陵寢中還發現了大量的隨葬品,可是其中的絕大部分依然禁止開放,因為據信其中包含日本帝國祖先的軌跡。這些陵寢中發現的對外開放的關於中央集權的證據,進一步證實了在後來日本和韓國的史書中,關於來訪者對古墳時代天皇的描述。古墳時代韓國對日本的影響巨大——不論是韓國征服了日本(韓國觀點)還是日本征服了韓國(日本觀點)——佛教、文字、騎術,以及新的制陶工藝和冶金技術都從亞洲大陸傳播過來。

最後,隨著日本第一部史書完成於公元712年,日本的歷史開始完全顯現。也就是從712年開始,生活在日本的居民才是最終的無可非議的日本人,他們的語言(學術上的古日本語)才是無可非議的現代日本語的祖先。當今的執政者明仁天皇,是公元712年寫就的史書中的天皇的第82世直系子孫。按照慣例,他被認為是傳說中的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的第125世直系子孫,而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重玄孫。

日本文化在彌生時代700年中經歷的變化,遠比繩紋時代10000年的變化要劇烈。繩紋時代的穩定性(或者說保守性),和彌生時代變化的劇烈性,這種對比是日本歷史上最明顯的特徵。很顯然的,公元前400年發生了一些重大的事件。現代日本人的祖先是繩紋時代的人們,還是彌生時代的人民,或是兩者的結合?彌生時代,日本的人口做到了令人驚訝的70倍的增長: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劇變?爭論的焦點集中於以下三個推測之中。

一種理論是,繩紋時代的狩獵—采集者本身漸漸進化成現代日本人。因為數千年來,他們一直過著定居的生活方式,他們可能已經做好準備接受農業文明。繩紋時代,社會已經引入抗寒的水稻種籽,並且已經從韓國得到了灌溉種植的資訊,可以生產更多的糧食以提高人口數量,而彌生時代所發生的,也許一點也不會更多。這種理論迎合了許多現在的日本人,因為這樣可以把不受歡迎的韓國基因對日本基因的貢獻減至最少,同時可以證明,在過去的至少12000年的時間裡,日本人是獨一無二的民族。

第二種理論——沒有迎合那些喜愛第一種理論的日本人——認為彌生時代的轉變受到了韓國移民的巨大影響,包括他們帶來的農業生產、文化、以及基因。九州曾經看起來像是韓國水稻農民的天堂,因為那裡比韓國更濕潤,有更多濕地,是一個更好的水稻種植地。據可能,彌生時代,日本接收了幾百萬的韓國移民,他們的貢獻完全超過了繩紋時代的日本人(彌生時代之前,約在75000人)。如果是這樣,現代日本人就是韓國移民的後代,他們在過去的2000多年中發展了他們自己的文化。

最後一種理論,接受韓國移民的證據,但是認為沒有這麼重大。而是,高生產力的農業使一部分種植水稻的農民在人口增速上超過了狩獵和采集者,並最終從數量上超過了他們。和第二種理論相似,這種理論認為現代日本人有輕微的韓國成分,但是回避大規模移民的必要性。

和世界中具有類似改變的其他地方相比,第二種理論和第三種理論看起來比第一種理論更符合道理。在過去的12000年,農業在地球上到達的地方不超過9個,包括中國和肥沃的新月地帶。12000年前,每一個生存的人都是狩獵和采集者;現在幾乎我們全部都是農民或由農民養活。農業從那些起源地擴展到各界各地,主要是因為農民比狩獵者更加強大,他們發展更先進的技術,然後殺死狩獵者或者把他們驅逐出適合農業生產的土地。在現代,來自歐洲的農民取代了土生土長的加利福尼亞獵人,澳洲土著,以及南非的祖魯人。同樣的,使用石器工具的農民取代了曾經遍布歐洲、東南亞和印度尼西亞的狩獵者。公元前400年,韓國農民已經具有比繩紋狩獵者非常明顯的優勢,因為韓國人已經使用鐵制工具,而且擁有高度發達的精耕細作的農業。

對於日本來說,以上三種理論那一種是正確的?回答這個問題的唯一直接的方法是,拿繩紋時代、彌生時代的骨骼和基因,和現代日本人和蝦夷人的骨骼和基因做比較。現在,已經用很多骨骼做了測算。而且,在過去的三年裡,分子遺傳基因學家已經開始從古代日本人骨骼中提取DNA,並且用以比較古代日本人和現代日本人的基因。研究發現,繩紋時代和彌生時代的骨骼,在平均值上可以輕易的區分出來。繩紋時代,人們的身高較矮,擁有較長的前臂和較短的腿,兩眼的距離較寬,他們的臉部較寬較短,臉部特徵非常顯著,如明顯凸出的額頭、鼻子和鼻梁。彌生時代,人們的平均身高要高1到2英尺,他們的兩眼距離較窄,臉部高而長,額頭和鼻子平坦。一些彌生時期的骨骼在外表上依然和繩紋時代類似,但是這在任何關於繩紋——彌生時代轉變的理論中,都是已經預料到的。到了古墳時代,除了蝦夷人外的所有日本人的骨骼,形成了同質化的群落,類似現在的日本人和韓國人。

綜合以上所有方面,繩紋時代的頭骨和現在日本人不同,而非常像現代的蝦夷人,同時,彌生時代的頭骨非常像現代的日本人。是類韓國人的彌生時代基因對現代日本人的基因庫貢獻大,還是類蝦夷人的繩紋時代基因對現代日本人的基因庫貢獻大,遺傳學家經過計算比較已經判定,彌生時代占有顯而易見的優勢。既然這樣,來自韓國的移民的確對現代日本人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原因是移民的數量巨大,還是適度的移民加高速的人口增長率,我們尚不能斷定。過去三年的遺傳學研究,還最終解決了關於蝦夷人起源的爭論,他們是日本繩紋時代居民的後代,混合了彌生時代韓國殖民者和現代日本人的基因。

繼承了水稻農業賦予韓國農民的壓倒性優勢,我們驚訝於為什麼農民如此突然的就取得了對繩紋時代狩獵和采集者的勝利。是什麼最終打破了平衡,觸發了彌生時代的轉變?很可能是以下四個發展因素的共同作用:農民們開始使用灌溉稻田取代低產的旱地,以提高大米的產量;他們培育了可以在寒冷地區良好生長的水稻品種;韓國人口急劇增長,由此帶來的土地壓力迫使韓國人移民;他們發明了鐵器工具,使他們可以大量生產木鏟、鋤頭以及其他灌溉水稻農業需要的工具。鐵器和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同時到達日本,不太可能只是巧合。

我們已經看到,來自考古學、人體學和遺傳的證據都證明,特徵明顯的蝦夷人和特徵不明顯的日本人如何共同擁有日本:蝦夷人遺傳自日本的原住居民,日本人遺傳自更近期的到達者。但是這個觀點不能解釋語言的難題。如果日本人真是來自韓國的近期的移民,你會期望日語和韓語非常近似。更通常的說,如果生活在九州島上的日本人,是類蝦夷人的繩紋時代居民和彌生時代來自韓國的入侵者的混血兒的話,那麼日語應該和韓語和蝦夷語都有密切的關係。然而,日語和蝦夷語沒有任何可論證的關係,日語和韓語的聯繫也相去甚遠。為什麼會這樣,如果這種混合僅僅發生在2400年前?我建議如下解決這個難題:九州島繩紋時代居民的語言和現代的蝦夷語,彌生時代入侵者的語言和現代的韓語,都差異巨大。

在近代,蝦夷語仍然被北海道的蝦夷人使用,所以北海道的繩紋時代居民很可能同樣說一種類蝦夷語的語言。而九州島的繩紋時代居民當然不是這樣。從南端的九州島到北端的北海道,日本列島的跨度接近於1500英里。在繩紋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陶器的風格,呈現出明顯的原始的多樣性,而且從未有過政治上的統一。在繩紋時代的10000年中,人們應該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語言。事實上,在北海道和本州北部,許多日語中的地名使用的蝦夷語中的詞匯,如用於河流的nai、betsu,用於海角的shiri,但是這種類蝦夷語的詞匯沒有出現在更南部一些的日本。這不僅證明了彌生時代和日本的先驅者們採用了許多繩紋時代的地名,還證明了蝦夷語僅僅是日本最北端的繩紋時代的語言。

就是說,現代北海道的蝦夷語,並不是古繩紋時代九州的語言。同理,對於源自於公元前400年韓國移民的彌生時代語言,韓語也不是一個可參考的模型。在公元676年韓國統一前的數個世紀,北韓半島由三個王國組成,現代韓語繼承於新羅王國的語言。但是統一之前,新羅王國與日本的聯繫並不多。早期的韓國史書告訴我們,不同的王國有不同的語言。而被新羅擊敗的王國的語言,現在已經知之甚少,所剩無幾的被保存下來的高句麗王國的詞匯,比起對應的現代韓語,更接近於對應的古代日本語。在沒有做到政治統一的公元前400年,韓語可能更加的多種多樣。我猜想,在公元前400年到達日本並發展成現代日語的韓語,和發展成現代韓語的新羅語,肯定大不相同。那麼,現代日本人和韓國人在外貌和基因上非常相似,在語言上卻大相徑庭,我們可不必訝異。

歷史給了日本人和韓國人富饒的土地,用於互不信任和互相蔑視,所以任何拉近他們之間距離的結論很可能都是不受歡迎的。就像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韓國人和日本人血脈相連卻互相敵視。但是敵視會互相破壞,在東亞就像在中東。盡管不願意承認,但是日本人和韓國人就像孿生兄弟,曾經擁有共同成長的歲月。東亞的政治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能夠成功的重新發現彼此在古代緊密的關係。

本文來源:玩點文學

相关参考

日本人起源於韓國

關於日本人的起源,一直存在多種說法,在我們中國民間,有“徐福500童男童女”的故事。傳說秦始皇命令徐福帶着500名童男童女,坐大船出東海,爲始皇帝尋找長生不老藥。徐福帶着這500童男童女,登上了瀛洲,

中国的这五位牛人, 深得日本人的崇拜, 尤其是最后一位

日本自古深受我国文化的影响,尤其在盛唐时期,日本多次派遣使者到大唐学习,然后把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应用于本国的治理。我国古代出现过很多牛人,不仅在国内有很多铁杆粉丝,他们在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也很出名,甚至

日本武士的起源对日本的影响是哪些

何为武士?日文中武士一词其本意是侍者,贴身随从。武士要遵守不畏艰难,忠于职守,精干勇猛。然而这一准则代表的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诚、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领主能对武士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奖赏的主从制度上。源流

日本人是中國的後裔嗎

中國是世界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形成了以中國文化爲中心的東亞文化區,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上,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東鄰日本即屬於此東亞文化區的一個組成部分。有關日本人及日本文字的起源問題,與中國存在千絲萬縷的

日本忍者的起源

15——16世纪一百多年中,群雄割据,幕府统治名存实亡,原来中央政府统治力量就不强的伊贺地区一出现几十家割据势力,纷纷与相互攻伐,由于各势力土地兵力有限,因此靠培养“特工”——“忍者”,进行侦察、偷袭

诙谐版日本历史

1.日本历史有些哪些时期日本历史>>>历史简述(一):日本国的起源、古代(1)日本国的起源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共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

由日本新天皇信物 ”三神器”看秦汉时期的中日物质文化交流

中日相互间的交流起源较早,但至秦汉三国时交流才趋于频繁。这一时期大致是日本弥生时代的中期和中后期\',下限可延伸至古坟时代的早期,而汉代的史书也有了关于倭"的记载。秦及西汉时,日本有很多来自中国的移民

武士刀的起源 武士刀发展历史

  武士刀  日本的武士刀不仅仅是一种作为兵器的死物,日本人认为日本武士刀是拥有自己精神的,其中蕴含着武士之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本的武士刀起源于中国的唐刀,唐刀锻造技艺早已失传,而日本武士刀却已成

中国锦鲤的起源

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最早由我国发见,后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改良并发扬广大,可以说是“国内开花,国外香”。锦鲤在日本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开始只在皇宫贵族和宫廷饲养,是贵族的象征,更是身份的象

基因檢測告訴你,中國人是日本人的祖先嗎

日本大和民族,曾自稱是世界血統最純粹的民族之一。但近年來的DNA科學驗證,大和族,也就是現在的日本人,基因主要起源於八個民族。無論說日本人的祖先是徐福東渡,還是說日本人萬世一系,都是不準確的,日本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