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謠言大盛的幾個時期
Posted 儒家
篇首语: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不抱怨,不将就,有自由,有光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國歷史上謠言大盛的幾個時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國歷史上謠言大盛的幾個時期
在中國歷史中,充斥著太多謠言,秦末、宋金時期、武則天時期、明末清初、清末民初,還有抗戰時期(諸如國民黨造共產黨「共產共妻」的謠言)------幾乎構成中國一部特殊的歷史。
陳勝作者:劉緒義
謠言的產生有著明顯的規律。作為意識形態的謠言在歷史上的出現往往也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一般說來,戰爭產生謠言;暴政產生謠言。反過來亦如是,謠言引發戰爭,謠言引發暴政。中國歷史上謠言大盛的幾個時期就集中在這些方面。
諾鮑伊爾說:「謠言是一個專橫的創作者兼社會詮釋者,沒名沒姓,而且帶著面具。只有極端的懷疑態度才能抵擋它的竊竊私語。」戰爭一來,謠言漫天。
歷次起義,都以謠言作先鋒。耳熟能詳者莫於秦末那句「大楚興,陳勝亡。」了。其實秦末的謠言遠不止此。秦始皇時期是中國歷史謠言大盛的較早時期。《搜神記》載長水縣童謠:「城門有血,城當陷沒為湖。」《異苑》載:「秦始皇,何僵梁,開吾戶,劇吾床,飲吾酒,唾吾漿。饗吾飯,以為糧。張吾弓,射東牆。前至沙丘當滅亡。」兩漢之交同樣是這樣一個謠言大盛的時期。東漢劉秀為做皇帝,也讓兒童唱:「諧不諧,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無獨有偶,唐武則天時期因「牡雞司晨」故也造就了謠言大盛。唐代中書令裴炎要造武則天的反,讓京城小兒傳唱:「一片火,兩片火,非衣小兒唱殿坐。」元末朱元璋要做皇帝,童謠唱:「塔兒黑,北人做主南做客;塔兒紅,朱衣人做主人翁。」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所以說"謠言是騷亂的近親"一點不為過。
正如謠言與戰爭是近親一樣,謠言與政治也是姐妹。謠言堪成檢驗社會治亂的唯一標準。因此,明末清初與清末民初,都成為謠言大盛的時期。特別是1900年的謠言種類與數量之多,史有明書。那些五花八門的謠言,也反映出中國百姓的想像力之豐富。以至於世界各地的許多報刊上出現了諸如《北京的洋人盡遭屠戮》《大屠殺已得到證實》之類的消息。謠言引發騷亂與恐慌,連美英等國的最高層也陷入了"深深的憂慮和悲觀"之中。這"憂慮和悲觀"最後導致了歷史上那場著名的戰爭。
統治者也深知「謠言是國家權力的敵人,秩序的對頭。」歷代統治者都把謠言斥為"妖言惑眾"而努力想撲滅它。撲滅的結果便要麼引來一場戰爭,要麼引來一場暴力。
為了改寫歷史,後世便有了一種新型謠言誕生,這便是後人對幾十、幾百年前的歷史上的人、事進行造謠和傳謠。大家最熟悉的一個例子便是秦始皇的出身問題。《史記·呂不韋列傳》:
呂不韋取邯鄣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己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說秦始皇是呂不韋所生,史公言之鑿鑿,而且直書贏政為呂政,《史記》中多處明指暗指。史公何以確知?據後世學者考證,這當為漢人不滿秦始皇暴政而造的謠言,旨在從根本上否定秦始皇的合法性。這等後人造前人的謠,後世並非罕見。
始皇帝既創天下一統之最,滅東方六國,焚書坑儒,在他統治時期,暴政不得人心,秦法:「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不可以妄言,妄言者無類。」如此嚴酷的禁謠令,卻偏偏造就了謠言大盛。就連有名的「孟薑女哭長城」,這樣一個流傳千古的民間傳說,在始皇帝時未始不是一個謠言,或者說當世根本無此事,是後世造的話,一個弱女子哭倒長城,可以有著多種解釋,我認為最合理的解釋就是一個謠言。這是謠言在傳播過程中不斷地經後人加工傳播,成為民間故事經典,進一步發生傳播的偏向的一個明證。此外,還有許多類似的,現經一些學者考證,都可能是後世的謠言,如長平之戰,秦坑趙國四十萬士卒等,以至牽連到造反英雄項羽,明明阿房宮還沒有建起來,謠言硬說是他火燒了阿房宮,影響幾千年,謠言真正可謂是個不死的女神。這都是秦自商君、韓非以來用政治秩序來消解文化秩序種下的果子。
自古以來,統治者深恐謠言之蠱惑人心,因此謠言都被當作一種鄉野惡俗,必去之而後快。漢立以後,先是奉行黃老之學。力主清靜無為,少擾民;後「獨尊儒術」,繼往思來,「日夜怵惕,修身正行。」(《漢書·淮南厲王傳》),天子修身,吏為循吏,以教化代刑殺,故謗謠較少,相反,「三七末世,雞不鳴,犬不吠,宮中荊棘亂相系」(《拾遺記》)、「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屍鳥梟哺所生。(《後漢書·循吏列傳》)」這等讚謠倒不少見。然自王莽創新前後,情況就大不一樣。在漢元帝時,家族勢力劇增,酷吏增加,豪強兼並,外戚專橫,劉氏衰弱,一方面,「官家之惠優於三代,豪強之暴酷於亡秦。」(《前漢紀卷八》)經濟危機一觸即發。另一方面,「天下散亂,兵革並興。」大姓舉兵社會政治危機四伏。這給謠言盛行培育了土壤,隨著王莽得勢,各種謠傳的符命大興。平帝元始五年冬駕崩,就有書著白石曰:「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漢書·王莽傳》)符命就是一種謠言的載體,假托天意。王莽有了符命,卻故意下禁符令,目的就是「為了壟斷自我神話的製造,他要將天機隱匿起來,不令他人竊用。在漢兵逼近的生命最後關頭,王莽尚懷抱其符命不棄。」(於迎春《秦漢士史》)說穿了,就是為了防止別人學樣。地皇四年,王莽大赦天下時說:「故漢氏舂陵侯群子劉伯升,與其族人婚姻黨與,亡流言惑眾,悖畔天命」。除劉伯升外,當時起義的士族大姓達四五十家,更多的是舉宗從軍,遍及東南西北中各個地區。戰爭給謠言滋生帶來了廣闊的空間。《後漢書·劉玄傳》:「長安為之語曰: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都騎尉,爛羊頭,關內侯。」《東觀記》:「更始在長安,官爵多群小,裡閭曰:使兒居市決,作者不能得,傭之市空返。問何故,曰:今日騎都尉註全日也。由是四方不復信向京師。」最後,還有一個深層的文化動因,導致西漢末年至東漢初,謠言出現新的形式。這就是所謂「讖緯之學」。「讖」是預言,神降預言;「緯」與「經」相對,是解釋經典的書。其源出於漢人推崇的陰陽之學,所謂「天人感應」。讖緯講究符命兆應,故有「圖」有「書」,其名目皆系時人偽造,神秘晦澀,充滿術數類話語,以激發人們參解天機隱謎的好奇心。王莽為登天子寶位,大規模地命人炮制圖讖和符命,利用這種新型謠言大造輿論。什麼「天帝行璽金匱圖」、「赤帝行璽邦傳予黃帝金策書」都是不折不扣的謠言。在反王過程中逐漸取勝的光武帝劉秀也深受這種風氣的影響,酷愛圖讖符命,並懂得利用百姓對圖讖符命的深信不疑,製造讖謠揚布天下,宣揚自己是真命天子。以至於他的部下為迎合其心理,竟敢私自增損圖書:「君無口,為漢輔」(《後漢書·儒林列傳》之樣的字樣。一時間「儒者爭學圖緯,兼復附以妖言」(《後漢書·張衡傳》),以至於重讖不重經,影響至於東漢。
武則天時期、明末清初、清末民初,還有抗戰時期(諸如國民黨造共產黨"共產共妻"的謠言)…幾乎構成中國一部特殊的歷史,展卷讀來,更有趣味,限於篇幅,不得不另外行文。
謠言起於智者
老話說:「謠言止於智者。」是說有識之士不會傳播所聽到的謠言,但並不意識著謠言傳播到智者那裡就不再傳播了。反過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謠言往往起於智者。
歷史上的隋朝與秦朝有著驚人的同一性,只不過不同的是,前者是開國皇帝秦始皇留下了罵名,後者則是亡國皇帝隋煬帝留下了罵名。
從各種史書以及民間傳播綜合來看,隋煬帝都是一個比秦始皇更殘暴,弒父、淫母、謀兄、貪淫、好色、善於偽飾,幾乎十惡不敕的昏君暴君。
說他殘暴,有清初學者劉繼莊在《廣陽雜記·卷一》中說:「(誅)九族始於隋煬帝」。《唐六典·註》:煬帝「末年嚴刻,生殺任情,不復依例。楊玄感反,誅九族,復行頧裂梟首,磔而射之。」
實際上,楊素之子楊玄感利用隋煬帝遠征高麗之時起兵反叛,引得眾多貴族紛紛響應,迫使煬帝不得不中途折回平叛,此事令煬帝大為惱火。誅殺楊玄感九族就是在這樣一種情境中。且在秦漢時期,誅連政策早己實行己久,至於「九族」,歷來說法不一,「三族」也好,「九族」也罷,性質是一樣的,把「九族」之功單單歸諸煬帝也未免有些懸乎,實為智者的「發明」。
說他弒父,各種野史謠言言之鑿鑿。事出有因,馬總的《史通》有詳細記載:楊廣不放心父親彌留之際會發生什麼變化,秘派人向楊素打聽父皇的病狀。楊素把老皇帝的病情寫明信回送楊廣。送信的人誤呈給楊堅。這引發了事變。唐朝魏征的《隋書》對於文帝的死亡記載應該是可信的:「(仁壽)四年春四月乙卯,上不豫。……秋七月乙未,日青無光,八日乃復。……甲辰,上以疾甚,臥於仁壽宮,與百僚辭訣,並握手歔欷。丁未,崩於大寶殿,時年六十四。」唐代君臣為顯示自己奪權有理,對前朝時事唯恐抨擊不力,既便如此,《隋書》尚且不敢說是太子楊廣弒父。但到了後來的史書中卻成了楊廣弒父。
說他謀兄,《醒世恒言》說的很神奇:「文帝積怒太子勇,已非一日。竟廢太子勇為庶人,幽之別宮,卻立晉王廣為太子。受命之日,地皆震動。識者皆知其奪嫡陰謀。」此處,「受命之日,地皆震動」,顯然是小說家之謠言。
說他淫母,《舊唐書》與《新唐書》均有涉及,《醒世恒言》也講得很具體,內容也一致,且只有一次,但所述在時間上不相吻合,一說是隋文帝生病時,一說是宮廷政變之前。
說他好色,更是史不絕書。史書上說他與宣華夫人,容華夫人有染,違背倫理道德霸占父妾。《隋書》中說楊廣為了得到陳後主的後妃張麗華,勸高炯不要殺她,但高炯不從,因而怨恨。然而《陳書》卻明確記載楊廣命令斬殺張麗華,作為奢淫亡國的典例。從當時的人心向背和楊廣的抱負來看,19歲的楊廣決不會冒天下之大不諱的荒唐舉動來。民間還傳說隋煬帝色迷心竅,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過,借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現繁星滿地的奇跡,才可成婚。隋煬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戶燃燈火,違令者斬。至十五日晚,妹妹登樓見滿地都是燈火,誤以為真是繁星落地,縱身投河自戕。為了紀念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民間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燈火,這就是「元宵」的起源一說。但只要我們平心靜氣查閱殘缺的文獻史料,不難發現,楊廣一生只有三個兒子,且始終眷戀他的正妻蕭後。這在歷史上的皇帝中難能可貴,更不是唐朝皇帝所能比的。
說他貪欲害民,主要是兩條,一是「驕怒之兵屢動」,一條是「土木之工不息」,見《隋書·帝紀第四》「史臣曰」。這兩條都明顯是智者捏造。所謂驕兵屢動,一則源於文帝時高麗入侵,煬帝不得己承續父業,二則源於南北割據之勢剛息,但造反之習未除,開明之際亦屢有起兵者,煬帝不得不興兵矣。所謂「土木不息」,一則與煬帝個性有關,此責難逃,一則主要因他開了一條運河。關於這條河,後人非議太多,有「十裡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詩為證。甚至《開河記》還載,有個為給隋煬帝開河,蒸死自家小兒的麻叔謀,魯迅在《二十四孝圖》一文中還有引用。
無庸諱言,隋煬帝並非一個完人,也不是共產黨員,也無須替他粉飾什麼。可是,真實的隋煬帝是什麼樣的人?是什麼原因使得他成為另外一個人?這才是值得思考的。
文帝廢太子楊勇,竊以為是件好事,至少是件正常的事。與懦弱無能的太子楊勇比起來,楊廣顯然要強得多。隋朝統一南北,擴充疆域,楊廣功莫大焉,特別是平陳一役,徹底結束了幾百年的南北分裂。在即位前,其性格與人品均深得宮內宮外的一致稱讚。無奈這些事實統統被說成是楊廣善於偽飾。
楊廣就任揚州總管的9年,其愛民之心與才華業績,有目可睹,然《隋書》等官方史書均避而不談。楊廣妙解音律,有著很深的文化修養,修建東都此舉意義非凡,正是他採取了有效的文化政策,消除了因幾百年來割據分裂造成的文化隔膜與衝突。
無論是過去的史書還是現在的歷史都只渲染開通大運河工程的勞民傷財,把煬帝這樣一件功澤後世的大事輕描淡寫地說成是「客觀上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而不考察當時的戰略意義和文化意義。甚至都說成是皇帝為了享受江南的美景和美女,滿足他的奢淫享樂。直到現在也只有學者私下裡說說大運河「奠定了中國一千多年的的政治,經濟的規模和格局。開萬世之利,我到現在還沒有找出中國哪一個工程像大運河這樣關係國計民生,造福後代」。「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對於這樣正面的肯定人們似乎聽而不聞。
至於其它諸事,在一篇短文裡是無法說盡的。比如科舉制度(進士科)的確立,圖書典籍等文化事業,莫能與煬帝分開。從他的一道詔書裡似乎更可認識這個人:「民惟國本,本固邦寧,百姓足,孰與不足!今所營構,務從節儉,無令雕牆峻宇復起於當今,欲使卑宮菲食將貽於後世。」且不說他是否是這麼做的,單是有這種意識的皇帝恐怕也不多。隋煬帝之時,國內人口近五千萬,為數百年之所未有;疆域之廣開三代之所無,為大唐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文化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人們似乎更樂於聽謠傳謠。其實深思之,一個深層的原因就是謠言起於智者。一個愚蠢的人造謠容易識破,而一個智者的謠言則富有生機與生命。
史載,煬帝時,(時方盛暑)翰林學士虞世基獻計,請用垂柳栽於汴渠兩堤上。一則樹根四散,鞠護河堤,二則牽舟之人庇其陰,三則牽舟之羊食其葉。上大喜,詔民間獻柳一株,賞一匹絹。百姓競獻之。又令親種。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皆種,方及百姓。時有謠言曰:「天子先栽,然後百姓栽。」栽與災同音,蓋妖讖也。栽畢,取禦筆寫賜垂柳姓楊,曰楊柳也。植樹本是一件好事,且皇帝並沒有奪民之財,一株柳換一匹絹,百姓值啊。即使是夏天,種柳樹也無妨。這樣的謠言顯然發端於有心人,
再如有文獻載,李淵起兵反隋前,一天夜裡,晉陽西北的龍山上方突放光明,如烈焰沖天,接著,一股紫氣直沖西南方向而去。這種自然界的奇特現象並不罕見,但它卻被有心人記載了下來,天下便傳出了「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語。那個大傻冒李密聽了,以為是說自己,起兵造反,結果死得很慘。他不懂這讖語實為智者的謠言。
惜哉!楊廣。唐代的皇宮裡多的是父子相謀、兄弟相殘、父奪子妻、子淫母妾、殘殺功臣的故事,然而,偏偏流傳下來的是一曲「父子同心、君臣盡歡的千秋家國夢」。原因只有一個,你沒有機會給自己書寫歷史。後世的智者偏偏懂得:歷史乎?謠言乎?
謠言與一個王朝的覆滅
公元前213年,貴為天子的秦始皇剛剛從北邊巡視回來,謠言女神便降臨到他身邊。有童謠唱:「亡秦者胡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載:
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燕人盧生使人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陽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徙謫,實之初縣。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三十四年,適治獄吏不直者,築長城及南越地。
這個五字謠言在古代並不被視為謠言,而是當作讖語,有預卜未來吉兇之意。之所以被看作是讖語,就在於這句話後來被驗證了。同時也可看出,中西方文化的一個很大差別:西方文化歷來重視謠言的研究,有謠言女神和謠言詩學;而中國文化中沒有謠言女神和謠言詩學。謠言被納入陰陽、天命觀。這一點我們還可從古代許多謠言中看出,謠言以人言為載體進行傳播,但中國古代許多謠言是最初是以讖語形式或刻在石頭上,或藏在魚腹中,有的還藏在天相中,爾後再傳播開來的。
今天仔細分析這句五字謠言,當然不是要追究是誰造了這樣的謠言。追究是誰造了謠是沒有意義的。謠言是一種集體行為,「一條消息必須得能傳到許多人的耳朵裡才能稱之為謠言。」(諾伊鮑爾。《謠言女神》,中信出版社),「它由公眾製造同時又代表公眾。」我們試圖通過對它的分析,建構中國古代的謠言詩學。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句五字謠言?誰是最先造謠者?為什麼會以這樣的內容來表現這句謠言?這些似乎都是無法回答的天問。但通過歷史事實仍可發現些蛛絲馬跡。首先這句謠言出現的時機正是秦始皇從北部邊境巡視歸來之際。秦始皇巡邊的目的一來是展現自己一統天下的偉大功績,向黔首們昭示自己的威德;二來安撫邊境。但謠言偏偏出現了「胡」字。「胡」是秦王朝對北部邊境少數民族的通稱。早先周王室滅商借力於胡,周的滅亡也是胡(犬戎)所為。胡對秦朝也構成一定威脅。也正為如此,當秦始皇一聽此謠言,首先採取的應對措施就是發兵北境擊胡,繼而進一步的舉措便是修築長城。在此過程中,秦始皇為自己選擇了自己的掘墓人,陳勝吳廣便是被征發前往修築長城的士卒。然而,有意思的是,謠言中的「胡」最終指向的卻不是對秦構成威脅的「胡」,而是蕭牆之內,自家的兒子胡亥。秦始皇為何沒有想到此「胡」呢?從當時秦朝的政治來分析,秦始皇自不必想到此「胡」會是斷送自己江山的罪人。秦歷來重視法家學說,在他的封建制下,自己的兒子是和普通平民一樣的,沒有特殊的權力。況且,在秦始皇的眾多兒子中,胡亥只是其中的第十八個兒子。但歷史偏偏給秦始皇開了個天大的玩笑,政權偏偏落到了此「胡」手上。此「胡」之所以成為秦二世也僅僅是命運給他開了個玩笑。原因只是一個叫趙高的宦官害怕秦始皇的法定繼承人長子扶蘇而製造出來的一個陰謀。「謠言和人一樣,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它也是一種復雜造物的結果,來自歷史,影響歷史,更闡釋歷史。」由此,我們不難發現,這句五字謠言實則道出了秦王朝的全部政治和短短的歷史。
這句謠言了生動地證明了「它(謠言)的真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及時。另外還要以謠言
的形式亮相。它原本是通過「聽傳」來傳播的,這也是它最初的傳播媒介。‘聽說’、‘有人說’、‘有傳言說’,這些字眼正是謠言女神由耳及心的鑰匙。」
時隔不久,又有新的謠言相繼出現了。同樣出自《史記》:
三十六年,…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禦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
又:
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高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使者問其故,因忽不見,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聞。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使禦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於是始皇卜之,卦得遊徙吉。
一篇《秦始皇本紀》就詳細記錄了三則謠言,秦始皇與謠言女神的關係可謂深矣。與其說秦朝是亡於農民起義,倒不如說是亡於這些謠言。
謠言製造歷史,也改變歷史。
謠言與反間計
謠言和戰爭是一體的。以中國古代兵法"三十六計"中第三十三計"反間計"為例,它將謠言的"妙用"發揮到極端。
"反間計"的原文是:"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大意是在疑陣中再布疑陣,使敵內部自生矛盾,確保我方萬無一失。自古至今,為做到知己知彼,在戰爭中,雙方使用間諜是十分常見的。《孫子兵法》就特別強調間諜的作用,認為將帥打仗必須事先了解敵方的情況,"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這裡的"人",就是間諜。《孫子兵法》專門有一篇《用間篇》,指出有五種間諜:利用敵方鄉裡的普通人作間諜,叫因間;收買敵方官吏作間諜,叫內間;收買或利用敵方派來的間諜為我所用,叫反間;故意製造和泄露假情況給敵方間諜,叫死間;派人去敵方偵察,再回來報告情況,叫生間。唐代社收解釋反間計特別清楚,他說:"敵有間來窺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賂誘之,反為我用;或佯為不覺,示以偽情而縱之,則敵人之間,反為我用也。不管是哪一種間諜,他們的作用都是用來收集對方的情報。間諜作用之大,一個成功的間諜勝過十萬大軍。正因為如此,敵對雙方都有一套"反間"的手段。比如收買對方的間諜以探知對方的情報或者向對方傳遞錯誤的情報是常用手法,但是這種手法不一定保險,於是有一種散布謠言,挑動對方內部自生矛盾達到削弱對方力量的做法即挑撥離間法史不絕書。這種有意散布謠言,製造假像,混淆視聽,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難度大,但一旦成功成效非同小可,因而也是最高明的手法。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懂得利用謠言來達到反間的目的。燕昭王薨,惠王自為太子時,不快於樂毅。田單乃縱反間曰:"樂毅與燕王有隙,畏誅,欲連兵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唯恐他將來,即墨殘矣。"惠王聞之,即使騎劫代將,毅遂奔趙。齊人大喜,田單以火牛陣大破燕軍。這是典型的散布謠言達到離間敵方的做法。
同樣,陳平縱反間於項羽,一方面使金,一方面配合以謠言,致使項羽疑范增而逼走了這位軍師智囊。最有名的莫過於《三國演義》裡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幹中計"。說是蔣幹中計,其實是曹操中計。疑心重重的曹操碰上自以為是的蔣幹,演技高超的周瑜配上設計詭密的謠言,一出好戲配合得天衣無縫。尤其是這樣一節:"那蔣幹因心中有事,難以入睡,二更即起,見帳內殘燈尚明,桌上堆著文書,便下床偷看,他見有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一封投降書信,不禁大驚,忙將其藏到了身上。這時,周瑜在床上翻了個身,說起了夢話,道是數日之內要讓蔣幹看那曹操的腦袋。蔣幹連忙熄燈上床。將近四更時分,只聽得有人進帳喚道: "都督醒了嗎?"周瑜裝作夢醒的樣子,故意問那人說:"床上睡的是甚麼人?"那人答道: "都督請子翼一同睡覺,怎麼忘記了?"周瑜懊悔地說: "我平日從未醉酒,昨天喝了,不知可曾說過些甚麼?"那人道: "江北有人過來。"周瑜小聲喝道: "低聲!"又叫: "子翼。"蔣幹裝作睡著,一聲不應。周瑜同來人悄悄走出帳外,蔣幹則在帳內偷聽,只聽來人在外面說: "蔡、張二位都督道:\'急切中無法下手。\'"後面的話因聲音太小,無法聽清。一會兒,周瑜回到帳內,又叫:"子翼。"蔣幹不應,仍然蒙頭假睡。"
在這裡,本應大事張揚的謠言變得詭秘起來,只有這樣才騙得過蔣幹,騙過了蔣幹就等於騙過了曹操。盡管還輔有"鐵證"――偽造的降書。但這不是關鍵,偽造的降書難以騙過狡猾的曹操,關鍵在於謠言的心理作用。只見"蔣幹取出書信,並將聽到的事情一一告訴了曹操。曹操大怒道: "這兩賊人竟敢如此大膽!"遂喚蔡瑁,張允入帳,未容二人分辯,即命武士推出斬首。"所謂"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其實更多的時候,人們更容易相信聽到的東西。從心理學上分析,看到的東西往往要經過一番大腦的思考再化為行動,而聽到的東西在大腦中停留的時間要短得多,有時甚至來不及思索就化作了行動。
《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諸葛亮也使用了一回反間計:當孔明先生剛剛七摛孟獲班師回朝,就聽"細作"飛報,曹丕己死,司馬懿督雍涼兵馬。孔明一生最怕碰上這位司馬,正想計之時,有後來被孔明揮淚所斬的那個馬謖獻上了反間計。"司馬懿雖是魏國大臣,曹睿素懷疑忌。何不密遣人往洛陽、鄴郡等處,布散流言,道此人欲反;更作司馬懿告示天下榜文,遍貼諸處。使曹睿心疑,必然殺此人也。"孔明從之,即遣人密行此計去了。這
這一計差一點要了司馬懿的老命,要不是曹真及時出面制止,司馬大人恐怕司不成馬了,更沒有後來的東山再起。整個三國歷史很有可能會重寫。
因謠言而反間計成,因反間計成而損失慘重的莫過宋金對峙以及明清對決之際。在宋、金長期對峙中,金人採取"用敵制敵"策略,扶立劉豫為皇帝,來治理占領區;嶽飛為了顛覆劉豫政權,巧施"反間計",並利用金兀術仇視劉豫的心結,廢黜了劉豫,也是用敵制敵;最後,金兀術利用宋高宗對嶽飛既愛又恨的矛盾情結,與秦檜連手,主導另一出反間計。前者計成除了一個"漢奸";後者計成則去了一個嶽飛。表面上是一報還一報,實質上南宋吃了大虧。
無獨有偶,明清對決之際,真是冤家路狹,漢人又碰上老對手"後金"即"大清"。著名的皇太極之反間袁崇煥就是在這個生死存亡關頭上演了。
本來後金與袁崇煥對峙多年,後金無可奈何,努爾哈赤都在戰鬥中受重傷不治,皇太極也視他為眼中釘。然而,堡壘卻從內部攻破了。
剛開始,崇禎帝對袁崇煥是非常器重的,沒想到,打了敗仗的皇太極卻繞道河北直撲北京城。後金軍隊突然出現,引起了京師震動。崇禎帝更是急得心慌意亂,不知該怎麼辦才好,好在袁崇煥帶兵趕到,心才定了一些。他親自召見袁崇煥,慰勞了一番。但是一些魏忠賢的餘黨卻散布謠言,說這次後金兵繞道進京,完全是袁崇煥引進來的,說不定裡面還有什麼陰謀呢。
疑心極重的崇禎帝,聽了這些謠言,也有些懷疑起來。正在這個時候,有一個被金兵俘虜去的太監從金營逃了回來,向崇禎帝密告,說袁崇煥和皇太極已經訂下密約,要出賣北京。這個消息簡直像晴天霹靂,把崇禎帝驚呆了。
原來,明朝有兩個太監被後金軍俘虜去以後,被關在金營裡。有天晚上,一個姓楊的太監半夜醒來,聽見兩個看守他們的金兵在外面輕聲地談話。
一個金兵說:"今天咱們臨陣退兵,完全是皇上的意思,你可知道?"
另一個說:"你是怎麼知道的?"
一個又說:"剛才我就看到皇上一個人騎著馬朝著明營走,明營裡也有兩個人騎馬過來,跟皇上談了好半天話才回去。聽說那兩人就是袁將軍派來的,他已經跟皇上有密約,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太監偷聽了這番對話,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來,向崇禎帝報告。崇禎帝聽了信以為真。他哪裡知道,這個所謂的情報是徹頭徹尾的謠言。兩個金兵的談話是皇太極預先布置的。
這是《三國演義》三江口的重演。兩相比較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不過,曹操三江口中計後尚可鼎足一方,而崇禎皇帝中計後再無回天之力了。
歷史就這樣因為一兩則謠言而改寫了。回過頭來我們看《水滸傳》發現,梁山好漢與大宋對峙之時看不到任何謠言,而最後招安了,相關的謠言反而出現了。這個現象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謠言與儒家診所
西方社會對謠言研究起步早,認識也深,因而,「二戰」期間,美國就出現了類似「謠言診所」的「戰爭消息辦公室」(OWI)和「事實與人物辦公室」(OFF)。以此來彌補戰時正式消息的不足。1942年世界上第一所謠言診所正式宣告誕生。它是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登W奧爾波特及其博士生羅伯特H納普合作開設的,每周在《波士頓周日報》設立一個專欄。專欄的目的就是要消滅對戰爭有重大影響的謠言。
古老的中國沒有產生謠言診所,至今也沒有,似乎謠言並沒有引起國人的重視。一個
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的傳播學研究起步才是近二十年的事。在中國,診治謠言的方法有二:其一是在茶館酒肆等公共場所貼一告示:「莫談國是」。一是在儒家的經典裡尋找道德心理療法。第一種「莫談國是」療法,其實是對現實的一種自然反應、一種應急處理機制。這是因為政治謠言常對隱秘的政策做出反應,這也使對政治流言的監督難上加難。至少從政治合理性的角度看來,「謠言有造成顛覆和無政府趨勢之嫌,兼有戰爭中對抗資訊壟斷的武器的意味,它對權力及經濟謀略家而言甚至像是手無寸鐵之人的‘炮彈’」。反過來,權力同時也對謠言進行合理的統治。這種合理的方法就是如果一條謠言從本質上既真實,又危險,那最好還是不要讓它再繼續傳播。中止謠言的辦法當然很多,統治者一般會選擇暴力的手法,非暴力無以制止謠言的傳播。因為,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詩句也可能被人們當作謠言進行傳播的,從根本上扼殺謠言製造者是歷史證明最省事且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於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原本可能是謠言的受害者的統治者為了轉嫁這一害處,必須另找一替死鬼方能消災,這樣,聽傳謠言者很有可能成為謠言的犧牲品。為了避免這意外之災,除了警示「莫談國是」----避免聽謠傳謠-----之外,儒家提供了一整套通過自身修養的辦法來消災免禍。
儒家本來主張建立一個大同太平世界,和同有辨、老幼有序、尊卑有次的秩序社會。從儒家理想看,儒家是和謠言詩學有著明顯的界限。孔子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不語亂力怪神」,因而,在儒家文化中,決沒有謠言女神的香火,對她採取的是「敬而遠之」的態度,某種意義上往往把她歸入「怪」。早期儒家所處的時代本來就是一個社會動蕩、戰亂不息的時代,為了傳播自己的學說和主張,他們格外重視言語和道德品行在傳播中的作用。在言語傳播方面,認識到「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論語·子路》),處處要求「慎言」、「非禮勿言」。其次要想言出以仁,必須注重從個人道德修養方面入手,一方面主張「多聞」、「博見」、「闕疑」;另一方面,強調修身,「吾日三省吾身」,增強言語傳播的可信性,主張「大人不倡遊言」,克服言語在傳播過程中的負面影響。強化禮儀,反對失言;重視實行,反對「巧言令色」總之,儒家高度重視的是傳播者的個人本位。試圖通過對傳播者的約束建立一套謠言傳播的防控機制。有關此類的論述,遍及儒家典籍:
《尚書》:「《書》以廣聽,知之術也」。
《論語·陽貨》:「道聽而途說,德之葉也。
《左傳·定公四年》:「聞諸道路,不知信否。」
《荀子·非十二子》:「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
《漢志》:「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
《河南程氏遺書》(第十五):「視聽言動,非理不為,即是禮」。
還有更多的已經化成諺語、格言,成為人們口耳相傳的教條。
「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從心理上給人以恐懼感,告訴人們不要以為聽謠傳謠沒人知道。進一步強化-----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牆有縫,壁有耳;沒有不透風的牆;隔牆須有耳,窗外豈無人;路上說話,草窩裡有人。……否則,其結果會是---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生喪家亡身,言語占了八分。」進一步告戒人們傳謠的危險性。要化險為夷,最好的辦法是——
「逢人莫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少管閒事,遠離是非。
「經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後之言,豈可全信」。善意地告訴人們,謠言不可信。自覺地不聽謠傳謠。
為防止統治者任意作為,諺語也針對統治者提出了警告:
「千夫所指,無病而死。」極言謠言的威力。與此同義的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從心理上恐嚇統治者。
「壇口好封,人嘴難封。」極言謠言的不可抗拒性。要想沒有謠言,只有從加強自我道德修養著手,愛民、利民。「止謗莫如自修」。
任何事都逃不過死亡,只有道德能與它抗衡,成為不會消失的力量永存後世。是故,《左傳·襄公十四年》:「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補察時政:史為書,瞽為詩,工誦箴諫,大夫規誨,士傳言,庶人謗,商旅於市,百工獻藝。故夏書曰: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國語·周語上》:「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蒙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後漢書·方術李合傳》:「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采風謠。」《南史·梁武帝紀上》:「詔分遣內侍,周省四方,觀政聽謠。」可見,歷代開明的統治者大都秉承儒家文化精神,試圖採取道德禮樂教化手段作為「謠言診所」,「觀風采謠」,來消解庶人之謗謠。
儒家倫理與謠言詩學
謠言不只是謠言,它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謠言只有放在文化背景中才能顯出本來面目",它還以易傳播、傳播速度快、矛盾性和跨學科性等特點構成類似於新歷史主義的文化詩學,謠言詩學將口頭流傳的傳說、逸事與現在的社會現象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社會性文本,通過謠言本身與現實對話。
謠言與神話 謠言這種文化現象和神話密切相關。如果謠言以神話的形式出現,那它總是同時指實際的消息本身和傳播消息的媒介。中國遠古時期的謠言大都是以神話的形式出現的。如《左傳》、《國語》等先秦典籍裡就有大量的這類謠言被堂而皇之地記錄下來。如《國語》:"有神降於莘……""西狩獲麟"之類。至於某某地出現什麼祥瑞之物的謠言更是經常。秦始皇乃至漢武帝等帝王們都相信方士們所說的昆侖山上或蓬萊島上有神仙出現之類謠言。在西方神話裡有專門的謠言女神,謠言之神叫做"法瑪"(FAMA)。她們被描寫成走得很快,長著翅膀,身上長滿羽毛、眼睛、舌頭、說著話的嘴和豎起的耳朵的怪物。版畫家A·薄·韋伯的名作《謠言》:由無數的頭和臉孔組成的一條龍形怪物正飄行於某大城市高樓林立的街道中間。越來越多的人影從數不清的窗戶裡向它湧來,成為它寵大身體的一部分,匯合成一個巨大的怪獸(1969)。在羅馬,謠言女神遍及各種公共場所,她在日常生活、戰爭或選舉中用的是政治辭令。有意思的是由於文化的差異,中國謠言還被當作神話來傳播,而西方謠言上升到神話女神的地位,和其它諸神並列。謠言和神話如此緊密地聯繫起來共同構建起遠古的謠言詩學。
謠言與《易經》:《周易》本是卜筮之書,相傳伏羲作八卦,這可能本身就是一個謠言。至於其作者一般都認定是周文王,《左傳》、《史記》及《漢書》等都先後明確肯定了這樣一個可能的謠言。後來,儒家把它上升成為經典,成為卦象與系辭相結合的一本能預測吉兇的哲學著作。《莊子·天下》也認為"《易》以道陰陽"。其精髓就是卦象,通過卦象與卦象的演變來象征天下萬物及其內在聯繫,用系辭來解說其意義。蔣伯潛認為:"《易》之象,蓋兼此三認:一曰現象,二曰意象,三曰法象。"而"吉兇由人",是吉是兇在於解釋者如何解釋,這就類似於謠言,謠言本身就是解釋。許多謠言就出自這些或吉或兇的解釋,或者就是由它們演變而來。古人把它們視為讖語,道理就在這裡。如《左傳·昭公元年》晉侯求醫於秦。"秦伯使醫和視之,曰:\'疾不可為也。是謂近女家,疾如蠱。\'"晉侯不解,醫和則解釋道:"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今君不節不時,能無及此乎?""何為蠱?"醫和又進一步解釋:"淫溺惑亂之所生也。"他的證據是:一從字形上說,皿蟲為蠱,器皿長時間不用就生了蟲叫做蠱;二糧食存放時間長生了蟲也叫蠱,三是《周易》"蠱卦",上艮下巽,從卦象上看,艮為山為男,巽為風為女,所以有女惑男,風落山之說。當然,這不是謠言,但其解說和謠言的原理如出一轍。只不過,謠言要比《周易》好懂。史載周宣王時,有謠言說:"壓弧箕服,實亡周國"。大意是桑木做的弓,箕草編的箭囊,將使周國滅亡。後來,一對賣桑弓箕囊的夫婦將一名棄嬰收養,這個棄嬰就是褒姒,被獻給周幽王,幽王為博其一笑,開了個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玩笑,引起廣泛騷亂,西周很快滅亡。這樣的謠言和《周易》裡的一些卦語一樣,都需要在以後的事實中得到落實之後人們才恍然大悟。古代眾多的方士深知謠言不可能一下子被人理解(否則就不是謠言了),就依靠這樣的手法來編制了大量的謠言來騙取榮華富貴或其它私利。中國古代的謠言就這樣與《周易》構建起某種謠言詩學。
古代神話和《周易》中包含著的巫文化和巫蠱文化促動了以後的陰陽家"舍人事而任鬼神"。中國古代的謠言得以以歌謠和文化等面目跨時空的傳播。
"最理想的傳謠人正是秩序的維護者和政客"。古代中國的謠言便是大量通過兒童之口來傳播的 了適合兒童傳唱,謠言還被編成順口的歌,因而,街頭巷尾,黃口小兒隨意的邊走邊唱,謠言便隨之家喻戶曉。之所以如此,便是因為兒童一般被認為是秩序的維護者,兒童天性純潔,一張白紙,無關利害。在古人眼裡,兒童最容易與上天接近,其所唱之事必然是天人感應之至。"童言無忌",可以預知後事。與兒童相反,政客們一般被看作是權威的化身,在古人看來,權力與知識是對等的。其與最高機密接觸最多,其所言必定透露著某種隱藏的內部資訊。特別是在封建專制條件下,他們的話一般較易為人所相信。同時,政客們大都是野心家,他們也樂於造謠、傳謠,以便從中取利。比如西漢末年王莽篡位之際,社會上便謠言四起,其實都是這位野心家造的輿論。
謠言在古典時期留下的大部分痕跡都是保存在對神話、戰爭和歷史這些根本問題的探討中。戰爭和謠言是一體的。每逢改朝換代,勝利者總有一套顯示自己的勝利是天命所歸的說詞,如周王室滅商,便言"受命於天"。並且,其祖也從此與眾不同。如周的始祖後稷便是神靈護佑的。《詩經·大雅·生民》和《史記·周本紀》都有詳細記載:
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置之平林,會伐平林;誕置之寒冰,鳥覆翼之。(《生民》)
周後稷,名棄。其母有邰氏,曰薑原。薑原為帝嚳元妃。薑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辟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人多,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薑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史記·周本紀》)
從中不難看出,《史記》明顯是抄襲《詩經》,以謠傳謠。
那些不見諸於史記的戰爭謠言大多是民間的竊竊私語,隨時隨地地在發生和傳播著,而且只要戰爭的陰影一日不消除,謠言就永遠不可能消除。這一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歸結為戰爭恐懼症和謠言詩學。謠言便成為戰時弱者的心理安慰劑。謠言一起,暴力即至。前有邵公諫厲王止謗,後有"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警訓,謠言也往往進入地下傳播,成為婦人間耳語。謠言女神真正親近起自己的姐妹,使閨閣廚房多了道調味劑,使粉色生活更增添一道神秘的色彩,謠言的歌聲漸漸淹沒在血腥的流水中。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相关参考
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在這片土地上更是誕生了無數強盛的王朝,他們締造了一個強盛的時代,這期間更是涌現出了很多震古爍今的人才,因此,這些人物、時代、國家等等都為後世創造小說、影視等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因此我
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在這片土地上更是誕生了無數強盛的王朝,他們締造了一個強盛的時代,這期間更是涌現出了很多震古爍今的人才,因此,這些人物、時代、國家等等都為後世創造小說、影視等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因此我
1.惡來惡來是帝辛的一員大將,以極高的勇力著稱。《墨子》中記載:"紂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畫殺人。"大概意思是,帝辛手下有個力量很大的人,他能生擒犀牛老虎,手指揮動間就能殺人,可見其力量之大。有的史
在1930年時,一位名叫JosephFiglock的男子,走在人行道上時,竟有一個寶寶從天上掉下來,打中他的肩膀。結果一年以後,在同一條人行道的同一個地點,同一個寶寶又從建築物上掉下來打中了他的肩膀,
中國的歷史太悠久了,悠久到很多人物流傳下來,經過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加工,大家已經搞不清楚這些人物的本身面目,而是成為了一種半人半神的存在。春秋戰國,鬼谷子。有人說鬼谷子是縱橫家,因為他培養出來了蘇秦張
武城縣與沈陽縣作者閆廣勤袁埔良秦朝統一中國後,大力推行郡縣製,全國分為36郡(後增加到48郡)。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始,秦朝設縣,冀縣,鄭縣和杜縣(另有楚國設的申縣),這幾個縣是中國歷史上設縣
唐朝的首都長安,是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王朝,是被世界認為中國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唐朝也是當時全世界最繁榮最繁華的國家,是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中心,唐朝的歷史上被稱為“大唐盛世”。縱觀歷史,前後都難以有一座城
導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同時這段時期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一段大變革時期,這個時期雖然社會動蕩、戰爭不斷但也人才輩出。經過春秋時期持續將近三百年各諸侯國
眾所周知,唐朝時期屬於我國歷史上比較繁榮昌盛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出現過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這樣的鼎盛景象,當時的經濟發達,文化底蘊深厚,可以用詩中的語句描繪,比如唐朝詩人韋莊在《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中這樣
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作品和人物都被掛上了“最”字稱號,看看你都知道哪些吧。1.《詩經》——最早的詩歌總集。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了周代的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