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大公子孫科,人生後半場表現如何

Posted 政府

篇首语:道理我都懂,可我要的不是道理,而是你的关心和体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孫中山大公子孫科,人生後半場表現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孫中山大公子孫科,人生後半場表現如何

孫科(1891年10月20日—1973年9月13日)字連生,號哲生。廣東香山縣翠亨村(今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人,孫中山長子。曾任中華民國考試院、行政院、立法院長。,1907年加入同盟會,1917年在廣州擔任大元帥府秘書。1918年到1920年擔任非常國會參議院秘書兼廣州時報編輯。1921年任廣州市長兼治河督辦,後任廣州市首任市長。1923年、1926年兩次再任廣州市長,1931年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1932年任立法院長,前期主張反對聯共,抗日戰爭開始後主張速行憲政、聯共抗日,1947年任南京國民政府副主席,1948年與李宗仁競選副總統落選,後再度出任行政院長。1949年辭職,後長期旅居香港、法國、美國等地,1965年任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高級咨議、考試院長。,黯然下台,1947年孫科任國民政府副主席。1948年與李宗仁競選副總統落選,後再度出任行政院長。1948年11月,獲蔣任為行政院長。1948年11月至1949年3月,孫科出任國民黨行政院長,在國民黨軍戰略決戰失敗的背景下,竭力逼蔣介石下野,進行和談尋求「光榮的和平」,以挽救國民黨的統治。孫科內閣組成之時,正是人民解放軍將杜聿明集團包圍起來準備聚殲之際。,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乘機「逼宮」,要求蔣介石下野和談。蔣一度答應於元旦引退,在這一背景下,孫科雖也一再向「蔣總統建議和談」,但是決定「不致立即作重開和談之努力,而暫時採取觀望之態度,以等待適當之時機」。因此,當新聞報道他已派代表到上海、香港同李濟深磋商和談條件時,他當即否認。正在孫科期待「適當之時機」到來時,中共宣布了戰犯名單,蔣介石、李宗仁、孫科等都名列榜首。蔣很惱火,聲稱「我如不能戰,即亦不能和。我如能戰,則言和又徒使士氣人心解體。故無論我能戰與否,言和皆有百害而無一利」。於是蔣改寫了自己的新年文告和有關演講詞。一方面,他宣稱內戰責任須由中共承擔,聲稱他一直本著「和平建國」的一貫政策「為蘄求和平與共黨委曲求全」,但是中共全面「叛亂」,他不得不「戡亂」。如果中共無「誠意」,他就「決予剿平」。孫科對此非常不滿。這些表明,孫科在內戰責任與和談條件上向中共做了一點「讓步」,並要求蔣下野。孫科宣稱他既然「擔當行政院長的重任」,就須「以最大的努力,求和平的實現」。,在孫科的壓力下,蔣介石於1949年1月2日召集孫科、吳鐵城、張治中、張群等人討論與中共和平談判問題。討論結果是,孫科致電邵力子到寧會商進行辦法,並要求他出任首席談判代表。雖然蔣介石仍然戀戰不退,但是,形勢的發展對蔣更為不利。人民解放軍一方面於1949年1月14日總攻天津,一方面前進到長江北岸。毛澤東選擇在總攻天津的當天發表聲明,宣布國民黨政府如果「願意實現真正的民主的和平」,就須以八個條件為基礎進行談判。這一聲明在國民黨政府內立即引起反響。58名立法委員1949年1月16日聯名致函孫科,認為中共既然「表示願與政府商談和平,此誠實現和平之適宜時機」。1949年1月19日,「未及簽名」的立法委員40餘人致函孫科提出同樣主張。一些人則明確要求:「蔣總統完成了領導北伐與抗戰的歷史使命,有權利光榮退休,不必再將國事煩他。」孫科立即在1月17日召開的國民黨中政會會議上出示立法委員信件,在1949年1月19日內閣會議上,他又宣稱立法委員兩度致函「多為和平而呼籲」,強調這是「普遍民意之所趨」,因此「應及時就此案予以討論」。在這種背景下,蔣介石於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雖然蔣稱其下野是桂系逼的,但也有孫科的「功勞」。,蔣介石下野後,孫科、蔣介石、李宗仁圍繞什麼樣的「和平」展開了新的較量。孫科把尋求「光榮的和平」以維持國民黨的統治,作為他的主要任務。桂系的首要打算是,一方面企圖聯合中共一致對蔣,以防其再起,一方面憑藉「長江天險,拒敵渡江」,達到「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讓共產黨去搞,長江以南由我們來搞」的目的。如果該目的達不到,李宗仁就打算由自己與中共進行全面和平談判,以「建立聯合政府」。,1949年1月27日,李宗仁發出致毛澤東的卯陽電,再次強調以八條為和談基礎,特別是贊成商談懲辦戰犯。中共表示歡迎,指出如果他立即逮捕主要戰犯,「以便實現真和平真民主,那就是好的」。實際上,李宗仁此舉也未成功,其原因在於遭到蔣、孫的聯合抵制。孫科則一方面拒絕回南京,一方面以李宗仁曾計劃遷都廣州為由,聲稱「政府遷地辦公」是「得李副總統(而非李代總統)同意」的,決非他「所可獨斷」。孫科一再強調「光榮的和平」、「平等的和平」,雖然是針對中共而來,也是對桂系作側面的攻擊。僅僅是桂系的壓力,還不足以迫使孫科去職,孫科還遭到蔣介石的反對。在1949年2月17日,蔣就強調李宗仁既然有意調換孫科,可由其自行決定其行政院院長的人選。3月上旬,他進一步決定「對孫不勉強予以支持,如大勢所趨,孫被迫辭職,只有聽他辭去」。在此情況下,孫科不得不於1949年3月8日辭職,其所謂「光榮的和平」也隨之煙消雲散。,晚年落寞,孫科久居高位,與父親孫中山一樣「不蓄私財」。正因為孫科囊中羞澀,以致他漂泊海外的生活是異常艱苦的。孫科夫婦出國遠行的盤纏,還是靠賣了房子湊足的。1951年赴法國。1952年,孫科移居美國,擔任「中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董事長。到紐約後,他做了一次全身檢查,結果發現有十二指腸潰瘍及高血壓、失眠等病。1954年夏,因次子孫治強從香港舉家遷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孫科遂遷居與次子同住。據台灣學者庄政教授著述披露,他們閑居美國,沒有任何固定的收入,僅依靠兒女接濟小額款項,省吃儉用,一切自己動手,度過了十多個落寞而清苦的春秋。民國時的生活,感慨不已,她對寓所描述道:那是一幢向當地人訂租的房子,周圍全部是用木板搭建而成的,就像海邊專供遊人游泳後休息的那種臨時房舍一樣,風一吹就開,無以名之,姑且稱為「火柴盒式」的房子。,孫科夫婦在與其子共同生活的十多年中,全家分別負擔清潔工作,由孫科負責打掃各室內的清潔,每天用吸塵器做工;夫人陳淑英負責廚房的清潔工作;孫治強負責搬運重物品、清理戶外清潔工作,他的夫人則照顧孩子們以及承擔瑣碎的家務事。後來當孫科遷居Lagune Beack後,為了節省開支,自己種菜,自己烹飪洒掃,生活異常清苦。當時有人曾這樣描述他的生活:「一幢簡陋的平房,沒有地毯,沒有僕人,凡事自己動手,曾經是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今卻能自甘淡泊,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卻非常富足,他的家中,到處都是書籍。」,對於在美國的生活狀況,孫科曾回憶說:「在美國定居的一段悠長歲月中,友朋酬酢甚少,惟有國內去的朋友,才不惜遠道來訪;不能前來的,也多拍個電報或通電話,張君勱先生亦時相過從,所以除了 偶爾出外小作旅遊外,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讀書上面。」孫科喜歡讀書的名聲在外,以致反對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在「黨國要人」中,他也還比較的是一個「看看書的人」。「養浩然氣,讀有用書。」這是當年孫科在南京寓所掛的一幅很得意的書法作品。此時,孫科年逾古稀,遠離曾經數十年相伴的政治鬥爭,終於有機會靜心修養,餘暇唯以讀書自娛。他每天徒步到圖書館看書,有時直到圖書館關門,管理員催他走,他才戀戀不捨地回家。其實,孫科自幼在其父孫中山的關心、督促下,養成好讀書的習慣,晚年在異域每當展卷閱讀,父親對他的諄諄教誨就縈迴腦際。1965年由美國至台灣,任中國台灣地區當局領導人辦公室高級咨議、考試院院長,1967年出任東吳大學董事長。,1973年因心臟病病逝於台北,終年82歲。,

相关参考

宋慶齡嫁孫中山有何難言之隱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這是年齡差異很大的戀人之間真實和悲傷情緒的寫照。說到這樣的戀人,宋慶齡和孫中山可能是最著名的。一個是著名的大小姐,一個是「中華民族之父」。「宋家三姐妹「這是一個社交圈裡的名

“國父”孫中山58歲因病去世,留下4個子女,後來命運結局如何

作爲我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一直都備受國人尊敬。也正因爲如此,在他逝世後,他家人的情況也一直備受國人關注。熟悉孫中山先生對革命事業熱衷程度的人都知道,他生前並未給自己和家人攢下什麼太

孫中山創辦的兩所名校,一文一武,武為軍事搖籃,文為十大名校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革命的偉大開拓者和先行者,他倡導的三民主義影響了中國整整一個時代,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他開創了民國時代。作為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視「教育為神聖事業,人才為立國大本」

民國創立有多艱難,孫中山十次起義失敗,革命方得成功

一·國父孫中山領導的第一次起義:廣東廣州起義1.起義時間:1895年10月26日;2.起義地點:廣東省廣州府廣州碼頭;3.起義歷史背景: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清朝加速了半殖民地化的進程;4.參戰方:孫

民國創立有多艱難,孫中山十次起義失敗,革命方得成功

一·國父孫中山領導的第一次起義:廣東廣州起義1.起義時間:1895年10月26日;2.起義地點:廣東省廣州府廣州碼頭;3.起義歷史背景: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清朝加速了半殖民地化的進程;4.參戰方:孫

國父孫中山去世後,留下的三個女兒和唯一的兒子後來怎麼樣了

他是中國民主革命偉大的先行者;他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他首先舉起反帝反封建的旗幟,終結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此人,就是被尊稱爲“國父”的孫中山。早年,孫中山在我國香港學醫。但當他親眼目睹

民国四公子:戏说溥侗人生中的几场重头大“戏”

溥侗生于同治十三年,是贝勒载治第五子,所以有“侗五爷”之称。载治生父是奕纪,因道光帝长子奕纬无后,载治奉旨为嗣。从血脉上说,溥侗是奕纪的嫡孙,而奕纪是清中期四大书法家之一成亲王永瑆的嫡孙,因此溥侗是成...

民国四公子:戏说溥侗人生中的几场重头大“戏”

溥侗生于同治十三年,是贝勒载治第五子,所以有“侗五爷”之称。载治生父是奕纪,因道光帝长子奕纬无后,载治奉旨为嗣。从血脉上说,溥侗是奕纪的嫡孙,而奕纪是清中期四大书法家之一成亲王永瑆的嫡孙,因此溥侗是成...

民國建立後選首都,孫中山有很多方案,為什麼定到了南京呢

武昌起義後,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各省紛紛響應,一時間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走向了獨立。儘管清廷還在,但對於南方革命黨來說,建立一個統一的臨時政府已經是迫在眉睫。畢竟當時形勢不容樂觀,各省一盤散沙,無力應對北

孫中山不承認的兩位日本嬌妻,一位20歲早死,一位最後嫁給了和尚

「以吾人數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不死之根基,其價值之重可知。」,這是國家危難時機,數萬人心中之信仰,亦是眾多愛國人士報著必死之心為國家命運上下而求索的根源所在。而講出這句話的人,亦是用其一生去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