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橋鎮中心小學古代墓葬群發掘現場採訪記
Posted 墓葬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官橋鎮中心小學古代墓葬群發掘現場採訪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官橋鎮中心小學古代墓葬群發掘現場採訪記
技術人員對古墓的規模進行測量 勘探人員用小鏟子小心地刮去泥土 現場挖掘出的古錢被及時封存 10月28日,官橋鎮中心小學驚現一處古代墓葬群,在國內考古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11月15日,本報對此事進行了報導。為了更詳細地了解這一墓葬群,12月5日,記者專程趕到現場。由於前段時間的降雨,挖掘現場還有些泥濘,勘探人員和技術人員正在緊張忙碌著,他們每挖出一塊泥土都要小心翼翼地尋找,生怕遺漏了任何一塊碎片。現場的工作人員感嘆,官橋鎮中心小學古代墓葬群從發現到挖掘,處處都能體現滕州往日的輝煌。 古墓初現讓人興奮 現場的技術人員說,10月28日,漢畫像石館工作人員接到熱心市民的線索,稱官橋鎮中心小學的建築工地上發現了幾塊漢畫像石。這一發現立刻引起了他們的重視,隨後工作人員一面向文廣新局匯報,一面火速趕往現場。 發現寶物的地點就在官橋鎮中心小學的操場上,當時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地面挖掘。由於使用的是大型挖掘機,所以無意中使漢畫像石遭到了破壞。趕到現場的漢畫像石館工作人員立即展開勘探工作,並及時保護現場。經過初步勘探,挖掘出的墓葬石槨有10餘座,部分遭到了破壞,工作人員只能精心挑選4塊保存完好且圖案精美的漢畫像石運回館內,並且進行連夜調查研究。 4塊漢畫像石極具代表性,上面的圖案保存較好,而且經過一番研究,可以斷定這些墓葬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該區域內必然存在一個墓葬群,甚至會有一些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文物。 深入挖掘有喜有憂 目前,挖掘工作已經進行一個多月了,用不少工作人員的話說,這段時間他們悲喜交加。悲的是該墓葬群已經被不法分子多次破壞,通過遺留的物品可以推斷不少精美的文物已經流失;喜的是該墓葬群規模如此之大,連不少國內的專家學者都有些驚嘆。 據工作人員介紹,古墓群可勘探的面積接近7000平方米,到目前為止僅挖掘2000餘平方米,但是已發現並搶救性挖掘大中型墓葬群近70餘座。這些墓葬開口距地表1.5米到5米不等。現場工作人員採用逐層清理的辦法,小心地將石槨墓葬附近的泥土分層清理出去,但是由於該墓葬群多次遭到不法分子破壞,導致土層塌陷,有些石槨被泥土填滿,給挖掘工作帶來了困難。此外,一些陶器已經破碎,甚至和泥土混在一起,為了將其分開,工作人員只能用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 據了解,該墓葬群目前已出土銘文銅鏡、灰陶罐、綠釉盤口壺、蟻鼻錢、契刀五百銅錢、 五銖銅錢、玉飾等重要文物70餘件(套)。工作人員說:「這些文物極具歷史價值,如果不受盜墓者的侵擾,這片區域內的歷史文物會更多,對滕州的歷史研究將產生更大作用。」 歷史價值無法估量 這片墓葬群蘊含的歷史價值無法估量,但現在無法確定該墓群的歷史地位,只能說其見證了滕州輝煌的歷史。 墓葬群所在地西南800米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薛國故城,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周邊分布著眾多文物古跡。此墓葬群處在古薛河畔,周圍分布著著名的北辛文化遺址、西康留與西公橋大汶口文化遺址和商周前掌大遺址。墓葬群東4公里處即為北辛文化遺址,東南1000米處有前掌大商周時期薛國貴族墓群地,東南十公里的千山頭有奚仲墓,虺堌堆有仲虺墓。其南900米處有孟嘗君墓,狄莊村前有西周薛國貴族墓地,西500米處有毛遂墓等。奚仲墓、仲虺墓、孟嘗君墓、毛遂墓,明清《滕縣志》對此多有記載。 據了解,官橋鎮中心小學古代墓葬群中多數是豎穴石室墓,結構類型豐富多樣,已發現的墓葬有單槨墓、雙槨墓、前堂後室大中型石室墓、甕棺葬、土坑墓,其陪葬品也是多種多樣,顯示了墓葬主人不一樣的地位和身份。 目前,工作人員已發現兩個方向的石室墓群,一批墓是南北向,一批墓是東西向,很有規律,至少表明是兩個不同的人群,或是兩個家族。這些墓葬中已發現刻有青龍、白虎、朱雀、金烏、十字穿璧等圖案的畫像石40餘塊。這些文物為了解當時的喪葬習俗、墓群之間的關係提供了物證資料。 現場一名考古技術人員說:「現在已經有不少專家學者來這裡指導挖掘,也提供了不少保護性搶救措施,這些東西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所以我們有義務對此進行保護,讓更多的人了解滕州的歷史。」(特約記者 丁浩遠 文/圖)本文來源:班墨新聞網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