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背後的史實與陰謀
Posted 司令
篇首语: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作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楊家將》背後的史實與陰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楊家將》背後的史實與陰謀
文/西門吹雪 地圖控,歷史迷,正經工作是做廣告 中國歷史上的英雄史詩很多,若論影響力,《楊家將》絕對夠得上前三。西門不是說書的,無意再往這鍋老湯裡添料(裡面的添加劑夠多了),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只是試圖還原一些真相。 依照評書和各種文學讀本的說法,楊家將星雲集,綿延不絕。楊老令公和他的七個兒郎自不必說,六郎以下還有宗保、文廣父子,以及佘太君、穆桂英、楊排風等一干女將。如果再算上《水滸傳》裡的楊志,《岳飛傳》裡的楊再興,《射雕英雄傳》裡的楊鐵心、《射雕俠侶》裡的楊過……那楊家將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大英雄家族。 既然要正本清源,我們還是把目光聚焦到楊家將的男一號。 老令公楊業最高做過太尉(跟高俅一樣,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大同軍節度使(相當於現在的大軍區司令),不過這些都是死後追認的,別當真。楊業的實職是雲州觀察使,判代州(雲州當時還在契丹人手裡,這個職務應該類似於香港回歸前的駐港部隊司令,暫住深圳),軍銜是右領軍衛大將軍(相當於現在的中將)。雖然沒有評書中吹得邪乎,但楊業好歹也算宋軍的中高級軍官和重要將領。武力如何呢?絕對是狠角色。雁門關一役,楊業以八千奇兵破襲十萬遼軍,一舉打出了楊家將的威名,致使遼兵看到「楊」(字旗)來了就跑,當時人送楊業外號「楊無敵」。 楊業雖然勇武有略,卻非宋王嫡系。他原是北漢(曾與宋並立的另一政權)大將、大軍區司令(建雄軍節度使)、皇室宗親(楊業又名劉繼業,曾被北漢皇帝收為養孫)。宋朝皇帝靠兵變上台,對軍人歷來提防,更何況外來豪強了,楊業後來的命運也恰恰證明了這點。 公元986年,宋太宗兵分三路,北伐遼國,準備收復燕雲十六州(相當於以武力收復香港、澳門等被佔領土)。楊業當時是西路軍副司令,司令潘美是宋朝的開國大將,戰功赫赫,在評書中卻變形為萬人唾罵、陷害楊業的大奸臣潘仁美。 如果北伐勝利了,也許就沒有楊家將的傳奇了,但是,悲劇的一幕還是降臨了。 北伐先勝後敗。擔任主力的中路軍一敗塗地,主帥曹彬隻身突圍,北伐就此歇菜。仗沒法打了,屁股還得有人擦。於是,西路軍負責將山西北部4個州的民眾撤回內地(搶不到地,人口也算戰利品),而掩護的「光榮任務」就交給了楊業。 要在遼國騎兵的乘勝追擊下完成大規模的「移民」工作,這不是腦子進水嘛!楊業自知兇多吉少,主張用聲東擊西的打法襲擾遼軍,卻遭到監軍王侁的冷嘲熱諷,並詆毀他有二心(宋朝的監軍雖然都是文官,但在心理變態程度上跟明朝的死太監有一拼)。楊業身為北漢降將,最忌諱他人猜測,於是冒險帶兵出征(這無異於董存瑞炸碉堡、黃繼光堵搶眼),但要求監軍王侁和司令潘美派兵接應。 結果,楊業孤軍深入,中伏,突圍不成,苦等援軍不至,力戰被俘。眼見大勢已去,楊業嘆息道:「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按評書的說法,楊業撞李陵墓碑而死,這是扯淡,李陵被俘而降,楊業以死報國,作者顯然為了製造某種戲劇衝突。真實的歷史是,楊業身負重傷,絕食三天后,於公元986年6月18日離世。 作為西路軍主帥,久經沙場的潘美同志不會不明白楊業的戰略意圖,也不可能不知道楊業身處險境。據宋史記載,他的立場與楊業相近,但卻沒有與監軍王侁力爭,並且在王侁率軍離開防地時還曾予以製止。總之,拗不過領導。 事實真是這樣嗎?我的理解是,潘美很清楚王侁是趙光義派到西路軍的代理人,並且已經洞悉到宋太宗趙光義要想藉機除掉異己的意圖,之所以讓王侁拿大,是因為他不想觸霉頭。 這一切不是沒有先兆。六年前(公元980年)的雁門大捷後,楊業一時風頭無二,當時就有邊關將領羨慕嫉妒恨,暗中上書誹謗。宋太宗閱畢後,什麼話都不說,封好奏章交給楊業,明面上是「信任」,實際上卻是「敲打」——如果真相信,直接把誹謗者革職或調離就完事了。 宋太宗趙光義是極其厚黑之人,自從辦掉了哥哥宋太祖趙匡胤之後,他壓根就沒信任過誰,生怕別人跟他一樣學壞。楊業本就是降將,而且楊佘(佘太君)兩家歷來是地方豪強,又在邊關跟契丹人打了多年交道,誰知有沒有二心,這回借契丹人之手除掉他,也算去了一個後患;而且還能捎帶拉一下宋朝軍民對遼國的仇恨值(畢竟楊無敵在宋朝軍民中很有口碑),轉移一下中國矛盾——北伐失利,損兵折將,勞民傷財,最大的責任人就是趙光義。 帝王之心莫測。潘美未必是趙光義的同謀,但於楊業之死卻難脫干係,替罪羊是當定了。 為了對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有交代,楊業死後,宋太宗下詔將潘美連降三級,將監軍王侁除名流放金州(在今天的陝西安康)。就此蓋棺定論:王侁犯有主要責任,潘美次之。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皇上不是什麼好鳥,但又不能直接罵娘,鑑於王侁的知名度不夠,只好拿潘美撒氣了。 在評書中,潘美被改名叫潘仁美,他的女兒是宋太宗的妃子,這一背景滿足了老百姓對大奸大惡的想像——上面有人。楊業死後,清官寇準裝神弄鬼,對潘仁美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刑訊逼供,並成功迫使其告老懷鄉;這還不解恨,最後又讓楊六郎在黑松林結束了潘仁美的小命。 痛快吧?痛快!但事實是這樣的。潘美和宋太宗確有姻親關係,卻並非其岳父,而是潘美的孫女嫁給了趙光義的兒子(評書裡亂點鴛鴦譜是暗諷趙光義「扒灰」,這是典型的民間損人行為)。潘美既沒受刑,也沒遇刺,降職一年後就官復原職,5年後(公元991年)又被提拔為宰相(同平章事)—— 宋太宗「姑息養奸」的行為也從一個側面論證了楊業之死有陰謀,老百姓又一次被耍弄了。 人民群眾倍感不爽,於是民間藝人繼續惡搞、戲謔潘美。直到潘仁美的孫子娶了楊家的燒火丫頭,潘楊兩家握手言和,這才善罷甘休。想想看,把只認識「天波府、楊排風」六個字的粗使丫頭嫁給仇家的將門虎子,是一件多麼大快人心的事情——這又是典型的阿Q式報復邏輯。在後來的《唐伯虎點秋香》中,我們能看到類似的劇情設計,不同之處在於伯虎兄娶了仇家的高級丫頭。 當然,評書《楊家將》和史實還有很多出入,比如六郎楊延昭其實排行老大,六郎這個別名是仇家給起的,因為契丹人認為六郎星是他們的剋星,而楊延昭就是六郎星的人間化身——看來少數民族還是厚道,英雄就是英雄! 穆桂英這人倒還是真有,也是楊六郎的兒媳婦,但她不並姓穆,而是複姓慕容(祖上應是鮮卑人);並且她的丈夫是評書中的兒子楊文廣(這就有些亂搞了,不會是潘家買通了無良民間藝人使的絆子吧),而評書中的丈夫楊宗保在正史上則查無此人。至於桂英有沒有這麼厲害,咱就不知道了,考慮到佘太君出身於將門,未定就有這個傳承。 作為一部英雄史詩,《楊家將》裡添油加醋,無中生有,搞七捻三的內容很多,但對於觀者來說,是不是史實已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豐富了我們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從俗一些的角度講,《楊家將》也為旅游資源開發提供了絕佳的創意腳本,這比現在任何的品牌故事都要來得精彩。相关参考
北宋確確實實是有楊家將的,這一點小說並沒有虛構,和很多朝代的都一樣是用將領的名字來命名的。但是現在與我們看到的楊家將的肯定是和歷史是不一樣的,包括小說、影視劇中大多數都是文學創作,不過北宋的歷史上確確
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不僅出現了很多智者,還先後涌現出大量的將相之材。這其中有林則徐、岳飛、楊家將等等。那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關於楊家將的故事。據小編了解楊家將最後結局是全軍覆沒,佘太君在守靈時看見了
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不僅出現了很多智者,還先後涌現出大量的將相之材。這其中有林則徐、岳飛、楊家將等等。那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關於楊家將的故事。據小編了解楊家將最後結局是全軍覆沒,佘太君在守靈時看見了
作者:喬永勝說起司馬光,大家腦海裡一定會浮現出那個鎮定自若、智救溺水同伴而砸缸的小孩兒。與司馬光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的,還有一部被史家稱道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按照古代知識分子“立德,立功,立言”的
圖為布立賽向記者介紹他關於中國的藏書。攝影:人民網記者李永群「讓全世界了解圓明園大劫難的史實是我的使命」——專訪法國作家伯納·布立賽如果不是因為他,法國人可能至今不知道,他們的祖先於1860年曾夥同英
圖為布立賽向記者介紹他關於中國的藏書。攝影:人民網記者李永群「讓全世界了解圓明園大劫難的史實是我的使命」——專訪法國作家伯納·布立賽如果不是因為他,法國人可能至今不知道,他們的祖先於1860年曾夥同英
那就說明兩個時間脈絡上事情的發展應該是相互影響,並且在中間有交織在一起的時候,而不是獨立發展的,而且最主要的是這兩件事和唐太宗都有巨大的關係。起始點相同,結束點也相同,所以我們只有忽略那些無關緊要的時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作者:劉天博每當談起抗美援朝戰爭中奇襲白虎團這一經典戰鬥時,人們大多能想起京劇《奇襲白虎團》中嚴偉才的原型一級戰鬥英雄楊育才,但是許多人並不瞭解這場驚心動魄戰鬥背後的細節與那些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作者:劉天博每當談起抗美援朝戰爭中奇襲白虎團這一經典戰鬥時,人們大多能想起京劇《奇襲白虎團》中嚴偉才的原型一級戰鬥英雄楊育才,但是許多人並不瞭解這場驚心動魄戰鬥背後的細節與那些
很多有名的歷史照片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有的感傷,有的振奮,但都會令人大吃一驚。No.10喬治·曼多薩與弗裡德曼·費德曼《勝利之吻》,攝影師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這可能是二戰中最受爭議的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