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早知无法合法继位? 宫廷政变午门事变
篇首语:没有理想,那些所谓的奋斗都是空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世民早知无法合法继位? 宫廷政变午门事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李世民早知无法合法继位? 宫廷政变午门事变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宫廷政变午门事变,这也导致了李渊对这个儿子的忌惮,李渊曾说过一句话让李世民深知,自己无法合法继承皇位。那么李渊究竟说了什么呢?
李渊最先要面对的,就是对事件操盘者李世民的处理。
其实,当李渊离开玉华山,有惊无险地度过那一夜后,李世民便清楚地知道,他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没有逃过老爹的眼睛。
所以当李建成被宣布无罪释放之后,对于李渊之前的那个许诺,李世民早已不抱太多奢望。此时他所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屁股尽量擦得干净些。
因此在轻松收拾掉杨文干之后,李世民干的第一件事便先砍了宇文颖的脑袋。理由很简单,宇文颖知道的太多了。
对于二儿子的这种先斩后奏的行径,李渊没有过多表态。既然该知道的他早就知道了,那些所谓的知情人是生是死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当然,知道是一回事,怎么处理就是另一回事了。
尽管此时的李渊已经看清了李世民的不臣之心,但他终究还是不忍心就此废了秦王的功力。
正如七年前为了保全李建成和李元吉,他宁愿眼看着天下大乱,也不愿起兵反隋一样,如今看着眼前这个活蹦乱跳的二儿子,李渊依旧无法下得去狠手。
但问题总归还是要解决,出了这么大的这事儿肯定不能就这样不声不响地了结了。
虽说李世民算得上有勇有谋,但如此缜密的布局显然不可能是他一人独自操盘,其中定有他人相助。
很快,李渊便准确地揪出了那个隐藏在秦王府中的阴谋家——杜淹。
但为了尽量维护李世民的切身利益以及皇家的脸面,李渊最终没有选择将事件公开化处理,而是找了个由头将杜淹流放到了四川巂州。
不过杜淹这一路走得倒也并不孤单,因为和他一起背锅的还有来自太子府的王珪、韦挺二人。
没错,在李渊看来,虽然太子造反这事儿子虚乌有,但你小子培植亲信、结交地方势力这事儿可是没跑的。所以李渊最终对整个事件采取了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方式。
在将两边的板子打完之后,李渊再次把李世民叫到了身前。
与上次不同,这次的李渊并没有表现的过于激烈,只是用一种复杂的眼光看着眼前这个他曾无比倚重的儿子,然后平静且冰冷地说了一句:“天子自有天命,岂是用巧计能得到的?”
面对父皇,李世民这一次真正地沉默了。既然你已经知道了一切,那我还何须多言?
和上次一样,李渊最终挥挥手,让李世民就此告退。
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做出了足够明确的暗示,我已经看破了一切,所以你李世民永远别再妄想从我这里拿走皇位了。
按照李渊的设想,经过这件事,李世民应当对自己的宽大处理感激涕零,从此安分守己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然而不幸的是,这次李渊不仅想错了,而且错得是那样彻底。后来发生的一切表明,正是他这次的手软,才最终导致那个悲剧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因为,这场游戏的残酷之处就在于,一旦开始,就绝不会中途停止。
我生,则你死。
唐高祖反复犹豫致李氏兄弟积怨深重 午门事变新解
我们都知道李渊是被李世民被逼做太上皇的,这也是唐太祖李世民一直被人诟病的地方。那么原本血肉亲情的一家人为何会到午门事变那个田地的呢?
唐高祖考虑改立李世民为皇太子的事,不知真假,但反对者很多。
有一次宫中宴会,李世民想起生母早逝,没有享受到眼前这一份荣华,不禁流下眼泪。事后,皇妃们哭着对唐高祖抱怨说:“陛下年纪大了,太平日子里大家聚在一起宴会,应该高高兴兴的才好。秦王在酒席上流泪,一定是嫌弃我们这些人。将来陛下万岁之后,如果秦王得志,我们母子们只怕活不下去了。”
另一方面,皇妃们普遍认为皇太子李建成是一个好人。她们的话让唐高祖很是伤感,一想到在自己死后这些女人可能受的委屈,他就难受。
点点滴滴的嫌隙,点点滴滴的恶意,累积起来,就是大仇恨,大怨恶。
于是唐高祖彻底打消了更换皇太子的念头,对李世民的态度越来越冷淡,更信赖皇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毕竟,李建成是唐高祖选定的接班人,他要维护李建成的地位,于是他试图用正常的手段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李建成那边也抓紧活动。有一次他在东宫设宴,请李世民、李元吉等人喝酒。酒席中间,李世民突然感觉心中暴痛,呕血不止,淮安王李神通赶快扶他回到西宫。
唐高祖听到消息,亲自过去探视,又谈起皇太子的问题,“当初我们父子在晋阳举事,是你的主意。后来你带兵四处征讨,立下大功。我曾经想立你为皇太子,是你推辞不受。你哥哥李建成做皇太子已经多年,不可以轻易变动。”
然后唐高祖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让李世民离开长安,去洛阳居住。潼关以东的地区都归他所有,而且可以使用天子的旗号。
这不太像一个皇帝能说出口的话,如果唐高祖果真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说明他是一个糊涂的人。李世民流泪奏道:“父皇的安排,实在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我不想离开父皇。”
唐高祖安慰他:“我是四方之主,以天下为家。你不必悲伤,洛阳距离长安并不远,想念的时候,我们见面很容易。”
李建成和李元吉商量,认为李世民一旦去了洛阳,手中掌握雄兵猛将,控制着中原广大的地域,物产富裕,人口众多,更难制服,恐怕遗患无穷。不如留他在长安,更方便铲除。
于是两个人授意大臣向唐高祖说:“秦王身边的人,大都是关东出身,去洛阳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只怕此一去,秦王他们就不会再回来了。“
唐高祖感觉此话不无道理,也就不提去洛阳的事。
李世民强势、李建成嫡长,二人水火不容,暗藏着巨大的危机。检校吏部尚书封伦看出这一点,提醒唐高祖说:“秦王功勋卓著,不甘心居于皇太子之下。如果陛下不想改立皇太子,请早想办法安置秦王。”
言外之意,是请皇帝早一点削除秦王的势力。唐高祖认为封伦说得有道理,开始认真考虑这件事。
唐高祖不知道,封伦这个人看上去态度恭谨、衣饰简陋,实际上阳奉阴为,心机深不可测。
封伦在李世民身边做过事,曾经给他出过许多主意,用来对付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认为他的想法极好,因此送他大量的金钱。另一方面,封伦又暗中给李建成出主意,让他早下决断,要胸有四海,不必顾及亲情。
兄弟之间嫌隙日深,父皇犹豫反复,封伦这样的投机分子为了自己的前程、后宫的妃子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从中挑拔,一场血腥的事变难以避免了。
相关参考
...家喻户晓的兄弟相残的惨剧,其残忍嗜血令人胆战心惊。李世民最为夺嫡的成功者,他残忍的杀害了兄长及弟弟。李世民如此这般大动干戈除了为了争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是否还有别的吸引他的东西呢?(壹)正当李世民统军在...
我们都知道李渊是被李世民被逼做太上皇的,这也是唐太祖李世民一直被人诟病的地方。那么原本血肉亲情的一家人为何会到午门事变那个田地的呢?唐高祖考虑改立李世民为皇太子的事,不知真假,但反对者很多。有一次宫中...
我们都知道李渊是被李世民被逼做太上皇的,这也是唐太祖李世民一直被人诟病的地方。那么原本血肉亲情的一家人为何会到午门事变那个田地的呢?唐高祖考虑改立李世民为皇太子的事,不知真假,但反对者很多。有一次宫中...
作者:韩世泰大约从大禹开始,帝王家将王位传于嫡长子或才智出众的儿子,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最符合王朝传承的法定继承准则。除非皇帝没有子嗣,亦或是诸子才智愚笨难当大任,亦或是皇子年幼无法即位,这时候才会在皇帝
作者:韩世泰大约从大禹开始,帝王家将王位传于嫡长子或才智出众的儿子,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最符合王朝传承的法定继承准则。除非皇帝没有子嗣,亦或是诸子才智愚笨难当大任,亦或是皇子年幼无法即位,这时候才会在皇帝
高平陵政变是曹魏王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事变之后曹魏王朝就由司马家把持大权。而曹氏的皇帝也基本上都成为傀儡皇帝没有什么实权。而高平陵政变的胜利也成为司马懿一次成功的复仇,他打败了曾经和自己苦斗了十年
近代以来,一批研究雍正的专著问世,有力支持了雍正合法继位说。关于雍正篡改康熙密诏,将“传位十四子”为“传位于四子”这一传法最早出自《大义觉迷录》。该书的完整说法是:“圣祖皇帝(康熙)原传十四阿哥胤祯(
宋太宗像历来大家对于宋太宗的继位都充满了疑问。一边是「”烛影斧声”,一边是「”金匮之盟”,到底哪个是真的?宋太祖真的是被弟弟赵光义杀死的吗?金匮之盟我们先看看什么是金匮之盟。话说有一天杜太后(赵匡胤赵
陈赓(中)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小熊历史,原题:盘点刘邓大军中“三陈”是谁!其中一位还是主席的宠将刘邓大军中有“三陈”,均为独当一面之骁将。“三陈”者,陈赓、陈再道、陈锡联三将军也
值得入小说的历史人物,大抵不外圣君、贤相、良将、高僧,名士、美人六者。荆轲可以归入名士一类。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的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全文共计1340字。高阳所著《荆轲》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