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弦上,尽道情愫
Posted 琵琶
篇首语: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琵琶弦上,尽道情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琵琶弦上,尽道情愫
琵琶弦上,尽道情愫文小琴
近日闲来无事,偶然听得一曲《十面潜伏》,那起承转合之势,那铿锵悦耳之声,无不触动着时缓时急的心境。闭上眼睛,刀光剑影,戈戟交织马上一幕幕浮如今心境中,不知何许传来了阵阵苦楚的楚歌,只见项王面庞憔悴,静静地用杯盏中的浊酒浇灌着挥之不去的愁绪,望着相伴多年的虞姬,回首昔时的背城借一,万夫莫敌,回身环视大势已去的逆境与风格汹汹的汉军,已是欲哭无泪,就连一贯英姿勃勃的乌骓马也精疲力竭,再无施展踏云乘风的机会。虞姬楚楚动听的舞姿,或许只是让原本哀悼的氛围变得加倍哀悼。纵八百壮士驰骋沙场,破阵杀敌,也无法挽回尘埃落定的终局,一代英雄终血染乌江,无颜再会江东长者。待曲终弦静时,眼角的泪痕依然清楚可见。项王走投无路之殇,说尽琵琶弦上绵绵愁思,万千感伤。
琵琶作为始于先秦的古典乐器,因其前弹为“批”,后弹为“把”,为将其与琴瑟归为一类,故名其曰“琵琶”。后传统琵琶与西域文化相融合,逐渐成长为普及的新式琵琶,即人们常见的半梨外形琵琶。自唐代起,跟着社会生活的繁荣与开放,胡汉民风文化的交融与提高,琵琶在音乐舞台的地位日益升高,上至宫廷乐工,下至民间艺人,琵琶多次作为主要的嘉宾登场,成为盛行的主流乐器之一。在历代文人诗人的不朽篇章中,都能见到琵琶的身影,都能聆听琵琶弦上不知回荡许久的余声。或许在失意落魄时所闻的一曲琵琶,恰是与亲信共识的袅袅之音。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琵琶中外连系的特色,决意了它常被用于吹奏边塞乐曲的生涯。昔时昭君闭月羞花却多年在后宫过着黯淡无光的生活,以至于怀颜不遇,求得皇上一笑堪比登天。后来汉匈和亲,使她获得了解脱束缚,一展容颜的机会,当汉元帝亲自目睹了她如花似玉的面庞时,心中已是追悔莫及,再也无法挽留这位可贵的红粉佳人。而她就像出笼的金丝雀一般,走出宫里沉闷且阴晦的气息,尽享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致,让咆哮而过的暴风吹散在心中寂静许久的难过。然谁都有眷恋故土之心,远在大漠生活许久,每日每夜回望最初生长时所相伴的村子与故人,在孤寂之时胡地一曲萧瑟琵琶,总能勾起她对过往的无尽想念。唉,后宫的昏沉闭锁,宦海的离心离德,皇上的居心叵测,一代落雁之绝美容颜,竟如沧海遗珠般落得一生哀悼与孤寂。或许在物换星移后的几度春秋,再听闻回味无限的《昭君出塞》,一切不胜回首尽在琵琶弦的一抹一挑中辗转反侧,让魂牵梦萦的弦音化为独向黄昏的青冢。
曾联想边塞壮美的风光,曾神往响彻云霄的军乐声,让琵琶与“大漠孤烟直,长河夕照圆”的汉塞胡天相约,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激情烈胆相随。“葡萄琼浆夜光杯,欲饮琵琶立时催,”对于交战沙场的将士们来说,那振奋人心的琵琶曲,总会激发他们志存沙场,丹心为国的决心,去实现金戈铁马,英姿飒爽的夙愿。尽量马革裹尸,赤血丹心依然魂归桑梓,多年后亦是名垂千古的英雄。倘若亲临边关,登上高耸的城墙,了望海角的瀚海狼山,让“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战歌将浮想联翩的思路带入常备不懈的柳营衾帘,藏龙卧虎的辕门帐幕。自古男儿志存沙场,英风锐气,龙吟虎啸乃是一生之神往。或许厉兵秣马,捋臂将拳时令人热血沸腾的声声琵琶,恰是最难以忘怀的珍贵回忆。
白居易的平生与琵琶有缘。他幼时与浩瀚书生秀才有着配合的幻想,盼望王摩诘的夺得冠军,盼望李太白的品格清高,在诗文的六合中得以自由安闲地驰骋,从而加官进爵,金衣玉食。可叹繁荣的盛世早已离他远去,再加上如斯不尽如人意的仕途,使他一贬再贬,落得江州司马的官职,全日整夜的穷困落魄,消磨了他原本意气风发的克意,在如斯荒僻狭小的浔阳城从未有过美妙悦耳的仙乐,有的只是“杜鹃啼血猿哀鸣”的哀怨之声,更况且此时的他已是病痛交加,身体懦弱。在一个“秋风萧瑟天色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日子里,他不经意间闻得曾在国都怀恋的琵琶曲,紧随厥后的是一位身手卓绝的琵琶女,在信手续弹,轻拢慢捻的矫捷中发生心灵的共识,在间关莺语,幽咽泉流的弦音中倾听不期而遇的亲信。昔时她也曾有过“本年欢笑复来岁,秋月春风等闲度”的风光无限之时,可惜岁月不饶人,老树枯柴时便已是独守空屋,似乎开元盛世的眷顾与远去在她身上一幕幕的重现。想起贬谪的凄凉,想起和她殊途同归的际遇,他不禁发出了“同是天际沉溺人,重逢何须曾了解”的感伤,甚至潸然泪下,以“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终局收场。如斯一见倾心,成为千古绝唱,或许有一天,当单身一人信步浔阳江畔时,耳畔传来的悠悠琵琶声,让穿越千年的隔空和鸣唤起与亲信重逢的那一份情投意合。
风情万种在琵琶弦上的别样风姿,或许恰有一种正好切中心里的如愿,无论是铮铮铁骨的激情壮志,照样司马青衫的寥寂落寞,活着道沧桑中逐渐成为经久不息的传唱。倘若今生注定与琵琶相逢,定当将此凝聚多情善感之物融于心间,让不停于耳之琵琶曲永远飘散在边塞的风声中,尔后沉浸在静静流淌的浔阳江中。
曲虽终,情未尽。
相关参考
琵琶的来历: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
枇杷和琵琶有着相同的读音,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个是水果,一个是乐器。那这两者在取名方面到底有没有借鉴关系呢?历史上枇杷的出现要比琵琶更早,所以如果有借鉴,也是后者借鉴前者。不过它们的外形似乎并
琵琶是这样;流传过去的??怎么可能啊呵呵,我直接从百科里复制过来的都不好意思啊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
琵琶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在我国古代最早将琵琶称为乐器国家大约在秦朝时期,琵琶主要由木和竹两种器材制作而成,表演者演奏时都是竖抱琵琶,左手按弦,右
琵琶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在我国古代最早将琵琶称为乐器国家大约在秦朝时期,琵琶主要由木和竹两种器材制作而成,表演者演奏时都是竖抱琵琶,左手按弦,右
琵琶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在我国古代最早将琵琶称为乐器国家大约在秦朝时期,琵琶主要由木和竹两种器材制作而成,表演者演奏时都是竖抱琵琶,左手按弦,右
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歌》中记载一位精通琵琶的乐叟:「”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年华清随至尊。”其实,唐玄宗与杨贵妃都很精通琵琶,所以才能与梨园弟子们成为知音。《杨太真外传》
李頎邊塞詩中我們會經常看到各種樂器,我們先看《古塞下曲》和《塞下曲》兩首,在這三首詩中,「琵琶」、「羌笛」、「金笳」等樂器,是傳達悲切思想的重要角色,將詩的境界在雄渾剛勁之中透著悲愴。於壯中見悲,悲更
《琵琶记》这种以家庭和立业相对立的矛盾为主要展示点的戏剧,在当时颇为常见。这说明负心婚变是当时社会群体所共同关注的社会现象。《琵琶记》流传影响最广的是在明清时代。明清社会这种典型的伦理社会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