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权工具到万王之王,浅论中世纪西欧的教俗关系

Posted 教皇

篇首语: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王权工具到万王之王,浅论中世纪西欧的教俗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王权工具到万王之王,浅论中世纪西欧的教俗关系

教俗之争是一条贯穿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红线。层层分封的封建关系造成了世俗政权的严重盘据和闭塞状况,然而以罗马教廷为中枢的上帝教会却始终想要竖立金瓯无缺的基督王国。教权与王权辩说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权力的正当性凭据,由此发生了中世纪弗成推翻的"君权神授"理论。

从加洛林王朝建立之初,羽翼未丰的罗马教会就在与世俗王权的互相借势中蓄积实力,经由数百年的激烈博弈,到13世纪下半叶,罗马教会已经无可置疑地确立起对西欧封建王权的优势地位,形成了金瓯无缺的专制款式。直到14世纪末期法王腓力四世将罗马教廷迁到法国阿维农,教权至上才得以被打破。

罗马教廷地点地――梵蒂冈圣彼得广场西欧中世纪教俗关系的成长

中世纪西欧汗青布满了神秘色彩,政教关系相当复杂。至中世纪中期,政教关系首要履历了三个阶段,即5一9世纪教权倚赖俗权的阶段,9一11世纪教权超越俗权的阶段,11世纪末到13世纪是上帝教势力逐渐壮大的时期,13世纪达到极盛,罗马教皇成为西欧封建轨制的焦点人物。对于西欧的中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说道:"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况成长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司法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事物就只有基督教和一些残缺不全并且失掉文明的城市"。

中世纪教堂5一9世纪教俗关系

公元5世纪,"蛮族\'日耳曼人的入侵,打破了旧日罗马帝国的秩序,朋分了西欧,汗青显现倒退。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西欧显现了一个断层时期,残存的古典文化,多隐藏在修道院里。基督教在这个混乱无章的世界中成为一片文明的绿洲,它理所当然地经受起寻觅出一条恢复秩序及文明教化的艰辛道路的责任。

日耳曼蛮族因处于日耳曼汗青上所谓的"英雄时代",无力独担此任,必需在教会文明的指导下竖立国度。因而教会在匡助蛮族开国、治国及扩张过程中与世俗政权结成一种亲切的二元关系。教会权力系统与世俗权力系统并存的权力二元化社会构造,是西欧封建社会一大特征。教会摄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权。

西罗马帝国溃逃今后,从公元496 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罗马上帝教会到格利高里七世登上教皇宝座即公元1073年的这一段时间,是罗马教会在对蛮族进行文明教化的同时沉寂地蓄积力量的时期。此时墨洛温王朝时期的教会还在法兰克王国的庇佑下战战兢兢地成长,教会的权限和产业均处于世俗政权的掌握之下,而当丕平(741―768 年在位)竖立了加洛林王朝今后,教会也逐渐变得羽毛丰满了。

矮子丕平画像

公元751年,篡夺了墨洛温人人族统治权的丕平在苏瓦松即位时,邀请本尼狄克派修会的卜尼法斯主教为他举办了敷圣油礼,第一次把世俗权力的更替与神圣的宗教典礼关联起来。不久今后,教皇斯蒂芬二世又亲自为丕平加冕,以天主的名义确认了丕平统治的正当性,从而用天主"挑撰"国王的新形式庖代了以往由各部落首领选举国王的旧传统。

为了答谢教皇对本身篡位行为的支撑,丕平匡助教皇从伦巴第人手中夺回了拉文纳总督区,并赠献的名义将该区域交给罗马教皇。此后今后,"丕平赠土"就成为"教皇国"(即教皇的世俗权力)的奠定石。

丕平献土后的教皇为丕平加冕油画)

这是中世纪世俗王权与罗马教会之间的第一笔政治生意,它为教俗权力今后的互相勾通和明争冷战开了先河。知名教会史家沃尔克在《基督教会史》中评价道:"这笔生意在其时看起来清淡无奇,但其影响极其深远。因为由此可得出结论:王位的授予和废黜都属于教皇的权柄局限。这一件事的主要性其时虽未看出,但在西方重造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教皇和该帝国间的互相行使互相斗争皆产生个中,而这组成了整个中世纪史的非常宏大的一部门。"

丕平身后,其子查理(768―800年为法兰克国王,800―814 年为罗马帝国皇帝)继续王位,此时的法兰克王国已掌握了意大利、高卢和日耳曼等区域,其边境与前西罗马帝国比起来也不遑相让了。与此响应,跟着"阴郁时代"的竣事,罗马上帝教会也已经在西欧大陆和不列颠确立了稳定的精神统治地位。为了实际统治的需要,查理一向与罗马教皇连结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在796年写给罗马教皇利奥三世的一封信中,他明确地划分了双方应承担的职责,在《基督教史纲》中有明确记载:"我的本分是用武力守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冲击践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净崇奉。而圣父,你的职责则是用祷告支撑我的武力。"

三年今后,当一批罗马贵族阴谋毒害利奥教皇时,查理亲率属下进入罗马为教皇解除厄难,将那些谋反者绳之以法。为了透露对这位雄才简略的虔敬国王的感激,公元800年圣诞节那天,《查理大帝传》中写道:"在罗马的圣彼得教堂里,教皇召集四周处所的所有甘愿来的人,当着他们之面,也当着弗成战胜的查理的全体骑士之面,公布查理为皇帝和罗马教会的珍爱人"。

此后今后,由罗马教皇给世俗统治者行加冕礼,就成为皇帝和国王们权力正当性的神圣凭据,开创了西方中世纪"君权神授"的传统。

查理大帝画像

然则在其时,被利奥三世授予皇帝称号的查理仍然高踞于教皇和罗马教会之上。他既然已经是罗马人的皇帝了,那么理所当然地就应该像昔时的君士坦丁大帝一般,具有召集和主持宗教会议、录用主教和制订宗教律例的权力。

在中世纪的教俗辩说中,罗马教皇更进展面临一些对照脆弱的敌手,而一旦碰到像查理大帝如许的强权人物,教皇就只能委屈求全了。是以,在查理帝国时期,罗马教廷仍然需要仰承帝国的鼻息,教会的存在也必需以尽忠皇帝为前提。查理身后,他的继续者脆弱无能,法兰克帝国陷入盘据。

查理曼帝国的盘据9一11世纪教俗关系

公元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经由《凡尔登合同》将查理帝国一分为三,于是罗马教会就试图乘隙解脱对世俗权力的倚赖关系和隶属地位。公元858―867年间出任教皇的尼古拉一世以奥古斯丁"天主之城"的幻想为依据,认为教会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他提出罗马教廷是彼得首创的教会,是以具有高于其他一切教会的权势性,只有罗马教廷的首脑即教皇才有权力召开宗教会议,而其他任何人――包罗皇帝和处所主教都不拥有这种权力。

他还行使不久前被伪造出来的《艾西多尔文献》大做文章,试图解说教皇具有对西罗马帝国的世俗统治权即教会史上知名的"君士坦丁赠礼",它从理论上确认了宗教事务的自力性以及罗马主教(教皇)对于原罗马帝国西半部的世俗统治权。

因为该文献盗用了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的名义,所以尼古拉一世以及后来的教皇们在运用该文献与世俗王权作斗争时,就显得非常义正辞严。"君士坦丁赠礼"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成为罗马教会对于世俗王权的一只杀手锏,直到文艺答复时期才被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洛伦佐・瓦拉揭穿为一场圈套。

公元962年,德意志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936―962年为东法兰克国王,962―973年为罗马皇帝)用武力统一了从查理帝国盘据出来的东法兰克王国(德意志)和中法兰克王国的大部(意大利北部),在罗马被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为皇帝,从而创立了神圣罗马帝国。 在帝国最初的几位强势皇帝当政时代(从奥托一世到亨利三世),罗马上帝教会就如同在查理大帝时代一般,不得不看皇帝的神色行事。

奥托一世雕像

11世纪末一13世纪的教俗关系

然则到了11世纪中叶今后,双方的力量对比就起头发生逆转――神圣罗马帝国因为内部的封建盘据状况越来越不像一个帝国了,而罗马教会却涌现出一批要求根除教会靡烂和增强教会权力的铁腕人物,如格利高里七世等人。这位被他的伙伴们称为"圣洁的撒旦"的铁腕教皇死力提高教权对于王权的优势地位,他把教皇说成是由天主封立的普世最高统治者,是教皇和神圣教会把世俗权力交给了国王,是以国王必需遵守教皇。

他在公元1075 年发布的《教皇敕令》中死力鼓吹"唯有教皇一人具有任免主教的权力"、"一切君主应亲吻教皇的脚"、"教皇有权废黜皇帝"、"教皇永不受审判"等概念。所以教皇的权力是登峰造极的和不容亵渎的。

当格里高利七世为争夺帝国境内的主教封爵权而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发生辩说时,他以根除教籍和废黜皇位对后者相威胁,并以各种阴谋手段离间德意志的贵族和主教们,迫使亨利四世不得不在众叛亲离的情形下负荆悔罪,即汗青上知名的卡诺莎受辱,亨利四世认可了罗马教会的登峰造极地位。固然不久今后亨利四世又卷土重来,赶走了格利高里七世并另立新教皇,然则罗马教会的实力已经是今非昔比,足以与神圣罗马帝国一较高下了。

比利时根特教堂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教俗之争几经升沉,双方互有胜负。公元1122年,罗马教皇与帝国皇帝签署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按照该协定,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抛却了帝国境内的主教封爵权,交出了象征宗教权力的权戒和牧杖,而教皇卡利克斯特斯二世则认可皇帝拥有世俗封爵权,并承诺德意志境内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的选举仍须受皇帝的莅临监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是教俗双方妥协的究竟,它表明教会已经拥有了与世俗王权八两半斤的实力,教会即使没有赶过于国度之上,至少也同世俗权力处于平起平坐的地位了。

12世纪今后,跟着教会势力的日益增进,教俗之争越来越触及到背后的实质问题,那就是世俗君主的权力究竟是来自于天主,照样来于罗马教会和教皇?在中世纪的西欧,因为人人都是基督教徒,是以没有人敢否认君主的权力是起原于天主。然则问题的要害在于,这权力究竟是天主直接付与君主的,照样天主经由教会而授予君主的?

罗马上帝教会

罗马上帝教会认为皇帝是从教皇手中而不是从天主手中获得帝国的,是以他应该是教会的仆众,而不是它的兄弟。然则,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却不如许认为,他们对峙说本身的权力来自于天主自己,教会只是受天主之托而代行加冕之事,是以君主与教会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恩德关系。

自从格利高里七世以来,罗马教会一向独有和垄断着"神圣",而把国王和诸侯的权力归于"世俗"一边,从而造成了神圣对世俗的优胜性。

到了13世纪,罗马教会的力量越来越壮大,而神圣罗马帝国却在意大利诸城的自力势力、法兰西的民族主义和罗马教会的神圣霸权的多重袭击之下日益懦弱。野心勃勃的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鼎力鼓吹王权来自于教权、教皇永不受审判等概念。

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画像

他行使神圣罗马帝国盘据的政治局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皇帝的废立玩弄于股掌之间。在法兰西和英格兰,这位手段高妙的教皇也取得了空前的掌握权,从而使罗马教会的世俗权力达到了巅峰。英诺森三世身后,他的继续者们持续卓有成绩地与掌握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霍亨斯陶芬王朝进行角力。

公元1268年,受到教皇克莱门特四世绝罚的霍亨斯陶芬家眷的末代统治者康拉丁被支撑教会的安茹查理击败并斩首,霍亨斯陶芬家眷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也随之了结。此后,德意志陷入了加倍深重的盘据杂沓状况,帝国皇帝成为德意志七大诸侯摆弄的傀儡,再也无力与罗马教皇相抗衡了。

在1300年举办的大赦典礼上,卜尼法斯八世高坐在君士坦丁皇帝的宝座上接管群众的朝拜,他头戴皇冠,胸挂十字架,手中的牧杖与腰间的宝剑同时熠熠生辉,并高声叫嚷道:"我是恺撒!我是皇帝!"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结语

从十四世纪初起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率先向教皇的权势挑战,使罗马教会在一百多年时间里先后承受了"阿维农之囚"和"教廷大盘据"的奇耻大辱,孤悬国外的英国也越来越显着地示意出钩心斗角的趋势。

再往后,马丁・路德、慈温利、加尔文等人又在德国、瑞士等地掀起了宗教改造的波澜,客观上鞭策了现代民族国度的崛起,致使罗马教会的势力江河日下。跟着西方近代民主潮水的鼓起,罗马教会主宰王权的"君权神授"理论也日益被社会契约论的"君权民授"和"主权在民"思惟所更替,人民庖代了天主和罗马教皇成为世俗权力的正当性凭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 《基督教会史》

3. 《基督教史纲》

4. 《查理大帝传》文章内容为本号100%原创(部门图片来自收集,如存在疑义,请关联我们删除。)本号将持续为人人输出出色的原创文章,迎接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谈论!

相关参考

王权的隐喻

作为表达皇权的重要元素,统治者对猎物的捕杀成为其权力和军事力量的一种隐喻。宫廷狩猎作为一种艺术题材在印度艺术史上不失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从16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的宫廷美术中得到了充分表达。∧猎虎王

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西欧为何一直嫌弃这个国家,四点原因

回望历史,我们发现自沙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西欧一直讨厌这个主体面积在亚洲,却是欧洲的国家。不管从人种还是国家来说,俄罗斯就是欧洲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为何同为欧洲的西欧却嫌弃他呢?有的人可能会说因为

浅论洋务运动事件及历史影响

中国近代处于过渡时代。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这是个向下沉沦的过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这是个向上发展的过程。两个过程相互矛盾,又相互连结、相互

光武皇帝家务事——浅论楚王刘英谋反案

在东汉明帝时期有一个震惊天下的大案,当时和皇帝最为亲昵的兄弟,楚王刘英在宾客怂恿之下制作图谶,妄图谋反,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要想了解这场谋反案的原委,就要先从楚王之立开始说起。刘英是光武帝刘秀的小

合同法的起源是什么

大约在12世纪西欧出现了罗马法的复兴,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约18-19世纪。在此基础上,1804年法国制订了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对于调整商品关系的合同法律制度作了详细规定,标志着大陆法国家的近代合同

浅论吴国名将朱异的作为及其缘由

终知将门豪,射雕常贯双。汉末各势力能站稳脚靠得不只是百姓支持,还要有足够的实力,哪怕到三国时期也一样,那是个将才辈出的年代。本篇来聊聊朱异,字季文。朱异是朱桓之子,就是来自吴郡朱氏的那位吴国名将。本身

浅论吴国名将朱异的作为及其缘由

终知将门豪,射雕常贯双。汉末各势力能站稳脚靠得不只是百姓支持,还要有足够的实力,哪怕到三国时期也一样,那是个将才辈出的年代。本篇来聊聊朱异,字季文。朱异是朱桓之子,就是来自吴郡朱氏的那位吴国名将。本身

《法外之王》是《勇敢的心》续集

编者按:前几天,冷兵器研究所的问答栏目里提及了《欧洲中世纪典故“勇敢的心”到底源于何处?》,有读者就此提到了今年的古战电影《法外之王》,并认为是著名史诗电影《勇敢的心》的续集,希望冷研能讲讲这部电影。

欧洲历史游戏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历史背景: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14-17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增长.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此时

古代发明创造的四大间谍工具

  说到间谍工具,就不能不提一下间谍。间谍,就是所谓的“情报人员”,也叫特务、特工。西方学者认为,人类间谍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纪时名叫娣莱拉的菲利斯女人,实际上中国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后的夏代前期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