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倉糧食不足
Posted 百姓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預備倉糧食不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預備倉糧食不足
序言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 ”令天下立預備倉,汆谷收貯以備賑濟”,很顯然,這是一個能在洪武初年那百廢待興狀態下造福百姓的「 ”良政”,但是在實際的推行中,預備倉卻由於管理體系的不完善而呈現出一種「 ”十處九空”的糧食不足之景。儼然成了徒增歲耗的「 ”弊政”。因此,明英宗朱祁鎮權衡利弊之下,先是改革了預備倉管理制度上的疏漏,繼而又擴大了糧食來源,欲借以改善糧食不足問題,使其能夠真正發揮出救濟災民,造福百姓的作用。——《大明會典·卷二十二》
明朝「 ”預備倉”示意插圖
所謂「 ”預備倉”,顧名思義,「 ”預有備也”,即是為災荒之年救濟百姓而提前准備的「 ”糧食儲備”,由於元末明初之際,正是政權更替之際,雖然戰火的肆虐已經初步結束,但是民間的社會、以及經濟秩序卻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田地荒蕪,百廢待興。
「 ”預備倉”制度也正是基於這個大時代背景才出現,正如河南光州固始縣丞「 ”黃世祿”所言,「 ”民因年飢艱食,本縣倉預備糧二萬五千六百余石,請以貸民”。——《明太祖實錄·卷二一七》
也就是說,「 ”預備倉”制度並不是一種單純的「 ”賑濟”制度,而是通過「 ”賑貸”來實現對百姓的救濟,即先給百姓放糧,然後等災荒之年一過,百姓再還給朝廷即可,而且不收利息,「 ”一口借米一斗;二口至五口,二斗;......候秋成抵斗還官”。——《借米則例》
儼然是借多少還多少,這也就意味着明朝只是把這「 ”預備倉”單純的視作為一種「 ”社會保障制度”,旨在救濟災民,穩定民心,並非為了「 ”盈利”、亦或者「 ”擴充國用”而生。
但是在實際的推行過程中,「 ”預備倉”卻呈現出了一種「 ”官倉儲谷,十處九空,甚者谷即全無,倉亦不存”的不良狀態,並沒有發揮出本該起到的救濟保障作用不說,明朝廷每年還必須為購買糧食、修葺倉儲、以及相關管理人員支付大量的財物消耗,儼然成了徒增歲耗的「 ”弊政”。——《明經世文編·卷二七》
明仁宗朱高熾示意畫像插圖
還糧不及時導致「 ”預備倉”循環體系破裂
可是按常理來講,預備倉本身所具備的「 ”賑貸”特性,就意味着它應該是足以構建一個相對完善的「 ”循環體系”的,即便是因為一些儲存因素導致糧食發霉、腐爛,繼而造成損失,那也不應該會造成「 ”十處九空”這般嚴重的不良狀態呀。
那么也就只剩下了一種可能,即糧食借出去了,但「 ”百姓”卻沒還上,再加上「 ”糧食”又是這循環體系的核心要素,糧食不足,預備倉中的「 ”糧食”自然也就無法及時的更新,從而導致循環體系遭到了破壞。
正如史書所記載的,「 ”永樂十七年、十八年人民艱食,於預備倉借糧二萬一千三百石賑之,洪熙元年秋成止償四千余石”。——《明宣宗實錄·卷二四》
赫然是於永樂十七年(1419年)、十八年(1420年)借出去了兩萬余石,但是時隔六、七年,到了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執政之際,才僅僅只收回了四千余石。
而明朝「 ”預備倉”中的糧食,從明太祖朱元璋執政開始,一直到正統年間,主要是依靠「 ”朝廷出楮幣,詔行省各選耆民運鈔汆糧”而來,意思就是在正統之前,這預備倉中的糧食都是由朝廷來出「 ”錢”購買補充的。——《續文獻通考·卷二七》
「 ”大明寶鈔”示意插圖
當然,這個「 ”錢”並不是當時的「 ”黃金、銀兩、銅錢”等貨幣,而是由明朝官方發行的「 ”紙幣”,也就是「 ”大明寶鈔”,亦是明朝官方發行的唯一紙幣。
如此一來,這循環體系破裂,也就意味着成了明朝廷單方面的「 ”賑濟”,明顯就脫離了其「 ”賑貸”的初衷。雖說同樣都是對災民的救濟,但明朝廷的本意也就只是為百姓搭建一個能暫緩燃眉之急的平台,最終還是要靠百姓來自食其力的。
否則百姓一沒有糧食,就去找朝廷借糧,完事又不用還,那誰還去種地啊?朝廷的賦稅又從哪里來?即便是朝廷可以印鈔當「 ”錢”,但民間卻沒有糧食,那所印的「 ”大明寶鈔”就沒有任何意義。
而且,無限制的印制「 ”大明寶鈔”勢必還會對「 ”經濟秩序”造成嚴重的破壞,明朝廷後來之所以要廢止「 ”大明寶鈔”,其原因就正是因為大批量印刷大明寶鈔導致了通貨膨脹,使得百姓怨聲載道的緣故。因此,如若真的想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找到問題的根源,看看到底是百姓耍無賴,亦或者是還存在別的原因。
明朝百姓生活圖景示意畫像插圖
預備倉糧食不足的原因
而據史書記載,「 ”洪、永、熙、宣之際,百姓充實,府藏衍溢”,意思就是說,在洪武、永樂、洪熙、宣德之際,絕大多數百姓的日子其實還是挺不錯的,並非是多么窮困潦倒。——《明史·食貨一》
換句話來講,除了偶爾的災荒年頭以外,百姓其實並不符合「 ”賑貸”的基本條件,而且這四朝的戰爭格局也主要是在邊境地區預防「 ”蒙元殘余勢力”、「 ”瓦剌”、以及倭寇的侵襲,疆域內部除了建文元年(1399年)開始爆發的「 ”靖難之役”以外,並無太大動亂。
更何況靖難之役也只是持續了四年便宣告結束,這也就意味着明朝的內部局勢在這四朝期間都是相對安穩的,並不存在戰火連綿不斷的現象。
那么一不存在利息過高無力償還的問題,二不存在年年災荒的困境,即便受災,百姓頂多也就只需要度過災年,便完全可以實現自力更生,還上那沒有「 ”利息”的「 ”欠糧”,又何必去因為「 ”幾斗”的糧食承擔被問罪的「 ”風險”呢?搬家逃亡更是得不償失。
《御制大誥》示意插圖
畢竟就洪武年間制定頒發的《御制大誥》以及《大明律》等刑法條例來看,其「 ”所列凌遲、梟首、族誅者,無慮千百,棄市以下萬數”,對於違法之事的處罰可是相當「 ”重”的。——《明通鑒》
而「 ”預備倉”制度自身又是「 ”白紙黑字”的擺在明面上,若有問題相信統治者也很快就能發現,那么也就只剩下了一種可能,就是「 ”預備倉”的管理體系出了問題,即官員徇私舞弊,與地主豪強勾結並侵吞了這些糧食。
事實證明,當真如此。
就好比宣德三年(1428年),行在戶科給事中「 ”宋征”上奏,「 ”數年來有司官吏與守倉之民或假為己有,或私借與人,俱不還官,倉廒頹廢”。——《明宣宗實錄·卷四一》
明朝官員示意畫像插圖
再比如宣德四年(1429年)八月,又有官員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比典守者以粟給民,不以時征還官,或侵盜為己用,甚至倉廒多為風雨摧敗。”——《明宣宗實錄·卷五七》
這就足以表明「 ”預備倉”的管理體系確實是出現了問題,即對官員的管理過於疏松,監察不力,從而讓官員有了可趁之機。且這個問題正是導致「 ”預備倉”糧食「 ”十處九空”,甚至「 ”倉亦不在”的真正元凶。
官員通過管理體系的疏漏玩忽職守,甚至是與地主豪強相互勾結,通過虛報、造假等形式從中謀取利益,從而使得「 ”預備倉”從一個造福百姓的「 ”良政”變成了官員、豪強等謀取私利的「 ”弊政”。
使其無法發揮出「 ”救濟災民”、「 ”造福百姓”的作用不說。更是極有可能導致真正的「 ”災民”因得不到「 ”救濟”而流離失所,甚至還會對明朝廷產生不滿情緒,揭竿而起,發動起義,赫然已經對明朝政權的穩固構成了嚴重威脅。
明英宗朱祁鎮示意畫像插圖
明英宗朱祁鎮改革預備倉管理體系
因此,既然已經發現「 ”糧食不足”問題的根源以及其所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那么自然就要對其進行相應的整改,可是在宣德年間,明宣宗朱瞻基卻只是采取了「 ”遣官巡視郡縣預備倉”的方式。——《國榷·卷二十》
顧名思義,就是想通過加強「 ”監察”的形式來遏制官吏的不法行為,但很明顯此舉的作用極為有限,往往監察官員前腳剛走,後邊地方官吏就繼續他的不法行為,儼然是治標不治本,只能暫時,卻無法長遠。
故而,在到了正統年間以後,明英宗朱祁鎮於正統五年(1441年)正式開始了大規模的「 ”遣官修備荒之政”,打算從根本上開始,改善這官吏貪污腐敗的不法行徑。——《明英宗實錄·卷六九》
首當其沖,就是派遣巡察官員對這些流落在外的「 ”糧食”進行追償,且務求「 ”根究的實,着落前後經手人戶供報追償”,既然地方官說百姓無力償還糧食,那就一查到底,總能找到源頭,如果真是無力償還的「 ”災民”還好說,可以酌情加以「 ”寬限”,甚至是不用償還。——《明英宗實錄·卷六九》
明朝罪犯被問罪示意漫畫插圖
但若是發現有「 ”搪塞遮掩”,有糧不還,亦或者是徇私舞弊的現象,不但得如數償還,還必須「 ”照例納米贖罪”,否則就會被「 ”械赴京師,發戍遼東邊衛”。——《明英宗實錄·卷六九》
此舉雖然同樣是派官員巡察,但效果卻明顯要比明宣宗朱瞻基執政時期要好的多,畢竟其已經精確到了「 ”糧食”的最終去向,而不是只對官員自身進行考核,如此一來,地方官員弄虛作假的難度自然也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除此以外,明英宗朱祁鎮還對吏部下了一道詔書,要求吏部凡「 ”府州縣官考滿赴吏部者,並須開報預備官倉所儲實數及修築過陂塘堤岸等項”。意思就是把預備倉的糧食儲備數量,以及官吏在地方上的防災政績,都一並加入到了明朝官員考核體系中的「 ”考滿法”當中。——《明英宗實錄·卷六九》
如若不符合要求,那么官員在九年「 ”考滿”之後自然也就無法進行下一步的「 ”升遷調任”,甚至還得被調查問罪,就像明英宗所說的,「 ”倉廩谷粟充實,陂塘堤岸完整者,必其正佐之官得人,若有空虛廢壞等項,其正佐之官必不得人”。——《明英宗實錄·卷六九》
如此一來,在朝廷的強勢干預之下,以往賑貸事務全權由地方官吏負責的狀況自然也就有所改觀,再加上巡察官員在地方明察暗訪,以及吏部在京嚴加考核,雙管齊下,相輔相成,極為有效的彌補了「 ”預備倉”管理體系中比較弱的「 ”監察”一項,地方官吏當然也就不敢再徇私枉法、作奸犯科了。
明朝富貴人家示意畫像插圖
明英宗朱祁鎮擴大糧食來源
與此同時,明英宗還曾下詔要求「 ”凡丁多田廣及富貴良善之家,情願出谷粟於官以備賑貸者,悉與收受”,然後會相應的給其名義上的官職品級。——《明英宗實錄·卷六九》
這還不算完,於正統五年(1441年)同年十一月,明英宗又下達了「 ”命法司問罪囚俱納米贖罪”,以及「 ”民間所負官馬當征者,暫令視馬直入粟,以備賑濟”的詔書。——《明英宗實錄·卷六九》
顯然是改變了以往單憑明朝廷出「 ”錢”購買糧食補充預備倉的局面,對「 ”預備倉”的糧食來源途徑進行了擴充,給其又加上了一條「 ”捐納”之項。
可能很多人會疑惑,既然已經對「 ”預備倉”的管理體系進行了整頓和改革,那么循環體系不就相當於恢復了嗎,又何必再多此一舉,再增加「 ”捐納”選項呢?難道明朝廷還想借此實現「 ”創收”的目的?
其實不是。
災民示意畫像插圖
因為從明英宗執政時期的第一年開始,也就是宣德十年(1435年),先是四月份,「 ”畿南、山東、河南、淮安蝗”;繼而到了五月,「 ”浙江、蘇、松荒田稅糧減除二百七十七萬余石”,同樣因天災導致糧食減產;緊隨其後的七月,山西又遭災,明英宗又下令「 ”免山西夏稅之半”。——《明史·英宗前紀》
而且據《明史·英宗前紀》上的記載,截至正統六年(1442年),明朝幾乎每年都會有一部分地區遭遇旱災、水災、或者是地震、蝗災什么的。
如此高頻的自然災害,勢必就會導致「 ”災民”數量的急速暴增,而明朝預備倉糧食不足的現象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且短缺數量極為龐大,光憑明朝自身出錢購買糧食顯然不大夠。
更何況明英宗還曾下詔「 ”減光祿寺膳夫四千七百余人”,這也就意味着明朝的「 ”財政體系”自身已經是略微有點捉襟見肘,又哪里還拿的出太多的「 ”錢”去購買糧食補充「 ”預備倉”。——《明史·英宗前紀》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明英宗已經意識到了「 ”大明寶鈔”所引起的「 ”通貨膨脹”的嚴重性,只不過當時的明朝並未形成完備的貨幣回收體系,所以明英宗還並未確定「 ”通貨膨脹”的問題到底是出在了哪個環節,所以只能盡可能的減少其印刷量。
故而,也就只能想辦法擴大「 ”預備倉”的糧食來源途徑,使得明朝可以在實現救濟百姓的目的同時,還能盡可能的減少「 ”財政支出”。畢竟不管怎么說,「 ”預備倉”終究還屬於「 ”賑貸”,固然不一定能完全收回,但相較於單純的「 ”賑濟”,顯然「 ”賑貸”要好太多不是嗎?
明朝官員示意畫像插圖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難發現,明英宗朱祁鎮對明朝「 ”預備倉”管理體系的改革之所以能夠成功並取得一定成效,其原因就正是因為明英宗能夠真正的抓住問題的根源,繼而從根本上去着手解決「 ”預備倉”糧食不足的問題。
一邊嚴格整頓吏治,打擊了明朝預備倉管理體系中積弊已久的官員貪腐問題。
另外一邊又因糧食不足問題積弊已久,空缺太大,亦或者是「 ”通貨膨脹”的趨勢已經顯露,所以也就只能想方設法的將「 ”預備倉”的糧食來源途徑進行擴大,為預備倉循環體系的良性循環增加一份額外的保障。
從而讓「 ”預備倉”糧食不足的問題在正統年間得到了有效的緩解,並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出了其救濟災民、造福百姓的作用,使得百姓不至於在遇到災荒之時,因無米下鍋而流離失所,甚至是對朝廷產生不滿,繼而揭竿而起,發動起義。
屬實對明英宗維持社會秩序。安撫民心等方面都具有着極為積極的意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起到鞏固政權統一的作用。
【end】
相关参考
美國釋放兩大不尋常信號,召集100萬預備役,隨後開始下令撤僑
新型冠狀病毒已出現3個多月之久,它的破壞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非常大。雖然我國的疫情已經實現基本的控制,但國外的疫情正處於上升期。我國確診人數只有8萬,而一個月國外的確診病例人數已超100萬,這種速度是我
美國釋放兩大不尋常信號,召集100萬預備役,隨後開始下令撤僑
新型冠狀病毒已出現3個多月之久,它的破壞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非常大。雖然我國的疫情已經實現基本的控制,但國外的疫情正處於上升期。我國確診人數只有8萬,而一個月國外的確診病例人數已超100萬,這種速度是我
饑民的產生,與隋朝儲備了多少糧食是沒有多大關係的。饑民的產生是社會制度的問題,是生產方式的問題,與隋朝的糧倉儲備了多少糧食沒有多大關係,與地主家的糧倉有多少糧食也沒有多大關係。從表面邏輯看,隋朝建立那
一、生齒日繁:有清一代北京的人口規模和結構1644年的清朝入關,改變了北京的城市地理空間格局,也改變了這座古老帝都的人口構成。隨著八旗鐵騎一起進入北京的還有生齒日繁的家屬。為了安置入京的八旗人口,順治
「民以食為天」自我國古代,社會階級分為「士、農、工、商」四等,無論是今天我們現代化的祖國,還是千百年前的封建社會裡,農民都是最為重要的同樣,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農業大國,尤其是古代,那個以農
每當遇到災害或者疫情的時候,糧食緊缺糧價便會大漲,為了平抑糧價,政府往往會從國家糧倉拿出糧食平價銷售給百姓,被稱為“平糶”,是清代的一項濟貧賑災制度。為了保證平糶的順利進行,避免摻雜使假、暗箱操作和徇
由于加了“人心不足”四个字所以“蛇吞象”就变成了痴心妄想、不自量力的意思!其实关于蛇吞象可以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字面意思这个典故是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还有一句是出自战国楚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原本是从《山海经》「”巴蛇吞象”的典故演化而来,但人们却更多的相信这么一个传说: 宋仁宗年间,深泽某村,一家母子两人,母亲年迈多病,儿子唤作王
核心提示:父亲罗荣桓曾经组建1万多人的第8军团参加长征,打过湘江后已不足千人,“可见过程多么惨烈。”但每逢问到长征时的艰难,父亲总是轻描淡写,“跟着走,就能走出去。”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