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認知

Posted 墓志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顛覆傳統認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顛覆傳統認知

關於海軍實力的衡量,400多年前的俞大猷早已一針見血的指出,他在 《正氣堂集》中記載,「 ”海上之戰無他術, 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而已”。

如果以艦船大小來衡量,那么明朝與西方的海軍實力對比到底如何?江蘇出土了一塊石碑,揭開了明朝最經典的海軍艦隊——鄭和艦隊的真面貌,事實證明明朝海軍船只比史書記載的還要大,領先西方200年!

作為中國最傳奇的一支艦隊,鄭和艦隊到底有多大,卻一直迷霧重重、且備受質疑,原因在於鄭和艦隊的原始檔案不見蹤跡。有人說是明朝劉大夏燒毀,有人說是乾隆毀之,兩種說法各有證據,但考慮到劉大夏之後的嘉靖年間的《武備志》中有《鄭和航海圖》,作者曾經查閱過鄭和下西洋的主要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因此乾隆毀掉鄭和艦隊史料的可能性更大。

明朝馬歡的《瀛涯勝覽》中記載,「 ”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

《明史·鄭和傳》中記載大同小異:「 ”和等造大船,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中容數百人”。

但由於原始資料的消失,所以以上說法備受質疑。通過對《瀛涯勝覽》多種版本的比對,有學者指出寶船尺寸的記載很可能並非出自馬歡本人之手,而是後人的附會。至於附會的來源,可能是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瀛涯勝覽》的記載,又影響到後來的《明史》,所以下西洋船只實際沒史書描述的這么大。

對於史書記載,不少西方學者極為不屑,認為以600年前明朝落後的技術水平,根本不可能造出如此巨大的艦船。更何況,中國人的史書記載未必真實,很可能是自我吹噓罷了。

那么,鄭和船隊的艦船到底有多大呢?

上世紀,在明代南京龍江船廠遺址上,兩次出土了全長超過11米的巨型舵桿,似可與史書記載相符。但巨型舵桿的出土,並不能一定證明船只大小,因為這可能是還未建好的艦船舵桿,所以還是缺少真正的實錘。

2010年,在南京江寧的祖堂山地區,考古專家挖出一座明朝太監墓,證實鄭和船隊的船只真的很大,比史書記載的還要大。

根據出土的墓志銘介紹,這位太監叫洪保,雲南大理人,13歲進宮成太監,與鄭和是老鄉。他29歲開始跟隨朱棣,是推翻建文帝的功臣之一。洪保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即鄭和下西洋時候的隨員,屬於親歷者,因此他的墓志銘史料價值極高。

洪保墓志銘記載,「 ”永樂紀元,授內承運庫副使,蒙賜前名。充副使,統領軍士,乘大福等號五千料巨舶。齎捧詔敕使西洋各番國、撫諭遠人”。

這句話中透露了兩條信息:一是朱棣上台第一年,洪保就任下西洋副使,二是當時乘坐的是5000料巨船「 ”大福號”,不僅有船號的記錄,還有船的載重量。

5000料的巨船換算成噸位的話,應該有多大呢?料在是古代一種容量單位,1料相當於1石。根據《明史》中「 ”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的記載,學者研究認為鄭和寶船長138米,寬56米,大約是2000料,相當於現在排水量1000噸。但根據洪保墓志銘記載,鄭和寶船排水量為2500多噸的巨無霸,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在600年前絕對是一個世界級的造船神話。

其實,根據元明時期的史料,5000料並非當時巨船的極限,比如「 ”元任海道萬戶,家造三巨舶,大者勝萬石,中者八千,小者六千”,所謂「 ”家造三巨舶”,就是自家造的,屬於民間造船,而1料相當於1石,萬石就是萬料,小的也有6000料,足見鄭和寶船的5000料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當然,萬石的民間巨船,可能只能沿海使用,而鄭和寶船需要能夠深入遠洋,搏擊海洋上的大風大浪,需要更為堅固,所以才濃縮為5000料。

關於鄭和寶船的規模,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鄭和寶船可能就有萬料,排水量高達5000噸。

上文提到的洪保「 ”充副使,統領軍士”,那么其中的正使又是誰呢?墓志銘中沒有提及,但通過清乾隆年間的《敕封天後志》等史料記載,「 ”永樂元年,差太監鄭和等往暹羅國(今天的泰國)”,說明當時正使是鄭和。

這一觀點認為,鄭和與洪保乘坐的並非同一艘船只,主要是防止發生意外,比如遭遇海上風暴等,正使發生不測,另外副使接過指揮權。因此,既然洪保乘坐的船只是5000料,那么鄭和乘坐的寶船可能更大,甚至高達萬料也就不奇怪了。

值得一提的是,洪保這一記載,還揭開了一個謎團,即鄭和下西洋至少有八次,因為永樂元年的下西洋,並沒有被列入「 ”七次下西洋”之中。另外,學者研究發現,1424年鄭和還有一次去舊港(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巨港一帶),因此綜合來看應該是「 ”鄭和九次下西洋”,而非七次。

洪保提到的是「 ”大福號”,只是永樂元年的船只,那么等到史書記載的「 ”鄭和下西洋”時,以朱棣好大喜功的性格,會不會制造更大的船只呢?不管是否還有更大的船只,但洪保墓志記載的5000料「 ”大福號”,就徹底打破了西方的質疑,以至不少西方學者連聲感慨不可思議!

相比之下,甚至在17世紀的絕大多數時刻,最大的西方戰列艦排水量只在1200噸左右,最大的商船在2000噸左右,與鄭和艦隊相比,足足落後了至少200年。其實,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國最大的戰列艦排水量還只有1746噸。

不少西方學者的邏輯是,連海洋強國西方都做不到,海洋弱國中國自然更做不到了,所以大加質疑大放厥詞,殊不知,鄭和寶船根本不是只有2000料,而是龐大的5000料,甚至更為龐大。

相关参考

敦煌文書出土,揭開伏羲女媧關系,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

1942年9月,在湖南長沙東郊子彈庫地區的一座楚墓中,出土了一塊帛書,史稱「”楚帛書”,上面記載了中國最早的創世神話,即創世之初天地混沌,暗昧無日風大雨多,伏羲娶女媧生了四個孩子,協助禹和契治理洪水,

敦煌文書出土,揭開伏羲女媧關系,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

1942年9月,在湖南長沙東郊子彈庫地區的一座楚墓中,出土了一塊帛書,史稱「”楚帛書”,上面記載了中國最早的創世神話,即創世之初天地混沌,暗昧無日風大雨多,伏羲娶女媧生了四個孩子,協助禹和契治理洪水,

拋棄老人在中國是叛逆,爲何日本卻很自然

引言:歷史上,中國人一直以來的傳統認知就是尊老愛幼。而在尊老愛幼中,尊老尤爲重要。普遍來說,尤其是在中國古代,如果誰對自己家中的老人不好,那肯定會受到家人的譴責,還會被古代的主流社會所唾棄,正因爲如此

超美的手繪古風佳人,創意浮世繪繪畫,顛覆日本藝妓的白臉形象

“我始終相信,有一羣同類,愛畫、愛美、愛生活。歡迎關注一格插畫。”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組好看的手繪古風佳人圖,出自日本繪畫藝術家田村吉康。田村吉康出生於1977年,他通過自學的日本畫和西洋繪畫的傳統畫法,

它們的關係與應用

轉自:量子認知哲學園鳴謝在上篇文章里我們介紹了模糊邏輯:研究人的大腦認知思維形式的邏輯科學。有人可能會問,傳統邏輯、模糊邏輯與量子邏輯是什麼樣的基本關係呢?這是一個頗為有趣的問題。具體深入地討論這個問

從量子出發,還是從認知出發

轉自:量子認知哲學園鳴謝量子認知理論,英文QuantumCognition,是當代認知科學中的一個新型的邊緣學科,通過對認知科學中的現象進行建模,運用量子力學理論的數學方法,研究與描述人的認知及其決策

元素只是手段,唯有精神與文化才能恆久傳承

經常看到有人對中式持懷疑態度。照搬傳統太生硬古板;現有的新中式又太現代;更別提那些只有一點中式元素的混搭了,好像中式根本就不適合現代的高樓大廈一樣。雖然表面上看也有點道理,但其實這是走入了一個認知的誤

元素只是手段,唯有精神與文化才能恆久傳承

經常看到有人對中式持懷疑態度。照搬傳統太生硬古板;現有的新中式又太現代;更別提那些只有一點中式元素的混搭了,好像中式根本就不適合現代的高樓大廈一樣。雖然表面上看也有點道理,但其實這是走入了一個認知的誤

從召對臣下對話,看道光帝施政水平,顛覆野史全部調侃和歪曲

撰文/趙夢得道光帝的書屋懸掛著他自己書寫的箴言:「事愈大,心愈小;情愈急,氣愈和。」此處便可看出,他一直在砥礪自我的性情修養。道光畫像在系統的宮廷教育培養下,「經史融通,奎藻日新」,因此深得嘉慶的喜愛

被儒家學者視為異端邪說的《竹書紀年》,顛覆我們的上古歷史觀

晉朝立國之初,因一次盜墓事件,挖掘出了大量的竹簡文史資料。後來晉武帝安排史官研究破譯,整理出來了:《名》三篇、《大曆》二篇、《易經》二篇、《國語》三篇、《穆天子傳》五篇、《瑣語》十一篇、《紀年》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