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是輸給父權皇權,還是輸給了天理人情
Posted 太子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標是輸給父權皇權,還是輸給了天理人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標是輸給父權皇權,還是輸給了天理人情
朱老爺子又發怒了,朱老爺子又追打他大兒子了,朱老爺子又沒追上沒打着,朱老爺子又跟他大兒子和好如初了。這種事情看在大明洪武朝文武群臣眼里,已經是慣見不驚了。大臣們不但不驚訝驚恐,反而一個個揣起手來看熱鬧:在步步殺機的朝堂上,只有這一刻的朱元璋是真實的,這時候的洪武大帝,不是那個將貪官剝皮實草的閻君,而是一個咋咋呼呼嚇唬人的暴躁老爹。
朱元璋一生最愛兩個人,一個是他的大腳馬皇後,另一個就是他的大兒子朱標。這個朱標是古往今來第一受寵太子,經常跟皇帝老爹犟嘴,但老爹從來不擺皇帝架子,前一刻暴跳如雷,轉過臉來又和風細雨,好像剛才對兒子喊打喊殺的是別人家的老頭兒。
大家都看到了朱元璋的老虎脾氣:既有王者發威百獸震惶,也有頻頻回顧舐犢情深。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朱元璋、馬皇後、朱標三口之間有着尋常帝王家所沒有的人間真情:這種事情要是發生在漢武帝唐太宗乃至清康熙時期,太子早就變成階下囚了。
我們細看之下,還會發現朱標與朱元璋之爭,都是在禮法范圍內的「 ”合理沖撞”:讓朱元璋體驗到了做爹打罵兒子的威嚴,讓朱標體會到了「 ”老爹拿我沒招兒”的小小滿足,同時也給了文武群臣放松的機會——假裝暴怒的朱元璋,只有在這時候是充滿溫情的。
咱們今天要說的朱元璋又要打朱標,朱標又跑掉了,不是讀者諸君耳熟能詳的「 ”棘杖去刺”之爭,而是發生在洪武七年的一場未遂家暴(好像朱元璋就沒有既遂過):朱元璋讓朱標為庶母穿超越禮制的孝服,熟讀經史典籍的朱標當然不肯,於是爺倆又在朝堂上鬧騰起來了——這一鬧騰,就把「 ”五服之禮”正式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了下來。
一、太子朱標為什么敢跟老爹當眾唱反調
自從大明建國,朱元璋就已經成了一尊神,但是在兩個人眼里除外。這兩個人中,第二個就是太子朱標。在朱標眼里,朱重八就是他老爹,不是什么皇帝,自己也不是什么太子,而是老朱家的頂門長子,相當於副家長,老爹說錯話辦錯事,自己不指出來就是不孝。至於朱標頂撞朱元璋,會不會影響到太子之位,這爺倆誰都沒想過。
朱元璋沒上過學,即使後來很有文化,詩寫得也不錯,那也是自學成才,屬於野路子。自己吃過的苦,不能讓孩子再吃一次,朱元璋就跟所有的正常老爹一樣,對朱標的教育工作抓得很緊——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窮也不能窮教育。
朱元璋還沒當皇帝,就把當時天下第一文人宋濂聘為家庭教師,讓他負責長子朱標的學業:「 ”興宗孝康皇帝標,太祖長子也,母高皇後。元至正十五年生於太平陳迪家。太祖為吳王,立為王世子,從宋濂受經。”
朱元璋當了皇帝,他手下的頂尖人才馬上都有了另一個身份——兼職太子老師:「 ”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徐達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馮宗異兼右詹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趙庸、王溥兼副詹事,楊憲兼詹事丞,康茂才、張興祖兼左右率府使,顧時、孫興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吳楨、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鄧愈、湯和兼諭德,劉基、章溢兼贊善大夫,文原吉、范顯祖兼太子賓客。”
看看吧,在大明開國之初,要是不在太子府兼個職,簡直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朝廷重臣。
朱元璋之所以把這些當世英才一股腦派去教導太子,就是想讓兒子比自己更優秀。害怕太子尾大不掉搶班奪權,這種擔憂在朱元璋心里根本就不存在:「 ”朕於東宮不別設府僚,而以卿等兼領者,蓋軍旅未息,朕若有事於外,必太子監國。”
朱元璋明確告訴手下:「 ”我們父子一心,你們也要像對待我一樣對待太子。”
除了給太子朱標配備重臣做老師,朱元璋還專門給兒子建了一座圖書館:「 ”建大本堂,取古今圖籍充其中,征四方名儒教太子諸王,分番夜直,選才俊之士充伴讀。”
朱元璋對手下文臣武將不太好,俸祿比較低,貪污就殺頭,但是對這些「 ”老師”卻十分客氣:「 ”帝時時賜宴賦詩,商搉古今,評論文字無虛日。命諸儒作《鍾山龍蟠賦》。置酒歡甚,自作《時雪賦》,賜東宮官。令三師、諭德朝賀東宮,東宮答拜。”
與康熙當着兒子們的面暴打老師不同,朱元璋要求兒子要對老師保持足夠的禮貌和尊敬,所以太子一到過年過節就會很忙——老師們給太子拜年,太子也得回拜。
就是在這一幫飽學鴻儒和當世名將教導下,朱標的成績非常出色,可以說是德育智育雙豐收,朱元璋也很放心地把事情都交給太子處理,好像太子出成績,自己臉上更有光彩:「 ”(洪武)十年,令自今政事並啟太子處分,然後奏聞。諭曰:‘吾自有天下以來,未嘗暇逸,於諸事務惟恐毫發失當,以負上天付托之意。戴星而朝,夜分而寢,爾所親見。爾能體而行之,天下之福也。’”
朱標是個好人,他對誰都好:「 ”太子為人友愛。秦(老二朱樉)、周(老五朱橚)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有告晉王(老三朱棡)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
就是這個對誰都好的朱標,偏偏經常跟老爹犯犟——這恰恰是朱標最大的仁孝:當時已經沒有幾個人敢對朱老爺子發表不同意見了,如果自己這個親兒子再不說話,老爹就真要變成孤家寡人了。
事實證明,閻王脾氣的朱元璋還真就吃大兒子這一套。大臣們總是看見朱元璋對大兒子發火,卻總不見動真格的,他倆吵架,只是「 ”執行家法”,跟王法無關,也不許大臣和宮廷和侍衛瞎摻和,爺倆吵完就拉倒,誰也不記仇:每隔幾天,老朱頭就會拎着椅子棒子滿朝堂攆朱標,樂此不疲;朱標是「 ”你攆我就跑”,每次都能跑贏。
二、為什么說朱元璋要揍朱標是禮制之爭
明朝是一個很講道理的朝代,大臣們似乎也不太慣着皇帝。比如後來就有大臣不讓嘉靖皇帝認親爹,也不讓萬歷皇帝立自己喜歡的兒子為太子,而且絕大多數時候,明朝皇帝都拿這些「 ”講理”的大臣沒辦法。朱元璋不跟大臣講理,但是遇到一個「 ”講理的兒子”,他也沒咒念。
這次朱元璋跟朱標的沖突,記載於吳中四才子之首徐禎卿所著《剪勝野聞》之中:「 ”貴妃某氏薨,太祖詔太子服齊衰杖期,太子曰:‘禮惟士為庶母服緦麻,大夫以上為庶母則無服……諸侯之庶子不為庶母服,而況於天子之嗣乎?’帝大怒,以劍逐之,太子走,且曰:‘大杖則走。’”
從這件事上,我們能看出朱標很重感情,經常會因為親人而做出違背常理的事情,但是「 ”很不幸”,他遇到了認死理的兒子朱標,而且這個朱標認死理,還很調皮,明知道老爹拎着寶劍跟自己賽跑就是虛張聲勢嚇唬人,就回過頭來故意氣人——這么一邊跑一邊「 ”挑釁”,也不怕老爹真急眼。
這時候我們就要看看在這起家庭糾紛中,朱標和朱元璋誰有理了。
讀者諸君的古文功底都相當深厚,所以徐禎卿的話不用翻譯,大家也能從中看出搞笑的場景來。尤其是「 ”帝大怒,以劍逐之,太子走,且曰……”,畫面鮮活生動,翻譯過來就失去了其中妙趣。
咱們這里要探討的,其實就是四個字:「 ”齊衰杖期。”
齊衰杖期前兩個字大家可能讀錯,它們因讀作「 ”茲崔”,是五服之禮的第二等,僅次於斬衰。都是粗麻布孝服(所謂披麻戴孝就源於此),斬衰毛邊兒,齊衰縫邊兒,穿着比斬衰舒服一點。所謂杖期,就是在穿孝服的同時,還要拄一根棍子(讓人想起了哭喪棒)。
朱元璋的貴妃死了,朱元璋讓朱標齊衰杖期,朱標表示這不合禮法,同時還認為自己給庶母齊衰杖期,不僅僅是丟了自己的面子,還有「 ”克父”之嫌——親爹不在了,兒子才可以拿起哭喪棒。
於是這就引發了當時的一場「 ”喪禮大討論”,有人支持朱標,有人支持朱元璋。
把《明史·卷六十·志第三十六·禮十四·凶禮三》跟《剪勝野聞》兩相對照,我們就知道這位逝者是成穆貴妃孫氏,事情發生時間是洪武七年。因為孫貴妃只生了四個女兒沒有兒子,朱元璋就讓周王朱橚以親生兒子身份為她服喪三年(斬衰),讓朱標和其他兒子齊衰杖期。
事實上不僅僅是朱標反對自己齊衰杖期,就連當時的大臣也不贊成,一看這爺倆「 ”打起來”了,禮部尚書牛諒等人就站出來替太子朱標說話:「 ”按照周朝《儀禮》的規定,父親(比如您老人家)還在世,兒子可以為母親穿一年孝服,但是庶母死了,嫡子是不用服喪的(若庶母則無服)。”
朱元璋一看沒人幫自己說話,也難得地講了一回道理:「 ”父母之恩一也,而低昂若是,不情甚矣。”這樣看來,朱元璋還真是古代講究男女平等、父母同恩第一人。
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有道理,朱元璋還特意給宋濂下詔書:「 ”人情無窮,而禮為適宜。人心所安,即天理所在。爾等其考定喪禮。”
可能是被朱元璋的話打動了,宋濂一頭扎進古代典籍,翻閱了四十二位古代名人喪母之後的做法,得出了一個結論:「 ”願服三年者二十八人,服期年者十四人。”
朱元璋一拍大腿:「 ”我說的不錯吧?理不辨不明話不說不透,咱們從今天起就要立個規矩,父母平等!”
於是從大明洪武七年開始執行新的喪禮:「 ”子為父母,庶子為其母,皆斬衰三年。嫡子、眾子為庶母,皆齊衰杖期。仍命以五服喪制,並著為書,使內外遵寧。其制服五:曰斬衰,以至粗麻布為之,不縫下邊;曰齊衰,以稍粗麻布為之,縫下邊;曰大功,以粗熟布為之;曰小功,以稍粗熟布為之;曰緦麻,以稍細熟布為之。”
一看老爹引經據典找到了理由還制定了條例,連自己的老師宋濂也站了過去,自己這個大兒子也不能帶頭壞老爹的規矩,於是就穿上齊衰去見老爹,老爹一看兒子已經用實際行動認錯,也就消了火了:「 ”太子感悟,遂齊衰見帝謝罪,帝怒始釋。”
三、朱標輸給朱元璋,不是輸給父權皇權,而是輸給天理人情
這場父子之爭,以皇帝老爹朱元璋獲得完勝而告終。
這次未遂家暴,並沒有影響朱元璋與朱標的感情。通過這次事件,我們也能看出朱元璋還真不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即使是對自己的兒子兼太子,雖然耍夠了家長威風,但最後還要回歸於理性。
所以說朱標輸給朱元璋,不是輸給父權皇權,而是輸給了天理人情——老朱先生的說法有理有據,還真不容易駁倒,連朱標也只能心服口服。
如果老朱沒道理,小朱也未必會低頭,這件事只能是冷處理幾天就過去了,反正老朱也不會跟小朱動真格的。父子爺倆血濃於水,總不會為這件事反目成仇。
也就是從朱元璋這次攆着要揍朱標,引發的連鎖反應,才第一次以法律條文的形式,規定了五服的范圍和形制。僅這一點上,我們就必須承認:朱元璋雖然沒上過學,但還是挺有文化的,起碼比李雲龍有文化……
相关参考
大秦帝國浩浩湯湯,一掃六合,吞二周和亡諸侯,卻僅僅活了14年便迅速分崩離析。很多人把秦滅亡的原因歸咎在李斯,趙高和胡亥這三個人身上。趙高小人一個,該罵;胡亥廢物君主一個,該罵;可是李斯,與呂不韋並稱為
很多人都知道李白被稱為「詩仙」,而他的詩也是令人津津樂道,豪放洒脫。李白不得不算得上是曠世奇才,幾千年就只出現了他這麼一個,他的骨子裡有一種傲氣,但是就算是這樣優秀的李白,在作詩上面他也輸過,而且輸得
縱觀歷史,有多少盛極一時的國家倒在時代大變革前夕:封建中國輸在同時代格格不入的社會制度上,蘇聯輸給了病入骨髓的體制,而咱們這篇文章要講的法國則在基本理念上出了岔子。如今,網絡上非常流行「”辱法”這個梗
縱觀歷史,有多少盛極一時的國家倒在時代大變革前夕:封建中國輸在同時代格格不入的社會制度上,蘇聯輸給了病入骨髓的體制,而咱們這篇文章要講的法國則在基本理念上出了岔子。如今,網絡上非常流行「”辱法”這個梗
朱標,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長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父親。朱元璋在位時期,朱標為太子,可惜,朱標卻一直是太子,直至死時還是太子,一直沒有當上皇帝。朱標簡介:朱標,男,出生於1355年10月10日,死於139
朱標,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長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父親。朱元璋在位時期,朱標為太子,可惜,朱標卻一直是太子,直至死時還是太子,一直沒有當上皇帝。朱標簡介:朱標,男,出生於1355年10月10日,死於139
朱元璋和朱標的父子感情,大概是歷代皇帝與太子之間最好的。朱標是嫡長子,從小就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明朝才建立就被冊為皇太子,重點培養毫無猜忌,地位非常穩固。但是,朱元璋看重朱標,未必就看重朱允炆。選擇朱允
由於正史《三國志》的文風過於嚴謹,所以其中基本上看不到兩個武將之間進行巔峰對決的宏偉畫面。不過中華兒女的聰明才智是不會輸給那些客觀條件的,明朝才子羅貫中就用《三國演義》彌補了三國迷們的遺憾。演義的橫空
自打二戰一開始就註定了德國失敗的結局,德國確實有接近勝利的時刻,但卻永遠夠不到勝利毋庸置疑,希特勒發動二戰是德國近代史上最大的錯誤,二戰對德國的傷害要遠大於一戰。畢竟一戰雖然也是輸了,但一戰沒有波及德
縱觀歷朝歷代,宋朝可謂是一個獨樹一幟的朝代,它的經濟發達,並且文化發展的極其昌盛,所以有著「富宋」、「文宋」之稱。但強大的經濟、文化實力之外,宋朝的武力的確是讓人不敢恭維,對外戰爭可謂是輸得一塌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