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權新立、百廢待興,唐王朝如何建立運用 ”村”制度來鞏固統治
Posted 制度
篇首语: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權新立、百廢待興,唐王朝如何建立運用 ”村”制度來鞏固統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權新立、百廢待興,唐王朝如何建立運用 ”村”制度來鞏固統治
文:失落的古跡自唐王朝建國後,百廢待興,如何有效地加強行政管理、鞏固新生政權的統治,是統治者面臨的最大考驗。在結合前朝覆滅的原因以及唐王朝自身的實際情況下,唐朝的統治者實行了「 ”村”管理制度,這一制度的實行是唐朝劃分國家區域,整頓地區混亂的一種有效行政制度。
唐朝的「 ”村落”
一、唐朝頒發政令,明確「 ”村”制度的建立,並加以完善與推行。此外,唐朝還對村官的設置做出了革新與規范
有關唐朝「 ”村”制度的建立,有所記載的史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唐高祖武德七年。
《近事會元》記載:「 ”唐高祖武德七年令雲:在邑居者為坊,在田野者為村。”
唐高祖武德七年,唐朝頒布法令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 ”村制度”,法令嚴格規定「 ”野外為村,邑居為坊”。「 ”村”與「 ”坊”的劃分成為了唐朝管理城市的有效措施之一。
唐朝的城市是按照劃分的坊來管理的,唐朝時期的市坊數量很多,單單是成都城內就有十二個坊,其中金馬坊,花林坊以及萬秀坊等都是較為知名的坊,還有部分坊的命名是代表了國家對其的表彰等含義。
唐朝在長安定都後,將原先的村居新建為宮殿或坊地等,用坊名替代了原先的村名。《舊唐書》等史古籍中有記載,例如長安城內原先有個唐興村,承天門正是在此村的基礎上建成;還有在《寺塔記下》中曾記載過唐朝的宣陽坊是在雍村的舊址上建成。
唐朝時期地方上的州縣內一般都會設有城郭,但是有的城郭因為地理環境限制以及境內資源匱乏,導致城鎮發展較為遲緩,這時的城郭就需要依附於村來發展。
唐朝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為加強對村和坊的管理,鞏固新生政權統治,武德七年唐朝頒布政令,政令規定在州下設縣,縣下設鄉里,鄉里下轄村。為了形成從上至下的完整的行政管理系統,唐朝政府不僅在坊里設置了坊正、鄉里設置鄉正和里正,還在村內設有村正。
《唐六典》記載: 「 ”百戶為里,五里為鄉。兩京及州縣之郭內分為坊,郊外為村。里及村坊,皆有正,以司督察。四家為鄰五家為保。保有長,以相禁約。”
對於村官的設置,唐朝政府規定了明確的管理范圍:居民一百戶為一里,每里會設置一個里正專門管理居民戶口登記問題以及當地的農業耕種活動,督促農民及時繳納賦稅服徭役,並監察當地有沒有出現違法現象。
未滿十戶的村內不會設置村正,而且將這幾戶居民並入其他的村正管轄范圍。百戶以下,十戶以上的會在村內設置一名村正進行管理。而村內的住戶達到百家以上的,會按律令再增設一位村正協助管理。
對於村官的選拔,唐朝時期村官的產生一般來源於村民推舉,有時也會由朝廷任命,村正本人必須來自本村,並且需由家世清白強壯能干的男丁來擔任。
村正的職責類似於城市里的坊正,主要負責村內的田地耕種,桑樹種植等農業活動,以及檢察村內有無違法亂紀之人,還會負責催促村民及時繳納賦稅和服兵役等活動。
唐朝將「 ”村”作為一種基層行政組織寫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中,從而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整的「 ”村”制度。
唐朝的疆域
二、唐朝統治者對於村坊制度的靈活運用,以及村坊制度的實行在鞏固唐朝統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一)唐朝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來實行村坊制度,有效地促進了地方發展、加強了中央行政管理
西州鄉里村坊制度的執行: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鞏固政權統治,將西昌改為了西州,並在西州區域內全面推行鄉里村坊制度。僅在開元年間,唐朝在西州境內就設置了二十四個鄉,但是由於西州地處沙漠,常年干旱,城市的發展只能依靠綠洲。
所以當地居民多以綠洲作為聚居地,西州境內的鄉基本就相當於小城市的存在。唐朝在這些小城內又設有城主,城局,坊正和里正等職位,以便細化對城市的管理,西州城主一職來源於西域地區,城主主要負責西州境內州縣和鎮的城門開啟與關閉等事宜。
嶺南一帶村的發展:早在三國時期,嶺南一帶就出現了「 ”村”的概念,到唐朝以後,嶺南地區村的規模逐漸發展擴展,《南部新書》中曾記載廣州有個山村里種植了很多訶梨勒樹,每年都要經由廣州上貢朝廷。唐朝時期的嶺南地區並不受朝廷重視,經常會有官員被貶到嶺南一帶。
嶺南「 ”村落”
嶺南地區的行政機構並不多,在此前提下,每個城鎮下轄的鄉里反而成為了基層的主要行政系統。不過由於嶺南並不受中央朝廷的關注,所以朝廷頒發的各項政策在嶺南地區並不會得到全面的落實、實施,這也導致唐朝時期嶺南一帶關於「 ”村”的劃分不夠明確。
西南等地的村制度:唐朝西南一帶的居民大多都是從中原內地遷徙而來的百姓後代,這些人大多受到中原地區制度建設的影響,對於鄉里村坊制度的建設也比較關注。西南地區一般由一個部落形成州過縣,州縣內基本都是同姓,這些同姓居民聚集在一起又形成了一個個村邑,在村邑內朝廷也會設置基層管理人員來管理當地事務。
(二)除了中原百姓,唐朝還將「 ”村”制度運用於安置歸順的外來百姓,在給予他們一定自治權的同時,也加強了中央對他們的控制管理
唐朝時期國家經濟政治和文化等領域高度繁榮,國力強盛,吸引了很多外來部族人民向唐朝境內歸遷,例如突厥人、吐蕃人等,其中以粟特人的在唐朝歷史中記載最多。
粟特部族是古老的西域部落,生活在中亞一帶,從東漢時期就開始活躍於絲綢之路上,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唐朝的強盛吸引了部分的粟特人定居在唐朝境內,甚至這些粟特人還聚居在敦煌一帶形成了專門的粟特從化鄉,鄉內的粟特人學習中原文化,生活習慣也逐漸趨於中原文化。
粟特從化鄉同中原的鄉里一樣,在鄉內設立了三名里正以及四名村正分別用來管理從化鄉內不同村邑的各項事務。從化鄉的形成不僅表明了唐朝時期國家經濟文化的發達吸引了外國人民前來定居,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唐朝統治者對於外來部族采用的文治懷柔安撫政策。
外來部族向唐朝內遷
除了粟特部落,敦煌邊境一帶有很多胡人因為自己部族發生戰爭或者受到其他少數民族的騷擾無法生存,從而逃亡到唐朝境內。對於這些人,唐朝政府也根據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所屬民族進行安置,在敦煌境內劃分出一定的區域作為這些少數部族人民的聚居鄉,並給他們編入當地戶籍,合理安置。
唐朝律法規定對於外來的歸漢部族,唐朝政府會對其進行一定的安置撫慰。公元737年,唐朝法令規定對於那些向中原內地遷移,歸降漢族朝廷的少數民族百姓,在其安置的州縣內會給予一定的補貼。保障這些百姓的基本生活水平,同時免去他們十年的賦稅,從而保證這些外來部族的人民可以在唐朝境內更好生活。
在這些從化鄉以及由少數民族聚居而成的鄉鎮內,當地居民享有一定的自治權,他們也可以建立基層行政組織,行使自己的權利,也可以保留自己民族的生活習慣。 不過關於鄉內人員去留以及戶籍變遷等事務還是由所在縣的縣司進行管理,這就保證了在給予外來部族人民一定自治權的同時也能有效加強政府對他們的控制。
唐朝各民族的融合
三、唐朝「 ”村”制度有效地維護了唐王的朝封建統治,並給後世的城市規劃建設提供了借鑒
唐朝「 ”村”制度的實行源於武德年間,發展完善於開元年間,有效地維護了封建統治及市場秩序。這一制度的實行促進了唐朝國家的經濟發展,對唐朝前中期基層行政的建設與國力的恢復發展有着重大意義。
唐朝不僅在中原境內實行鄉里村坊制度,在邊境以及安撫歸百姓上也推行了此政策。通過對朝廷子民的混亂聚居情況進行全面的整頓,唐朝加強了對西域地區以及整個國家的控制。
唐朝從「 ”村”制度入手,整合了自魏晉南北朝以來混亂了數百年的基層行政系統。唐朝在城市的規劃建設上將生活區與商業區分開,注重維護朝廷統治與市場秩序,這一制度對後世的城市發展都有着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舊唐書》
《新唐書》
《貞觀政要》
相关参考
隋朝建立初期,是一個百廢待興、百亂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鑾寶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在多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修訂開皇律北周的法律既殘酷又混亂,「內外恐怖,人不自安」。在楊堅掌握北周政權時就曾
隋朝建立初期,是一個百廢待興、百亂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鑾寶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在多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修訂開皇律北周的法律既殘酷又混亂,「內外恐怖,人不自安」。在楊堅掌握北周政權時就曾
序言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令天下立預備倉,汆谷收貯以備賑濟”,很顯然,這是一個能在洪武初年那百廢待興狀態下造福百姓的「”良政”,但是在實際的推行中,預備倉卻由於管理體系的不完善
序言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令天下立預備倉,汆谷收貯以備賑濟”,很顯然,這是一個能在洪武初年那百廢待興狀態下造福百姓的「”良政”,但是在實際的推行中,預備倉卻由於管理體系的不完善
二戰以後,日本迅速恢復人口數量到一億,用的方法令人不齒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全世界將近六十多個國家都受到影響和波及,全球的經濟都瀕臨崩潰,百廢待興,所以戰後重建是所有國家的重中之重,因為常年戰爭每個國
二戰結束後,全球處於百廢待興階段,此時都想要爭霸世界的美蘇兩國開啟了長達44年的明爭暗鬥,最為明顯的就是軍事方面的爭鬥。蘇聯最強大時期兩國相差甚微,而且在軍事方面一度領先美國,只要蘇聯在某些領域有了進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在当时人看来,如此大的帝国治理难度一定很大,为了稳定帝国边界,秦始皇多在各地修路以确保秦军可以迅速抵达各地,及时控制帝国。许多年后,唐王朝建立,唐王朝是一个版图远远大于秦
公元7世纪初,吐蕃兴起于今西藏高原。唐贞观年间,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邻近的苏毗、羊同等,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军事、行政和法律制度,吐蕃开始强盛起来。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利于吐蕃向南、向西发展;由于唐朝先进的...
公元7世纪初,吐蕃兴起于今西藏高原。唐贞观年间,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邻近的苏毗、羊同等,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军事、行政和法律制度,吐蕃开始强盛起来。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利于吐蕃向南、向西发展;由于唐朝先进的...
從古到今,人才選拔制度都是每個政權的重中之重,選拔優秀人才進入到政府部門,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為什麽魏蜀吳三個政權如此短命,為什麽之後的東晉又出現了門閥政治?這都要從漢朝的人才選拔制度說起。夏商周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