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於財政,亡於東林黨的大明王朝
Posted 王朝
篇首语:你不好好奋斗,拿什么显摆的自己的成功,对于背后的人看不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敗於財政,亡於東林黨的大明王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敗於財政,亡於東林黨的大明王朝
東林黨,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便是鐵骨錚錚,慷慨壯烈。「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東林黨代表了正義的一方。東林黨人是一群以拯救天下為己任的清廉的官員。然歷史上真實的東林黨是什么樣的呢?一、東林黨對明朝稅收的影響
縱觀整個明朝,由於朝廷制度的原因,可以說是嚴重的重農抑商,這也造成了明朝的財政主要以農業稅為主。隆慶四年(1570)年左右,明朝每年的財政收入約為3078萬兩,而其中農業稅占比高達81%,工商雜稅只占總收入的12%。萬歷年間,張居正改革稅制,開始逐漸加重工商稅的征收,然而由於東林黨人的干涉,工商稅先後三次被廢。
1、張居正去世:工商稅一次被廢。萬歷初年,張居正主持改革,而稅收方面的改革重點,就是加大了工商稅的征收。這極大的觸動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團,這種情況下,東林黨開始形成。張居正死後,東林黨人開始對其進行清算,張居正一派官員遭到嚴重打壓,清算完畢後東林黨人立即廢除了張居正的稅收制度。
2、萬歷皇帝去世:工商稅二次被廢。張居正稅收制度被廢除後,萬歷皇帝明顯感覺到了國庫的緊張,因此仍然想方設法的從江南征收賦稅,但由於遭到掌管外庫的戶部阻撓,萬歷只能將征收工商稅的人物交給內庫。這便是所謂的萬歷皇帝貪財之謎,而實際上,萬歷三大征所用的錢,大部分是由內庫的工商稅進行支撐的。而在紅丸案、移宮案之後,東林黨開始在在萬歷死後再次把持朝政,掌權後的他們立即逼迫泰昌廢除了各地工商稅收,再次導致國庫開始吃緊。
3、魏忠賢去世:工商稅三次被廢。由於當時遼東戰事吃緊,空虛的國庫根本無法應對巨大的軍費開支,於是魏忠賢出現了,他再次開整工商稅,使得國庫又開始充足起來。然而好景不長,天啟皇帝死後,在崇禎皇帝支持下魏忠賢迅速倒台,東林黨再次掌權。於是工商稅再次被廢,至於遼東戰事吃緊,則是怎么省錢怎么搞,再加上將領的層層盤剝,導致遼東缺餉愈演愈烈,甚至激起兵變,而東林黨則將責任全部推到了遼東軍官身上,指責其貪污軍餉、指揮不當。
二、東林黨撤銷監察機構,官員貪污現象加劇
天啟皇帝駕崩後,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迅速倒台。至天啟七年(1627年)十二月,閹黨基本被清算一空,於是崇禎帝組建了一個全新的,以東林黨為首的內閣。東林黨人認為東廠等特務機構對官員的監察,就是對他們道德操守的嚴重懷疑,是對善於「 ”修身”的讀書人的一種侮辱,於是在這個全新內閣的建議下,崇禎撤銷了東廠這個最大的監察機構。緊接着,東林的「 ”君子們”再次向皇帝建議,應該撤銷分派往各地的其他監察機構和監察太監,例如各省的河道太監、茶稅太監等。
我們以河道衙門為例:早在嘉靖皇帝時期,由於當時洪水泛濫,嘉靖皇帝懷疑河道官員貪墨治河工款,於是派遣太監監督河工,這種監察讓各地官員「 ”深惡痛絕”,於是隆慶時期便被廢除。而在萬歷皇帝親政後,他不但重新派遣太監監督各地河工,甚至還予以了加強,要求各地河工款項一律要交由太監過目,甚至規定,一旦出現洪水,則立即處死監督太監。
這個做法極大的「 ”激發”了監督太監的工作熱情,這再次遭至了東林官員的憎恨,於是天啟朝後河道太監再次被廢。直到魏忠賢掌權之後,河道監察太監制度才再次恢復,不過隨着魏忠賢閹黨的失勢,這項制度再次被廢。
河道監察太監的被廢,直接導致從天啟元年開始到天啟六年魏忠賢掌權之前,全國上下河道修繕基本荒廢。而在崇禎撤回河道監督太監開始到李自成攻破京城為止,十七年間河道的修繕再次被荒廢。
三、明末農民起義同樣與東林黨人有脫不開的干系
明朝滅亡,除了遼東與後金的戰局不利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末天下各處的農民起義,而農民起義的全面爆發,同樣與東林黨人密切相關。
1、工商稅的減少導致西北農業稅加重,百姓苦不堪言。明末時期,南北發展差異巨大,北方依舊主要以傳統農業為主,而南方的工商業則極為發達。而由於進入崇禎年間工商稅再次被廢除,且各地稅監被撤回後,導致朝廷茶稅、礦稅、海關稅等稅收急劇減少,例如到崇禎十年(1637年),僅浙江一省的茶稅就從萬歷、天啟年間的二十萬兩降到了每年十二兩白銀。
明末由於小冰河時期的影響,天災不斷,再加上遼東戰事緊張,朝廷處處要用錢,導致國庫極為緊張。於是朝廷支出的重擔就壓在了農民身上,農業稅從張居正時期的二百萬兩,一直攀升到崇禎十二年的兩千三百萬兩,這還是在各地大災小災不斷的情況下,這導致北方百姓尤其是西北百姓苦不堪言,簡直到了賣子賣女也交不起稅的地步,百姓活不下去,豈能不造反。
2、不見「 ”開源”,只見「 ”節流”,基層小吏苦不堪言。解決朝廷財政困境,通常采取以「 ”開源”增加收入,以「 ”節流”則是節省開支兩種方法。然而到了崇禎朝之後,東林黨人不僅沒有「 ”開源”,還把原來「 ”開源”的各種稅收搞沒了。於是,兩策變成了一策,朝廷只能通過節省開支來維持運轉,然而即使「 ”節流”,東林黨人也不願觸及自己的利益。
在東林黨人的主持下,「 ”節流”被加在了基層小吏身上,例如驛站制度的改革,精簡驛站支出。於是原本為銀川驛站驛卒的李自成就這樣被裁撤掉了,欠下錢財的他丟了工作,無奈之下殺死了債主舉人艾詔和與他人通奸的妻子韓金兒,和侄子李過一起投軍,又因為官兵克扣軍餉,最終走上了造反之路。
四、明朝的財政危機與財政制度
明代的田稅長期實行低稅率,這一點與漢代相同,與當時周邊各國相比,明朝不足百分之二十的稅率實在不高,同期日本稅率就高達百分之五十。但與漢代相同的是,稅率低只帶來了國家收入的減少,而並未惠及民眾,因為少征的稅收歸於地主豪族,實質是負擔轉手。地主的剝削使得低稅率意義不大。但卻造成了國用不足,後來崇禎年間屢為財政問題所困。
1:明末民變初起之時招撫政策的失敗,就在於招撫銀不足,無財安置起義難民,難民為了生存,只得降而復叛。崇禎年間天災大旱,救災不力釀成農民大起義也與國庫不足有關。至於後期加征「 ”遼餉”、「 ”剿餉”、「 ”練餉”等「 ”三餉”導致矛盾激化,加速明朝滅亡,無不與財政危機有關,至於最後「 ”闖王”迫近京師,因軍餉不足而延誤調兵入京,更可見危害之深。
至於有人所說崇禎內府有千萬兩巨銀,實屬無稽之談,已被鑒為訛傳,不必再辨。即從常理來講,崇禎在李自成兵迫京師的緊要關頭,社稷將亡之日,若有余財,何須要百官「 ”納捐”?最終延誤調兵。這是不符合常理的。而現有可靠史料也證明,李自成入京時,國庫與皇家內庫已俱空。明代的財政危機為何此般嚴重,我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項重要財政來源的消失,即軍屯體系的破壞。明初的軍屯體系曾有力的保證了軍費支出。
明代永樂元年,全國軍屯田子粒兩千三百多萬余石,而當年全國稅糧不過三千一百余萬石,軍屯田收入占全國稅糧的百分之七十多。而不幸的是,軍屯體系自明中葉以來逐漸被破壞,早在弘治年間,兵部尚書馬文升就指出,「 ”屯田政廢,冊籍無存。上下因循,無官查考。以致衛所官旗、勢豪軍民侵占盜賣十去其五六,屯田有名無實。”
原本由軍屯負責的軍費開支,自明武宗正德以後俱從國庫支出,這意味着從此之後,不僅減少了一項巨大的財政收入,軍費開支成了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而且以此之後,由於軍餉需要國家調撥而不能就地取餉(軍屯體系下軍餉主要來源於軍屯田收獲。),軍餉及時發放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從此之後,明王朝常有「 ”打不起仗”的憂慮。
2:「 ”萬歷三大征”,僅援朝之役就耗資700萬兩,寧夏之役耗資200萬兩,擂州之役耗資至少200萬兩。後來的遼東戰事、國內民變,無不在大量消耗軍費開支。天啟、崇禎年間因軍餉不能及時發放,兵變時發,兵士索餉嘩變,遍及各地軍衛。
明末農民大起義前期實力最強大的「 ”闖王”高迎祥所屬部隊,多由明軍變節而來,就是軍餉不發的惡果。拖欠軍餉甚至影響到了遼東,崇禎元年,遼東兵變,又是因軍餉所為。而崇禎十七年,因湊不齊一百萬犒軍軍餉,而延誤了調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入京,則又是放棄了明王朝的最後一顆救命稻草。設想若軍屯體系未廢,軍費充裕,足以自給自足,又豈有此憂。百年前軍屯廢馳的惡果,終於在天啟、崇禎年間體現。
明朝是中國古代後期的一個重要的中原王朝,它滅亡的原因較為復雜,明王朝所患的病症是綜合性的。正如黃宗羲後來悟出的道理一樣,一個王朝的滅亡,是錯綜復雜的多種綜合矛盾造成的,絕非一人一事所能導致的。
相关参考
關於明朝因為誰滅亡這個問題,在文史界向來都有很大的爭議。有些人認為明朝實際上亡於萬曆,有些人認為明朝亡於崇禎,並且都有合理的理由。不過,無論是崇禎還是萬曆,也只是內因。外因上來看,明朝亡於李自成及後來
關於明朝因為誰滅亡這個問題,在文史界向來都有很大的爭議。有些人認為明朝實際上亡於萬曆,有些人認為明朝亡於崇禎,並且都有合理的理由。不過,無論是崇禎還是萬曆,也只是內因。外因上來看,明朝亡於李自成及後來
前言清帝國在順治、康熙的治理下逐漸走向強盛,迎來了康雍乾盛世。國內的經濟、文化日益繁榮,成為周邊乃至世界各國心向往之的天朝上國。在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之後,統治者開始閉關鎖國與世隔絕,逐漸與世界脫離聯系
前言清帝國在順治、康熙的治理下逐漸走向強盛,迎來了康雍乾盛世。國內的經濟、文化日益繁榮,成為周邊乃至世界各國心向往之的天朝上國。在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之後,統治者開始閉關鎖國與世隔絕,逐漸與世界脫離聯系
唐代的官員,享有一項非常特別的福利政策,叫「”會食”。也就是官員們在一起共進「”工作餐”,很有些像現代的工作午餐,但又絕非僅僅用餐那么簡單。官員們非常看中這項福利,有時由於財政原因,無法每天中午都能「
唐代的官員,享有一項非常特別的福利政策,叫「”會食”。也就是官員們在一起共進「”工作餐”,很有些像現代的工作午餐,但又絕非僅僅用餐那么簡單。官員們非常看中這項福利,有時由於財政原因,無法每天中午都能「
1550年,大明王朝迎來了該世紀內最大的危機。一大波蒙古騎兵在部分帶路黨的幫助下,從草原南部徑直殺到了京師城下。雖然他們看似力量有限,卻逼的城裡的朝廷山躥下跳。最後以及不光彩的主動求和了事。在這場被稱
1550年,大明王朝迎來了該世紀內最大的危機。一大波蒙古騎兵在部分帶路黨的幫助下,從草原南部徑直殺到了京師城下。雖然他們看似力量有限,卻逼的城裡的朝廷山躥下跳。最後以及不光彩的主動求和了事。在這場被稱
說起造反這個工作,難度很大。但是歷史上有一個家族,一直在堅持不懈的造反,此起彼伏,前仆後繼。南朝宋武帝去世之後,顧命大臣徐羨之廢了少帝,改立了宋文帝。結果宋文帝不仗義,把他給殺了。他的侄孫徐湛之這位宋
說起造反這個工作,難度很大。但是歷史上有一個家族,一直在堅持不懈的造反,此起彼伏,前仆後繼。南朝宋武帝去世之後,顧命大臣徐羨之廢了少帝,改立了宋文帝。結果宋文帝不仗義,把他給殺了。他的侄孫徐湛之這位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