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和明朝只隔了89年,為什么感覺兩個王朝相差幾百年呢
Posted 信息量
篇首语:最好的治疗是在温暖、干净、干燥的环境下养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和明朝只隔了89年,為什么感覺兩個王朝相差幾百年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和明朝只隔了89年,為什么感覺兩個王朝相差幾百年呢
宋太祖
宋朝滅亡於公元1279年,明朝建立於1368年,2個朝代之間隔了89年,中間的元朝歷史不過百年,為什么我們卻有一種感覺,就是宋朝和明朝之間距離非常遠呢?
縱觀中國歷史,戰國到漢朝,中間隔了一個秦朝,才19年,東漢到兩晉,中間隔了三國,才46年,唐朝到宋朝,中間隔了一個五代十國,才53年,清朝到新中國,中間隔了一個民國,才37年。
相對而言,宋朝和明朝之間隔了89年確實距離比較遠,所以我們感到這2個朝代之間相距很遠也是在情理之中。只是在我們的概念里所謂的朝代動輒就是上百年,比如唐朝 289年,明朝 277年,清朝 268年,漢朝214年,東漢196年。所以我們會覺得89年實在不值一提。這是第1個原因。
之所以宋朝和明朝之間給我們感覺相隔很遠還有其他更為具體的原因,第2個原因就是信息量。如今我們回想清朝是不是也恍如隔世?明明新中國和清朝之間只隔了37年。道理是一樣的,民國信息量非常大,元朝的信息量當然也不少。元朝是一個大一統國家,從政治到經濟,再到文化,信息量光想想都很嚇人。只是我們常見的歷史書比較少提到這個朝代而已。這就要談到第3個原因。
第3個原因就是我們腦子里出現了斷層,我們印象中的宋朝就是歌舞升平的真仁時期,王司斗法的變革時代,還有徽欽二帝的靖康之恥,還有岳飛和韓世忠,對1140年後的140年中發生的采石之戰、隆興北伐、開禧北伐、端平更化等基本沒有什么印象。盡管辛棄疾、陸游、姜夔、朱熹以及陸九淵等人我們是知道的,但他們所處的時代我們並不清楚。
第4個原因,也就是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宋朝和明朝之間失去了連續性,這種連續性在制度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宋朝的制度官、職、差遣分離,設計精細而繁瑣,之後的元朝繼承的是金朝,金朝沿襲的多是遼,北宋的少。至於明朝,雖然說是恢復漢唐舊制,但說白了,用的就是元朝的那一套。
所以呢,比起其他的時期,宋朝和明朝確實相距是比較遠的。當然我們之所以會產生心理距離遠的感覺絕不僅僅是因為這種客觀上的距離,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而這些其他的原因才是更為有趣的。
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朝和宋朝为何相差甚远?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1279年,南宋最后一股军事力量,在崖山反击追袭的元朝军队,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此次战役,史称“崖山海战”。但无奈,最终,
宋朝和明朝虽然相隔很短,但明朝已经有了非常先进的地方,这种隔代如隔世的感觉,源于人们无法正常判断宋朝和明朝传承的过程,也就是对于元朝建立的偏见态度,所以在分析宋朝的问题中很少有对于辽金的分析。明朝开国
“同文同種,一衣帶水“,是過去經常用來形容中日兩個民族的詞語,今天的中國人聽到未免會有些詫異,”一衣帶水“指中日之間距離近,只隔了一條衣帶那麼寬的河流還勉強說得過去,可”同文同種“又是怎麼回事?“同種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年仅三十八岁的光绪皇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逝世。临终前无一名亲属及大臣在身旁,被人发现时早已死去,光绪皇帝无论生前死后都备受冷落,孤苦凄凉至极。就在光绪
说到宋朝和明朝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差别的,各个方面都有,但是宋朝和明朝有一个比较类似的地方,话说这个就是以文管武这件事情,宋朝和明朝都推崇这个,但是在具体细节方面又有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说到宋朝和明朝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差别的,各个方面都有,但是宋朝和明朝有一个比较类似的地方,话说这个就是以文管武这件事情,宋朝和明朝都推崇这个,但是在具体细节方面又有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为什么日本历史书要提及很多中国古代的历史,虽然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特别是二战到现在,中日关系很不好但是在这之前,中日交往历史悠久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中间只隔了一片海,交通便利从秦汉时期开始就有两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的王朝,但大家都知道的王朝却不是很多,人们经常听到的也就只有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这些有影响力的王朝,大家了解不多的王朝,很多都是因为非常的短命,史书里也被一笔带过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的王朝,但大家都知道的王朝却不是很多,人们经常听到的也就只有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这些有影响力的王朝,大家了解不多的王朝,很多都是因为非常的短命,史书里也被一笔带过
《明心寶鑒》為何失傳幾百年,它與《菜根譚》對比後,原因找到了
在我國明朝,有一部全民熱捧的流行讀物,它不但被用來啟蒙孩童,更被翻譯成冊,流傳於亞洲及歐洲各國,並獲得了世界範圍的高度評價。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如此一本傳奇之書,居然在清末之時逐漸失傳。它究竟是哪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