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牧羊兒,暮為天下主,有志興家國,奈何時運乖--淺談義帝熊心

Posted 天下

篇首语:孙竹新添绿玉枝,稚禽学习绕檐飞。动中会取归根意,雨过白云横翠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朝為牧羊兒,暮為天下主,有志興家國,奈何時運乖--淺談義帝熊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朝為牧羊兒,暮為天下主,有志興家國,奈何時運乖--淺談義帝熊心

兩千多年前的秦末亂世,曾有一個政治人物悄然出現在政治舞台的中央,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卻又轉瞬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如流星般劃破天際,只留下淡淡的痕跡供後人瞻仰。

從牧羊兒到楚懷王,從天下共主到義帝,興衰夭亡,熊心經歷了怎樣的傳奇人生?

陳勝敗亡,薛地會議擁立楚懷王

秦帝國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事並以"張楚"(張大楚國之意)為國號舉起興楚反秦之大旗,旬月間各方響應,從者雲集。

是年8月,秦將章邯組建刑徒軍,先在關中擊敗周文,再出關以席卷之勢擊敗各地義軍,擊殺吳廣,陳勝軍敗後死於叛徒之手,草創未幾的張楚政權迅速敗亡。


項梁項羽叔侄

風雲變幻,本不起眼的江東項梁項羽勢力抓住了機會,成為了反秦大業的新核心。趁章邯秦軍北上平定趙魏故地之機,項梁在薛地整軍備糧,同時采納新來投奔的謀士范增之策,基於民心思楚,亡秦必楚之民意,擁立故楚王室之後為固本之謀,借機以擁立之功執掌軍權政權,整合各方勢力。

經多方搜求,項梁找到了原楚懷王熊槐的孫輩,流落民間為人牧羊的熊心並擁立為主,為迎合楚人之心,仍稱楚懷王,定都盱台(現江蘇盱眙)。項梁自立為武信君,掌軍權,以陳嬰為上柱國,掌政權。


牧羊兒熊心

薛地會議結束了陳勝敗亡之後楚地各路義軍群龍無首的局面,以故楚王室之後為反秦旗幟,統一了楚地各路反秦武裝,重建故楚王室政權並成為山東六國反秦事業的新核心,"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口號重新響徹了三楚大地,復興楚國的第一次低潮已經平穩渡過。

此時,團結在楚懷王大旗下的楚地武裝力量,除項梁項羽叔侄統領的江東楚軍之外,尚有楚將陳嬰,英布,桓楚以及盱台人呂臣,呂青父子,當然,還有剛將張良攬入麾下的劉邦。

作為反秦大業的名義核心,熊心此時具體年歲史書無考,一般認為是二十至三十間的青年人,其人歷國破家亡之厄,顛沛流離之苦,一朝脫困除厄,又是奮發有為之時,正是前途無量,來日方長。


楚懷王熊心

但熊心名義上雖為楚王,實質上卻是傀儡,除身為故楚王室之後的號召力之外,既無根基也無實力。亂世之中誰掌握着實力軍力誰就有話語權,目前軍權掌握在項梁為首腦的江東項氏集團手中,熊心暫時還得安於現狀等待機會。

項梁敗亡,楚懷王親政

機會很快就來了,但和機會一起來的還有巨大的風險。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9月,項梁在兩次擊敗秦軍章邯部後滋生了輕敵冒進情緒,在定陶被章邯部及增援的秦北部軍王離部突襲,項梁部主力楚軍被擊潰,項梁死於軍中。


項梁敗亡

項梁兵敗身死給了復興的楚國政權巨大的打擊,楚軍各部大為震恐,正與劉邦合兵在碭郡東部聯合作戰的項羽聞訊大驚,立即向東撤兵,向彭城靠攏。

擺在熊心和楚國政權面前的是危與機並存的嚴峻局面,首先,秦軍挾定陶大勝之勢,有乘勝追擊,一舉擊破楚國的可能,復興未幾的楚國再度面臨危國之危; 但風險之中蘊含着機遇,幕後操控楚國政權的項梁已亡,項氏繼承人項羽年輕沖動,缺乏威望手腕和政治經驗,正是熊心分而治之,重組權力架構的大好良機。

危機面前,熊心迅速做出反應,采取一系列措施穩定軍心民心,全力收拾殘局:將楚國都城北遷至更靠近前線的彭城以激勵士氣,穩住陣腳,同時對從各地往彭城集結的楚軍做了重新部署:呂臣軍屯駐彭城以東,項羽軍屯駐彭城以西,劉邦軍屯駐碭縣,其余部隊用於戰略機動,形成鼎足之勢的防御體系,有效地穩定了局面。


楚懷王親政

令人意外的是,定陶之戰擊殺項梁後,章邯判定楚地叛軍大勢已去,不足為慮,將攻擊目標轉向了黃河以北的趙國。九月,章邯部秦軍渡黃河北上與王離軍合兵作戰,大敗趙齊聯軍,攻占趙國舊都邯鄲。趙軍殘部退入巨鹿,死守待援,被王離軍重重圍困。而章邯軍依托河內郡和滎陽為後援基地,一面往巨鹿戰場輸送糧草,支援王離部,一邊准備圍城打援,吸引各國來援巨鹿,欲圖將其全殲於巨鹿城下。

調整權力架構,掌握軍權

利用秦軍北上的時機,楚懷王抓住機會,開始調整權力架構,直接掌控軍權。首先,他將屯駐彭城的兩支主力楚軍:呂臣軍和項羽軍合並,由自己親自掌握;政權方面,懷王任命呂臣為司徒,呂青為令尹,與上柱國陳嬰一起,共同執掌楚國政權。

楚軍中的另外幾位實力人物,懷王也做了相應的安排:封項羽為長安侯,魯縣為封地,號為魯公,但軍隊指揮權被懷王收回,麾下僅余八千江東子弟兵;封劉邦為武安侯,任職碭郡長,號為沛公,統本部約九千豐沛子弟,駐防碭縣。


沛公劉邦

總體而言,懷王利用項梁敗亡之機調整權力架構的方略非常成功,在收回兵權鞏固政權的同時,理順了朝堂內外的上下級關系,將項羽劉邦等的臣屬地位確定了下來,最大限度地確認並突出了自己的領導核心地位。按正常趨勢發展,懷王成長為手握實權的楚王並進而成為事實上而不是名義上的反秦核心將是大概率事件。

北上救趙前的懷王之約,規劃天下大局

與此同時,河北主戰局戰局進入關鍵階段,趙國使者連續多次來彭城求援。楚國是反秦的首倡之國,又是公認的反秦盟主,吸取戰國末年各大戰國被秦各個擊破的教訓,無論從反秦大局還是楚國未來着想,馳援巨鹿並救趙都是勢在必行之舉,但涉及到反秦大業的戰略大局,如何救趙還是頗費思量。

楚懷王調整權力架構

經多方權衡,楚懷王對救趙及後續反秦大業的總體格局,做了戰略性的規劃,史稱"懷王之約",主要內容如下:

1.反秦戰爭的最終戰略目標是誅滅暴秦,復興六國。復興後的六國政權,以原六國的王政復興為基礎,楚國作為反秦盟主扶持各國王族之後實現六國復興;

2.楚軍主力北上救趙,與趙魏齊等諸侯聯軍作戰,戰略目標是在河北主戰場消滅秦軍最後的戰略重兵集團:章邯部及王離部,為滅秦奠定軍事基礎;

3.為牽制秦軍,截斷秦軍糧草後援,襲擾秦軍戰略後方,派遣一支偏師西向進攻關中;

4. "先入關中者王之",即無論主力偏師,誰先入關中取咸陽滅秦者即為秦王,與復興的六國王室一起,恢復戰國末年戰國七雄的固有態勢。

懷王之約制定於秦二世二年九月,其時六國王政除東北偏遠的燕國外均已實現王政復興,楚懷王熊心,趙王趙歇,齊王田市,魏王魏豹,韓王韓成等均為故國王族且大體占據了故國之地。懷王之約一方面對陳勝敗亡後的天下政局進行了規劃和確認,杜絕實力派人物擅自稱王的亂舉,一方面以秦王之位對有野心的實力派進行誘惑和引導,又留有一定的余地。總體而言,作為公告天下的反秦公約,懷王之約已成為天下反秦勢力的共同行動綱領和總體戰略。


戰神項羽

戰略確定後,同樣重要的是人事調派,而其中關鍵就是如何使用項羽。作為項梁死後項氏集團的主事人,項羽有實力有根基,但年輕氣盛,剽悍強橫,難以控制,懷王對其的策略是有限制地使用,既不能單獨委以重任以免其尾大不掉,但又要利用其軍事才能。幾經權衡,懷王拒絕了項羽西進滅秦的請求,將偏師西進的任務交給了劉邦,而給項羽的任務是作為大將宋義的副將,共同統帥楚軍主力北上巨鹿救趙。

項羽殺將奪軍,殲滅秦軍主力

歷史性的重擔落到了宋義頭上,而宋義何許人也,能否承擔消滅秦軍的戰略重任?

宋義原是項梁的部下及謀士,在項梁兩次大敗章邯部時,宋義敏銳地覺察到大勝背後的危機,曾多次勸諫項梁勿輕敵冒進。連戰連勝的項梁聽不進逆耳忠言,反而打發宋義離開軍隊出使齊國。在出使路上,宋義遇見齊國使臣高陵君,勸其緩行,預言項梁必因輕敵致敗。


大將宋義

項梁敗亡,懷王親政後,宋義知兵之名鵲起,其才略識見被各方推重並推薦給懷王。懷王正欲物色能取代項氏的領軍人物,宋義有謀略有才華,但無根基無實力沒有坐大之虞,正是最合適的人選。於是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賜號卿子冠軍,為楚軍統帥,率項羽,范增,英布,桓楚等楚軍各部北上救趙。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宋義率楚軍主力十余萬由彭城出發救趙。楚軍到達安陽(今山東東平附近)後,宋義下令停駐,連續休養了46天未再前進。項羽心急滅秦,以趙國無力抵御秦軍為由請求宋義迅速出兵救趙,宋義不以為然,明言楚軍出兵的目的為滅秦而非救趙,須待秦趙兩軍斗得筋疲力盡,兩敗俱傷之際楚軍才能出兵,方可一戰滅秦。項羽仍然不服,宋義遂頒下軍令:"軍中有猛如虎,很(作執拗解)如羊,貪如狼者,一律斬首",以此約束項羽,項羽無奈忿忿而退。

客觀地說,懷王的目的是既要借重項羽的武勇強悍,發揮其身為先鋒大將的斬將奪旗一往無前的軍事才能,又要防止其野心膨脹憑借軍中根基及威望坐大。一手重用,一手打壓,正是懷王的既定策略,而宋義正是此策略的執行者。


戰神項羽

關鍵時刻,宋義卻連續出現致命失誤:河北戰場戰局不利,宋義擁兵不前且在軍中連日置酒高會,生活奢靡,引發楚軍將士不滿,軍心不穩,宋義卻反而為送其子到齊國為相而離開軍營前往齊地,放松了對軍隊的控制。項羽抓住機會,連日與部屬將士密議,商定對策,待宋義返回後率眾將闖入上將軍營帳,以宋義私交齊國,坐視趙亡的名義矯懷王之詔而殺之,奪取了軍隊控制權,自立為楚國上將軍。

項羽殺將暴起後,一邊飛報彭城,一邊整軍備戰。懷王接報大怒,但鞭長莫及,軍隊控制權已失,無奈之下只好承認既定事實,正式任命項羽為楚國上將軍,統全軍救趙。


巨鹿之戰形勢圖

項羽派出英布及蒲將軍率兩萬楚軍先行渡河,截斷王離軍糧道並將其與章邯部分割隔離,而後項羽率數萬楚軍主力破釜沉舟,只帶三日干糧全軍渡河,與秦將王離統帥的秦軍主力展開正面對決。巨鹿城下,遼闊的河北平原之上,項羽身先士卒,楚軍人人奮勇,殺氣彌天,一日之內九戰九勝,連破秦軍營壘,殺王離,俘蘇角,一戰消滅二十萬秦軍主力。


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項羽一戰成名,打出了其傳奇軍事生涯的巔峰之作,其狂飆突進,一往無前的戰法戰力同時也震駭了作壁上觀的趙軍及諸侯聯軍。諸侯眾將晉見項羽時,"皆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傾心歸服並共推其為諸侯上將軍,毫無爭議的聯軍統帥。

項羽滅秦,分封諸侯,義帝黯然退出歷史舞台

項羽取得巨鹿之戰大勝後,挾余威率四十萬諸侯聯軍逼迫章邯投降,於新安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卒後全師西進,兵臨關中。此時劉邦已乘虛入關中,降子嬰,盡收秦地,然自度非項羽對手,鴻門宴上認慫服軟,率部歸服項羽並將關中交與項羽全權處置。


一戰功成

滅秦大業已成,百年來被秦國欺凌慘虐的國仇家恨在胸中熊熊燃燒,項羽終究克制不住內心的沖動暴虐,以同樣的慘酷手段回報秦地秦人,殺子嬰屠王族,燒宮室掠財貨,宣泄胸中仇恨的同時也斷絕了自己據關中王秦地的可能性。

塵埃落定後,項羽被時勢推到了主宰天下命運的位置,擺在他面前的路有三條:

一.承認懷王之約,實現六國復興,恢復戰國時代的天下秩序;

二.繼承秦帝國衣缽,建立新朝,重建大一統;

三.重新洗牌,建立新的統治秩序。


懷王之約

第一條路么,承認懷王之約,劉邦做秦王,重回戰國時代,那將置我項氏於何地?自然是不可能的。第二條路,項羽稱帝一統山河?想自然是想的,可惜時勢實力不允許,也做不到啊。那就只能走第三條路,哪怕是過渡性質的,以我項氏為主重整山河吧。

在做出最終決定之前,項羽依然做足了鋪墊,派專使征詢了懷王意見。而在丟掉軍隊控制權進而失去左右天下大勢能力的懷王已經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回復"如約",要求按既定方針-懷王之約辦。

義帝之死為劉邦掃清了道路

至此,雙方都已沒有退路,項羽決意拋開懷王之約,以軍功實力為基礎主持諸侯分封,將懷王尊為"義帝"徹底架空並將其遠徏至郴縣以使其遠離天下大勢,完全消除了其影響力,不久更指使英布等人殺害懷王於遷徏途中,一代風雲人物就此黯然退出了歷史舞台。

結語

縱觀楚懷王熊心在秦末亂世的所作所為,其人雖起於微末,迭遭大變,卻頗具胸懷膽略,識見器局,雖身處傀儡之地而不自棄,在機會來臨之時敢於下手,權謀手腕也頗具章法,一度掌控了最高權力,並結合時勢做出了符合天下大勢的戰略規劃,堪稱一時英傑,亂世梟雄。

義帝熊心

懷王惟一且致命的失誤在於所托非人,將掌控全軍的權力交給了志大才疏的宋義,導致失去對軍隊的控制力從而崩盤。亂世之中,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沒有軍權就沒有影響力,自古皆然,其最終的悲劇命運就此決定,一腔重振大楚,復興邦國的豪情壯志也隨之盡付東流,也是時運弄人,可悲可嘆。

相关参考

中國家國一體的政治制度比西方早了兩千年

《鶴唳華亭》里的儲君蕭定權為國為天下孤身犯險,收付兵權交於國家自己背負千秋罵名而死。作為太子,他當然有責任這樣做。但是我們看到,在劇里面,不少平民對國家的熱愛也是可歌可泣的。有時候我們很疑惑,國家的興

中國家國一體的政治制度比西方早了兩千年

《鶴唳華亭》里的儲君蕭定權為國為天下孤身犯險,收付兵權交於國家自己背負千秋罵名而死。作為太子,他當然有責任這樣做。但是我們看到,在劇里面,不少平民對國家的熱愛也是可歌可泣的。有時候我們很疑惑,國家的興

内有君臣腐败,外有胡骑彪悍,痛当奈何

文/减水书生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丧乱!痛当奈何!痛当奈何!痛当奈何!在西晋这个时代,真心难觅英雄列传和雄主本纪,满目所见的皆是:肉食者鄙。腐败,铺天盖地于朝堂君

金朝為什么自稱漢人,反而把南宋稱為蠻夷

提起金朝,很多人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岳飛抗金。在岳飛抗金的故事里,金朝是作為入侵者、蠻族的姿態存在的。清代小說《說岳全傳》對於金朝也持鄙視態度,甚至作者在安排小說解決的時候,還杜撰出宋朝北伐金國,脅迫金

金朝為什么自稱漢人,反而把南宋稱為蠻夷

提起金朝,很多人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岳飛抗金。在岳飛抗金的故事里,金朝是作為入侵者、蠻族的姿態存在的。清代小說《說岳全傳》對於金朝也持鄙視態度,甚至作者在安排小說解決的時候,還杜撰出宋朝北伐金國,脅迫金

在強敵環伺中,金朝為什麽踩不住倒退的刹車

世間大快人心的報應莫過於現世報,雖說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但是能看到敵人的現世報無疑是最解氣又最難得的。宋朝時期代遼自立的金朝,就上演了現世報的活話劇,把加在宋朝人身上的痛苦和屈辱,加倍地報應在了自

如果三國群雄都入朝為官,曹操要做丞相,孫權劉備能否當大將軍

三國紛紛民不安,東吳西蜀漢中原。好好的一個大漢巨龍帝國,硬是被曹操孫權劉備拆成了三駕馬車。雖然當時還能壓制住周邊異族不敢大規模進犯,但是鮮卑烏桓蠢蠢欲動,也為後來的兩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之亂埋下了伏筆。

刘伯温50岁才出山辅佐朱元璋,之前的那么多年,他究竟在干什么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每逢乱世的时候,就会涌现出一些智谋超群的谋士,他们辅佐明主征战天下。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对于一些牛人来说,如果遇不到心中的明主,宁愿选择隐居一生,也不会随便找个人投奔,这

龐統曾提醒劉備隆中對的不足,奈何劉備不信,到死時才後悔不已

說到隆中對,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隆中對給了還是落魄諸侯的劉備一個很完善的戰略規劃,可以說隆中對是一個三分天下的規劃,也是一個統一天下的規劃,但是看起來這個戰略很完美,但是事實上蘊含着極大的戰略缺點,而這

龐統曾提醒劉備隆中對的不足,奈何劉備不信,到死時才後悔不已

說到隆中對,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隆中對給了還是落魄諸侯的劉備一個很完善的戰略規劃,可以說隆中對是一個三分天下的規劃,也是一個統一天下的規劃,但是看起來這個戰略很完美,但是事實上蘊含着極大的戰略缺點,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