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臣周最為周君獻事秦計,然屬於紙上談兵而已

Posted 大夫

篇首语:宁愿跑起来被拌倒无数次 也不要规规矩矩走一辈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謀臣周最為周君獻事秦計,然屬於紙上談兵而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謀臣周最為周君獻事秦計,然屬於紙上談兵而已

本歷史事件發生於公元前294年即周赧王二十一年。事件參與方為東周國君,謀臣周最以及秦國大夫呂禮。

公元前294年,秦國實行商鞅變法六十余年,其政治、經濟、軍事已獲得充足發展。特別是軍事實力,已遠超其它諸侯國。秦國吞並東周之心,已逐漸暴露出來,為此周君晝夜憂慮。每次朝堂上都與大臣商量解決之策,這時東周謀士周最為周王獻出一個計策:大王,我的朋友呂禮在秦國做大夫,其在秦國沒有建立任何大的功績,故急需建立功業。我願與呂禮共謀,說服齊魏兩個諸侯國事秦秦國,以解大王之憂慮。周王與其他朝廷重臣商量後考慮到目前也沒有更好的策略來緩解秦國吞並東周之心,故同意周最的意見,囑咐不要辜負寡人的重托。周最答應,從而開始了說服齊魏事秦的計劃。

周最與呂禮見面說:如今您雖為秦國的大夫,食秦君俸祿,但並沒有為秦王建立過任何功勛。如今我這里有一個天大的機會助你建功立業,你是否願意一試。周最繼續說:我希望您游說齊國,與齊國搞好關系,利用秦國的強大軍事實力給齊王施壓,迫使齊國事秦秦國;而我將出使魏國,利用東周將事秦秦國的態勢向魏王施壓,迫使魏國事秦秦國,形成一個以強秦為核心的軍事同盟。

東周謀臣周最的意圖很明顯,即通過說服齊魏兩諸侯實現事秦秦國的目標,來獲得秦王的感激,從而放棄或是延緩秦國對東周的吞並。

毫無疑問,此次策略失敗了,本次方案僅僅是一個紙上的策略,無任何成功的概率,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首先,無論東周采取什么措施討好秦國,秦國都不可能放棄對東周的吞並。秦國當時已經非常強大,迫切需要對外擴張,而七個諸侯國中,韓國最為弱小,秦國首先攻取對象為韓國,如若吞並韓國,首先得吞並與韓接壤的東周。這是秦執行吞並其它諸侯的第一步。故東周可以通過實施正確的外交策略延緩秦國對東周的攻伐時間,但消除不了吞並東周國土這個大的戰略。

其次,本次周最與呂禮游說齊魏兩諸侯,僅僅借用一個秦國強大的理由來對齊王、魏王施壓,不會取得明顯效果。當時齊國與秦國疆土之間隔着趙國與韓國,有着充足的緩沖地帶,即使秦國要攻取齊國,根據地理位置與地理優勢,秦國計劃也得放在最後,齊王大可以高枕無憂。同樣魏國與秦國之間有韓國做為緩沖帶,首先緊迫感最強,壓力最大的是韓國。

最後,齊魏兩國未獲得足以吸引他們的利益,戰國時代各諸侯所需的最大利益是土地、城池,其次才是珍寶。顯而易見秦國大夫游說齊王只是個人行為,並未獲得秦王的全力支持;而東周謀臣周最雖有周王支持,奈何國力太弱。所以無法提供足夠的利益打動齊魏兩國,本次計劃的執行自然無法達到目標。

以上事件雖然失敗了,但在那個戰亂紛爭、諸侯並起的時代,各國謀臣為了自己國家,竭盡全力積極謀劃,努力找到事情破局的方法。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提倡,也值得贊賞。但我們也該清楚的知道,歷史上謀士跟大臣是兩碼事。謀士一般指為君王提供策略的人員,能提出良好計策的謀士不一定有實干能力,將自己提出的計劃實施完成。

即提出策略與實際執行是兩個界面的問題,歷史上有太多熟讀兵書的謀士,然而到戰場上並不能將自己所學發揮應用到戰場上。以至於造成軍事上大量的人員傷亡,甚至亡國。這就是理論與實踐不能融合在一起,屬於紙上談兵人員。當然也出現了許許多多有謀略,有實干能力,能打仗人員,從而戰勝了對手,出色完成了目標。只是君主在運用人才時一定要做好識別,特別是重大事情上,選擇合適的人員、有勇有謀的人員非常關鍵。否則一旦失誤,即可能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

相关参考

紙的出現是在漢代,戰國的趙括 ”紙上談兵”

我們都知道「”紙上談兵”這個成語,說的是趙括。但是我們沒有想過的是,在趙括所處的年代,並沒有紙的發明。那么紙上談兵是怎么來的呢?據考證,我國西漢時期就有了紙的制作,到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蔡倫

紙的出現是在漢代,戰國的趙括 ”紙上談兵”

我們都知道「”紙上談兵”這個成語,說的是趙括。但是我們沒有想過的是,在趙括所處的年代,並沒有紙的發明。那么紙上談兵是怎么來的呢?據考證,我國西漢時期就有了紙的制作,到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蔡倫

一個完美的刺秦計劃,只因畫蛇添足而功敗垂成

荊軻刺秦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最終失敗而告終。然而這本該是一個完美而又成功的計劃,最終只因畫蛇添足而功敗垂成!戰國末年,秦國一家獨大,秦先滅韓、趙,兵鋒指燕國南境,太子丹決定派荊軻入秦,像當年曹沫劫持

一個完美的刺秦計劃,只因畫蛇添足而功敗垂成

荊軻刺秦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最終失敗而告終。然而這本該是一個完美而又成功的計劃,最終只因畫蛇添足而功敗垂成!戰國末年,秦國一家獨大,秦先滅韓、趙,兵鋒指燕國南境,太子丹決定派荊軻入秦,像當年曹沫劫持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謀臣劉伯溫

劉基,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後人稱他劉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謀臣劉伯溫

劉基,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後人稱他劉

《三國志戰略版》程昱攻略,曹魏五大謀臣之一,卻曾力戰呂布

雲芽出品,必屬精品!各位主公好,我是你們的愛三國,愛策略的雲芽大叔!今天我們要聊聊魏國五大謀臣之一的程昱,他也許沒有諸葛亮、郭嘉等家喻戶曉,但他確是能文能武,曾力戰呂布。漢末三國時期,唯有曹仁、程昱、

歷史上功勞比諸葛亮還大的三國謀臣

三國作為一個歷史時期,應是指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到280年吳國被滅,這六十年的時間叫做三國。但是《三國演義》沒有受這個限制,實際上是從東漢後期,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寫起,達百年時間。在這個時間裡,

歷史上功勞比諸葛亮還大的三國謀臣

三國作為一個歷史時期,應是指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到280年吳國被滅,這六十年的時間叫做三國。但是《三國演義》沒有受這個限制,實際上是從東漢後期,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寫起,達百年時間。在這個時間裡,

袁紹部下結局有多慘,9大謀臣4大悍將,只有1人壽終正寢

袁紹是四世三公之後,他的名頭非常響,所以得到了東漢時期士人階層的追捧,這讓他很快崛起,成了東漢末年實力最強勁的軍閥。但是袁紹此人多謀寡短,能力並不出眾,所以荀彧、郭嘉等相繼離開了他,但即便如此,袁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