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統一六國人反,漢朝統一之後,沒人造反的真相
Posted 仁政
篇首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朝統一六國人反,漢朝統一之後,沒人造反的真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朝統一六國人反,漢朝統一之後,沒人造反的真相
現在大多把秦亡的原因,歸結於"嚴苛的律法",可實際上"律法"與秦亡之間的關系並不是特別大,因為西漢建立之初,基本上也是沿用秦朝律法,天下也沒有出大亂子,可見"律法致秦亡"一說是站不住腳的。(秦始皇影視劇形象)
兩個小問題
1、 秦亡於"律法"的這個觀點從何而來呢?
2、 劉邦和秦始皇的區別又在哪里呢?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的記載:沛公西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劉邦帶兵入關之後,曾經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這個"三章"的意思,並不是說劉邦自己定了三條律法,而是劉邦把秦王朝嚴苛的律法全部廢除,只留下了"殺人償命,盜竊、搶劫者抵罪"這三條。關中人民對劉邦的這個決定非常擁護,劉邦因此而得到了關中民心。
正是因為劉邦做了這么一件"約法三章"的事,大家都把百姓擁護劉邦的原因歸結到了"廢除秦王朝律法"這一點上。但我認為,當時關中百姓擁護劉邦,主要還是來自於劉邦的"仁",而不是劉邦廢除"律法"的舉動。
(劉邦影視劇形象)
就好比劉邦經過宛城的時候,宛城人民激烈抵抗,劉邦短時間攻打不下來,想走又不敢走。但後來一宣布投降者無罪,宛城就不攻而破了,由此可見,這些普通百姓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小命。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關中人民,關中人民都是秦人,而起義軍都是打着舊六國的幌子起兵反秦的。舊六國人推翻了秦朝,那他們對秦人不正應該狠狠的打擊報復嗎?所以說,劉邦這一支起義軍進入秦地之處,關中人是很害怕的。
劉邦畫像
但是,劉邦並沒有對他們進行打擊報復,反而還約束自己的士兵,盡可能的維持了關內人民的穩定生活。這樣的"仁義之舉"才是促使秦人信賴劉邦,親近劉邦的根本原因所在,廢除秦王朝律法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律法與仁政
"約法三章"雖然被廣為傳頌,但當一個完整的漢帝國建立起來的時候,僅靠"三章"律法是不足以維持國家穩定的。在漢初名相蕭何的主持下,西漢王朝較為全面的確立了自己的"律法",而西漢律法實際上也是從秦律法中繼承而來。
(兵馬俑)
更重要的是,秦律法中的一些嚴苛之處並未被取消,尤其是殘酷的刑法基本照搬,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下,西漢也並沒有出大亂子,所以說,"律法"不是秦滅亡而西漢昌盛的原因所在。
劉邦和秦始皇的個人價值觀,以及社會倡導,才是導致秦亡而西漢盛的核心所在。
《集解引》的記載:祖,始也,龍,人君像,謂始皇也。
秦始皇畢竟是貴族出身,他的家庭世世代代都是秦王,滅六國平天下對他而言不過是一件歷代秦王立志於完成的任務。而完成這件任務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讓秦王朝更輝煌,讓秦王更尊貴。在秦始皇的眼中,那些普通人就應該為他而服務,那些人過得好不好並不重要,努力為他服務就是那些人的使命。
(秦始皇畫像)
所以說秦滅六國,天下疲弊,但修長城,修阿房宮,修驪山墳墓,派人求仙問道,泰山封禪,一件又一件的大工程接踵而至,普通人根本沒有停下來喘口氣休息的時間,他們必須時時刻刻為大秦奉獻自己,當有人不願意再進行這種無休止的勞動時,其他人也就應聲而起了。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的記載: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
劉邦不一樣,劉邦早年讀過一些書,以"信陵君"和"秦始皇"為偶像,但他本身又是一個草根階層。應該說,他是一個信奉着"游俠精神",懷揣着遠大理想的普通人,他來自底層,知道底層人民的辛苦,所以他愛民,惜民力。
(劉邦影視劇形象)
雖然說劉邦現在被各種電視劇,刻畫成了一個"混混"形象,但在歷史中,劉邦是一個長者,他和項羽爭霸的時候,天下的老百姓都願意跟他而不跟項羽,因為項羽暴虐,愛殺人,愛屠城,而劉邦寬厚仁和,愛惜民力,更是被稱之為"長者"。
底層人民的朴素價值觀一直伴隨了劉邦一生,他做皇帝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沒有和他的臣子顯出尊卑之差距。劉邦的"仁政"讓已經被多年戰爭拖累得疲憊不堪的人民得以休息,得以恢復生產,得以擁有安定的生活。
(蕭何影視劇形象)
蕭何建議劉邦修宮室,劉邦卻將蕭何罵的狗血淋頭,這等愛惜民力的表現,可是秦王朝一個又一個的大工程所能相比的呢?所以說,造秦王朝反的人,主要還是因為受不了無休止的壓榨,而劉邦不壓榨他們,他們也就沒有謀反的必要了。
一個淺層次原因
前文贅述的"律法與仁政"是大秦滅亡而西漢昌盛的根本原因所在,現在再來講一個表面的原因。
秦滅六國之後,六國貴族散布於天下各地,所以說陳勝吳廣打出大楚的旗幟就可以拉上一大幫人,項梁扶立一個楚懷王也能形成一個有凝聚力的集體。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秦沒有對六國後人做好妥當的處置所致於的。
(兵馬俑圖片)
而劉邦就很擅長於吸納他人的教訓,西漢建國之後,劉邦進行過一次貴族的遷徙,把舊六國貴族一股腦的全搬到關中去了,什么齊國的田家,魏國的魏家,通通搬到關中。如此一來就給了天下人一個姿態,六國貴族都在關中,誰敢號稱六國後人,那都是騙你們的!
通過這種方式,劉邦巧妙的解決了,他人借用六國貴族名頭,進行謀反活動的由頭。當然這只是一個表面原因,真正能夠讓西漢不步入大秦後塵的原因,還是在於劉邦以及後來幾位繼任者所實行的"仁政"!
參考文獻:
1、 《史記》
2、 《集解引》
3、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相关参考
秦朝軍事力量強大,是名副其實的戰鬥民族,統一六國。秦朝是以建立軍功來作爲晉升途徑的,而秦朝的滅亡也是因爲秦朝以建立軍功來作爲晉升途徑。秦朝之所以強大,是秦國大力發展農業經濟,特別是在四川都江堰,建造了
秦朝時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其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國2000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朝一個只用了十年就統一六合,秦朝為什麼能在十年內
導言: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都用自己的貨幣,而且都各不相同,相互之間經濟流通也很不方便,秦始皇登基之後,頒布了諸多法律,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了貨幣、度量衡、文字等。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林立,各地經濟發展不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過渡性的動亂時期,春秋有五霸,戰國有七雄,還有很多小的國家。他們都是周朝的諸侯國,他們互相攻伐,大國吃小國,大國間再爭奪霸權和地位的時代,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嬴政是大
在西周時期,秦是最貧窮落後的諸侯國之一,因為秦君贏開有過在西周末年的「勤王」事迹,因此得以被封為諸侯。但是,在整個春秋時代,秦只有在秦穆公時代有過些許輝煌,其餘時候多是處於沒有存在感的狀態。而周朝數百
01一、秦人窮苦出身,憑借治水養馬獨家技能和尚武善戰體能,初創基業。秦的祖先是帝顓頊(三皇五帝之一)的後代子孫,名為女脩。據傳說在織布時吞了燕子掉下的卵,生下兒子大業,其後代大費也就是伯益跟隨禹治水有
秦——統治殘暴,相權過大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來看,秦朝的統治是相當殘暴的,受商鞅變法的影響,統一後的秦朝依然是嚴刑峻法,稍有不慎便上酷刑,誅連九族,並且勞民傷財,修築阿房宮,使當時的百姓在繁重的徭役下
秦——統治殘暴,相權過大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來看,秦朝的統治是相當殘暴的,受商鞅變法的影響,統一後的秦朝依然是嚴刑峻法,稍有不慎便上酷刑,誅連九族,並且勞民傷財,修築阿房宮,使當時的百姓在繁重的徭役下
焚書坑儒,他背了2000多年的黑鍋,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 ...
秦始皇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帝王,他是"皇帝"一詞的最早使用者,也是後世"千古一帝"所評價的對象。他在位期間統一六國、修建長城、統一文字和度量衡,並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將中國的版圖大大拓展,也把中
焚書坑儒,他背了2000多年的黑鍋,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 ...
秦始皇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帝王,他是"皇帝"一詞的最早使用者,也是後世"千古一帝"所評價的對象。他在位期間統一六國、修建長城、統一文字和度量衡,並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將中國的版圖大大拓展,也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