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階層的勝利與騎士貴族衰落的征兆——1302金刺之戰

Posted 步兵

篇首语: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市民階層的勝利與騎士貴族衰落的征兆——1302金刺之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市民階層的勝利與騎士貴族衰落的征兆——1302金刺之戰

中世紀,重騎兵統治着戰場,從阿德里安堡戰役開始。騎士們牢牢地掌握着等級森嚴的封建統治的共同制度。

中世紀等級制度圖,農民負擔最重

隨着國王在伯爵、公爵和貴族中實行分散統治,更多的土地被授予了騎士。每個群體都要為他們上面的群體而戰,他們得到了辛勤勞作的農奴的支持,農奴別無選擇,只能在土地上勞作。

窮人不能指望反抗,因為沒有任何步兵能指望經受得起騎兵的全面沖鋒,甚至數以百計的農民也買不起馬匹或騎士的基本盔甲。這種不可避免的軍事劣勢在壓迫性的封建制度中維持着秩序。可以說,中世紀的秩序就是憑借着統治者對被統治階級的軍事優勢來實現和維護的。

中世紀歐洲重騎兵的顏值武力擔當-哥特板甲騎士,這種板甲內襯是鎖子甲,所以就防護劈砍方面應該半斤對八兩,但是在防御弓箭等遠程武器攻擊上可能是不如類似魚鱗編制的鐵浮屠的。

商人和手工業者極大地破壞了封建制度的現狀。從政治上講,他們在封建等級制度中的影響力並不重要,但有錢的商人有足夠的錢來影響事務。像港口城市布魯日這樣的貿易城鎮有大量的商人和工匠。

布魯日有廣泛的運河網絡,有利於貿易,是與英國和其他北部地區貿易的關鍵港口,並且與南歐地區相連接。

布魯日所在位置,距離海港城市澤布呂赫非常近,有利於通過運河和海洋進行轉運貿易,也使得這種城市在中世紀迅速發展成商業城市

布魯日所在的地區被稱為佛蘭德斯,法蘭克王國試圖正式完全吞並它,因為它當時只是法蘭克王國的一個被統治領土。這遭到了各種行會和商會的抵制,因為他們試圖與英國建立更多的聯系。公會是佛蘭德斯的主要人口聚居體系,他們希望在封建制度之外建立自己的統治體系,並統一佛蘭德文化。

法蘭克王國佛蘭德斯的總督雅克·德·查迪永(1256.5.15-1302.7.11)接到腓力四世的命令,要在叛亂失去控制之前對其進行處理,但他的暴虐統治只會更快地激起叛亂。小規模的抗議和叛亂在該地區相當普遍,總督最終派了一些法國軍隊進駐布魯日,但是他們在那里騷擾市民。根據記載,法國軍隊在當地燒殺搶掠,還侵犯少女和孕婦。

這就夠了,一天早晨,由屠夫和織布工公會的成員領導的公會全體起義(與其說是起義,不如說是復仇),開始殺害他們能找到的每一個法國人。當發現一個不認識的人時,他們讓對方用佛蘭德語說出「 ”盾牌和朋友”。對於一個說法語的本地人來說,這個短語很難發音,如果他們說不出這句話,他們很快就被殺死了。

他們認為這次爆發一定會引起法蘭克王國大規模的懲罰性軍事行動,公會們聯合起來計劃防御即將到來的入侵。他們與前伯爵的家族和貴族威廉結盟,威廉非常同情佛蘭德人的事業,是一位有經驗的軍事領袖。威廉和織布行會的成員彼得·德·康寧克組織並領導軍隊。

威廉(生年不詳-1303.8.18)是反對腓力四世兼並佛蘭德斯的貴族之一,他還是列日親王轄區的副主教

威廉抵達佛蘭德斯時受到了熱情的迎接(畫作)

彼得•德•康寧克(生年不詳-1332/1333)畫像,他並不是人們以前認為的布魯日織工行會的會長,在金熱刺戰役後,他和他的兩個兒子被封為爵士,在1301年6月,他被布魯日市政廳以「 ”危險的煽動者”為名被監禁,1301年12月,在當地納穆爾侯爵約翰一世的墩促下,康寧克被釋放。

位於布魯日的康寧克與揚•布雷迪雕像(布雷迪是當時布魯日的一名屠夫,他於1302年7月11日參加了反對腓力四世的起義)

佛蘭德同盟組成了一支主要由行會成員組成的軍隊,其中包括理發師、漁夫、裝飾師、手套制造商和許多其他行會。他們遠非專業人士,但許多人是鎮上民兵部隊的成員,他們偶爾會一起訓練。許多人揮舞着設計用來對抗騎兵沖鋒的長槍,但也有一些人使用一種名為Goedendag的地區性武器。這是一種很重的木制矛,有一個很重的金屬邊,矛和木頭相連,這意味着它可以用作棍棒和矛。這個詞實際上被翻譯成「 ”good day”,這可能源於實際的布魯日起義,當時法國人在遭到棍棒襲擊之前聽到了這個短語。

軍隊決定占領古特拉伊鎮,因為它指揮着最容易到達佛蘭德斯的道路;問題是它是由法蘭克王國守備部隊保衛的。當佛蘭德斯軍隊包圍庫爾特拉伊時,皇家法軍趕到了。

法國人帶來了大約一萬名標准的十字弓手、輕步兵和重步兵,以及一支由2500名騎士組成的龐大隊伍,其中包括數十名領主和伯爵、佛蘭德斯的暴民總督和許多身穿最精良盔甲的法國貴族高級成員。他們的領袖是阿爾托伊斯的羅伯特二世(Robert II),此人以怪癖聞名,比如養了一只寵物狼,但在法國各地也被稱為天才指揮官。

刻有阿爾托伊斯的羅伯特二世的硬幣

羅伯特二世(1250.9-1302.7.11)勃拉班特的羅伯特一世與瑪蒂爾達的兒子與繼承人,路易九世的侄子。參加過阿拉貢人的十字軍東征,並於1287年試圖入侵西西里,1297年在弗恩斯戰役中擊敗佛蘭德斯人,1302面7月11日被佛蘭德斯人擊敗並殺死

佛蘭德軍隊也有數量相當的軍隊(12000人),但貴族支持有限,最多只有100-200名騎士。軍隊並沒有逃跑,而是堅守陣地,在他們的右側和後方形成了被圍困的城市,在他們的左側有一條一個弧形的河流。兩軍之間的土地上有無數的小溪和松軟的泥土,這使得士兵們可以挖幾條溝,希望打亂騎兵的沖鋒。

戰斗開始時,雙方互射十字弓,法軍很快取得了勝利,他們的近戰步兵擊退了佛蘭德弩兵,在更多十字弓火力的支援下,輕松地進入佛蘭德方陣。

中世紀十字弓


他們還沒來得及利用他們的優勢,羅伯特二世就撤出了輕裝部隊。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對他來說,不讓騎兵參與作戰和剝奪貴族騎士的勝利榮譽是錯誤的。他還將面臨來自2500名騎士中的許多人的嚴厲批評。

當騎士們沖鋒時,他們被崎嶇的地形所阻擋,難以形成統一的沖鋒陣線。當他們沖進佛蘭德矛陣時,他們被擋住了,很快就被一群輕裝但行動迅速的人包圍了。每個法國騎士很快發現自己被多達十名佛蘭德斯士兵包圍。佛蘭芒士兵成功地用長矛將騎士們打得毫無知覺,直到他們能夠在他們的面甲和關節處開鑿出缺口來刺穿他們的長矛。

中世紀騎兵沖鋒的陣線一般是楔形陣,直接插進敵陣,再向敵陣兩邊沖鋒,徹底打亂對方陣列(參見電影《魔戒》中騎兵沖鋒),但在1302年羅伯特二世的騎兵沖鋒種,受到地形限制,騎兵並沒有形成楔形陣,反而是參差不齊的陣列,這對於守方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雖然兩邊的騎士都遭遇了可怕的死亡,但中間的騎兵卻成功地突破並擊傷了指揮官威廉。威廉被帶到了後方,他的失敗使他的部隊士氣受到了打擊。他的仆人實際上拿走了他的部分盔甲,騎着威廉的馬回到戰場,這時佛蘭德斯預備隊趕來扭轉局勢。

被圍困在庫特拉伊的法國人試圖突圍,但特別部署的佛蘭德軍隊很快迫使他們撤退。作為法蘭克王國的指揮官,羅伯特看到他的騎士失敗了,他親自率領沖鋒進入中心。他來得太晚了,佛蘭德人很快包圍並殺死了羅伯特和他的衛兵。

法蘭克王國的騎兵被十倍於單人的佛蘭德斯步兵拉下馬,騎兵本來是依靠速度優勢對敵人造成打擊,騎兵的戰斗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靠着速度也就是沖擊力的。而在面對佛蘭德斯人面前的長矛陣前騎兵完全發揮不了作用,只能被步兵按着打。

其余的法國軍隊很快就潰散了,大獲全勝。這對法國貴族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超過70個貴族被殺。佛蘭德人從死者身上收集了500根金刺,表明他們消滅了大量的富有精英階層。這些馬刺被送到當地教堂展出。

這一勝利是騎士霸權衰落的早期預兆。後來的克雷西和阿金庫爾之戰鞏固了這一趨勢。裝備簡陋、訓練有素的民兵能夠擊敗最精銳的軍隊,這一事實給叛亂分子帶來了更多的希望,並讓較小的國家在沒有太多恐懼或支出的情況下堅守陣地。

騎士的訓練、住宿、給養和裝備都比民兵貴得多,戰馬也是非常昂貴的裝備。盡管兩年後法國進行了報復,但在庫爾特拉伊的勝利將直接使比利時成為一個與法國截然不同的政治實體。


相关参考

“施裏芬計劃”——一戰德國丟失的勝利

德國地處歐洲的中心,周圍列強環繞,戰略上很不利,在俾斯麥完成統一後,德國參謀本部便開始研究如何應對全面的歐洲大戰,當時的總參謀長老毛奇已經預見到德國可能會處於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他提出先擊敗俄國,再反

抗戰首次大捷,一個獵人用生命換來的勝利,損失七人殲敵3500

抗戰十四年是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在這場漫長的抗日戰爭中,如果說首次大捷,那就要說是牆縫之戰。這一戰抗日武裝僅損失七人,卻殲滅3500日軍。可以說此戰打出了中華民族的骨氣。但是這一戰,是用我們一位獵人

抗戰首次大捷,一個獵人用生命換來的勝利,損失七人殲敵3500

抗戰十四年是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在這場漫長的抗日戰爭中,如果說首次大捷,那就要說是牆縫之戰。這一戰抗日武裝僅損失七人,卻殲滅3500日軍。可以說此戰打出了中華民族的骨氣。但是這一戰,是用我們一位獵人

十字軍團的未解之謎,他們的寶藏究竟在哪裡,引得眾人瘋狂

歐洲歷史上,有一支力量非常強大的隊伍,他們的名字叫做聖殿騎士團。他們的力量十分強大,只要出戰就一定能勝利,此外,這支隊伍在不斷的勝利下也積攢了大量的財富,成為當時最富有的隊伍,即使是國王都要忌憚他們的

總被蒙古和女真毆打

編者按:冷兵器研究所之前那篇《這鍋他們必須背!這個階層的失去制約,讓漢人一千年都沒戰斗力!》文章,從社會階層角度探討了,很多人所迷惑的,為什么中原王朝在唐宋以後,在軍事上由盛轉衰的問題。而本篇文章將從

總被蒙古和女真毆打

編者按:冷兵器研究所之前那篇《這鍋他們必須背!這個階層的失去制約,讓漢人一千年都沒戰斗力!》文章,從社會階層角度探討了,很多人所迷惑的,為什么中原王朝在唐宋以後,在軍事上由盛轉衰的問題。而本篇文章將從

明朝官場實行低薪制度,有的養不起一家老小,那官員靠什么生活

明清時工薪階層的補貼性收入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上面的「”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中,我連寫了三篇古代工薪階層的工資外補貼性收入(見《唐朝中後期官員增加太多,70年間翻了16倍,補貼收入從哪來?》諸文)現場。

明朝官場實行低薪制度,有的養不起一家老小,那官員靠什么生活

明清時工薪階層的補貼性收入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上面的「”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中,我連寫了三篇古代工薪階層的工資外補貼性收入(見《唐朝中後期官員增加太多,70年間翻了16倍,補貼收入從哪來?》諸文)現場。

耆那教的衰落

印度耆那教之三:耆那教的衰落耆那教與佛教都興起於公元前6世紀。"耆那"意為勝利者,亦為該教24代祖的共同稱號。自古印度開始直到孔雀王朝,耆那教因一直受到歷代國王的支持和庇護,而不斷擴大和發展。到公元前

魏晉南北朝時期特有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在古代,知名度最高的選官制度是科舉制,讀書人通過參加朝廷舉辦的考試,擁有晉身為士大夫階層的機會。科舉制度始於隋唐,延續了1000多年,但在此之前的讀書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在西漢時期為了緩和各個階層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