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武帝的哥哥是劉邦項羽結合體,為何最終死在宵小手上
Posted 丞相
篇首语: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漢光武帝的哥哥是劉邦項羽結合體,為何最終死在宵小手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漢光武帝的哥哥是劉邦項羽結合體,為何最終死在宵小手上
文/朱勛兩漢之交,綠林軍與劉秀所在的舂陵劉氏的關系因為史書的貓膩,被寫得亂成了一鍋粥。朱勛抽絲剝繭,還原更始政權上自皇帝劉玄,下至綠林與舂陵劉氏的各種分合,澄清史書給劉秀憑空加上的「 ”王霸之氣”。
在古代正統敘事話語體系中,更始政權是一個偽政權,劉玄是一個傀儡,他們的作用不過是「 ”為聖王驅除雲爾”。劉玄在綠林軍的支持下,竊取了本該屬於劉縯的帝位,又嫉賢妒能害死劉縯、打壓劉秀,最終因為自己的無能,身死國滅。事實果真如此嗎?
綠林軍是劉縯的備胎
1
劉秀退出太學返回家鄉後,又經營起了農業。正趕上大哥劉縯的賓客們惹上官司,劉秀為避風頭,輾轉前往宛城賣糧。
他在宛城遇見了一個人,從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個人叫李通,李通的父親李守,師從國師劉歆,出任宗卿師,喜好天文和圖讖之學。李通也曾在新朝任職,曾任五威將軍從事、巫縣縣丞,後見王莽倒行逆施,遂棄官回家。
李通也是豪強出身,常聽父親說起「 ”劉氏復興,李氏為輔”的讖語,因此常常留心,如今天下騷動,便開始物色合適人選。想來想去,在南陽也就舂陵劉縯頗有聲望,社會聯系廣泛。李通和弟弟李軼取得了一致意見,聽說劉秀到了宛城,就請他到府上一敘。
劉秀向來謹慎,並且之前劉縯跟李家有過節,因此多次推脫,最後實在拗不過去,才勉強見面。劉秀起初還有些猶豫,但在分析了當前形勢後,最終同意了李通的勸說。於是與李通、李軼定計,准備效法當年的翟義,於秋季郡國兵都試時,趁着人馬雲集,劫持南陽郡的前隊大夫(太守)甄阜和屬正(都尉)梁丘賜,舉起反莽大旗。劉秀和李軼暗中購置兵器,返回舂陵會合。
劉縯此時也集合宗族賓客起事,自稱「 ”柱天都部”。他派鄧晨回新野策應,李軼回宛城策應,互相支援,以期迅速控制南陽地區。然而,宛城卻出事了。
原來李通決定起事後,派人通知父親李守趕快回家,可是一開始就意外頻出。先是李通派去的信使途中病死,幸而李守通過其它途徑得到消息,他打算立即逃亡,但好友黃顯卻勸他:「 ”一路上關卡森嚴,恐怕蒙混不過去,不如辭官回鄉。”李守上書辭官,等待批准。
這一耽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李通計劃泄露,南陽郡吏直撲李府,李通顧不上家人,趁亂逃脫。因為消息還沒有證實,李守下獄待審,黃顯又上書作保,願意出面曉諭李通。等南陽方面證實了李通造反,王莽大怒,誅殺李守、黃顯和李家六七十口,宛城之事遂不可為。
劉縯等人只得改變計劃,將目光投向南邊的綠林軍,派族兄弟劉嘉做說客,前往「 ”招誘”綠林軍。可以這樣說,劉縯原本就是要依靠南陽豪強起事,只是由於發生了意外情況,才不得不放下身段,引綠林軍為援。
劉縯因為力量不足,沒能按自己的意願下棋
綠林軍的平林、新市兩部最終接受了提議,一下子就聚起了數萬人馬,但是三觀不合的兩支隊伍倉促合作,也沒有確立領導權,埋下了以後的禍根。
綠林軍反客為主
2
聯軍首攻湖陽,旗開得勝,但柱天都部與綠林軍的第一次沖突也隨之出現。湖陽縣府庫充盈,聯軍開始分發戰利品,柱天都部不願多分給綠林軍。綠林軍忿忿不平,摩拳擦掌准備火並,劉秀趕緊出面,勸說自家顧全大局,把戰利品讓出來,算是暫時把局面控制住了。
隨後劉縯輕敵冒進,在小長安遭遇甄阜、梁丘賜的主力部隊,聯軍損失慘重。新市、平林兵意志動搖,准備重新占山為王。
劉縯為此憂心忡忡,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綠林軍的另一支下江兵五千多人進入附近的沘陽縣境內。劉縯、劉秀兄弟再次聯合這支隊伍為己所用。在劉縯與王常的促成下,四部合兵一處,齊心協力大破甄阜、梁丘賜,圍困宛城。
在節節勝利的形勢下,確立最高領導者的事宜被提上日程。推舉劉氏宗親為皇帝是大家的共識,但南陽豪強大多擁護劉縯,而除王常以外的大多數綠林軍將領,依仗人多勢眾,不願接受劉縯的領導,轉而擁護此前默默無聞的劉玄。
劉玄,是劉秀的族兄弟,據《後漢書》引自《帝王紀》的說法,是第二代舂陵侯劉熊渠的曾孫,母親是平林人。劉玄在舂陵時,因為賓客犯法,逃到了平林。本地官吏逮捕劉玄的父親,逼他出面。劉玄急中生智,詐死歸葬舂陵,官吏只好釋放了他的父親。此後劉玄便一直在平林隱姓埋名,後來陳牧、廖湛聚眾千余人起義,號稱平林兵,劉玄也加入了他們。
綠林軍將領商定後,再召劉縯前來,以造成既成事實。劉縯見形勢不對,建議不如先稱王,看赤眉軍所立如何,如果賢明,就去投奔;如果未立,就先滅王莽再破赤眉,稱帝不遲。此說不無道理,不少人點頭附和。然而新市兵中的張卬跳了出來,拔劍擊地,恐嚇大家,「 ”眾皆從之”。
表面上看,這段記載並沒有問題。但一同起兵的劉祉、劉終、劉賜、劉順、劉嘉等,卻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在該事件中只字未提。其實細想起來,劉玄比起劉縯兄弟,血緣上更為「 ”嫡系”,母家是平林人,本身又是綠林軍將領,是目前雙方都能接受的唯一人選。如果舂陵劉氏不願妥協,聯軍將直接面臨解散或火並的局面。史家為尊者諱,很有可能隱去了舂陵劉氏的真實態度。
劉玄並非綉花枕頭
於是劉玄登基稱帝,拜劉良為國三老,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為成國上公,朱鮪為大司馬,陳牧為大司空,劉縯為大司徒,李通為柱國大將軍,劉秀為太常偏將軍等等。從這份名單可以看出,雖然綠林軍占據很大優勢,但劉玄還是努力做了平衡。
宛城、昆陽大捷以後,雙方的矛盾也日益顯露。綠林諸將慫恿劉玄,策劃了一場新鴻門宴。眾人坐定,劉玄要看劉縯的寶劍。這是事先安排好的解除劉縯武裝的步驟,君命難違,劉縯不得不起身奉上寶劍。劉玄抽出半截上下端詳,站在一旁的綉衣御史申屠建舉起玉玦,示意趕快下手。劉玄卻沒有任何表示:或者是真的仁慈,不願殺死這個族兄弟;或者從更深的層次考慮,現在雙方大體均勢,若殺了劉縯,自己就要被綠林諸將架空了。
這一次有驚無險,但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曾經支持劉縯兄弟起兵的李軼,不知何時倒向了劉玄一方,但由於李通的緣故,劉縯覺得李軼還算可靠,因此不加防備。
早在劉玄登基前,劉縯的部下劉稷分兵攻打魯陽。他勇冠三軍,脾氣火暴,聽說劉玄稱帝,便破口大罵。不僅如此,當使者任命劉稷為抗威將軍時,他桀驁不馴不肯下拜。如今戰事結束,劉玄派兵擒住劉稷,准備明正典刑。劉縯據理力爭,矛盾升級,李軼、朱鮪勸劉玄一不做二不休,當場結果了劉縯。
是誰在保護劉秀
3
劉縯遇害時,劉秀正在潁川攻城略地,聽到消息後立即趕回宛城謝罪。劉縯舊部向劉秀表示慰問,劉秀只是自責而已,不敢自伐昆陽之功,也不敢為大哥服喪,飲食言笑一如平常。「 ”更始以是慚,拜光武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單看這段文字,似乎完全是因為劉秀夾起尾巴做人,感化了劉玄,保全了自己。
我們並不否認這一點,但從根本上講,還是形勢使然。事變僅僅死了劉縯、劉稷二人,劉縯的家人沒有連坐,說明劉玄並不想趕盡殺絕。舂陵劉氏在更始政權中占據半壁江山,也不可能允許他這么做。事實上,作為對舂陵劉氏的安撫,劉縯死後,劉玄隨即任命劉賜為大司徒,便是明證。
漢軍攻克洛陽以後,劉玄更是以劉秀代行司隸校尉,先行抵達整修宮室。司隸校尉初設於漢武帝時,起初督率徒兵,「 ”糾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郡國,無所不統”,後來職權雖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京師、三輔、三河、弘農地區的最高監察官。
之後劉秀持節招撫河北,在《馮異傳》中是這樣記載的:「 ”更始數欲遣光武徇河北,諸將皆以為不可。是時左丞相曹竟子詡為尚書,父子用事,異勸光武厚結納之。及度河北,詡有力焉。”看起來似乎又是劉秀用自己的機智,在諸將的猜忌中殺出重圍,龍歸大海。
然而在《劉賜傳》中,卻是這樣記載的:「 ”更始欲令親近大將徇河北,未知所使。賜言諸家子獨有文叔可用,大司馬朱鮪等以為不可,更始狐疑,賜深勸之,乃拜光武行大司馬,持節過河。”
我們要注意「 ”親近大將”四字,這說明劉秀對於劉玄而言,雖不是核心人物,但也是有一定信任度的。更不用提以劉賜為代表的舂陵劉氏,努力促成此事,反對劉秀出使河北的,只是朱鮪等人。
劉秀以及舂陵劉氏對劉玄有用
並沒有太大危險
換言之,劉玄並不是綠林軍的代表,而是綠林軍與舂陵劉氏妥協的結果。劉玄雖然資質平庸,但對於離岸平衡手這種基本操作還是會的,劉秀正是在這種微妙的平衡下,才有機會重新崛起。
分崩離析的結局
4
由於赤眉軍的巨大威脅,劉玄在鄭興的勸說下遷都長安,於是以劉賜為丞相,先行入關。離岸平衡手策略表現得更加明顯:劉玄先封宗室劉祉為定陶王,劉賜為宛王,劉慶為燕王,劉歙為元氏王,劉嘉為漢中王,劉信為汝陰王;後立王匡為比陽王,王鳳為宜城王,朱鮪為膠東王,張卬為淮陽王,王常為鄧王,廖湛為穰王,李通為西平王,李軼為舞陰王等。但朱鮪堅持「 ”非劉氏不王”,辭讓不受。
在戰略部署上,更始政權更現實出明顯的三層結構。舂陵宗室拱衛外圍,如以劉賜為宛王、前大司馬,以出身綠林卻偏向舂陵的王常為鄧王、行南陽太守,以劉嘉為漢中王,抵御公孫述;以不願受封的朱鮪為左大司馬,和出身豪強卻倒向綠林的李軼鎮守洛陽,抵御赤眉軍;綠林大部則部署在關中地區。
在朝堂中樞人選上,劉玄也動了小心思,以李松為丞相,趙萌為右大司馬,共同執政。李松是李通的堂弟,最初在劉賜手下任丞相司直。而我們知道李通支持劉縯,李軼支持劉玄,重用李松也是左右逢源。這兄弟三人正是更始政權格局的縮影。而趙萌之女被劉玄納為夫人,則是玩起了西漢任用外戚的老把戲,試圖打造自己的小團隊。
這種分而治之、眼不見心不煩的策略,在平時或許不失為一種辦法,但一遇外部壓力,就會演變成各自為戰的局面。赤眉軍大舉西進之時,本應作為屏障的洛陽、南陽卻未經激烈戰斗,朱鮪、劉賜等人紛紛選擇自保,致使赤眉軍長驅直入。
面對生死存亡的關頭,更始朝廷也發生分裂。張卬、廖湛、胡殷、申屠建合謀劫持劉玄,走漏了消息,反被劉玄設計,殺死申屠建。張卬等人帶兵反攻,劉玄逃至新豐趙萌處。君臣之間的信任已經全面崩潰,劉玄懷疑王匡、陳牧、成丹等人與張卬勾結,故技重施,殺死陳牧、成丹,王匡逃回長安與張卬會合。劉玄與李松、趙萌合兵奪回長安,此時赤眉軍已經兵臨城下,王匡做了帶路黨,攻陷長安。
赤眉軍消滅更始政權
劉玄逃至高陵,又被右輔都尉嚴本軟禁,作為投降保命的籌碼。劉玄無可奈何,只得請降,赤眉軍原本要殺了他,幸好劉盆子的哥哥劉恭以死相逼,要求赤眉軍遵守約定,封劉玄為長沙王。後來張卬、謝祿擔心有人利用劉玄起兵,便縊死了他。
更始政權先天不足,本來就是倉促結盟的產物,不光南陽豪強與綠林軍矛盾重重,劉玄君臣之間也是離心離德。且不說劉玄平庸,所用非人,即使神仙下凡,恐怕也沒有更好的結局。而劉秀及時脫離這個爛攤子,二次創業成功,才又開辟出另一片新天地。這正應了那句老話:「 ”一個人的命運吶,當然……,但是……”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相关参考
項羽和劉邦之間,曾有過一場熱鬧的楚漢之爭,而最終劉邦憑藉人才與人心的雙方面壓制戰勝了項羽。劉邦項羽兩人均為當世豪傑,只不過項羽的性格缺點和過於凶暴使得他在最終決戰之中失利。在兩人剛剛交手的時候,雙方兵
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但是,他也是劉邦的子孫,確切地說他是劉邦的九世孫。劉秀沿用漢朝的國號,是有當時的歷史原因的。首先,他們的大漢王朝被外戚派的王莽給篡奪了,姓劉的江山變成姓王的了。這個時候王莽當了皇
讓秦始皇嬴政和漢高祖劉邦都懼怕的男人,不是項羽,韓信,居然是他?不知不覺已經寫了五篇文章關於西漢初年的故事了,不管是劉邦,張良,還是項羽、韓信都是大人物,但是今天我們把目光放到那些小人物,看他們在秦末
讓秦始皇嬴政和漢高祖劉邦都懼怕的男人,不是項羽,韓信,居然是他?不知不覺已經寫了五篇文章關於西漢初年的故事了,不管是劉邦,張良,還是項羽、韓信都是大人物,但是今天我們把目光放到那些小人物,看他們在秦末
古往今來,為了變法圖強,實現國家興盛,各個朝代出現了許多改革。但是,真的能成功地將改革方案推進下去,並取得一定成效的卻著實不多。一個改革方案能夠得到順利實施,不僅需要有勇有謀的改革家,也需要有利於改革
劉娥本可繼武則天之後,成為歷史上第二位女帝,為何最終都沒稱帝
近期一部以北宋為背景題材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劇中權傾朝野的皇太后,就是北宋的章獻皇后劉娥。歷史上劉太后垂簾聽政十餘年之久,甚至都已經身穿龍袍,卻沒有像武則天一樣稱帝。別看劉娥掌握北宋政權,風光
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推翻秦皇暴政,打敗了西楚霸王,建立大漢王朝,是個了不起的開國皇帝。但在民間卻有截然不同的說法,說劉邦的天下是偷來的!這話怎麽來的呢?且聽我慢慢道來。(不喜勿噴,我說的是民
史料記載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為人放蕩風流。傳言在劉邦四處征戰無暇顧及呂雉時,由於安耐不住寂寞而私通了審食其。審食其是劉邦的同鄉,長得眉清目秀,口齒伶俐,被劉邦收為門人。受劉邦囑託審食其與劉邦哥哥一起照
韓信是劉邦建立大漢王朝的第一大功臣,被很多人成為兵仙,也是因為韓信的存在,讓劉邦的大漢江山,才有了更加鞏固的地位,因為韓信嚴格治軍,讓漢朝的軍隊,攢下了很多的家底,同時我們也都知道,由於韓信的存在,使
韓信是劉邦建立大漢王朝的第一大功臣,被很多人成為兵仙,也是因為韓信的存在,讓劉邦的大漢江山,才有了更加鞏固的地位,因為韓信嚴格治軍,讓漢朝的軍隊,攢下了很多的家底,同時我們也都知道,由於韓信的存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