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書出土,揭開伏羲女媧關系,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
Posted 兄妹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敦煌文書出土,揭開伏羲女媧關系,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敦煌文書出土,揭開伏羲女媧關系,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
1942年9月,在湖南長沙東郊子彈庫地區的一座楚墓中,出土了一塊帛書,史稱「 ”楚帛書”,上面記載了中國最早的創世神話,即創世之初天地混沌,暗昧無日風大雨多,伏羲娶女媧生了四個孩子,協助禹和契治理洪水,四個孩子到四海一邊支撐藍天,一邊為山川命名,黑暗中用步履計算時間,確定四季......最終完成創世工作。可見,戰國時代就有伏羲女媧結為夫妻之說,但眾所周知的是,如今我們熟知的伏羲女媧,不僅是夫妻,而且還是兄妹關系(楚帛書中僅有夫妻,未提及兄妹關系)。那么,這一說法又從何而來?敦煌文書出土,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講究倫理道德的國家,別說兄妹婚姻不能被接受,在古代即便同姓結婚都被反對,所謂古代婚姻六個步驟中的「 ”問名”,就是避免同姓結婚(防止祖上改姓)。因此,搞清楚伏羲女媧兄妹結為夫妻的來源,對中國人傳統倫理道德觀非常重要。
從傳世文獻來看,最早記載伏羲女媧兄妹配偶型關系的書籍來自唐朝李冗。(上圖,伏羲女媧交媾圖,兩人一手拿規,一手拿矩,都是測量天文的工具)
李冗在《獨異志》中記載:昔宇宙初開之時,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侖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與其妹上昆侖山,咒曰:「 ”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取婦執扇,象其事也。
在此之後,伏羲女媧兄妹婚姻的關系廣為流傳,也成為我們傳統認知。但唐朝社會穩定,即便受到胡風習俗影響,但總體還是傳統漢家文化,也不至於出現兄妹結婚這一不倫之戀呀!
然而,敦煌文書出土,卻顯示伏羲女媧兄妹配偶型關系,並非來自唐朝,而是來自六朝時期,比我們傳統認識要早400余年。
在敦煌遺書中,有題為《天地開辟以來帝王紀》的問答體殘卷四件,其中就有伏羲女媧兄妹配偶型記載。
《天地開辟以來帝王紀》:伏羲女媧因為父母而生,為遭水災,人民死盡,兄妹二人,依龍上天,得存其命。見天下荒亂,惟金崗天神教言可行陰陽,遂相羞恥,即入昆侖山藏身,伏羲在左巡行,女媧在右巡行,契許相逢則為夫婦,天遣和合,亦爾相知。伏羲用樹葉覆面,女媧用蘆花遮面,共為夫妻。
這一記載透露的信息量很大,其中就包括史前大洪水之說,更有伏羲女媧兄妹結為夫妻繁衍人類。
由於敦煌文書中的《天地開辟以來帝王紀》屬於抄錄前人的文書,所以很難判斷原文創作時間,但學者研究之後普遍認為,敦煌遺書中這一記載,「 ”可能是晉隋間的作品”,可以追溯到了六朝時期,也即比《獨異志》早了400余年。根據敦煌文書的「 ”伏羲用樹葉覆面,女媧用蘆花遮面”,和《獨異志》中的「 ”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對比,李冗應該借鑒了《天地開辟以來帝王紀》一文。
問題來了,李冗《獨異志》中的伏羲女媧關系,是來源於《天地開辟以來帝王紀》,那么後者又來源於哪里?
關於伏羲的最早記載,是來源於春秋時代的管仲,但他只說伏羲制八卦和提出九九之算。至於女媧,最早出現在成書於春秋戰國之交的《史籀篇》(謂周宣王太史之作),此後的《楚辭·天問》中記載「 ”登立為帝,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均沒有提及伏羲與女媧有什么親密關系,當時這兩個應該是各自獨立的上古神仙,只是到了戰國時代人們臆造了伏羲女媧結為夫妻的創世神話故事。
一直到漢晉時期,無論出土的文物,還是傳世文獻,也沒有記載伏羲女媧兄妹婚姻型關系,直到敦煌文書中的《天地開辟以來帝王紀》出現,讓人們大致框定出伏羲女媧兄妹結婚之說源自六朝。
所謂六朝,指中國歷史上三國至隋朝的南方的六個漢人王朝,但在北方卻基本是胡人建立的王朝,尤其六朝前期的五胡亂華,大量胡人入侵中原,不僅導致人口銳減,也帶來了很多胡人風俗。因此,有學者據此分析指出,伏羲女媧兄妹型婚姻,可能就源於此。
一,根據唐朝「 ”蘇諒妻子馬氏”墓志銘記載,部分胡族不僅兄妹能夠結婚,而且父女母子都可結婚。五胡亂華期間,帶來的異族習俗影響了中國。
二,五胡亂華,或此後北方連年戰亂,導致人口銳減,很多男女找不到婚姻對象,無奈之下出現兄妹結婚,為了尋找合理性或現實影響了藝術,而出現了伏羲女媧婚姻基礎上添加了兄妹關系。
藝術源於生活,現實生活中沒有這一現象,在強大的倫理道德觀面前,古人很難設置伏羲女媧兄妹結婚這一神話。
相关参考
關於海軍實力的衡量,400多年前的俞大猷早已一針見血的指出,他在《正氣堂集》中記載,「”海上之戰無他術,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而已”。如果以艦船大小來衡量,那么明朝與西方的海軍
關於海軍實力的衡量,400多年前的俞大猷早已一針見血的指出,他在《正氣堂集》中記載,「”海上之戰無他術,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而已”。如果以艦船大小來衡量,那么明朝與西方的海軍
伏羲和女媧,一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文/成長新視點序言: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是福佑社稷之正神,也是我國文獻記載最早的創世神。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
敬請各位讀者在每周一、周三、周五的10版關注《漢字的故事》。1901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羅布泊北發現了「樓蘭古城」。1908年,日俄戰爭硝煙剛散,日本人大谷光瑞派遣橘瑞超和野村榮三郎到中國盜掘古
敬請各位讀者在每周一、周三、周五的10版關注《漢字的故事》。1901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羅布泊北發現了「樓蘭古城」。1908年,日俄戰爭硝煙剛散,日本人大谷光瑞派遣橘瑞超和野村榮三郎到中國盜掘古
引言:歷史上,中國人一直以來的傳統認知就是尊老愛幼。而在尊老愛幼中,尊老尤爲重要。普遍來說,尤其是在中國古代,如果誰對自己家中的老人不好,那肯定會受到家人的譴責,還會被古代的主流社會所唾棄,正因爲如此
人類到底來自哪?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中國神話告訴我們人類是女媧用泥土捏的,有些人覺得這是荒謬的,《進化論》說人是由猿進化來的。然而我要告訴你,女媧造人可能是真的。女媧造人有多大可能性俗說開天闢地,
轉自:量子認知哲學園鳴謝在上篇文章里我們介紹了模糊邏輯:研究人的大腦認知思維形式的邏輯科學。有人可能會問,傳統邏輯、模糊邏輯與量子邏輯是什麼樣的基本關係呢?這是一個頗為有趣的問題。具體深入地討論這個問
晉朝立國之初,因一次盜墓事件,挖掘出了大量的竹簡文史資料。後來晉武帝安排史官研究破譯,整理出來了:《名》三篇、《大曆》二篇、《易經》二篇、《國語》三篇、《穆天子傳》五篇、《瑣語》十一篇、《紀年》十三篇
晉朝立國之初,因一次盜墓事件,挖掘出了大量的竹簡文史資料。後來晉武帝安排史官研究破譯,整理出來了:《名》三篇、《大曆》二篇、《易經》二篇、《國語》三篇、《穆天子傳》五篇、《瑣語》十一篇、《紀年》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