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道光皇帝如果一直打到底,能不能擊敗英軍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道光皇帝如果一直打到底,能不能擊敗英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次鴉片戰爭,道光皇帝如果一直打到底,能不能擊敗英軍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近現代中西方之間的首次正面交鋒,200多年來一直強調以弓馬立國的滿清八旗,在英軍威力強大的洋槍洋炮面前,簡直被打懵得亮瞎了眼。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但清政府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始終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唯一的通商口岸「 ”廣州十三行”,也僅僅停留在對外物資交流的貿易層面,所以對海外西洋的政治變革、軍事科技發展所知甚少。
清政府對英國極度缺乏了解,表現在鴉片戰爭的戰略層面上,就是道光皇帝和林則徐試圖在正面戰場一舉消滅所有的來犯之敵。
這顯然不符合當時的敵我雙方優勢對比。
林則徐早在虎門銷煙之時,就已經預料到英國可能的軍事報復行動,於是在廣州沿海一帶,布置了相當強勁的海防力量。這一招的確唬住了英國人,他們轉而選擇北上襲擾其它沿海城市。
幾千里海岸線,清政府不可能處處嚴密防守。英軍憑借快船利炮,游走於各個戰場,往往能在局部區域范圍內形成以多勝少的兵力優勢,戰略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了英軍手中,他們想打哪里就打哪里。
而停留在馬拉車馱水平的清朝軍隊,行軍基本靠雙腿,主戰場優勢一點沒占到,還總是被英軍在海岸線四處點燃的戰火牽着鼻子走,辛辛苦苦緊趕慢趕開到戰場,以逸待勞的反而經常是外來的英軍。
即便英軍有幾次在陸上停下來與清軍正面對峙,死守正面猛攻快打沖鋒戰術的清軍,也突破不了英軍由大炮和火槍封鎖的防線。
因此,無論是沿海炮台與英國艦隊的遠射對轟,還是陸上兩軍擺開陣勢的正面對決,都是有利於英軍洋槍洋炮遠距離殺傷優勢的發揮,而不利於清軍的戰法。
如此一來,道光皇帝急於將英軍驅逐甚至打敗的想法,就很不切合實際了。
但是,在船快、炮利、火槍性能優良的英軍面前,清軍難道真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
答案肯定是有!
單就軍事戰術來說,英軍跨海遠征,最大的優勢是海軍艦隊,因而他們選擇與清政府對決的主戰場是東部各個沿海城市。但是,以艦隊為單位的襲擾形式,在當時的後勤補給條件下,很難形成足夠多的人數規模,用以支撐長久的內陸攻防消耗戰。
實際上,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遠征軍人數最多的時候,也只有2萬來人。
雖說英軍的洋槍洋炮,對陣清軍的長矛、弓箭擁有着很強的裝備優勢,但武器的代差仍可以用合適的戰術去彌補。
比如抗日戰爭時期彈葯匱乏的八路軍伏擊日軍,往往都是丟幾顆手榴彈、放幾排槍,然後沖入敵陣與日軍攪在一起,讓日軍的飛機、大炮、機槍等先進武器等發揮不出作用,不得不與八路軍打白刃戰。
相比之下,清軍完全可以利用主戰場熟悉地形的有利條件,放棄沒有勝算的遠距離大炮對轟,將英軍引入遠離海岸的內陸地帶,采用伏擊、夜襲等作戰手段給予英軍最大的白刃格斗殺傷。
這點在廣州民眾的「 ”三元里抗英之戰”中,有過十分成功的戰例。借助夜色、大雨和復雜地形掩護的偷襲,一幫農民反而打出了比清軍在正面戰場更好的殲敵效果。
此外,仔細觀察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起因,是清政府派出的欽差大臣林則徐,以雷霆手段禁止了利潤豐厚的鴉片走私貿易。
英國為什么向清朝輸入鴉片?
說白了就是英國的工業品在中國沒有什么消費需求,而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卻是英國社會必不可少的消費品,英國只能直接拿黃金、白銀套購中國的商品。等到歐洲社會的金銀大量流入中國,存量趨於枯竭的時候,英國人突然發現他們可以通過向中國輸入鴉片,來換取中國的商品,甚至套購先前流入中國的金銀。
從這個層面理解,鴉片戰爭純粹就是一場「 ”貿易戰爭”。英國人花費大量軍力遠征清政府,目的也是為了延續鴉片貿易和進一步打開中國的消費品市場。
清政府要是了解英國人的戰爭目的,斷絕任何茶葉、絲綢、瓷器等消費品向英國的輸出,同時在軍事上輔之以不與英軍正面交鋒的拖延戰術,那么時間一長,首先撐不住的恐怕就是英國人了。
戰爭曠日持久,中英貿易斷絕,而且中國市場遲遲不能打開,這樣無利可圖的戰爭,估計英國國內的民眾都能把內閣政府給活活罵倒台。
反觀清朝這邊,對中英貿易的依賴程度可就低得多了。反正以往都是閉關鎖國,頂多不要廣州十三行的商業利潤算了,其它的也不影響老百姓正常過日子。
由此可見,第一次鴉片戰爭,道光皇帝要是堅持打到底,盡管會遭受比較大的損失,但最終拖垮遠征的英軍,還是有很大的勝算。
然而,對清政府內部政權穩固的擔憂,又使得道光皇帝極不願意看到與英國人的長久對峙局面。
有清一代,盡管最高統治層極力彌合社會矛盾,但白蓮教、天地會等反抗勢力始終存在,尤其自乾隆晚年和嘉慶期間開始,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此時若與英國人長久糾纏,說不定就會有國內的反抗勢力趁機而起,點燃社會矛盾劇烈爆發的導火索。
日後席卷江南半壁的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就是趁清朝內憂外患之機,聚合底層赤貧百姓搞起的武裝起義。
對清政府來說,洋人只是要他的錢,而來自國內的造反可就是要他的命,非要把清朝皇帝從龍椅上給拉下來不可了。於是在這樣「 ”攘外必先安內”的思想指導下,害怕丟失政權的清政府,也就失去了與英國人死磕到底的信心。
讀者們,如果喜歡本文章,請點關注轉發收藏哦~
相关参考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國派出的遠征軍基本上在各個戰場形成了對於清軍的碾壓,但是從當時的武器發展水平來看,英國軍隊的武器顯然沒有到達碾壓中國軍隊武器的地步,因為列強的軍事武器大發展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的
清朝自主研發的獨有槍支——擡槍,從鴉片戰爭一直使用到甲午戰爭
從清中到清末,清軍裝備有一種特殊的熱兵器。乍一看,你會以爲它是門便攜式火炮;湊近點看,像把槍又似乎不是槍,再仔細看看,這確實是把槍,一把需要多人操作的槍。這是清軍獨有的擡槍。要追溯擡槍的來歷,其實還可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個專注中國古代史的90後小編今天為大家打假的謠言發生在明朝與清朝,傳播率較高。老規矩,3分鍾搞定!明朝火器領先世界200年謠言: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軍隊進入京城在清軍的某個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個專注中國古代史的90後小編今天為大家打假的謠言發生在明朝與清朝,傳播率較高。老規矩,3分鍾搞定!明朝火器領先世界200年謠言: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軍隊進入京城在清軍的某個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至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期間重大事件1839年林則徐編寫《四洲志》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1841年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戰爭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中英《南京條約》簽訂1843年中
工作人員正在為古鐵炮除銹。古鐵炮。為搬運鐵炮專門製作的運炮吊車。歷時6年虎門鴉博館為125門古鐵炮穿上「防腐衣」文/圖廣州日報記者劉滿元170多門在鴉片戰爭中遺存下來的古鐵炮,因遭受酸雨、海洋鹽霧和潮
工作人員正在為古鐵炮除銹。古鐵炮。為搬運鐵炮專門製作的運炮吊車。歷時6年虎門鴉博館為125門古鐵炮穿上「防腐衣」文/圖廣州日報記者劉滿元170多門在鴉片戰爭中遺存下來的古鐵炮,因遭受酸雨、海洋鹽霧和潮
1839年,當欽差大臣、湖廣總督林則徐奉旨驗收虎門炮台的時候,他萬萬想不到,這座看起來固若金湯的要塞,在「”夷人”英吉利的軍艦面前,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就連它的設計建造者,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最終也戰死
1839年,當欽差大臣、湖廣總督林則徐奉旨驗收虎門炮台的時候,他萬萬想不到,這座看起來固若金湯的要塞,在「”夷人”英吉利的軍艦面前,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就連它的設計建造者,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最終也戰死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01中日《馬關條約》02《辛醜條約》主要不平等條約的名稱和特點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簽訂時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