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命硬伤最为关键 左宗棠为何不如李鸿章

Posted 李鸿章 左宗棠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个致命硬伤最为关键 左宗棠为何不如李鸿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一个致命硬伤最为关键 左宗棠为何不如李鸿章

2、张之洞如何用“美人计”从李鸿章手中挖来盛宣怀

一个致命硬伤最为关键 左宗棠为何不如李鸿章

在晚清的历史舞台上,三个超重量级的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可以说,曾、李二人无论是为官、为人都远胜于左宗棠,虽然左宗棠的功劳不小,但说实在的,在官场上他真不是一个吃的开的人。

1881年春,左宗棠被任命为军机大臣。这一年,他已经虚岁七十了。古人的平均寿命不高,四十岁就可以称老了,七十岁,古稀之年,即使精力还旺盛,自我感觉也老的不行。

其实,晚清的这个年景,是李鸿章的时代。当家的慈禧也知道,她的天下,还真离不开这个人人骂的李鸿章。眼看洋务事业一天天发达,跟外国人打交道,没李鸿章还真是不行。

但是,一家独大的局面无论如何也不是好事,擅长平衡术的慈禧,怎么也要找个能平衡李鸿章的人,于是,一向跟李鸿章不和的左宗棠就被挑中了。

不过,别的高官熬到这个岁数,进军机处都没有问题,唯独左宗棠不合适。他是举人出身,因战争的机缘进入官场,一出手就嗷的没边,当初他一个师爷,居然要巡抚账下的二品总兵都要对他参拜。

左宗棠在大帅府中说一不二,让大帅今天做的事,今天就得做,拖到明天,爷就不伺候了。战况紧急,大帅用人之际,人才难得,对他只能迁就。等到师爷做够了,就独当一面,率领他的楚勇,出征太平军了,直到打出一片天。

可以说,他左宗棠不是像别人那样一步步爬山来的,每一步都要看上司的脸色,防范左右的倾轧,时时小心,处处留意,讲礼仪,顾面子。实际上,这个人等于就没正经的在官场上混过,这样的人,对于官场礼数、宫廷礼仪简直就是个门外汉,什么都不懂,这个硬伤让他一直无法在官场之中建立好的人缘。

当年的军机处是设在宫里的,雍正皇帝设置这个机构的时候,就是个皇帝的小型秘书处,等候在皇帝的边上,时刻准备着。晚清的太后和皇帝没这么牛了,但军机处的性质没变。

左宗棠这样一个门外汉进了宫,伺候皇帝太后办公,处处显着不方便,尽管慈禧看在他功劳的面上,不去责备他失仪,但他自己却也受不了。

不好受的还不仅仅是他自己,军机处的同事更是难受。当日军机处的领班是奕訢,左宗棠进了军机处,奕訢也不敢托大,有重要折子,要请左候(左宗棠封了候)先拜读。左宗棠也当仁不让,拿过来就先看。

可是没看到几行,就放下折子,跟同僚们大谈他当年在新疆的战绩,如何如何料敌如神,如何如何先发制胜,何处埋伏,何处伏击,何处穷追猛打,即使诸葛亮在世,也不过如此。

入疆打败阿古柏是左宗棠一生事业中最得意的杰作,战绩辉煌,有的是可说的,可一说就没完没了,今天说了,明天还说。每个让他看的奏折都看不完,说却说个没完,众军机大臣,有哪个敢打断他呢?奕訢都带头忍着,大家都得忍着。

于是,大家只好等左宗棠吹牛吹累了,下去歇息之时,才偷偷把事情处理掉。说实在的,此时的左宗棠,放在军机处实在是极不合适。

自己受罪,别人也跟着受罪的左宗棠,干了几个月的军机大臣之后,终于干不下去了,外放做了两江总督。到了南京,依旧说他的功业,再加上骂曾国藩或是李鸿章。

左宗棠是个怪杰,的确有经世之才,时代也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是他要做天下第一,可第一却偏不是他,即使第二,也要跟李鸿章争一争。到了晚年,机会不再,精力也不再,能做的只能是夸夸自己,再就是骂骂别人。

曾经辉煌的左宗棠,晚年再无业绩,有的只是自恋的事业。说起来,左宗棠在历史上屈尊于曾、李之下,没能超越自己,总是陷在自己已有的功业里难以自拔,这就是主要原因。

张之洞如何用“美人计”从李鸿章手中挖来盛宣怀

晚清“洋务派”地方势力“四巨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若按其所办洋务实业计,成就最大的无疑是张之洞、李鸿章,故有“南张北李”之说。但“南张北李”这两个洋务大臣的洋务实业均离不开另一个关键人物——盛宣怀。

盛宣怀自同治九年(1870年)被李鸿章招入幕府后,便深受李的赏识,第二年就官至知府级。之后,在李鸿章的栽培下,历任天津海关道、招商局督办、直隶津海关道兼监督等。期间,盛宣怀创办轮船航运、煤铁矿务、电报、纺织、银行等洋务实业,是李鸿章的“经济总管”。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位李鸿章的心腹铁杆,后来却成了张之洞兴办洋务实业的得力“督办”,襄助张之洞的洋务事业后来居上。

究其根源,大致有两条。一则,中日甲午战争后,随着李鸿章的失势,很多人把矛头对准了盛宣怀,遭到弹劾的盛宣怀处境艰难,想着再傍一个“靠山”继续自己的洋务实业。再则,张之洞当时在武汉铺的洋务摊子太大,创办的汉阳铁厂等一批厂子大都亏损,亟需启用像盛宣怀这样懂洋务经营的人才去扭亏为盈。据传,张之洞为从李鸿章手上挖来这个“财神爷”,甚至不惜施出“美人计”。

当年,深知盛宣怀处境的张之洞,经过一番周密安排后,便给盛宣怀发了一份邀请其赴武昌商议“官督商办”的电报,言辞颇为诚恳。盛宣怀即以回家给老父祝寿为名向李鸿章告假,获准后便登上天津开往上海的海轮。

盛宣怀生平不苟言笑,却喜欢歌舞音乐、美酒女色。此刻,住在头等舱的他正懊悔未带自己的宠妾同行。晚间酒至半酣,即闲逛于船舱,却见一个二十来岁的绝色美妇朝自己嫣然一笑,让他禁不住心动。经过一番寒暄,方知美妇是一戏班的艺人,艺名白玉兰,是准备转道上海去汉口探望艺姐妹的。这白玉兰望着盛宣怀递上的名片,惊诧不已,便诚邀“盛道台”去自己卧舱小坐片刻。之后,一个是久仰“盛道台”大名,一个是赞许姑娘美若天仙,很快便上演了一出“凤求凰”的好戏。

在后几天的航行中,盛宣怀与白玉兰如同沉浸于蜜月之中。海轮抵达上海时,迎接盛宣怀的是湖北藩台,而且是专门派一艘兵舰来接盛宣怀。盛宣怀虽有些受宠若惊,但还是镇定自若地携白玉兰登上兵舰,住进了经过精心布置的豪华卧舱。兵舰在武昌码头靠岸时,封疆大吏张之洞屈尊亲自迎接这位四品道台,弄得盛宣怀惶恐不安。

盛宣怀在武昌一住就是十来天,除张之洞隔日邀其入督府聊聊“官督商办”事宜外,几乎是日日宴请,夜夜笙歌。督府还专门安排一班人马侍候盛宣怀与白玉兰的起居、游乐。不久,盛宣怀便帮张之洞拟出一个“汉治萍公司”的宏伟设想,并产生想回天津的念头。

这白玉兰闻言盛宣怀欲走,便百般劝阻,又将自己的艺妹白玉菊从汉口接来陪伴盛宣怀。这白玉菊比白玉兰更年轻漂亮,能歌善舞,弹得一手好曲,还带有一种让男人丢魂的独特妩媚,盛宣怀见之大有魂不守舍的感觉。次日,那白玉兰便借故去汉口演出几日,将艺妹丢给了“准姐夫”照料。这白玉菊更能吹“枕边风”,不时撒娇让盛宣怀“留在湖北”。直到此时,盛宣怀才如梦方醒,知道这一路的艳遇都是事先设下的圈套。在清朝,官员狎妓即可弹劾罢免之。

盛宣怀终于留了下来。1896年,盛宣怀帮张之洞接下汉阳铁厂的烂摊子,开始筹办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汉治萍公司。张之洞则出面帮他化解弹劾一事,并保荐他任担任芦汉铁路督办大臣。1902年,张之洞又保荐盛宣怀任正二品工部左侍郎。

芦汉铁路督办大臣在当时是个大肥缺,它不但救活了汉阳铁厂,还帮盛宣怀赚到更多的银子。从1896年到1906年的十年间,盛宣怀以芦汉铁路督办大臣的名义共修铁路两千一百多公里,所用铁轨全部出自汉阳铁厂。通过与张之洞间的交易,盛宣怀还完成了对全国路矿行业的垄断。

相关参考

李鸿章三次顶撞老师曾国藩,关键时刻让步让曾国藩感激涕零

清朝末世沉沦,惨遭列强蹂躏,船坚炮利皆不如世界列国,而能斡旋多年,苟延残喘,所恃者只有一个李鸿章,李鸿章力主洋务,雄心大才却步步维艰,受内外掣肘之害,致使北洋海军军费长期不足,武器战备陈旧落后,甲午一

张之洞如何用“美人计”从李鸿章手中挖来盛宣怀

晚清“洋务派”地方势力“四巨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若按其所办洋务实业计,成就最大的无疑是张之洞、李鸿章,故有“南张北李”之说。但“南张北李”这两个洋务大臣的洋务实业均离不开另一个关键人

曾国藩、李鸿章培养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为何左宗棠却没有

《清史稿》中对左宗棠的评价,完全是与曾国藩对比进行的。《左宗棠传》说:他为人多智略,对自己非常严格,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没有圆滑的行为。同治皇帝曾指出左宗棠的缺点,就是褊忠,有些偏听偏信、偏激。既然《

彭玉麟为什么执意要杀李鸿章的侄子李秋升

彭玉麟,在晚清那个风云时代,不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这些人出名,但也只是不出名而已。彭玉麟创建湘军的水师部队,为镇压太平天国出力甚多,出任过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李鸿章够牛了吧,

左宗棠为何看不起曾国藩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官场恩怨左宗棠、曾国藩是晚清咸同时期一代豪杰,都为同治中兴立下不朽功勋,此二人与彭玉麟并称大清三杰,又与胡林翼、彭玉麟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还与李鸿章共称为曾左李。左宗棠、曾国藩二人共

刘备为何不如曹操那样成其大事

三国的结局虽然全部归给了司马家族,但实际上来讲,还是曹魏的大军统一了中国。为此,不少人觉得郁闷,刘备为啥就打不过曹操呢?其实,对于这个,小编觉得问题还是在刘备身上,他跟曹操比起来还是有一个关键性的差距

得李鸿章,左宗棠等...

曾国藩是一位宣扬理学的卫道士,经常强调一个「”诚”字。常以「”忠”「”勤”「”不爱钱、不怕死、不恋官”等信条相标榜,死心塌地为清王朝卖命。他认为,真正的人才必须德才兼备,而才高德薄之人则绝对不可用。他

晚清四大名臣简介,他们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晚清四大名臣简介,他们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虽然在清朝晚期国家正处于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但在这乱世中也出了一些非常著名的人物,比

刘备为何不如曹操那样成其大事?答案让人无比震惊

三国的结局虽然全部归给了司马家族,但实际上来讲,还是曹魏的大军统一了中国。为此,不少人觉得郁闷,刘备为啥就打不过曹操呢?其实,对于这个,小编觉得问题还是在刘备身上,他跟曹操比起来还是有一个关键性的差距

甲午惊世惨败实为李鸿章狠斗左宗棠的恶果

朋党之争,不仅是中国有史以来一个老生常谈的课题,同时世界史上也司空见惯。然而,奇怪的是,在晚清末年,中日两国同样有朋党之争,但却出现迥然不同的结局。这也成为中日两国的一盛一衰的标志,并最终决定了中日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