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联军合纵伐秦,为何首战失利,第二战却能打进函谷关
Posted 联军
篇首语: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六国联军合纵伐秦,为何首战失利,第二战却能打进函谷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国联军合纵伐秦,为何首战失利,第二战却能打进函谷关
函谷关一直以来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起源于秦穆公时期,为报崤之战秦军战败之仇,秦穆公从晋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修建关隘而得名。因关隘险要,隘口仅能容一车通行,而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战国时期,日益强盛的秦国为了一统华夏,经常从此关隘东出中原,函谷关成了隔绝秦国与中原六国天然的险要屏障。但是,中原六国也不甘秦国攻城掠地,多次对秦国的东进展开反击,就在函谷关下展开了两次争夺战。对于这两次战争,秦国以一国之力抵抗多国联军,第一次交战,秦国取得重大胜利,但第二次,却遭到了巨大失败,甚至把以前占领的魏韩两国的领土都退还给了人家,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次函谷关之战,中原六国合纵伐秦,结果大败而归。 桑丘之战,秦国被齐国打败,主攻联横的秦相张仪不得不以探子身份进入魏国,并顺利占上了国相的位置。可时间不长,他不断向秦国传回的情报受到秦国重视,并对魏韩等国进行打击,魏王在公孙衍不断的进言中疏远了张仪,并把他撵下了台。 公孙衍接任魏国国相以后,利用中原诸侯国多次受到秦国打击的共同仇恨,充分发挥合纵的优势,从而把六国的思想统一到了出兵攻打秦国的认识上来。公元前318年,六国达成共识,以楚王为纵长,各国出兵攻秦。 但这六国表面上思想统一,在行动上却差之甚远。一方面,魏赵韩传统三晋势力因为跟秦国直接交界,平时也饱受秦国打击,所以他们行动迅速,而且求战意识浓厚。另一方面,楚齐两个大国表面答应合纵,私底下却碍于大国面子,不愿意跟秦国交恶,尤其是楚怀王内心惧怕秦国,暗地里打听齐军动向,齐国打楚国也打,齐国不动楚国也不动。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当魏赵韩三国兵马已在函谷关排开阵势时,齐国兵马还没出大门,楚怀王作为纵长也在半路上走走停停磨洋工,而另外一个诸侯国燕国也是左顾右盼,迟迟没有行动。 本来,中原各国为了这次行动,提前做了很长时间功课,魏国还跟西狄义渠取得了联系,让他们暗中策应,好给秦国来个东西夹击。 但纸上方案做得再好顶不上实际行动的检验,对于联军的进攻态势,秦国迅速作出了反映,除了派出大将樗里疾与司马错正面出击外,还用千匹文绣和一百名美女送给义渠,从而解除了秦国背后的威胁。 秦将樗里奚在充分观察当面敌情形势后,果断在函谷关对力量相对薄弱的韩军展开重点打击,并在修鱼大败联军,斩杀韩军主力八万多人,还俘虏韩军主将,从而一举击破魏赵韩三家联盟,其它诸侯见状纷纷半路而退,秦军大获全胜。 纵观第一次函谷关之战,联军战败的原因不言而喻,就是齐楚两个大国相互观望造成的,作为纵长的楚怀王更是名不副实,落得了六国打一个反被挨打的笑柄。 第二次函谷关之战,中原四国合纵伐秦,秦国割地求和。 有了第一次合纵攻秦失败的教训,魏赵韩三家似乎看到了楚国不能再信任的苗头,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传统大国齐国身上,希望齐国带他们一起抵御秦国的虎狼之师。 公元前298年,秦国展开了对楚国的灭国之战,齐国国相孟尝君认为这是攻打秦国的最好时机,于是联合楚国以外其它中原国家,准备合纵伐秦。由于燕国跟齐国有灭国之仇,燕国不愿参加。赵国由于刚换相国,腾不出手来参加战斗。最后就只有齐魏韩三个主要力量,和两个小国宋和中山国跟随作战。 这支临时组建的多国联军在齐国国相孟尝君的率领下,一路过关斩将一直杀到函谷关下,由于秦国主要作战兵力都派到灭楚之战去了,秦昭王就派向寿在函谷关死守,两军在此相持达一年之久。 由于时值隆冬,联军兵马再多也无法拿下关隘,相反,还给联军驻扎带来麻烦。开春以后,眼看着攻打楚国的大军就要撤回,孟尝军命令齐国大将匡章带领兵士日夜攻城,守城秦军饥寒交迫,终于不敌联军败下阵来,当灭楚秦军得知函谷关失利的消息准备回师增援时,为时已晚。 眼见联军突破函谷关,毛寿带领秦军退守潼关,秦王不得不召集群臣研究对策,最终以割让原先抢占的魏韩城池为条件,与联军求和。 第二次函谷关联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一是时机找得准,秦国主力都不在家。二是秦军缺乏主帅,都远征楚国去了。三是联军指挥有方,没有出现临阵逃跑的。这一战,齐国也算为魏韩两国出了口气,以往大战,魏韩只是挨打的份,这次不仅赢了,还收回来几座城池,既然秦国主动求和,也算给这次战争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新鲜历史资讯。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六国合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秦国享国37君。早在春秋时期,便成为“货真价实”的春秋五霸,秦穆公时益国十二,拓地千里,何等威风?到了战国时期,尤是秦孝公商鞅变法后,更是成为战
太平军消灭了多少清军,为何清军打不过八国联军,却能打败太平天国
为何清军打不过八国联军,却能打败太平天国?一、清军打不过八国联军的主要原因:1、清朝末年,清廷已经内忧外患半个世纪了,朝政瘫痪,腐败透顶,名存实亡。因为十年后,革命党人攻占了一个小小的武昌城,清廷就土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谋略家、外交家、纵横家,与等人皆师从。苏秦一生佩六国相印,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苏秦刺股 典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游说秦王未果,资用匮
公元前298年,匡章率齐、魏、韩三国联军(后加入赵、宋两国)攻破秦国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前298年,匡章率齐、魏、韩军攻秦。前296年,函谷关被攻破,秦昭王急谋割地自救。匡章作为齐国的高级将领,虽然也曾功名显赫,...
公元前298年,匡章率齐、魏、韩三国联军(后加入赵、宋两国)攻破秦国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前298年,匡章率齐、魏、韩军攻秦。前296年,函谷关被攻破,秦昭王急谋割地自救。匡章作为齐国的高级将领,虽然也曾功名显赫,...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苏秦说六国合纵的故事。 公元前329年,苏秦先到了秦国,游说惠王。但当时秦国刚刚处死商鞅,非常不欢迎到处游说的士人。苏秦于是向东到了赵国,赵肃侯的弟弟奉阳君很不
范雎用了将近8000两黄金,解除了六国的合纵,秦王没有理由不惊喜
范雎作为秦国历史上的一位智谋远虑,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他的一些计策,的确是让人称奇的,而且也达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天下的策士聚集于赵国,想联合六国实行合纵,来和强秦进行对抗。六国如果进行合纵成功了
苏秦合纵六国的故事是怎样的?苏秦成功了吗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到齐国拜师学艺,与张仪一起在鬼谷子那里学习纵横之术。他曾经去见周天子,可是没有人在周天子面前推荐他。于是,他改变主意,到秦国去求见秦惠公
打秦国为什么总选择函谷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也不是必须得走函谷关或潼关,主要是因为在这里扣关,打得大仗比较多。特别是战国时期,六国群殴秦国,最
智激张仪苏秦在赵国时,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生擒了魏将龙贾,攻克了魏国的雕阴,并打算挥师向东挺进。苏秦担心秦国的部队打到赵国,盟约还没结缔就遭到破坏。于是决定智激同窗张仪入秦,维护萌芽期的联盟。苏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