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出一条政令,深得皇帝之心,却惹怒重臣,连带 ”牺牲”了自己
Posted 丞相
篇首语:不要试图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提出一条政令,深得皇帝之心,却惹怒重臣,连带 ”牺牲”了自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提出一条政令,深得皇帝之心,却惹怒重臣,连带 ”牺牲”了自己
汉文帝二年(前178年),西汉丞相去世,丞相的位置便空了出来。此时的汉文帝刘恒逐渐熟悉了朝政,知道此时天下是动不如静,丞相有没有能力并不重要,反正底下有十三曹等官员分任着国家机器的每个零件,有他们在,这个国家就不会停止运转。但是丞相这个位置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坐的,必须找一个有足够威望的人才行。汉文帝想了想,觉得还是曾担任过右丞相的周勃最合适。于是汉文帝决定,让周勃回来继续接任丞相一职。 周勃这次回来重任丞相一职,便打算痛改前非,绝对不能像原来那样不作为了,要好好地尽丞相职责,成为百官的楷模。可周勃上任后,发现自己有劲儿没处使。为什么?因为下有十三曹各司其职,上有皇帝自己宠信的人,皇帝有啥事根本不跟自己商量。自己这丞相不过是个摆设。 而此时在中央混得风生水起的人,是刚进朝廷几个月的毛头小子贾谊。此时的贾谊,可谓意气风发,天天脑子里就想着该如何帮皇帝治理好这个国家。这年,贾谊写下了《论积贮疏》,文章大体意思是:你瞅瞅,现在的人还有几个老老实实种地的?天下人都等着吃饭,这样没人种地早晚都得饿死。而且现在奢靡之风渐长,一个个都不知道节俭!我都整天愁得睡不着觉。总而言之,我们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啊!既要鼓励生产,还要储存粮食,不然这国家万一哪天有个头疼脑热的,皇上手里没点粮食可怎么办啊,我都替皇上你揪心啊! 汉文帝看了贾谊的《论积贮疏》后,感动得不行,当即下诏,表示要以身作则,带头耕种。除了带头耕种,汉文帝也做到了带头节俭,平日里缊褐瓢箪,连帷帐之类的刺绣都不用了。大家一看,也都上行下效,全民节俭成了一种风气。 同时,贾谊提出了一条建议。他认为,那些被封侯的人不回自己的封地,整天在京城待着实在是浪费资源,加重京城的负担,不如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对于这条建议,汉文帝听了深以为然。没多久,汉文帝便下令:所有诸侯都回到自己的封地,除了在京城任职或者特批需要留在京城的人,但这些人也要派太子回去。 诸侯们听完这个诏令后一个个都气炸了,得知这是贾谊的主意后,更是恨透了贾谊。从此,众显贵对贾谊的愤恨更是摆在了明面上。虽然诸侯对贾谊恨得咬牙切齿,可汉文帝却对贾谊越加欣赏了。汉文帝觉得,以贾谊之才只做个智囊实在浪费,应该给他个实职做做。于是汉文帝便将此事在上朝之时跟周勃说了。 汉文帝刚把话说完,下面的人就都疯了,一个个坚定地表示贾谊绝对不能做公卿。汉文帝奇怪了,问为什么贾谊不能做公卿。结果大臣们什么理由都有,什么「 ”年少初学”「 ”专欲擅权”「 ”纷乱诸事”……总之,只要是屎盆子,就往贾谊头上扣。而这些往贾谊身上泼脏水的人,不只有周勃及众大臣,还有自己的亲信。汉文帝听完心里明白了,贾谊已经犯了众怒,就算他什么都不做,大臣们都能找借口把贾谊撸下来。因为贾谊,自己已经隐约地和大臣们站到了对立面上。而此时,他并不想对朝政做出大的改变。 虽然如此,汉文帝却并没有放弃贾谊。因为在汉文帝心中,贾谊是真正的国之栋梁。虽然他目前进入朝政的路子堵死了,可贾谊毕竟还年轻,就算十几年之后再进入朝堂,也并不晚。于是,汉文帝便将贾谊保护了起来。汉文帝对贾谊的保护很有智慧,他知道,群臣对贾谊的不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自己过分信任贾谊。因此,他只好暂时与贾谊保持距离。 周勃虽然成功地带领着群臣打压了政敌贾谊,但汉文帝从此恨上了周勃。贾谊当公卿的路虽被周勃堵死了,可那毕竟是暂时的。而周勃在汉文帝心中的路,却是永远被堵住了。 这一年,发生了难得一见的自然现象—日食,而且连续出现了两次。那时的皇帝一遇到这种情况,就开始紧张。皇帝认为,日食这种特殊现象是老天在表达对人君的不满。所以当汉文帝看到日食后,立马就慌了,赶紧反省自己哪里做错了。可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于是他写了一道诏书,下令各地人民都来想想他的过失和不足;也希望各级管理者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量减少徭役和开支,减轻民众的负担;他还撤出了保护自己的军队;宫中御马只留够用的,其他的都给驿站用。 转眼到了文帝三年,去年年初,汉文帝就听从了贾谊的建议让诸侯各回各家,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了,居然还有一堆没走的,这让汉文帝很愤怒。毕竟为了这条政令连贾谊都「 ”牺牲”了。汉文帝一想到这,就想起了当日周勃率领群臣在朝堂之上攻击贾谊的情形。既然你周勃凡事都喜欢出头,那这次也就你来出头吧。汉文帝遂下令让周勃做个表率,带着诸侯们回到各自的封地。 周勃听完简直憋屈死了,他刚回到丞相位置一年,就又要被赶走了。但还好汉文帝现在还没撕破脸,等到撕破脸恐怕他连这条老命都没了。于是周勃只好无奈地卸任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了。那些赖在京城不想走的诸侯一看丞相都回自己封地了,还有谁敢不回?于是随着周勃的离开,那些钉子户也都先后离开了京城。 回到封地后,周勃时刻担心汉文帝会杀了自己,在过分的恐惧下,周勃做了一件傻事。他在家里也披甲持戟,还令家人们也都如此。这幅场景被河东的郡守和郡尉看到后,以为周勃要造反,赶紧报告给上级。很快,周勃被关进了大牢,刑狱官开始了对周勃的审问。可怜一生征战无数的周勃,此时已被自己内心恐惧折磨得精神失常。面对刑狱官的问题,周勃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甚至连替自己辩解都没有。刑狱官以为周勃是嘴硬,便开始对周勃动用各种酷刑。 周勃从来都没有料想到会有今日,无奈之下,他拿出千金来行贿了一位狱吏。那位狱吏拿了钱后,自然要替周勃办事,就找了块木简,上写「 ”让公主为您作证”。周勃一看木简,才想起来自己的儿媳妇可是当朝公主,皇帝的女儿。周勃赶紧托人找儿媳妇替自己作证,又将自己加封所受的赏赐都给了汉文帝的舅舅。 汉文帝的舅舅拿到好处后,便去找到了薄太后,为周勃各种说情。薄太后是出了名的贤良淑德,一听自己的儿子把周勃抓了起来,当场就不干了,立刻让人叫汉文帝来见自己。见到汉文帝后,薄太后二话不说,抓起头巾就朝汉文帝扔去,把汉文帝吓了一跳。还没等汉文帝询问原因,薄太后就怒道:「 ”当年绛侯(周勃的封爵)带着皇帝的印玺,在北军领兵。他不在那时造反,现在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难道会反叛吗!”汉文帝不敢违逆母亲,便只好向薄太后谢罪说:「 ”狱吏刚好已经查清楚,准备放他走了。” 就这样,有薄太后的力保和公主的作证,周勃终于算是平安落地了,不但性命保住,爵位和食邑也和以往一样。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张蠡良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相关参考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武则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贞观十年,大唐朝发生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身染重病,百般调治无效,于当年六月在立政殿病逝。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结发之妻,不仅
作为皇帝来说,除了面对后宫的女人,就是面对朝堂上的大臣。而皇帝也不是万能的,总要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后宫自古就有「”后宫不得参政”的说法,所以作为皇帝来说,只能把目光转向大臣们。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就是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黄忠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在长沙城破时,黄忠被刘备的仁义还有志向所打动,效忠刘备成为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名声威震天下,黄忠和众将士的关系也一直很融洽,但奇怪的是他临终前所说的话却让人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三国志》一书中。三国后期阶段,魏国的大权基
对联作为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可谓是历千年而不衰,经过了两宋的成熟期,到了明清两朝达到历史的高峰,成为了文人雅士们平时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纵观历朝历代,像北宋的苏东坡,明朝的解缙,清朝的纪晓岚,这些个
嘉靖皇帝最痛恨的人,曾六次大赦天下,却唯独不放过他,究竟是为何
古代的皇帝,为了彰显仁德之心,经常会进行大赦天下,那些犯人就能够被减刑,甚至被判处死刑的犯人,也能因此捡回一条命。但是,在明朝嘉靖年间,曾有一位令皇帝非常痛恨的大臣,曾六次大赦天下,放过了无数个有罪之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推恩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推恩令,可能很多人还不是很熟悉,这是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条重要政令。这项政令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
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好不容易硬气了一次,结果却惹来了一头大恶狼
说起鸦片战争,世人就会想起林则徐,会说是:因为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引起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1839年的虎门销烟,历时二十三天,共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达2376
孟子对君主专制的批评惹怒了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他因此下令删改《孟子》一书,将“对君不逊”、“抑扬太过”的部分统统删去。所删定的版本便被称作《孟子节文》,并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以取代原先的《孟子》。“民
嘉庆帝为什么要杀和|呢?一个皇帝要处置一个重臣的时候,往往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臣之权威胁到了皇权。和|在乾隆朝时,深得乾隆信任,权力滔天。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和|能就此止步,老老实实当一个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