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的大婚礼仪

Posted 皇后

篇首语:我走在逃离命运的路上,却与命运不期而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代皇帝的大婚礼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代皇帝的大婚礼仪

乘龙配凤 二姓之好清代皇帝的大婚礼仪 苑洪琪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曾任宫廷部副主任。主要从事清代宫廷历史研究。 婚姻礼仪是中国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章制度。 清代皇帝的大婚礼仪,在远古贵族男子的娶亲程序六礼的基础之上,又因满族婚俗的传统背景和皇帝的特殊身份有所变化。那么这些过程具体是怎样的?需要备下哪些物品?参与者各自的身份和角色又是什么?还请看档案解读。 阅读链接 《礼记》中的六礼 一、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二、问名,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以便测算男女双方结合是否合适; 三、纳吉,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 四、纳征,男方家送聘礼给女方家; 五、请期,男方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六、亲迎,新郎亲至女方家迎娶。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复杂而繁琐的典章制度,其中婚姻礼仪就非常具有代表性。《礼记》认为婚姻是:「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婚礼的仪式,更是对认同、崇拜祖先的「礼」与其外在的一系列表现。《礼记》还确定了从议婚到完婚这一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六礼」)。《周易·序卦传》:「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婚礼这一仪式感极强的习俗,世代相传,不断地加强和巩固男女性别角色及其社会责任。 天子的婚礼称「大婚」,被尊列为国家盛典。但并非所有的皇帝都经历过大婚典礼,只有年幼就继承皇位的皇帝到了成婚的年龄才能享有大婚仪式。 清代,紫禁城内曾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位皇帝举行过「大婚」。四位经过「大婚」的皇帝位列清朝帝系的两端。入关前成婚的太祖、太宗并没有固定的婚礼仪注,也没有定下规矩。顺治八年(一六五一年)举行了顺治皇帝的大婚,当时正值入关之初,宫廷典章制度尚不完备,虽沿袭古代六礼仪制,但采礼种类、数量等仍无定制。到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年),圣祖康熙皇帝才正式确立了皇帝娶皇后的大婚礼仪,即古代嫁娶要遵行的「六礼」。「六礼」原本是远古贵族男子的娶亲程序,被清皇室吸收后,因满族婚俗的传统背景和皇帝的特殊身份,其中的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礼或设而不行,或改变名称,只行纳采、纳征两礼。这也与清代皇后一般是由皇太后与近支王公通过「议婚选后」来确定有关。 清乾隆 黑漆嵌金饰珍珠御用盔 故宫博物院藏 头盔(胄)是重要纳采礼物之一 清顺治 铜镀金嵌珠石珊瑚马鞍 故宫博物院藏 马鞍是重要纳采礼物之一 皇帝大婚的具体事宜是由临时的专门婚礼筹办机构所包揽。如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军机处档案「同治大婚典礼事宜单」中,遣使事宜、纳采事宜、大征事宜、册立事宜、奉迎事宜、朝见事宜等皇帝大婚诸礼节均明确记录在案,就连纳采、大征所需的采礼及龙亭(抬放采礼的用具)、节案(放置金节的案子)、册案(放置金册的案子)、宝案(放置金宝的案子)等都有十分详细的记录。施行这些礼仪的具体时间均经过象征天意的国家天文历法机构— 钦天监卜测。 纳币以聘 清代皇帝大婚一系列的礼仪中,纳采礼和纳征礼,与六礼相近,也就是通常说的定婚和下聘礼两个环节。 遣使求婚— 纳采礼 纳采,即向皇后家赠送具有定婚之意的采礼。民间纳采是在女家同意议婚后,再正式带着礼物登门求婚。皇帝大婚行纳采礼不存在女家同意与否,也不会亲自登门纳采,而是派使臣代行。钦天监择吉日行纳采礼,在行纳采礼的前一天,皇室要派专人祭告郊(祭天)、社(祭地)、太庙。 清 庆宽 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之「 ”纳采礼筵宴图”册页六及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可见正、副纳采使臣正在接受金节 清 庆宽 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之「 ”纳采礼筵宴图”册页十(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可见正、副纳采使臣持金节前行 清 冷鉴、黄门等合绘 皇朝礼器图册之「 ”皇后仪驾金节” 故宫博物院藏 依据档案记载,顺治八年(一六五一年)八月,顺治皇帝大婚典礼前期择吉日行纳采礼。纳采礼物是全副鞍辔的文马(毛色漂亮的马匹)十匹、甲胄十副、缎百匹、布二百匹,金茶筒一个,银盆一个。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年)七月初七日,康熙皇帝大婚纳采礼的礼品与顺治皇帝相同,且「以礼部尚书内务府总管充使(纳采使)」。所谓纳采使,有正、副二人,均由皇帝钦定。纳采使大多由很有地位的官员担任,是经过亲王、大臣们众议提候选名单,再由皇帝圈定钦派。纳采当天,皇帝在太和殿要向正、副纳采使授以金节和圣旨,纳采使才有资格代表皇帝行事— 到皇后府邸行纳采礼。 清 庆宽 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之「 ”纳采礼筵宴图”册页十四及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可见准皇后父亲(或祖父)率子弟等人着朝服在府邸大门外跪迎,正、副纳采使臣正准备进入门内 这一天,准皇后府邸正厅面南设节案,左、右各设案。正、副纳采使持节到来时,皇后之父(或祖父)穿朝服在大门外跪迎,然后随两位使臣入内,将金节陈于节案上, 甲胄、布帛分别陈放于左、右两案。龙亭停在仪门之外,文马停在中阶之下。正、副使臣授礼时,皇后之父(或祖父)在外厅中门之外跪受,再率子弟朝皇宫的方向行三跪九叩礼,以示谢恩。最后,正、副使臣取节回宫,皇后之父(或祖父)在大门外跪送。准皇后家则设纳采宴会,以示庆贺。 清 庆宽 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之「 ”纳采礼筵宴图”册页十六(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可见停放在仪门之外的不同的龙亭,有甲胄龙亭、缎匹龙亭等 清 庆宽 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之「 ”纳采礼筵宴图”册页二十六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所绘即为纳采宴会 清 红油纳采宴桌 故宫博物院藏 清同治 红地金彩双喜字六节盒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银云龙纹暖酒壶 故宫博物院藏 清同治 银镀金双喜字匙及款识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喜字银元宝(六个)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金锭 故宫博物院藏 其实,正、副使臣一行持节抵达准皇后家代皇帝行纳采礼,就是民间所说的媒人带着礼物到女方家提亲,向女方家长表示「明媒正娶」的承诺仪式。当然,皇帝大婚不需要媒人,这也是皇家与民间最大的不同之一。 壮观的下聘— 大征礼 民间的纳征礼,在清代皇帝大婚中改为「大征礼」,是皇帝迎娶皇后入宫之前再次向皇后家送大婚礼物,并告知将要迎娶皇后入宫。「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昏礼。」(《仪礼·士昏礼》)清皇室迎娶皇后所「纳」之物,不仅有金银器和钱,还有其他极具浓郁民族特色的物品。 康熙四年九月初七日,康熙皇帝大婚行大征礼,礼品有黄金二百两、白银万两、金茶筒一个、银茶筒两个,银盆两个、缎千匹、鞍辔马二十匹、驮甲二十副、文马四十匹,以礼部内务府堂官为正、副使。大征礼的一切仪式均与纳采礼相同。 康熙皇帝大婚的大征礼如是,两百年后同治、光绪皇帝大婚的大征礼仍是 清 银镀金龙凤纹多穆壶 故宫博物院藏 如此— 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十二月初四日午时行大征礼,应备赐物自应敬谨办理。在《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第三册《大征礼图》中可以看到,大征礼给准皇后的聘礼用七十四座龙亭装载,而给准皇后娘家的赏赐物则用五十八座采亭装载。由皇帝任命的正、副使持节捧旨,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征仪仗队前往皇后家行大征礼,十分壮观。 但是这些大征礼礼品并不是全部赠与皇后家里的。采亭所装载的是给准皇后父母的赏赐物,准许留下。而龙亭所装载的是给准皇后的聘礼,要作为妆奁返回皇宫— 「内务府官将金两、银两、金银茶筒、银盆撤出,仍用龙亭舁请交进;缎匹交总管太监接收,暂存邸第。俟进妆奁时分装箱内……马匹、鞍辔、驮甲交该衙门领回。」 所谓妆奁,原指女子梳妆打扮时所用的镜匣,后泛指随出嫁女子的嫁妆。皇后的妆奁由皇家采办。顺治、康熙皇帝大婚时,国家经济尚不发达,皇后妆 奁谨行俭用。到同治、光绪朝时,皇后妆奁则应有尽有:既有绸缎成衣、裘狐皮服,又有冠履靴鞋、珠宝首饰;既有陈设清供、舶来时玩,又有生活器皿、实用家具等等,无所不包。 入宫成婚 清代皇帝大婚典礼中最为隆重的仪式是册立礼和奉迎礼,一般都与合卺礼在大婚当日连续举行(顺治、康熙、光绪三位皇帝的大婚册立礼和奉迎礼都在同一天举行。同治皇帝大婚是个例外,册立礼、奉迎礼是分两天进行的),一起构成了大婚礼仪的高潮。 清 庆宽 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之「 ”大征礼图” 册页二及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可见准备出行的大征仪仗队,给准皇后娘家的赏赐物用采亭装载 阅读链接 《大清会典》记载的大征礼礼品单 黄金二百两、白银万两、金茶筒一、银茶筒二、银盆二、缎千匹、文马二十匹、闲马四十匹、驮甲二十副。另有赐后父后母黄金百两、金茶筒一具、银五千两、银茶筒一具、银盆一具、缎五百匹、布千匹、马六匹鞍辔具、甲胄一副、弓一张、矢一菔、朝服各二袭、衣各二称皆冬一夏一、貂裘各一领、上等玲珑带一束;赐后弟缎四十匹、布百匹、马二匹鞍辔二副;赐从人银四百两。 清 庆宽 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之「 ”皇后妆奁图”册页四、五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可见浩浩荡荡的大征仪仗队伍抬着皇后妆奁 清 玳瑁边檀香木刻锦纹双喜字背小挂镜(正、背)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铜镀金龙凤纹双喜字面盆 故宫博物院藏 清同治 银镀金双蝶纹喜字粉盒 故宫博物院藏 阅读链接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卯刻所进皇后妆奁 上赏金如意成柄龙亭头抬,上金如意成柄龙亭二抬,上金如意成柄龙亭三抬,帽围一九一匣、领围一九一匣龙亭四抬,帽围一九一匣龙亭五抬,各色尺头九匹一匣黄采亭七抬,各色尺头九匹一匣黄采亭八抬,各色尺头九匹一匣黄采亭九抬,脂玉谷穗平安一件栏杆采盘十抬,铜珐琅太平有象桌灯成对栏杆采盘十一抬,紫檀龙凤五屏峰铜镜台一件(随大红缎绣金双喜字套一件)栏杆采盘十二抬,紫檀雕花洋玻璃大插屏成对(分二抬)六十三、六十四抬,紫檀足踏成对六十五抬,紫檀雕龙盆架一件(随大红缎绣金双喜花披一件、金面盆一件)六十六抬,紫檀雕花匣子二十件栏杆采盘分十抬,紫檀雕花箱子二十只栏杆采盘分二十抬,紫檀雕花大柜成对分四抬,以上共一百抬。 正名入宫— 册立礼与奉迎礼 所谓册立礼,是向皇后授予象征名分的金宝与金册(均为黄金制作)以正式确立皇后在皇宫中的地位的仪式。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大婚册立礼都是在皇后府邸举行的。所谓奉迎礼,相当于民间婚娶的亲迎礼,只是民间新郎需要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而皇帝大婚则是派遣使者到准皇后母家府邸,对皇后进行册立后,再将其迎入宫中,故而称奉迎礼。皇后的金宝、金册是由内阁(后改由翰林院翰林)撰写、礼部制作的。铸造要先后经过制蜡模、镌字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进呈皇帝御览。清代皇后金册、金宝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形制与皇帝御宝相同。 近代 逊帝溥仪「 ”皇后”册立金册(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此件金册为故宫博物院现存唯一「 ”皇后”金册 阅读链接 册立同治皇后阿鲁特氏册文 朕惟运协两仪,乾健必资夫坤顺。光昭四表,日升更颂夫月恒。观天道之周行,实邦家之肇庆。爰诹吉日,用制宏章。咨尔阿鲁特氏,乃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也。秀衍桂林,瑞征椒殿。淑身维则,慎德有常。着端范于闺闱,早娴女训;肃庄容于宫,允式母仪。兹仰承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勤俭居先,雍和逮下;徽音丕嗣,内治克襄。夏凊冬温,亲两宫之色笑;陈笾荐豆,佐九庙之馨香。令望式孚,蕃厘永迓。钦哉! 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八月十四日,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下懿旨,遣惇亲王奕誴、贝勒奕劻为册立皇后礼仪的正、副使,遣崇勋为册立宣制官。一个月后,同治皇帝于九月十四日清晨(丑时)身着朝服至太和殿,到册宝案前阅册宝。后正使奕誴、副使奕劻持节捧宝前往皇后家行册立礼。九月十五日奉迎皇后入宫。 清光绪 「 ”珍妃之宝”印 故宫博物院藏 太和殿内放置的宝案 与以上程序相同,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年)正月二十六日早上,光绪皇帝在太和殿举行隆重典礼,宣布册立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并将颁给皇后的金宝、金册交给专使,专使奉命护送皇后金印、金册至皇后娘家,向皇后父、兄宣示,再由随行侍仪女官向皇后宣读册文。行册立礼的同日,遣额勒和布与奎润为正、副使,持节诣皇后邸行奉迎礼。 同治、光绪二帝的大婚,是晚清宫廷最重的两件大事,正值慈安、慈禧皇太后(光绪时为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听政。两位幼年继位的皇帝一位是慈禧太后的亲儿子,一位是慈禧太后的亲外甥。虽然皇帝大婚有专门机构管理,但事事都要「具奏」皇太后,然后「面奉」皇太后懿旨,谨慎办事。如同治皇帝大婚时,两宫皇太后早于两年前(即同治九年,一八七〇年)就下懿旨:「皇帝大婚前期分日恭进妆奁、其铺盖衣服、首饰、金银器皿,着于告期前一日恭进。至皇后母家应行恭备子孙饽饽并匙箸、吉祥花碗、龙凤圆盒,既或做铺盖、灯内蜜油并烟粉等项,均着敬谨妥为备……其子孙饽饽届时并由内务府女官恭送大内,钦此。」对大婚礼节的规定更是细致入微,甚至大婚当日陪侍皇后的公主、福晋、命妇等人的穿戴也有明确懿旨:皇帝大婚日,「公主、福晋、命妇进内均戴凤钿,穿蟒袍八团龙立水褂,项圈、手巾、朝珠。内务府女官均戴钿,穿八团褂,至皇后邸伺候升舆。乾清宫伺候降舆及降舆后伺候一切礼节均戴大红钿罩,穿大红褂罩」。 清 庆宽 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之「 ”皇后凤舆入宫图”册页二及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所绘为册立礼完,正、副使臣出皇后府邸的情形,可见仪仗队伍正抬着册亭、宝亭 清 庆宽 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之「 ”皇后凤舆入宫图”册页十二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所绘为奉迎礼中午门的情形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凌晨,皇后于邸第升凤舆,由大清门进入皇宫。光绪皇帝大婚奉迎礼于子时进行。是时,奉迎仪仗排列就绪,奉迎使臣以及命妇、若干女官陪同凤舆前往皇后府邸。两宫皇太后钦派的福晋、命妇、女官至坤宁宫东暖阁,为新娘和新郎铺设龙凤喜床。喜床中央放一个装满珍珠、宝石、金银钱以及谷物的宝瓶,喜床四角各放一柄如意。迎娶皇后的凤舆均由紫禁城正门— 午门进宫。明清两代出入午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等级最高的午门中门是皇帝出入专用门,皇后只有在大婚典礼中可乘凤舆通过一次。 清 庆宽 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之「 ”皇后凤舆入宫图”册页十六(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可见仪仗队簇拥着凤舆前行 阅读链接 细致入微的大婚礼—— 奉迎前应备各项差务十二项 宝瓶由大婚礼仪处恭制,内盛:珍珠两颗、红宝石两颗,金钱两个、银钱两个、金如意两个、银如意两个、金锞两个、银锞两个、金八宝两个、银八宝两个,金银米一并由大婚礼仪处备办交进; 龙凤同和袍由内交奉迎公主、福晋、命妇敬请至皇后邸;熏轿、熏盖头应用藏香,由内交公主、福晋、命妇敬请至皇后邸; 乾清宫殿内应设火盆,由营造司官员预备; 坤宁宫门槛内应设马鞍(喜鞍),由武备院官员预备;马鞍下应用苹果,由掌仪司官员预备; 子孙饽饽圆盒及子孙吉祥花碗、匙箸,均由后母家预备;金、银酒由酒醋房恭备; 合卺应用壶盏由大婚礼仪处恭制;进长寿面应设铜盆,铜盆由大婚礼仪处恭制,圆盒长寿面均由内膳房预备; 皇后应捧之柴,由司俎太监预备,萨满接收;灶君前铺设拜褥,由萨满预备。 奉迎队伍簇拥着皇后乘坐的凤舆过午门、太和门、中左门、乾清门,至乾清宫止。亲王福晋率女官开启轿帘,扶皇后下轿。亲王福晋接过皇后手中的苹果,同时把装有珠、宝、金银小如意和五谷的宝瓶奉与皇后。接下来,福晋们扶皇后迈过一个火盆,以寄寓蒸蒸日上之意。之后,在女官的引导下,从交泰殿到达坤宁宫。坤宁宫门口安放着两具马鞍(喜鞍),鞍下是皇后从娘家带来的两个苹果,寓意平平安安。皇后跨过马鞍进到洞房,把刚才拿过的宝瓶交给福晋。福晋将宝瓶放在龙凤喜床上。 清 冷鉴、黄门等合绘 皇朝礼器图册之「 ”皇后仪驾凤舆” 故宫博物院藏 清 木红漆杆皇后轿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庆宽 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之「 ”皇后凤舆入宫图”册页二十六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可见凤舆至乾清宫,皇后将在此由亲王福晋率女官扶下轿 清乾隆 青玉合卺杯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金小如意故宫博物院藏 和美圆满— 坐帐礼与合卺礼 帝后入洞房,先要一同行「坐帐礼」。坐帐又称「坐福」,是满族的婚俗之一,现在东北婚礼中还在流行,即帝后同坐于龙凤喜床上,面朝正南方天喜方位(即主人间婚姻喜事的天喜星所在方位)。坐帐礼毕,皇帝给皇后揭去盖头,帝后同坐在龙凤喜床上(皇帝居左,皇后居右),吃子孙饽饽。子孙饽饽,即饺子,由皇后母家预备,随奉迎队伍一同进宫。子孙饽饽必煮得半生不熟,以谐音「生」,寓意「生儿子」。此时窗外还有一男童隔窗问道:「生不生?」照例由新郎或娶亲太太回答:「生!」表示婚后要生儿育女,宗支繁衍,瓜瓞绵绵。吃子孙饽饽寄予了皇家祈求子嗣繁兴的愿望。 吃过子孙饽饽后要行合卺礼。据《康熙大婚仪注》记载,康熙皇帝大婚所行合卺礼在坤宁宫西间北炕前的地上。光绪皇帝大婚时的合卺礼在坤宁宫东暖阁洞房内举行:「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合卺原指一只葫芦破为两半,各盛酒于其中,新娘、新郎各饮一半,象征夫妻原为二体,而又以线连两半葫芦的柄,象征由婚礼把俩人连成一体,故先分而为二,后合二为一。这一仪式,现在演变成婚礼上新人饮交杯酒。 皇帝大婚时合卺礼的流程,以光绪皇帝的合卺礼为例,先是由内务府女官恭进宴桌,铺设坐褥于龙凤喜床沿下,皇帝、皇后相向而坐,再恭进帝、后交杯,用合卺宴。合卺宴是以矮桌席地坐炕炉前,食生羊肉及牛猪肉及金酒(黄酒)、银酒(白酒)、金膳(黄碗盛黄米饭)、银膳(黄碗盛白米饭)、肉丝等。 在帝后进合卺宴时,还要有结发的侍卫夫妇在坤宁宫外的屋檐下用满语唱交祝歌。合卺后的当晚,帝后还要吃长寿面。次日还要举行团圆宴,以表帝后婚后生活的美满。之后,皇帝要祭祀太庙、奉先殿,皇后要率女眷拜见皇太后并向皇太后敬献如意。皇帝还会在太和殿举行大朝,接受宗室王公等祝贺,并发布诏书,举行盛大宴会,赐皇后父母兄弟衣服、物品等。至此,整个婚庆大典才宣告结束。 清 填漆描金龙凤双喜宴桌 故宫博物院藏

相关参考

清德宗光绪帝的婚礼有多奢侈?光绪帝的大婚

清德宗光绪帝像清代皇帝大婚比历代皇帝奢华更甚,是极尽奢侈铺张的。清德宗光绪帝是清代正常举办大婚的最后一个皇帝,目前所存资料比较齐全,可以作一些透视与分析。光绪帝的大婚典礼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

清德宗光绪帝的婚礼有多奢侈?光绪帝的大婚

清德宗光绪帝像清代皇帝大婚比历代皇帝奢华更甚,是极尽奢侈铺张的。清德宗光绪帝是清代正常举办大婚的最后一个皇帝,目前所存资料比较齐全,可以作一些透视与分析。光绪帝的大婚典礼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

清德宗光绪帝的婚礼有多奢侈? 揭秘

清德宗光绪帝像清代皇帝大婚比历代皇帝奢华更甚,是极尽奢侈铺张的。清德宗光绪帝是清代正常举办大婚的最后一个皇帝,目前所存资料比较齐全,可以作一些透视与分析。光绪帝的大婚典礼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

清代皇子结婚仪式

  周礼规定,士人婚礼有六项内容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称为六礼。六礼数千年来一直相袭沿用,清代婚礼亦贯彻其立意,分为议婚、定婚、结婚三个阶段。议婚就是选择对象,相当于纳彩、问名;定婚就是

仅四个皇帝享受大婚待遇

仅四个皇帝享受大婚待遇在清代,从顺治一直到宣统。十个皇帝里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和光绪,这四个皇帝的婚礼是在紫禁城里举行,叫“大婚典礼”。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也举行过婚礼,但那时已是民国了。上面说的四个

清朝皇帝皇后大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流程

在清代,从顺治一直到宣统。十个皇帝里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和光绪,这四个皇帝的婚礼是在紫禁城里举行,叫大婚典礼。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也举行过婚礼,但那时已是民国了。上面说的四个皇帝,他们即位时都非常小,

英国记者报道皇帝婚礼

同治大婚中从皇宫出发前往新娘(皇后)府邸的迎亲队伍。英文的同治《大婚礼节》首页。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1872年10月16日)是同治皇帝大婚的日子。那时候,同治皇帝十七岁,皇后是十九岁的阿鲁特氏。对于

清代闹洞房的习俗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古人最看重的人生两大喜事。古时候男女青年结婚,洞房花烛之夜就会有人闹洞房,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历久不衰的风俗。每当闹洞房之际,便是新人婚礼高潮之时,一时间,高朋满座,欢声笑

在紫禁城办婚礼的清朝皇帝只有顺治他们四个吗

原文配图清朝从顺治到宣统,共有十个皇帝,可是并不是哪个皇帝都有条件有资格在紫禁城举行大婚典礼的。很多皇帝继位的时候就已经成年、结婚、有嫡福晋了,称帝后加封皇后就可以了。所以真正在紫禁城里结婚的只有顺治

皇后与皇帝结婚时也要进“洞房”

一个美丽的女人进入皇帝的后宫而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与民间百姓结婚在程序上大体相同,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皇家的大婚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