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关键不是骄兵悍将而是雄主短命
Posted 节度使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关键不是骄兵悍将而是雄主短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关键不是骄兵悍将而是雄主短命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试图避免五代(十国)藩镇割据。赵匡胤曾向赵普问策。 《资治通鉴》记载说「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 赵普回答说,「 ”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一、五代开国皇帝短命导致政权不稳 赵普认为是「 ”方镇太重”,其实这不是最关键要素。最关键的是「 ”雄主”特别是开国皇帝「 ”短命”所导致。后梁太祖朱温907年到912年在位,不过区区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923年到926年在位,只有3年;后唐明宗李嗣源926年继位933年病逝,在位只有7年;后晋高祖石敬瑭939到942年在位,也只有3年;后汉高祖刘知远947年称帝948年病逝,在位只有1年;后周太祖郭威951年称帝954年病逝在位3年。 被称为「 ”五代第一雄主”的周世宗柴荣,954年继位959年病逝在位5年。这些帝王虽然个人能力很强,却都是「 ”短命鬼”,在位时间最长的7年最短的1年,这让他们如何能够稳定政局?柴荣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的短命直接导致后周政权不稳固,这就导致后周为赵匡胤兄弟做了嫁衣裳。 当年曹魏被司马懿父子篡夺朝政,其中关键要素就是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都是短命鬼,政权不稳也就给了「 ”长寿”的司马懿可乘之机,虽然司马师47岁而亡,但比起39岁而亡的曹丕与34岁而亡的曹睿还是「 ”长寿”得多。 二、北宋政权稳固在于赵匡胤兄弟长寿 赵匡胤从960年称帝到976年病逝在位16年,赵光义976年继位到997年病逝在位21年,这就使得宋朝「 ”国有长君”,没有出现五代(十国)那种政权频繁更迭局面。赵匡胤称帝时只有33年正当壮年,其实他完全可以让弟弟赵光义坐镇开封,自己亲率大军征讨「 ”三强”南唐、北汉与契丹,并让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征讨其他弱国。天下精兵大部分不是留在京师就是随赵匡胤御驾亲征,剩下的部队显然没有能力「 ”反抗朝廷”。 所谓名将功臣「 ”功高震主”,其实不是「 ”震”当朝皇帝,而是「 ”震”幼主,他们缺乏政治经验不足以慑服功臣宿将。如果赵匡胤不急于「 ”杯酒释兵权”,而是带这些「 ”骄兵悍将”征讨四方,很容易站在周世宗柴荣的肩膀上建立起「 ”恢复汉唐州郡”的伟业。「 ”杯酒释兵权”其实是考虑「 ”后事”,应该是在赵匡胤晚年准备「 ”培养接班人”时才需要考虑。 如果赵匡胤也是朱温、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柴荣那样「 ”短命”,即使实施「 ”杯酒释兵权”政策又能如何?那些名将培养的心腹部将都在,「 ”老上司”威信还在,一旦让他们侍奉幼主,很容易在「 ”老上司”振臂一呼下成为「 ”从龙之臣”。司马懿不也被削夺兵权多年?遇上幼主不是照样来一个「 ”高平陵之变”? 三、兵为将有才能保证强大的战斗力 藩镇割据被人解释为「 ”兵为将有”,大量军队都是由主将自行招募,这样既能保证强大的战斗力,但有存在一旦大将实力雄厚则「 ”尾大不掉”的危机。其实「 ”兵为将有”是一切募兵制的共同特点,东汉就是「 ”兵为将有”的募兵制,也被称为「 ”部曲制度”。虽然魏晋南北朝出现过频繁政权更迭,但只要是因为「 ”雄主”短命所致,要知道「 ”雄主”都能有效控制朝中大将,即使是司马懿也必须对魏明帝曹睿服服帖帖。南北朝时期,更是因为出现「 ”能臣”与「 ”幼主”,这才权力失衡。 赵匡胤兄弟身强力壮,就应该趁着正当壮年能够慑服功臣宿将,充分利用周世宗改革留下的铁血精兵完成天下一统。从960年开始,3年灭亡南唐,2年灭亡北汉,3年驱逐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则其他割据势力传檄而定。此时宋朝也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大批「 ”读书人”参加政治建设,不仅可以作为文臣担任州县官员,而且懂得唐朝如何兴起如何衰亡的原因。其实消除藩镇割据不难,武力统一全国后,可以取消内部节度使制度,只在边境地区保留节度使「 ”戍边”。此时的节度使如同「 ”藩王”,其控制的州县与人口不超过朝廷的五分之一,只能乖乖充当朝廷的「 ”防护墙”,而不足以反噬。 「 ”兵为将有”不是难题,节度使也不是难题,难的是节度使只能保留在边境地区而不能用在内地,难的是要给有战功的节度使「 ”入阁拜相”的机会。将功臣宿将封为节度使驻扎边防,而且约为儿女婚姻,这才是「 ”铁桶江山”。相关参考
朱温在唐末战乱时期曾投入黄巢起义军,转战南北。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朱温眼看起义军形式转衰,举同州投降唐朝。朝廷认命朱温为同华节度使、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并赐名朱全忠。唐僖宗中和三年(
1.五代十国历史方面的书推荐下,谢谢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重新走向统一的开端。在此时期,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孕育着各方面统一的因素。此时期的贵族阶级的婚姻方面,其公主外嫁对...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重新走向统一的开端。在此时期,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孕育着各方面统一的因素。此时期的贵族阶级的婚姻方面,其公主外嫁对...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重新走向统一的开端。在此时期,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孕育着各方面统一的因素。此时期的贵族阶级的婚姻方面,其公主外嫁对
唐末五代乱世藩镇割据互相攻伐。五十四年间中原地区在混乱中经历五个朝代还有十多个小国与之并存史称五代十国。几十年的大分裂、大混战、大破坏田园荒芜生灵涂炭人们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祈祷上苍早日降下真龙天子让百
五代十国,其实不能称之为国,只是唐朝藩镇的一种变形而已。统治阶级毕竟是武人,尽管据土自专,实则无经营天下之大志,半数以上皆骄奢淫逸之徒罢了。所以说,除了中原地区战争较为激烈以外,列国之间倒是罕有战事。
唐朝末年,各地将领拥兵自重,形成了藩镇割据之局面,也导致了唐朝的灭亡。之后,由于藩镇割据的影响,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直至北宋王朝的建立,才重新统一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由于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在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他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时间不长,且一个接着一个,在中华五千年的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五代十国分别是指哪五代与十国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