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从根本上决定了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无法取胜
Posted 日军
篇首语: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什么原因从根本上决定了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无法取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什么原因从根本上决定了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无法取胜
原题:淞沪会战打得太惨烈,一名中国军长过江突围时壮烈牺牲 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爆发了抗战史上著名的淞沪会战。这是一次双方兵力总投入达到百万级别的大会战,战场遍及从大上海到杭州湾的广阔地区,八字桥、汇山码头、江湾、杨树浦、虹口、狮子林、闸北、吴淞、川沙口、刘行、杨行、庙行、月浦、罗店、宝山、张华滨、蕴藻滨、苏州河、南翔、浏河、四行仓库,与这一串串地名伴随的是历史上的战火硝烟。 为了保卫大上海,中国军队投入了陆军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炮兵7个团和大部分海空军,参战总兵力达到75万人、军舰40余艘、飞机200架。其中以黄埔系为主力的中央军悉数出动,包括第1军、教导总队、第18军、第74军、税警总团等精锐部队,还有桂军、川军、东北军等地方军,可以说将当时国内的能战之兵大部分集中到了东南沿海。会战中伤亡也极大,基本上每个师伤亡都超过一半,总计伤亡约30万人,包括阵亡军长1人、副师长2人、旅长10人、团长28人、营长44人,可以说满目看去皆是血。 日军也喝出了血本,在淞沪地区投入了第3、第11、第6、第9、第13、第16、第18、第101、第114等9个师团,以及国崎、重藤2个支队,加上海军舰艇30余艘和作战飞机390架。作战中日军的几个精锐师团伤亡也很严重,总伤亡约6万人,其中第9师团伤亡11000余人,第101师团伤亡15000余人。这次会战亦给日方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半个世纪后,不少日军老兵来华凭吊旧战场,罗店、宝山、杨行、苏州河、大场这些都是他们必到的地方。 淞沪会战中方投入的总兵力不可谓不占优势,但由于战略战术错误和军队素质同日军有差距,特别是海军力量太弱,无法争夺制海权,而中国海岸线又太长,光靠陆军把守防不胜防,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这场会战无法取胜。例如淞沪会战的转折点就是日军在杭州湾登陆,金山卫,致使上海守军侧翼暴露,有被日军包围歼灭的危险,这才不得不从血战了3个月的上海撤退。也正是为了阻击登陆的日军,中国军队有一名军长阵亡,成为了抗战以来第二名阵亡的军长。 1937年11月5日,日军海军舰队护送第6、第18师团和国崎支队在杭州湾登陆,沿金山卫直扑松江、嘉兴,意在合围淞沪地区的中国重兵集团。而此时在杭州湾方向担任防御的中国军队只有不到一个团,形势非常危急。右翼方面军总司令张发奎情急乱抓,命令刚刚抵达上海的第67军轻装前进,死守松江三天,以掩护上海主力撤退。 第67军出自东北军部队,下辖第107师、第108师2万余人,军长吴克仁,时年44岁,吉林省(现黑龙江省)宁安县人。接受命令后,吴克仁即率军进至松江布防。日军在重炮兵、空军支援下轮番发动猛扑,第67军仓促占领李塔汇、金鹤浜、得胜港一线阵地,拼死坚守,浴血拒敌。 激战至11月9日,第67军同敌人反复争夺,阵地几失几复,伤亡达到三分之二。吴克仁判断本军已无力再战,且完成了阻敌三天的任务,遂于当晚下达撤退命令。此时松江已陷入日军之手,第67军残部各自突围,吴克仁率领指挥部与主力失去联系。 11月10日晨,吴克仁和指挥部人员赶到吴淞江边,因桥梁已被日军飞机炸毁,又无渡船,后有敌人追击,于是全体人员冒险涉水过河。就在徒涉之时,遭到岸上追敌机枪扫射,吴克仁身中数弹倒在江中,遗体被水冲走。 吴克仁将军英勇殉国,成为继忻口会战中阵亡的郝梦龄之后第二位牺牲的军长,他是宁安人民的骄傲!令人遗憾的是,因为上级得到不确实的情报,误以为吴克仁带队降敌,未经查实便予以惩处,第67军官兵血战强敌的事迹也遭湮没。直到45年后,吴将军才洗清蒙垢,被追认为抗战烈士。相关参考
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日本陆军并未计划出兵时即先发制人,围攻日海军陆战队,大大出乎日方之预料。在淞沪开战后,日本最初的计划是以2个师团与海军协同作战,击败上海中国守军的进攻。8月下旬,日军增援的2个
原题:淞沪会战三万国军吃不掉三千日军陆战队员?日军档案记载陆战队将近九千人,并有大量军舰支援 提起淞沪会战,我们首先会想起国军最精锐的三个“德械师”在配属山炮、重榴弹炮、战车的情况下无法歼灭
八一三淞沪会战促进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从1937年2月开始,进行了4轮谈判,尚无结果,淞沪会战爆发后进行的第5轮谈判立即就达成了协议。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正式宣布将
沪宁之间国军有苦心经营的数道防线,但为何在淞沪会战中还是迅速节节败退
11月16日,南京统帅机关发布了淞沪战役最后一个作战计划《淞沪抗战第3期作战计划》,该计划将守卫国防线之作战与保卫首都南京的任务紧密联系,要求我军在京沪线和沪杭线抗击日军前进,逐步将主力集结于以广德为
淞沪会战意义:改变中日战略轴线中日的淞沪大会战,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战略历史上的大问题,当时蒋介石决定将主力东调,寻求上海决战的
淞沪会战:在淞沪战场,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部队,全无派系争斗中的推诿,全都抱一死的守土职责。第8师参战近3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的8000余人减员至700人!在战争最为激烈的蕴藻浜战场,第78师467团迎击渡河日军,1个...
高平陵政变是曹魏王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事变之后曹魏王朝就由司马家把持大权。而曹氏的皇帝也基本上都成为傀儡皇帝没有什么实权。而高平陵政变的胜利也成为司马懿一次成功的复仇,他打败了曾经和自己苦斗了十年
淞沪会战形势图 淞沪会战(汉语拼音:Sonɡ-HuHuizhɑn;英语:Shanghai-Wusong,Battleof),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八
中方得到日军向上海增兵的情报,蒋介石于16日晚令张治中再次发起总攻。第二天凌晨,张治中麾下的第九集团军按计划发起攻击。中国军队缺乏重武器,仅凭战士的血肉之躯难以攻下敌坚固的工事,中国军队不得不改变原有
淞沪会战中一个机枪阵地本文选自《同舟共进》2015年第12期,作者:胡新民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一场震撼中外的重大战役。会战历时3个月,从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其间国民党军队先后投入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