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细究大臣从带剑坐谈到跪地称奴的演变

Posted 丞相

篇首语: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细究大臣从带剑坐谈到跪地称奴的演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细究大臣从带剑坐谈到跪地称奴的演变

一,萧丞相与曹丞相的特权 大汉朝建立后,刘邦分封群臣,萧何位列功臣第一,天子特赐「 ”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权。「 ”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意思就是大臣可以佩戴宝剑,不脱鞋直接上殿,并且上殿的时候不用小跑上殿。通常大臣参加朝会或者面君言事,都需要过安检,且佩剑要交宫室禁军保管,鞋子要脱了,弯着腰急步小跑去面君的。能获得「 ”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特权的大臣,那都是人臣功勋的极致了。 汉朝第一任丞相萧何 《史记.萧相国世家》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然则凡事皆有例外,萧何丞相的特权跟曹操丞相的特权相比,就又要差一截了。曹操击溃西凉马超、韩遂大军后,班师回朝,汉献帝亲自到十里郊外迎接,并下诏给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汉相萧何故事。自此曹孟德威震中外,朝野上下无不以曹丞相马首是瞻。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确实达到了。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当然萧何丞相的特权跟曹孟德相比,除了「 ”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一样外,其它方面自然是比不上曹丞相了。由于曹丞相的特权太多,故许多汉朝大臣将曹操视为汉贼,刘备在汉中之战时更是打出巨幅标语: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 公元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汉朝早已式微的诸侯国再次出现,且这个诸侯国不是刘姓,而是曹姓。萧何有大功于汉朝,封为酂侯,食邑万户,也就是萧何丞相只是一个万户侯,而曹丞相已是一国之君。 汉朝最后一任丞相曹操 公元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曹操诸子皆为列侯,曹孟德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需要特别指出的,曹操为汉王,食邑三万户,这三万户不是魏国的户口,而是汉朝的户口;食邑三万户是汉献帝给曹操发的工资! 魏王曹丞相不仅是魏国的国王,还是汉朝的丞相,汉朝给了他三万户的食邑作为工资。相比之下萧何丞相的一万户食邑就显得寒碜了!同样是食邑万户,但萧何丞相是侯爵,曹操丞相是王爵,且曹操是三万户食邑,比萧何整整多了两万户,曹丞相可谓位极人臣了! 二、钟鸣鼎食与三驾马车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先秦时代,贵族吃饭都是单桌,每人一桌,菜肴美酒各俱一份,菜在鼎中盛放,旁边有乐工击钟鸣音,又有舞女翩翩起舞,十分惬意,谓之钟鸣鼎食之家。这些贵族除了钟鸣鼎食外,均佩有宝剑在身,剑者君子之器也,剑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毕竟平民与奴隶是没有资格佩剑的。士可以佩剑,但是他们的剑多数没有贵族的剑品质好,这些士称为武士或者名士。 钟鸣鼎食 夏、商时代的官员面君,最开始是可以带剑不脱鞋直接进殿的,只需要守门内侍报号即可。官员面君,不用跪拜,见君弯腰点头即可,然后可以直接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坐着跟国君讲话。那时的官员大部分都是诸侯国国君,说起来这些官员也是一国之君,他们朝拜天子并不需要复杂的礼仪。 周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周公旦殚精竭虑的编制了一套礼仪出来,用这些礼仪来规范君臣之间的行为,这套礼仪制度被称为《周礼》。这时诸侯国国君、朝中大臣面君就需要报号了,得到天子允许才能进殿面君,鞋子是要脱的,但是剑还是可以带在身上,毕竟剑是身份的象征。他们进殿时需要小跑进殿,以示对天子的尊敬;面君之后,臣子们要退出大殿后才能转身,背对着天子是大不敬,会有亡身之祸的。 不过周朝时代,大臣面君不是站着,也不是跪着,而是坐着讲话。大殿之上布置有坐蒲、条桌,大臣进殿之后直接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并不需要国君赐坐。大概在宋太祖之时,大臣上朝就变成站着了,只有皇帝特命大臣才能坐着讲话。宋朝时,宋太祖在大臣的官帽上装了两支翅膀,防止大臣们面君时相互私下交流。元明清三朝,皇权进一步加强,大臣面君就变成跪着了,清朝时大臣一般不称臣,而自称奴才。 宋代官帽 先秦时代的政治由三驾马车拉着前进,也就是国君、丞相、上将军三架马车。大将军负责兵争,丞相负责内政,国君负责全面协调与最终决断。上将军与丞相均单独开府,各理政务,非重大事件不需要向国君汇报。春秋战国时代,兵争激烈,权力结构相对简单,程序较少,官员权限比较大,三驾马车拉着国家前进,效率会更高。后世为了保证皇权稳定,大臣的权力越来越少,最终变成事无巨细,皆需皇帝决断!因此清朝皇帝都十分勤政,不勤政不行啊,没有朱批,事情就办不了。 《商君书.说民》国治:断家王,断官强,断君弱。 三、先秦四大刺客 先秦时代,民风彪悍,凡有血性,皆有争心,男子皆习武,大部分士皆有剑。士分为武士,名士、侠士:武士就是国家的军队,名士则是诸子百家中的成名之人,侠士则是成名的游侠。中国武侠文化盛行,认为侠士就是除强扶弱,惩恶扬善的武功高强之士,金庸更是定义大侠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事实上墨家的护派剑士是最早的侠客! 司马迁的《刺客列传》中记载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名刺客,这五名刺客名震天下,皆有杀王屠将之能!他们虽然名留青史了,但也改变了大臣带剑上殿的传统。特别是聂政杀韩国丞相侠累,荆轲行刺秦始皇帝,这两件事让大臣带剑上殿成为传统。不让大臣带剑上殿,不仅仅是防止大臣弑君,更是防止刺客夺大臣之剑弑君! 女侠客 当年齐国国势正盛,连续攻占了鲁国数座城池,用曹沫将军的话说,鲁国的都城城墙一倒,就倒到齐国国境内了。齐桓公跟鲁庄公在柯地会盟,曹沫将军参与了这一会盟。在会盟上,曹将军借机靠近齐桓公,用匕首威胁齐桓公退还鲁国国土,否则就跟齐桓公同归于尽。齐桓公逼于无奈,同意了曹将军的要求。从曹将军可以近身威胁齐桓公可知,春秋时期大臣带剑面君是正常的事。 经过曹沫将军威胁齐桓公之事后,诸侯国的国君都加强了安保工作,身边武士林立,甲士成堆。专诸刺吴王的工作就艰难得多了,专诸假扮成厨子,给吴王僚做鱼吃,然后在鱼腹中藏下鱼肠名剑,在上鱼时用鱼肠剑击杀了吴王僚。专诸被武士们砍成肉酱,他虽然死了,但是他弑王之举也惊世骇俗。 聂政是五大刺客中剑术最高的一位,他不像曹沫将军那样搞偷袭,也不像专诸那样搞暗杀,他是直接仗剑杀入丞相府。韩国丞相侠累的丞相府中甲士林立,刀剑如麦惠,戈戟如树林,但是聂政凭借手中三尺长剑,直入丞相府,沿途甲士如纸糊面捏一般,真是挡者披靡,阻者必亡。聂政攻入丞相府,一剑将侠累丞相的头斩下,然后突出丞相府,沿途又击杀数十名追兵,最终剖腹自尽而亡! 侠客聂政 《史记.刺客列传》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卫。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荆轲是五大刺客中名声最大的一位,因为他跟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帝扯上了关系!荆轲曾在长江中斩蛟龙,又曾在燕国跟剑术名家屠狗者煮酒论剑,还跟音乐大师高渐离一起听乐舞剑。后来受燕国太子丹的请求,带着勇士秦舞阳赴秦刺杀秦王嬴政。刺客猖獗,令我王一日不得安生,故秦国的安保工作十分严谨,大臣均不得带剑如殿,另外在大殿有吸金石一面,可以将铁器吸走。荆轲用百金求得赵国徐夫人匕首,又在匕首上淬上毒药,人一旦被匕首划破皮肤,沾血即亡,数十人死于试剑之下。 图穷而匕现,按理说秦王政当毙命当场才对,但是真命天子必有天佑,荆轲一击不中,给了嬴政逃亡的机会。两人绕柱而走,荆轲不顾刺客尊严,一击不中就当住手,但他还是数击秦王,在慌乱之中秦王政的长剑又拨不出。此时御医夏无且急中生智,用药箱击打荆轲,秦王政取出长剑,一剑将荆轲一条大腿斩下。荆轲倒地,但是仍然将匕首掷出射击秦王政,不中秦王却中铜柱。秦王大怒,以剑击刺荆轲八剑,荆轲血尽而亡! 荆轲刺秦 秦始皇当了皇帝后,又被次被刺客谋刺,不过辞客都没有得手,由此可知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想杀皇帝的人实多。秦始皇二十九年,张良在博浪沙伏击秦皇,一锤击碎皇帝副驾,但是秦皇没在车上,得免一死!秦始皇三十一年,秦始皇微服私访咸阳,结果被刺客所惊,身边的四名勇士与刺客血战,情况十分危急,幸好巡城军队及时救驾,秦始皇才免于一死。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三十一年十二月,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 四,坐、站、跪的演变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加强了皇权建设,废分封诸侯制,改中央郡县制,中央官员与郡县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命。以前至高无上的王降格了,最高统治者称号为皇帝,因此很多礼节也进行了改变:上殿面君不可带剑,不可穿鞋,不可慢行,宣名而进,退朝而散,大臣仍有坐位,但是不得皇命,不得任意发言。 坐论国事 入朝面君,进入大殿前均需要解除武装,由宫室禁军保管,退朝后再领取自己的武器。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销锋镝,铸以金人十二,立于大殿之外的广场,类似于夏、商、周三代的九鼎。秦始皇基本规范了大臣面君的礼仪,一切以秦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违法者虽有功必诛。由于秦朝推行郡县制,因此所有官吏都领取国家俸禄,天下只有一君,那就是皇帝,作为臣子的人再也不会是国君了。 汉承秦制,但是多有损益,刘邦基本上全面继承了秦朝的制度。汉朝灭楚国后,天下归一,迫于局势,刘邦推行了郡国并行的制度,萧何丞相的功劳相当于周朝的姜太公,但是萧何虽然封侯,但毕竟不是一国之君。为了酬谢萧何的功劳,刘邦特许萧何「 ”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权。 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对于治国无益,但是对于保持稳定十分有利,儒家在维护礼制上面十分坚定。群臣坐在坐位上等皇帝临朝,丞相来了朝堂后,皇帝还要站起来给丞相打招呼,以示对丞相的尊重。群臣坐着跟皇帝讲话,从先秦一直传至北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采用杯酒释兵权,将武将的兵权悉数收归皇帝,不得皇帝兵符,将领不得调动军队,违者必死。宋太祖的宰相范质是前朝旧丞,一日他坐着向太祖汇报工作,太祖说我眼神不好,你把文章拿我面前来,范质拿上去后回来一看,座位已经被太祖移走了,从此宰相就再没座位了。百官之首的宰相都要站着讲话,那么群臣自然也只能站着讲话了。 站论国政 站着面君也有站着的好处,那就是群臣可以相互交流了,以前坐着隔得远,现在站着就隔得近了。为了防止群臣相互交流,合伙包团,宋太祖专门设计了一种官帽,这种帽子上面有一对翅膀,让臣子之间的距离自然变远,无法低声交流了。宋代官帽上的小翅膀一边长40公分,两边就有80公分,加上人的宽度,至少有一米的距离。两人相距一米小声讲话听不到,大声讲话则不妥,这样就有效避免了臣子在朝堂上私议。 《宋史·舆服志》记载:「 ”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乘舆或服折上焉。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唯以漆为坚,去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 元朝入主中原后,所有大臣都得跪着讲话,这个传统是从蒙古带来的,毕竟蒙古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少,自身没有什么文化传统,故跪拜之礼形成。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臣子一般都是跪着面君,得到皇帝平身之皇命后,方可站着讲话。明朝还发明了廷杖制度,也就是在文武百官面前当众杖击大臣,轻者打残,重则打死。明朝大官上朝,都会提前给家人写好遗书,可能早上还是朝廷大员,晚上就成杖下亡魂了。 廷杖 清朝入关后,延续了明朝的制度,不过皇权进一步加强,事无巨细皆得皇帝亲批,不得皇帝首肯,任何政策均不得实施。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入关前还是部落联盟制,臣子都是旗主或者大汗的奴隶,自称奴才。清朝入关后,旗人大臣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汉族大臣在皇帝面前自称臣。 奴才比臣要重要,只有满洲大臣和抬入满籍的汉人大臣在晋见皇帝时才能自称「 ”奴才”,汉臣是不能称奴才的,否则有僭越之罪。如果满汉大臣联合上书,那么俱称奴才,不允许汉臣以这种方式获得奴才的称号。乾隆皇帝还颁发了诏书,规定此后若是满汉大臣联名上奏时,必须一起称臣,不得再称呼满臣为奴才。 跪而称奴 封建社会皇权至上,从带剑坐谈到跪地称奴的演变反应皇权的一步一步加强。然则物极必衰,皇权的加强虽然有利于政权的稳定,但是也扼杀了生机,清朝皇权达到极至,但是最终不得不推行君主立宪制。由于皇权影响深远,无法从上至下进行改革,所以最终通过革命的形式彻底推翻了皇权。

相关参考

曹操为什么总派夏侯渊打马超?

...十七年春正月,公还鄴。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马超馀众梁兴等屯蓝田,使夏侯渊击平之。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皇帝授予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像萧何和刘邦那样,参拜皇帝...

董卓的崛起和覆灭

提到董卓,我们首先会想到病国殃民,会想到貂蝉,但这都属于脸谱化形象,可以从蛮荒羌地脱颖而出,直至做到东汉相国,享受“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董卓绝对不光仅是《三国演义》傍边谁人残暴无仁、满怀私欲的

董卓的崛起和覆灭

提到董卓,我们首先会想到病国殃民,会想到貂蝉,但这都属于脸谱化形象,可以从蛮荒羌地脱颖而出,直至做到东汉相国,享受“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董卓绝对不光仅是《三国演义》傍边谁人残暴无仁、满怀私欲的

曹操献刀故事是怎样的

董卓收服猛将吕布后,威势更盛。并于当年(189年)九月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而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然后,董卓自任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第二年,董卓又派部下

曹操为何献刀给董卓

董卓收服猛将吕布后,威势更盛。并于当年(189年)九月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而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然后,董卓自任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第二年,董卓又派部下

第二十八章 曹操应急佯献刀

  董卓收服猛将吕布后,威势更盛。并于当年(189年)九月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而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然后,董卓自任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第二年,董卓又派

曹操就因为张松长相丑陋才拒绝他的

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记述了一个因叛降者相貌丑陋而被拒收的故事。话说,曹操在潼关大破西凉马超后威名大振,令国内震惊。汉献帝为表其功勋,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礼遇厚待,这也就是说,曹

三国曹操就因为张松长相丑陋才拒绝他的

...内震惊。汉献帝为表其功勋,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礼遇厚待,这也就是说,曹操日后可随时面见皇上,无需差人通禀,并且还可佩剑与皇上共商军国大事。能享受到这个待遇的人,历史上少之又少。若是其他大...

三国曹操就因为张松长相丑陋才拒绝他的

...内震惊。汉献帝为表其功勋,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礼遇厚待,这也就是说,曹操日后可随时面见皇上,无需差人通禀,并且还可佩剑与皇上共商军国大事。能享受到这个待遇的人,历史上少之又少。若是其他大...

与侍女一同带剑训练

孙氏(戏剧中名孙尚香),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之妹,左将军刘备夫人。才智敏捷,性格刚强,有其诸兄之风。赤壁之战后,嫁给左将军刘备。常以侍婢百余人持刀护卫,刘备每与相会,常恐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