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北魏拓跋氏找到 ”先祖之地”的乌洛侯

Posted 鲜卑

篇首语: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北魏拓跋氏找到 ”先祖之地”的乌洛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北魏拓跋氏找到 ”先祖之地”的乌洛侯

东北的国家与民族(21)——乌洛侯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一支生活于东北大兴安岭北部的族群,千里迢迢到北魏的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此时北魏尚未迁都洛阳),向北魏朝贡,并觐见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这个自称为「 ”乌洛侯”的族群,在朝觐时声称:在其居住地的西北位置,有一个石室,南北长九十步,东西宽四十步,高七十尺,室内有神灵,为鲜卑拓跋氏「 ”先祖旧墟”。平日里,附近有许多百姓到这石室跪拜,祈请神灵佑护。 拓跋焘闻言大喜,立即派遣中书侍郎李敞,跟随乌洛侯族人远赴大兴安岭深处,寻到这个石室,「 ”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并刊祝文于石室之壁。 自檀石槐之后,一度统一漠北的鲜卑走向分裂。此后,许多部族不管跟鲜卑是否有关系,都以「 ”鲜卑”自称。能得以存在并壮大的有两支鲜卑部族,一支在东北南下后分化成慕容氏、段氏、宇文氏三部。另外一支在代州成长为北魏王朝的缔造者——拓跋氏。 对于说不清自己来历的拓跋氏来说,如果能有一个确切的证据表明自己的身份,就意味着可以继承鲜卑一族遗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因此,当政者对此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一批考古工作者,在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的一个山洞里,找到李敞令人刊刻的祝文。由此,确认了这个被称为「 ”嘎仙洞”的石室,就是乌洛侯人对拓跋焘所说的「 ”先帝旧墟”。 大兴安岭北段这一带,自此也被历史地理学界称为「 ”鲜卑山”所在地。 在嘎仙洞石壁上发现的刊刻祝文,这是一个铁的证据,充分证明了这个石室的确是当年李敞祭拜先祖之地。但是凭此显然还不足以说明,此地就一定是鲜卑拓跋的发源之地。 在《魏书·礼志》中有记:「 ”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 大兴安岭北部多石山,也多山洞,凭着近两千年前的生产技术水平,要想在石山中「 ”凿”出一个石室,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而且也完全没有必要。后人所发现的这个嘎仙洞,其实就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大山洞。 嘎仙洞 可能性更大的是,乌洛侯人生活的附近,确实有这么个祭拜神灵的山洞,为了巴结北魏将其说成是拓跋氏的先祖之地。而北魏官方与其一拍即合,顺便给自己脸上贴点金,将这个山洞称为「 ”祖宗之庙”。 对于北魏政权来说,这个石室到底是不是他们先祖的居住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以此而拥有了「 ”鲜卑”一族的正统传承地位。 为了感谢乌洛侯送的这份大礼,北魏官方将「 ”乌洛侯”一族正式记入史料。由此,成书于北齐天保五年(公元554年)的《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了乌洛侯的名字,并单独为其作传。 乌洛侯因为奉献了一个山洞的地址,而得以在史书上留名。 以后人所发现的「 ”嘎仙洞”为地理坐标,基本上可以确定出当时乌洛侯的生活区域:大约位于现黑龙江西北部大兴安岭北段与嫩江之间,南至诺敏河或雅鲁河一带。 这个区域最早生活的是东胡人,而后是乌桓与鲜卑人。因此可以认为,乌洛侯应该是乌桓与鲜卑南迁之后,遗留在此的部分族人与其他部族重新聚集而成的一个部落。 说乌洛侯一定是鲜卑后人,有些武断,但其与鲜卑之间,显然有着较深的族源联系。 在《魏书》之后,包括《北史》、《通典》、《唐会要》、《太平寰宇记》、《新唐书》等史书上都有关于乌洛侯的相关记载,但这些史料基本上源于《魏书》。 南北朝时,相对于生活在东北区域的高句丽、夫余、勿吉、鲜卑等族来说,库莫奚、契丹、室韦、乌洛侯等都属于弱小族群。这些族群有些渐渐地发展壮大,有些则被其他部族融合。 自唐朝开始,乌洛侯在史书上被称为「 ”乌罗浑”或「 ”乌罗护”,中原人已经将其视为室韦诸部之一。 显然,自此开始,乌洛侯已经开始慢慢地被室韦人吞并,成为其一部分。 或者,更严谨点来说,大部分的乌洛侯部族,被融合吞并后,成为蒙兀室韦的一部分,少部分人而已经南下,融入契丹或是奚族人之中。

相关参考

拓跋氏现在姓什么,拓跋是现在的什么姓

拓跋是现在的什么姓现在我们拓跋氏大多为拓,各别还为拓跋,我表姐叫拓跋天儿。鲜卑族人现在姓什么?鲜卑族原有的姓氏:拓跋氏、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后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实行汉化政策,要求胡姓都改汉姓,拓

如何评价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 拓跋珪是怎样的人

...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国号“魏”,是为北魏,改...

如何评价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 拓跋珪是怎样的人

...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国号“魏”,是为北魏,改...

占据着北方大片土地的北魏为何征兵难

公元439年,北凉高僧玄高和尚被拓跋焘请到了平成,并且被重用为太子拓跋晃的老师。拓跋晃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长子,四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尊祖制其母被赐死。因拓跋焘与窦氏深厚的感情,此后的拓跋晃也就交给了窦氏

拓跋是怎样的皇帝 如何评价北魏道武帝拓跋

  拓跋  拓跋(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  公元376年,拓跋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  公元385年,15岁的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生平简介 拓跋珪是谁

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

北朝北魏简介及北朝北魏历史概述

 北朝北魏简介及北朝北魏历史概述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自公元386年,拓跋圭称王建国,至534年魏孝武帝兵败逃往长安投奔宇文泰,历

拓跋珪为政举措有哪些 拓跋珪政治上的贡献有哪些

...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国号“魏”,是为北魏,改...

北魏后妃为何不愿生太子

立太子前,先赐死其生母。这种残忍的传位方式,史学界称之为“立子杀母”或者“子贵母死”。开此先河的,是汉武帝;形成制度的,却是拓跋氏。汉武帝“立子杀母”,在西汉仅此一例;而拓跋氏的“子贵母死”,却在北魏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简介 勤政爱民北魏第二任皇帝

北魏拓跋嗣明元帝(392-423年),北魏的第二任皇帝(409-423年在位),鲜卑族人。他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父亲。403年被立为太子,409年诛杀谋逆的拓跋绍后,登基为帝,改元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