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要违背祖训重用宦官

Posted 宦官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棣:为什么要违背祖训重用宦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棣:为什么要违背祖训重用宦官

序言: 公元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宫门中立了一块铁牌,一块刻着「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字样的铁牌,严防宦官干政。可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不但重用宦官,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宦官主导的「 ”东厂”特务机构,地位也远高于群臣。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朱棣为何要违背「 ”祖训”重用宦官呢?但实际上,重用宦官其实并非朱棣本意,属实是他被逼的迫不得已罢了。——《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 明朝宦官剧照插图 按常理来讲,宦官自进宫之日起,就已经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封建时期的统治者,所以对皇帝的忠诚基本不用怀疑,毕竟没了皇帝,那宦官基本也就再没什么出路了。 但若是论其才学,大部分的宦官终究还是要比学识渊博的官员略差一筹,古人常说「 ”术业有专攻”,朝堂之上的那些文臣武将吃的就是这碗饭,故而在一些军政大事的处理方案上,所能给出的见解势必要优于宦官。 相信大家之所以想不通明成祖重用宦官的原因,也基本都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吧? 可是话说回来,对于封建时期的统治者,特别是对明成祖朱棣而言,在他执政初期所急需的,恰好就是宦官的那份「 ”忠诚”。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插图 这一切还要从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前开始说起 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他想效仿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将明朝的皇室子弟册封为藩王,然后让这些藩王去镇守北方边境或者是明朝疆域内的各个战略要地,从而达到巩固明朝政权的目的。——《明太祖宝训·卷一》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不一定会按照理论中的构想去走,就像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的乱世景象,不正是西周时期分封制衰败的产物吗。 可是明太祖朱元璋却并未注意这一点,他只是单纯的认为「 ”秦废之而速亡。汉晋以来,莫不皆然”,所以并未顾及群臣的反对,依旧坚持推行了他的分封计划。——《明太祖宝训·卷一》 果不其然,随着时间的变迁,由于「 ”诸王皆备边练士卒”,行军打仗更是家常便饭,所以几乎个个兵强马壮,藩王的势力也就此开始逐渐膨胀,对明朝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明史·列传第五·诸王二》 面对藩王潜在的威胁,建文帝朱允炆作为明朝的正牌统治者,自然是无法容忍的。 故而,于公元1398年八月,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三个月后,便下诏「 ”周王橚有罪,废为庶人,徙云南”,直接就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建文削藩”事件,而后更是接连削除了齐王、湘王、代王三位藩王。——《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 明成祖朱棣画像 如此一来,也就使得藩王与明朝廷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藩王不想被削,那就只能是抗命不从,战争自然也就这么爆发了。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援《祖训》「 ”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发动了一场长达四年的明朝统治者内部夺权战争,最终以建文帝不知所踪,明成祖朱棣登基称帝而告终。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靖难之役”。——《明史·本纪第五·成祖一》 也就是说,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称帝,不是因为他子承父业,按照封建时期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来继承的皇位,也不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指定他为皇太子,而是他凭借发动武装政变,强行推翻了建文帝的统治,这才得以登基称帝的。 如此一来,也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明成祖朱棣这个皇位的「 ”正统性”以及「 ”合法性”。 很明显,明成祖朱棣并非明太祖朱元璋的「 ”嫡长子”,而是第四子;也并非朱元璋所亲自册封的「 ”皇太子”。所以,在当时大部分「 ”旧臣”甚至是百姓的心中,朱棣的这个皇帝之位属实既不正统,也不合法。 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如此一来,势必也就会产生很多非议 诸如当时广为流传的「 ”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之类的相关言论,其所代表的意思不言而喻,无非就是质疑明成祖朱棣这个皇位的合法性,甚至于发展到了后来,「 ”诸旧臣多从者”,就连朝堂上的很多建文帝执政时期的旧臣都开始相信建文帝并未身亡,而是逃走了。——《明史·列传第五十七》 大家想啊,面对这种流言四起的现象,明成祖朱棣会怎么想? 姑且不论建文帝是不是真的还活着,最起码这个皇位当时是由明成祖朱棣在坐着的,可是朝臣却在下面议论纷纷,都说建文帝还没有身亡。 岂不是就代表在这些旧臣的心中,反而更倾向于支持建文帝的统治,而不是明成祖朱棣的统治吗? 由此也就直接导致了明成祖朱棣执政初期,所面临的其实是一个「 ”皇帝”和「 ”臣子”互相猜忌的局面,双方谁也不信任谁,那统治者自然也就无法以官僚阶层作为沟通治理百姓的媒介,那又该如何去治理天下呢? 所以,明成祖朱棣只能是一边「 ”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暗中派人去查找建文帝的行踪;另外一边还得重新找寻一批对自己忠诚的官员来协助自己治理天下。——《明史·列传第五十七》 科举状元模仿示意图 明成祖朱棣重用宦官 但是这重新招贤纳士,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毕竟天下百姓虽多,但按照封建时期那落后的教育水平以及并不完善的科举制度来看,想找到一批德才兼备的贤臣又谈何容易,属实是解不了明成祖朱棣的燃眉之急。 一来二去之下,明成祖朱棣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就定格在了「 ”宦官”的身上,尤其是当初陪伴他打天下的那几个宦官,各个功勋卓著不说,对明成祖朱棣更是忠诚不二。 就好比明朝著名的宦官「 ”郑和”,自14岁那年就到了时任燕王的朱棣身边,也正是朱棣当时的「 ”燕王”身份,让他对郑和并没有太过防范,亲自挑选学识渊博的官员到府中给他授课不说,还任他随意阅览府中书籍,为郑和后来的崛起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而后到了燕王朱棣起兵夺权的时候,郑和更是凭借他所学到的知识以及魁梧的身材,为明成祖朱棣立下了赫赫战功。 郑和雕像示意图 因此,明成祖朱棣在经过一番考量之后,最终还是决定违背朱元璋定下的「 ”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 ”祖训”,重用了郑和,毕竟对当时的明成祖朱棣而言,解决当时「 ”无官可用”的困境才是当务之急,他已经拖不起了。 继而,在朱棣册封郑和为正使以后,「 ”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派他七下西洋,为明朝「 ”震慑倭寇”,「 ”牵制蒙元势力”以及「 ”发展海外贸易”等方面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 除了郑和以外,上文所说的那个郑和的助手「 ”王景弘”,以及明朝著名的建筑师「 ”阮安”等人,均是明成祖朱棣所十分信任的宦官。 但毕竟受明太祖朱元璋「 ”宦官不得干预政事”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宦官都是不能读书识字的,因此也就导致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真正德才兼备的宦官属实没有几个,所以,如果明成祖朱棣想要更好的治理国家,维护明朝政权稳固的话,终究还是要回到「 ”官僚阶层”的身上。 东厂剧照示意插图 明成祖朱棣设立「 ”东厂”特务机构 「 ”始设东厂,命中官剌事”,明朝的特务机构「 ”东厂”也正是因此而踏上了历史的大舞台。——《明史·本纪第七·成祖三》 明成祖朱棣「 ”立东厂于东安门北,令嬖暱者提督之,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很明显,明成祖设立「 ”东厂”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牵制官僚阶层,或者说是让「 ”东厂”履行监察之责,监察那些官员是否传播过不利于政权稳固之类的相关言论。——《明史·志第七十一·刑法三》 换句话来说,在明成祖朱棣的意识中,既然官员对自己不信任,自己也对官员不信任,偏偏招贤所用的时间又太久,无法满足统治需求,用宦官吧可用之才又太少。 那还不如干脆强势一点,以一种较为强硬的姿态去遏制那些不利于自己稳固政权的言论的产生,从源头去掐掉可能威胁到「 ”皇权”的一切不好的事情。 东厂提督剧照插图 同时,明成祖朱棣为了避免「 ”东厂”在执行监察任务时被官员阻挠,所以对「 ”东厂提督”身份的定位也是十分的重视,「 ”提督东厂,掌印太监一员”,即是让司礼监中的「 ”掌印太监”去担任东厂提督的职位。——《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 众所周知,明朝的「 ”司礼监”在朝堂中的地位其实还是一个挺高的存在,尤其是其中的掌印太监,更是司礼监的一号人物,「 ”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直接就可以参与到政治事务的审核和决策当中。——《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 故而,如果用司礼监中的一号人物去掌管「 ”东厂”,那么那些官员就算想阻挠也没办法了,实在是挡不住啊。 因此,「 ”东厂”有了这样一层身份的保驾护航,其成员在执行监察之责的时候,自然是无往不利,甚至于达到了一种「 ”事无大小,天子皆得闻之”的程度。 从而也就使得明朝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系在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原本还游离不定的建文帝时期的旧臣也纷纷受「 ”东厂”的影响,不敢再对明成祖朱棣心存二心。 明朝官员上朝画像插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难发现,明成祖朱棣其实也是相当明白宦官之祸所潜在的严重后果的,但是在他执政初期,官员并不支持他不说,还阳奉阴违,大肆传播不利于他统治的言论,严重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地位。 故而,明成祖朱棣只能是重用忠心于他的宦官来暂解燃眉之急,毕竟对明成祖而言,宦官之祸固然厉害,却并非不可控,只要能及时控制,还是很容易平定的;但官员若是对自己不忠诚,阳奉阴违的话,那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极有可能会导致自己对明朝的治理步履维艰。 而且,明成祖朱棣执政初期,受「 ”靖难之役”的影响,也恰好正是急需贤良官员稳固政权的时候,可是重新纳贤又太慢,势必就满足不了明成祖朱棣的统治需求。 所以,单从这个方面来看的话,虽然明成祖朱棣迫不得已重用宦官的办法看起来并非良策,但也属实是当时所能起到稳固皇权作用的最合理、也是最快捷的办法了。 就好比后来出现的「 ”永乐盛世”,就足以证明明成祖朱棣重用宦官改善吏治的办法,的确是起到了极为积极的作用的。 【end】

相关参考

雍正去世前,曾立下一个规定,慈禧却为了一个太监,公然违背祖训

公元1722年,康熙病逝于北郊畅春园,45岁的胤禛继承了皇位,也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在位期间,一直相当勤奋,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大力整顿财政,使得清朝国库充盈。虽然雍正只做了13年代皇帝,

宋朝的一位奸臣,连秦桧都鄙视他,皇帝违背祖训都要将他杀死

若说道古代的大奸臣,秦桧绝对位居前三,他诬陷抗金英雄岳飞,导致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千百年来,秦桧的跪像一直被立在岳飞的墓前,以表达人们对秦桧的痛恨。然而,宋朝却有这么一位大臣,就连奸臣秦桧都鄙视

朱棣为何违反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执意派兵攻占越南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

为了他,朱棣打破朱元璋不设异姓王祖训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白手起家的两大典范,从一介草根到九五之尊,他们的发迹之路走得格外艰辛,之所以最终能问鼎天下,建立新王朝,离不开身边一

诸葛亮为何违背刘备遗嘱重用马谡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

永乐大帝朱棣,永乐大帝朱棣txt全集下载

永乐大帝朱棣为何抗父命而重用太监?因为明成祖朱棣疑心很重,需要宦官替他监视门朝文武。明朝的时候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朱元璋虽然疑心重,但也是防着宦官专权的,不让锦衣卫过多的参与到朝堂之事当中来。而朱棣呢

名相诸葛亮为何违背刘备遗嘱重用马谡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

清朝祖训到底女人能不能参政?

请问在清朝的祖训里面,女人到底能不能参政呢?如果不能为什么慈禧夺权却又没人敢说话?根据清朝祖训后宫与宦官严禁干政(所以安得海出北京,到山东时才会被丁葆桢捉住砍头)可是法律总有漏洞清朝开国初年国家内有多

为什么朱棣之后明朝会宦官专政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为什么朱棣之后明朝会宦官专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朝皇帝喜欢宦官和外戚,这是公认的事情。尤其是东汉时期,外戚和宦官打得不可开交。明朝的时候,为了避免外戚乱政的局面,后宫

”东厂”是明朝最臭名昭著的特务组织,朱棣最初为何要设立它

永乐年间,朱棣设立了一个国家暴力机构,这个机构主要由宦官掌握,直接对皇帝负责。督察院、大理寺、刑部都无权干涉其运作,权力之大也是少有匹敌。东厂的首领叫做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也叫东厂提督。东厂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