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鸦片战争后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Posted 史学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浅谈鸦片战争后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浅谈鸦片战争后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历史学研究迅猛发展,而且逐渐影响和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关于历史研究,其思想和方法也产生了剧变。 而与此同时,曾经很早之前就诞生过司马迁、班固等历史巨匠且拥有浩瀚文明史的中国,却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史学研究危机。 这种危机,具体表现在理论研究脱离实际,一味的为封建政权张目正名,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也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期间,中国的历史研究,可谓是人才缺失,几无成果。 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历史也进入到了近代,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从此开始加大了对历史研究的探索。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后,魏源就刊印了《海国图志》一书,书中详细研究了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民情、宗教和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国人对西方的关注,引导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处境愈发的艰难。 以魏源等为首的一帮有识之士,认识到当前的迫切任务,不再是缓缓的「 ”师夷”,而是紧急挽救现有的封建政权,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此,他撰写了《元史新编》一书,希望借元蒙灭亡的教训,告诫清朝统治者,告诫地主阶级,以史为鉴,奋发图强。 19世纪后半期开始,西方盛行用进化论的理论来解释社会变迁的实证主义思潮。这种思潮,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的历史研究。 魏源、龚自珍等人,也积极效仿这种史学观,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一大批的史学家涌现出来,比如张穆、洪钧和何秋涛等人,带动了史学界出现新气象。 尽管康有为不算史学家,尽管笔者本人对他的人品和动机颇为质疑,但他却为了推行维新变法运动,前后撰写了《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等书籍,真实反映出了他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观念,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章太炎等人流亡海外,逐渐深刻的认识到史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创造性的提倡,历史并非是单纯的褒贬历史人物,记录历史事件。《史学略说》一书,从理论的高度提出: 发现社会进化衰微之原理,并非颂古非今,而应「 ”鼓舞民气,引导未来。 早先,中国旧有的史学观,基本上都是没有国家观念,没有民族观念,只是因人因时的理论和研究。梁启超针这些过时的观念,提出要进行史界革命,轮廓明晰的划分新旧史学。他主张客观的研究,反对因人而异,坚持「 ”裁抑其主观,而忠实于客观”的观念。 柳诒征的《中国商业史》,不仅涉及了我国的通史,尤为难得的是,他第一次从历代商品和商政的角度,讲述了中国商业发展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商业专史。 20世纪初,不少历史学的译作流传到了中国,例如马君武的《斯宾塞社会学原理》、赵兰生的《斯宾塞干涉论》等著作。这些著作所宣扬的理论,强调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社会进化论的必然趋势,对中国旧有史学中「 ”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提出了强烈的挑战。 新文化运动期间,有着留洋背景的胡适,通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和《白话文学史》等论著,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新史学观,主张借鉴西方的史学研究方法和理念,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历史。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大批的有志学生,纷纷赴欧美留学,促使中国呈现出了研究西方史学理论的热潮。同时,先进的国人中,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中西方历史学术的巨大差距,遂决定潜心向西方史学界积极学习。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不少饱含学术价值的西方史学理论和著作,纷纷被译成中文,如李思纯译法国人出版的《史学原论》、向达译美国班兹的《史学史》、何炳松译美国鲁滨逊出版的《新史学》等。 20世纪40年代,钱穆开始质疑胡适所推崇的新史学,开始在史学界众家争鸣,在《今日所需要之新史学与新史学家》中,提出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新史学观: 通天人之故,明古今之变,此即融贯空间诸相,通透时间诸相而综合一视。故曰:述往事,思来者。 之后,翦伯赞、范文澜、郭沫若、侯外庐等人,结合中国当前的最基本的历史与现实,主动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学观。此举,既拓展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空间,更推进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传播。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史学界基本也处于「 ”一边倒”的形势,全面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史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对于一些具体的历史问题,也是全盘吸纳。例如,当过影响深远和流传广泛的《历史问题译丛》,就是介绍苏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受苏联的史学理论影响,新中国的史学界对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展开了积极和有益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严肃批判胡适和梁漱溟等人的历史观点和理论。 随着中苏关系的交恶,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历史研究既不要照搬苏联,更不要效仿资本主义,而是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自己的一整套史学史学研究体系和目标。可惜,由于当时「 ”左”的影响,这段时期的史学研究和史学成果并不太多。 「 ”文革”结束后,中国的史学研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主要特点大致如下: 第一,明确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目标,这个目标,既包括本国的史学研究,还包括外国的史学研究。 第二,对外国史学的理论研究,不仅有广度,还要有深度。 第三,中外史家界的交流日趋频繁,中国史学研究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不仅以严肃的科学态度重新研究和评价了文化形态史观,而且对西方历史哲学的其他主要问题,如历史规律性问题、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近代西方思辨历史哲学和现代西方分析与批判的历史哲学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何兆武等学者先后提出,在研究历史前,应该先认清历史的性质,如果盲目去研究历史的内容,必然会造成研究的盲目和片面。主张用辩证和发展的观点,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 总体来说,近代鸦片战争以后的史学研究,因为迫于国家形势的危难,颇有急于求成的意味,太过强调史学研究的实用性,力倡快速掌握历史规律,以作为国家复兴的资鉴。经过此番的探索后,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亦逐渐发生了改变。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几乎都认可历史发展有规律,这个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有普遍性的。 中国的现代新史学观,更多是对苏联史学理论和史学观念的继承,认为历史的首要任务,是能够研究和揭示客观的生产规律,调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从新的视野和方法,深入研究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并加强国别史研究,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和世界文明的繁荣,加油助力。 通过历史研究,揭露和掌握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生产关系与之相融合才是历史研究的终极目的。 原创作者:文史不假

相关参考

中国建筑材料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住房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其中就包括建筑设计、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等子市场。而随着新型材料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与突破,新型建材在建筑业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而随着时代的

框架结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目前多层和高层建筑逐渐增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其主要形式,虽说它的钢筋及水泥用量都比较大,造价也比混合结构高,但它具有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和围护的作用,房间布置比较灵活,门窗开置

决定了军事学术发展基本趋势 拿破仑战争的评价

拿破仑战争指的是拿破仑在位期间,发生的一系列的战争。拿破仑战争背景要从法国大革命时期说起,因为它是法国大革命的延续,法国为了能巩固自己在欧洲的地位,不断的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实力。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让...

决定了军事学术发展基本趋势 拿破仑战争的评价

拿破仑战争指的是拿破仑在位期间,发生的一系列的战争。拿破仑战争背景要从法国大革命时期说起,因为它是法国大革命的延续,法国为了能巩固自己在欧洲的地位,不断的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实力。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让...

浅谈城市在中国古代战争中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城市在战争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城遗址,是距今4300多年的粮台古城遗址,所以说,我们的祖先修筑城墙,已经有了4300多年的历史了。从最初的用板筑的土墙,发展到高大的砖墙

以司马炎称帝后干出的荒唐事为例,浅谈晋氏江山必不长久的原因?

以司马炎称帝后干出的荒唐事为例,浅谈晋氏江山必不长久的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司马炎当政时,他的祖父、父亲早已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统一已成必然趋势。咸熙元年(264年)八月,司马昭

我国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

浅谈中国会计历史

中国近代的会计发展史是怎样的中国,很多东西都是舶来品,也就是直接借鉴人家美国。1995年,美国的亚马逊公司,就已经开始搞电子商务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纯电商基因由无到有做起来的大公司(阿里),有传

晚清历史运动发展趋势

明清时期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时意味着在哲学上采取了一种“外因论”;承认在西方人冲击中国之前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就要在中国的经济现象中找出符合西方资本主义概念的要素来,同时要解释这种萌芽为什么没有成

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呈现了哪些发展趋势

当今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中国幼儿园课程的管理已经走向多元化和自主化,而且会进一步朝这个方向发展。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这种发展趋势,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