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弃中国国籍,两度劝儿回国未如愿,临终时仍耿耿于怀
Posted 华罗庚
篇首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儿子弃中国国籍,两度劝儿回国未如愿,临终时仍耿耿于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儿子弃中国国籍,两度劝儿回国未如愿,临终时仍耿耿于怀
众所周知,杨振宁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华罗庚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而这两位伟大科学家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那个人就是杨武之——杨振宁的父亲,华罗庚的恩师。 杨武之,我国早期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是我国现代数论和代数研究的先驱,也是我国第一个数论方面的博士,曾为中国现代数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那杨武之的一生有怎样的作为?他又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学生和孩子的呢?请容我娓娓道来。 杨武之,原名杨克纯,1896年4月1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他父母早故,幼年时多为叔父杨邦瑞照顾。他从小敏而好学,勤于思考,喜欢静下心来研究问题。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省立第二中学,18岁时又进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完成了数学的本科学业,他的学历是当时师范教育中最高的层次。 1919年杨武之和母亲介绍安排的同乡罗竹全的女儿罗孟华结婚,三年后他们的儿子杨振宁出生。成婚没多久的杨武之就选择了远洋求学。跨越山海,他来到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学习,在完成三个学季的课程后,他顺利获得了学士学位。 国外肥沃的学术土壤,燃起了他对知识的渴求,他孜孜不倦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强烈的求知欲使他选择留在国外一段时间继续深造。1924年秋,杨武之收到了芝加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进入这所学术水平一流顶尖的大学攻读数学系的硕士、博士学位。他先后发表自己了《双线性型的不变量》《华林问题的各科推广》等论文,斩获数学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内后,他先后在厦门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任职。 在数学领域,杨武之有着不懈求索精神,远渡重洋,在国外求学。他能成为数论方面的佼佼者,有三点原因,第一,积极的态度,数论是他热爱的东西,他保持对其的高度热情,尽最大的努力在这领域学习。第二,勤奋,「 ”书山有路勤为径”二十年代初期已经获得当时师范教育最高级别,但坚持勤奋刻苦钻研,下定决心要把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的数论发扬光大。第三,数学方面的天赋,天赋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赋这才是帮助你通往目标的工具。 杨武之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数学家,更是一位有极高素养数学的教育家。 他在母校安徽省第二中学担任老师时,就严格要求学生,对他们负责。对于那些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学生,他总是严以待己,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一丝不苟。 受邀在大学担任教授时,对学生倾囊相授,他开设代数课程、群论课程,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数学家。 我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数学方面也曾受他的指点。当年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并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时,是杨武之鼓励他走上集中于研究华标问题的道路,在这条研究道路杨武之还给予他许多指导。杨武之和他既是师生关系,也是惺惺相惜的知己,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欣赏。 1938年,华罗庚回到国内,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时任联大系主任的杨武之非常支持华罗庚的工作,他力排众议,破格提升华罗庚为学校的正教授。华罗庚十分感谢这位给予他帮助的长者,他曾深切的感叹:「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我之鲍叔即杨师也。” 长期做着数学教育工作的杨武之,在我国数学教育领域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他培养的优秀青年学者为当时新中国的数学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他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 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杨武之也丝毫不松。,他精心培养孩子,在他孩子们小时候,他就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把自己的数学方法教授给孩子们。杨振宁也是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耳濡目染,养成数学的思维模式。这从小打下的数学基础对他今后做的关于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大有裨益。据他回忆,小时候他们兄弟姐妹几个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就跑到父亲办公室缠着父亲问,父亲总是耐心地引导他们去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杨武之还很重视对孩子的爱国教育,言传身教,把传统的家国情怀,真善美德一点点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给孩子们。 1957年,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颁奖场地代表致辞时,他说:「 ”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1971年杨振宁成为当时第一批回国考察的华裔,后来也为中国科学事业与国际接轨牵桥搭线。杨振宁所做的这些都无不与他父亲杨武之的教育有关。 但一件事成杨武之先生的心结,临终时他仍耿耿于怀,那就是杨振宁在1964年时选择加入了美国国籍。 当年,杨振宁因提出「 ”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物理学奖时,杨老先生就兴冲冲地飞往日内瓦和儿子一同庆贺,在他在日内瓦小住的那段时间,他满怀期待的给儿子说明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情况,邀他和自己一同回国,后来他也两度来到日内瓦,但都没能成功劝说儿子回国。 杨武之——一代数学大家,他身体力行,行走在数论的前沿领域,勇攀数学高峰。他对学生、子女悉心教导,使他们成为有见识有品德的人。杨老先生是黑夜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他一生为中国数学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用青春换取中国数学的发展。我们向他表示深切的敬意,送上衷心的感谢,我们再次缅怀这位已离开我们三十多年的老先生。 文/林伯南相关参考
明朝灭亡时,所有的人都弃崇祯帝而去,唯独一个太监对他忠心耿耿
在明末的众多农民起义军中,闯王李自成是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崇祯十年(1637年),他在明将洪承畴和孙传庭的联合攻击下大败而逃,随行的部下死的死降的降只剩十七人。但是,就是靠着这十七名残兵败将,他在几年
导读:自古以来,汉奸都是最令人痛恨的一类人,他们为了一己私利,成为敌人的马前卒,残害自己的同胞,成为历史的罪人。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汉奸,早在清朝晚年就投靠了日本人,因其“忠心耿耿”,获得了日本人的重
核心提示:宋美龄临终之前还叹息自己一生没能为蒋介石生下一个孩子,没有为蒋家留后而自责。并且宋美龄还说自己愧对老朋友张学良。蒋介石与宋美龄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百味生活吧,原题:宋美
他是民国第一中医,生逢乱世弃政从医,临终前10张秘方无偿捐国
他是民国第一中医,生逢乱世弃政从医,临终前10张秘方无偿捐国上个世界的我国走到了历史的岔路口,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各个社会阶层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无数的仁人志士开始睁眼看世界,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全部都
他是祖国资助的留学生,赴美后加入美国国籍,赚得百亿却患癌去世
中国土地地大物博,资源繁多,而人才也是资源的一种,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正是百废待兴需要人才时,而我国也是尽全力给祖国培养人才,当年钱学森听说祖国需要发展建设,他毅然决然选择回国。但祖国培养的人才并不都是
1908年,11月15日。凌晨时分。慈禧像往常一样,起床,即所谓“请驾”。昨日,也就是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终日忙碌于料理光绪帝的后事,没能多加休息,很晚才休息。不知为何,慈禧太后的气色非但未有损,
他们坚称是中国人后裔,希望祖国能够接纳,现已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朱元璋在位时,对自己的儿孙都非常好,不仅衣食无忧,还有军事指挥权,尤其对英勇善战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十分重视,但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去世得早,因而他的小皇孙朱允炆在朱元璋去世后成为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棣和
后汉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位能人。在刘备眼里,他是天字第一号人才,刘备在他眼里,是第五个可敬对象。但是这位能人最后还是弃刘备而投曹操,刘备对此耿耿于怀,多年以后还念念不忘。这位能人二十五岁就当了县长,后来
在中国女皇帝是稀罕之物,也许对于少数民族或者外国人来说似乎没有那么严格,没有儿子,用女儿继承皇位好像也行得通,不像武则天为了要当个皇帝用尽了手段,还等了很多年,不过用女主的坏处是,女人终究要嫁人,孩子
中国首位飞机师,拒绝美国高薪聘用,毅然回国革命,最终死于空难
清末民初,中国的科技水平非常落后,跟西方国家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所以很多高新科技都是这个时候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不过中国人自古勤劳勇敢,清末民初又是多事之秋,这种特殊时期总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振兴中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