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睿临死前如何设下反间计离间王敦和王导

Posted 司马睿 王敦 王导

篇首语:太斤斤计较的人,不适合恋爱,适合买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司马睿临死前如何设下反间计离间王敦和王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司马睿临死前如何设下反间计离间王敦和王导

2、王敦上当和王导反目 司马睿临死前设下反间计

司马睿临死前如何设下反间计离间王敦和王导

司马睿活着的时候,让人觉得他蛮傻、蛮弱的,但是,其实他也是很有心机的一个人,因为他可以在自己快死之际,用一件事就离间了王敦和王导的关系。

其实,他的反间计不算复杂,就是他在临死的时候,在王敦的面前任命王导为辅政大臣。本来先帝在临死前任命大臣辅佐新上任的皇帝是很正常的,是不会达到反间的作用的。可是司马睿就很好的运用了当时他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这次任命变成了反间。

司马睿死的时候,继位的司马绍已经有二十多岁了,这是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年龄,是能够判断是非,能够做决定的年纪,所以,在旁人的眼中,这时提拔一位辅政大臣,必定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尤其是王敦,他会认为王导已经背叛了自己,与司马睿交好,或者就是因为其他的原因,王导已经不是自己的人了。

还有一点就是,司马睿将在朝中地位同样很高的王敦放在一旁,只任命了王导,这使王敦觉得很不爽,甚至会觉得自己在群臣那里丢了面子,这就使王氏两兄弟的关系又有了一层隔阂。于是,王敦就将王导的一些职位给革除了。

而且在王导与王敦关系决裂后,王敦开始面临了来自其他兄弟的叛变,事事都开始变得不顺,最后,他就病死了。

其实司马睿敢用这一招来离间王导和王敦的关系,说明他对王敦的性格还是有所了解的,他打的是一场心理战,赌王敦会因为这件事怀疑王导。

晋元帝司马睿怎么死的

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他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迹来让人们歌颂他,可是他的死却让人记忆深刻的,因为现有资料表明,司马睿是被气死的。

司马睿作为君主,其实没有什么实在的权力,他能当上皇帝主要是靠王导和王敦的支持。其实,没有实权也不至于能把他气死,他最终是死于疾病,但是,疾病的来源是因为他的心病,也就是说,疾病主要是他每天的忧愁、不开心所导致的。

据现在的医学来说,当人太难过时,人体会分泌较多的激素,可是分泌过多就会得病。晚年的司马睿处于被囚禁的状态。当时,他的处境是,全国重要的官位都被王敦换成了与自己同一个姓氏的人,或者是自己的亲信,而在朝廷中,王敦也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同伙,总之,王敦的势力可以说已经触及到了天下各处,这就让司马睿感觉到了极度的恐惧、愤怒,这就让他每天都会有各种烦心事儿。而且,在当时的环境下,他甚至不敢发火,不敢说重话,所以,这些愤怒、不开心就没办法得到很好的排解,因此,那些激素堆积得越来越多,在他体内慢慢变成了毒素,再加上他已经是晚年,身体抵抗力等已经下降,所以,最后就得了重病。

在当时那种医疗技术不够发达的时代,没办法把司马睿彻底医治,所以,再被刺激一下,司马懿就死了。

晋元帝和周伯仁的关系

曾经有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有很高的声誉,与他在一起的朋友只要他到来都起身相迎。这个人就是周伯仁,因为他品德高尚很多人都愿意和他做朋友。

当时的晋元帝和周伯仁是君臣关系,晋元帝封周伯仁为太子的老师,周伯仁说:“我在家里反复考虑之后,觉得自己真的没有什么能力教育太子,很多人的才能都超过了我,没想到得到皇上您如此的信任。由于我能力有限,对内评定官员已经是做得不好,没有更多能力承担对外训导太子的重任,万一做不好真的会让您失望的。”元帝回答:“太子需要一个好的大臣教育才可以成才,你完全可以教育年幼的太子成才,请不要再推辞这件事情。”周伯仁只好接受了这个教育太子的任务。

一次王导犯了错触怒了晋元帝,周伯仁对晋元帝说:“王导是一个对君王很忠心的人,不可以杀害这个无辜的人”元帝听了这个建议并且采纳。周伯仁回家后坐在椅子上还在想这个事情,为了王导他特意给朝廷上书,一再坚持王导善良守法,真的没有任何的错误。

后来晋元帝和周伯仁还有司马睿一起喝酒,因为伯仁说话冲撞了司马睿,结果就被关进了监狱。他在进监狱时平静的坐在茅草上,他知道自己不过是说了想说的话而已,元帝一定会放了他,果真不久以后他就被放出,依旧做原先的官。周伯仁心地正直在当官的时候不断给晋元帝提出好的建议,为百姓和朝廷做了很多贡献。

王敦上当和王导反目 司马睿临死前设下反间计

王敦一手遮天,整个王家如同千里冰封覆盖了东晋大地。此刻,隐隐传来了破裂的声音,一个可爱的男孩探出了头。随后,缝隙越来越大,迅速传遍四方,终于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看似无边的冰块全部崩塌。

东晋的寒冬即将过去,晋明帝司马绍渐渐感觉到了微风拂面,春暖花开。

王导与王敦分道扬镳

这个男孩叫王允之,他的爸爸叫王舒,是王敦的堂弟。王敦觉得这个侄子很像自己,从小就喜欢他,经常带在身边。一天夜里,王敦和钱凤等心腹喝酒,王允之才10岁左右,喝了一点说醉了,进屋里先睡。

过了一会醒来,模模糊糊外面有窃窃私语的声音。再仔细一听,原来王敦与钱凤在商量废立大事。王允之越听越心惊,浑身冷汗,忽然想到自己处境危险,性命可能不保。立即趴在床上不停地呕吐,然后继续呼呼大睡。

钱凤走了以后,王敦有种不详的预兆。打开门进来悄悄看王允之,看见地下、床上吐得到处都是,鼾声起伏。王敦以为他醉得不省人事,放心离去。

第二次,王允之要求回建康看望刚拜廷尉的父亲王舒,王敦答应了。一到建康,王允之就把王敦的阴谋全盘说出,王舒大惊,找到王导,两人一起报告司马绍。

王导是什么时候倒向司马绍的呢?

元帝司马睿临死前,任命王导为辅政大臣。这个遗诏非常奇怪,因为太子司马绍已经24岁了,又不是五六岁的小孩需要辅政。而且如果真要辅政,王敦是二把手,凭什么被晾到一边。

这是司马睿精心设置的反间计,也是他死前的最后一击,就是离间王导和王敦的关系。

这一招真的成功了,王敦气在心头,认为自己大丢面子,对王导开始疑神疑鬼。不久把王导升为司徒,剥夺了他扬州刺史的职务,而由自己兼任扬州牧。

自此,两人貌合神离,基本分道扬镳。

荆州和江州也不稳定

更糟的是,王敦还不知道王舒已经变心,不久还上表任他为荆州刺史。于是,荆州几乎失去控制。

荆州东边的江州也不稳定,江州刺史是王敦的另一个堂弟王彬。

王敦刚攻下建康的时候,司马睿派了一个人去慰劳王敦,就是王彬。因为王彬忠心皇室,就成了“王、马”之间的调停人。王彬向来看不惯王敦,他和周顗私交很好,周顗被杀时,王彬痛哭不已。王敦后来看到他脸上有泪痕,就问:你这是怎么了?

王彬答:我是哀悼周顗,悲伤得不能自止。

王敦脸色沉了下来。没想到王彬火气更大,声泪俱下地大骂王敦:你是杀害忠良啊,我们一族都会受你连累的。

王敦越听越怒,王导正好也在旁边,急忙劝王彬,要他向王敦下拜道歉。王彬说:我有脚痛以来,连见皇帝我都不拜,还会向他行礼?而且我又没什么错,凭什么道歉。

王敦说:你的脚痛会比得上脖子痛吗?

王彬睬都不睬,甩头离去,任杀任剐由你。王敦看到这个不要命的,无可奈何。此次,看到王敦要再次起兵,王彬又当面责问。王敦恨不得剁了他,以眼神示意左右,把他抓起来。王彬面色不变,说:你已经杀了王棱,现在又要杀我吗?

王棱也是王敦的堂弟,因为劝王敦不要谋反,王敦秘密派人把他杀了。为了掩人耳目,这个刺客成了替罪羊。王敦听王彬说出这话,也不想搞得众叛亲离。而且还因为他能力出众,素有声望,让他掌控江州。

重要谋士也不支持

王敦曾经有一个重要的谋士叫谢鲲(谢安的伯父),早已知道他的阴谋,天天喝酒装醉。

王敦当年和司马睿翻脸时,问他有什么看法。谢鲲说:刘隗固然有罪,但他们是城狐社鼠。“社鼠”最早出自《晏子春秋》,这个词的意思是:狐狸住在城墙洞里,你不能用水去灌,因为城墙可能会塌陷;老鼠住在土地庙,你不能用火去熏,因为可能发生火灾。

谢鲲的意思是:刘隗虽然是胡作非为的坏人,但因为顾忌到皇室,你想进兵讨伐肯定是不对的。

这就是成语“城狐社鼠”的由来。

王敦一听,大怒,连骂谢鲲是个庸才。

此后,谢鲲任豫章太守,和王敦一刀两断。王敦之乱平定后,他应当被满门抄斩,后来朝廷查实,他确实没有参与谋反,逃过一劫。

谢鲲只活了43岁,葬在建康城南石子冈(今雨花台一带),是平民葬地,说明他的地位并不高。但因为他的正确站队,谢氏家族没有遭到灭顶之灾,到了下一辈,终于成了能与王家抗衡的显赫大族。

身患重病无力控制局势

来看看王敦信任的人。

最亲近的是哥哥王含,郗鉴回建康后,王敦调王含接替郗鉴的职务,统领江淮的流民军。但他还是不放心,又加封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但王含人品极差,在庐江郡做官的时候,贪赃枉法,凶暴贪鄙,搞得声名狼藉。

王敦没儿子,王含的儿子王应过继给了王敦。王敦伪造圣旨,任王应为武卫将军,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王应没有打过仗,不学无术,沉湎于声色犬马,一看就是败家的“官二代”。

王敦的心腹没有一个名将,最得力的就是钱凤、沈充,两人仗着王敦作威作福。强占别人的田宅,建了豪华别墅。还嫌钱不够,派手下扮成强盗土匪,去挖古墓,抢劫商人,恶名远扬,老百姓深恶痛绝。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自己身体不好。

人一旦生了病,人生观往往发生明显的变化,往日的豪情灰飞烟灭,悲观绝望渐渐袭上心头。建康近在眼前,王敦已知道是遥不可及,一切都成梦幻,还是悬崖勒马吧。此刻,他脑中盘旋的是:如何保全王家。

钱凤见他病得越来越重,对未来更是迷惘,试探性问王敦:公若有万一,王应能接过重任吗?

王敦说:非常之事,不是常人能做得了的。王应年龄太小了,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大事。我死以后,上策是放下武器,解散军队,向朝廷投降,这样可以保全家族;中策是退守武昌,拥兵自守,以观时变;下策是率兵直逼建康,推翻朝廷,只有看运气了,或许能侥幸成功。

钱凤却是壮志在胸,出来对手下人说:大人说的下策才是上策。

钱凤带信给在吴郡的沈充,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放手去拼,不成功,便成仁。

山雨欲来风满楼,司马绍为了击败王敦,居然置生死于不顾,独自去完成了一次冒险行动。

相关参考

东晋权臣王敦起兵,皇帝号召大家奋起抗争,皇城的守将立马投降

西晋末年,王导王敦兄弟两个陪同西晋的宗室、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到了建康。在南方,司马睿以安东将军的职位,建立自己的一套班子,而在这一套班子中最重要的两位,也就是和司马睿一起下江南的王导王敦兄弟两个。公元三

宰相王导平乱

  司马睿能当上东晋开国皇帝多亏了王导和王敦这一对堂兄弟一文一武鼎力扶持。可当上皇帝后晋元帝害怕王氏家族势力过大因而任用刘隗和刁协排挤宰相王导。王导对朝廷忠心耿耿并没有流露出什么不满可是当哥哥的王敦却

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刚到建康的时候,江南的一些大士族地主嫌他地位低,不怎么看得起他,也不来拜见他。为了这个,司马睿心里不踏实,要王导想个办法。王导有个堂哥王敦,当时在扬州做刺史,很有点势力。王导把王敦请到建康,两个

司马绍和王敦什么关系 司马绍为何恨王敦

  王敦  司马绍是东晋时期的皇帝,史称晋明帝。而王敦则是东晋宰相王导的堂兄,那么司马绍王敦这一君一臣在历史上究竟有着什么关系?司马绍王敦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司马绍在位四年中也不算风调雨顺,反

看一代名臣王导如何帮助司马睿存续江山社稷

前言:西晋持续长达二十年的八王之乱令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在经过短暂的稳定统一后又迅速陷入到遍地烽烟中去。身为帝都的洛阳,长安数次被匈奴政权攻破,皇帝被俘惨遭辱杀。但就在司马家族的万里江山处于风雨飘摇危如

王导的好莱坞

没有王导就没有东晋,作为东晋的开国元勋,王导当是第一位大导演,如果让他当晋元帝司马睿王朝的电影家协会主席,最合适不过。如导奥运会开幕式,亲爱的王导怕不会输给亲爱的张导。  司马睿刚把户口迁到南京时,江

历史上东晋时期的“王与马共天下”是指什么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王导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

历史上东晋时期的“王与马共天下”是指什么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王导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

王敦

  王敦(266~324),中国东晋初年权臣。字处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城)人。晋光禄大夫王览之孙,王导从兄,娶晋武帝司马炎女为妻。早年任给事黄门侍郎,王衍荐为青州刺史,东海王司马越掌权

浅析东晋王朝南北世家大族矛盾的根源、发展、激化和缓和

东晋王朝内部,北方世家富家一向占有着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在东晋王朝的竖立过程中,琅琊王氏施展了主要的感化,作为礼尚往来,司马睿天然对于以王导和王敦为代表的北方世家富家刮目相看赏识有加。“王与马共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