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东罗马国运的福卡斯叛乱

Posted

篇首语: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颠覆东罗马国运的福卡斯叛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颠覆东罗马国运的福卡斯叛乱

作为古典罗马的保留区,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当局,是奇迹般延续千年的经典政权。其国运多有起伏,但却先后熬过了波斯、南俄众游集团和穆斯林阿拉伯人的大规模侵袭。然而,发生在公元7世纪的叛乱,却使帝国的覆亡命运被早早注定。 这场由前线大将福卡斯策动的兵变,在当时看来似乎并不起眼。但由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永远改革了世界历史。 表明风光的强势君主 莫里斯时代的东罗马版图 公元6世纪末的东罗马帝国,正面临异常纷乱复杂的艰难局面。由于查士丁尼的再征服战争,君士坦丁堡当局似乎已恢复了古罗马时代的荣光。但由此带来的财政亏空、瘟疫横行与内部动荡,却让好不容易积累的资源都几近枯竭。 在百业凋敝内部,有民众因日益加剧的苛捐杂税压迫而奋起反抗。也有贵族不满查士丁尼的加强集权政策,暗中结成维护自身利益的小团体。还有持不同政见的宗教派系,对君士坦丁堡的当局异常不满。 周期性叛乱 让东罗马内部陷入凋敝 在危机重重的外部,萨珊王朝的波斯人从东面不断发起入侵。北方草原上的阿瓦尔人也已进入巴尔干北部。西方的北意大利区域,也遭伦巴德日耳曼人的严重威胁。若非有像莫里斯皇帝这样的优秀将领支撑,帝国的版图将提早从意大利、西班牙、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地消失。 接手烂摊子的莫里斯皇帝,堪称自东西帝国分裂以来,最具军事才干的罗马君主。他提拔了许多颇具才干的将才,本人更是凭借战功荣登帝座的典范。由他亲笔写成的《谋略》,时至今日还是研究古代军事的极好教材。在利用对方内乱摆平波斯后,莫里斯又腾出手来教训次游牧顽敌阿瓦尔。通过10年鏖战,终将对手驱逐处境。罗马的北方前线,也在250多年后又推进到多瑙河北岸。 莫里斯依靠军事能力 暂时稳住局面 盛世隐患 持续的外战 又让东罗马消耗了大量资源 然而,莫里斯的政治手腕却是非常失败。即使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也无法予以弥补这层隐患所造成的伤害。为了满足长期作战的需要,皇帝不断采取加税政策,加剧了国内各阶层的不满。越来越多的居民为了逃避兵役而躲入修道院,致使大片农田荒废和税收缩水,地方势力则乘机扩大了影响力。 于是,莫里斯尝试建立地方总督区。以严格军事建制,抵制各地的分裂趋势。结果却因阻力重重而收效甚微,自己反倒成为地方实力派眼中的绊脚石。更要命的是,为了缩减耗资巨大的军费和更有效的招募士兵,当局不断拖欠北方边区的士兵军饷发放。但却要求后者继续职责,到远离国土的多瑙河北岸执行驻防任务。加上禁止修道院收容兵役逃避者,等于同时得罪了军队和教会,由此埋下了叛乱祸端。 莫里斯时代的 罗马巴尔干防区 如果说上述执政策略已经让莫里斯的统治危如累卵,那么他接下来的举动则彻底点燃了爆炸引线。公元 602年夏季,皇弟彼得令副将古德温率领一支偏师渡过多瑙河。他们抓获了众多蛮族俘虏和战利品,取得了振奋人心的大捷。这一胜利本应是莫里斯安抚民众的最好机遇,但后者却不合时宜地让部队在敌境地扎营越冬,为的只是节省军费开支。这导致思乡心切的士兵群情激愤,甚至一连派出8位使者到统帅彼得那里请命。当他们的诉求全被石沉大海,就忍无可忍的在低级军官福卡斯的蛊惑下叛乱。 福卡斯原本出身卑微,据说只是有蛮族血统的普通农户。但此人性格坚忍狡诈且善于拉拢人心,在下层军士中拥有深厚的威望,因而被推举为8名使者成员。当他亲眼见识到指挥官们在后方的奢华作风,就有了取而代之的野心。此外,高级军官之间的龃龉暗斗,也给了福卡斯以聚众叛乱的底气。身为巴尔干边军最高指挥官的彼得,既不能带头同甘共苦,又因畏惧底层作乱而选择到10英里处驻扎。于是,当面承受压力的责任全被甩锅给了副将古德温。由于无法直接反抗上级之令,以古德温为首的一干高级将领就选择消极抵制。他们对军营内正的哗变隐患听之任之,终至事态无法控制。 发动叛乱前 福卡斯只是军队中的百夫长 11月5日,彼得已经对潜在危机有所察觉,准备到军中安抚士兵情绪。但当他于次日召集全军宣示皇帝敕令时,已经没有人再愿意选择遵从。最高统帅还试图向他们发表演讲,最后却被刮起的狂风阻断。福卡斯之流则以此为契机,从各方面挑动起士兵们的逆反情绪。高级军官们不仅没有出面阻止,反而因畏惧而簇拥彼得逃离,导致缺少管束的士兵得以成功哗变。至太阳落山之际,原本只是百夫长的福卡斯,已经在全军的举盾欢呼声中一步登天。 虽然见识浅薄,但篡逆者仍然知道兵贵神速。福卡斯立即率军全速南下,并且用任何机会吸纳同样反感皇帝的同僚。这让原本只有一小撮叛的叛军得以迅速壮大,并在短短数日内就从多瑙河北岸直趋君士坦丁堡城下。 公元6-7世纪的罗马边区骑兵 反应迟钝 面对叛乱 君士坦丁堡方面的反应非常迟钝 与福卡斯的当机立断相比,莫里斯的对策极为糟糕。皇帝早在边军哗变后就获得情报,但并未在第一时间抽调兵力勤王。反而想要掩耳盖铃般封锁消息,企图继续粉饰太平。但这种做法在拥有众多人口的君士坦丁堡是无法奏效,因为民众完全可以从各渠道了解最新战报。仅仅4天,消息就为所有人知晓。皇帝才被迫将实情公之于众,却因之前的隐瞒而更加失去人心。他的隐瞒也没有为平叛争取到任何时间。 当然,皇帝并非没有翻盘的机会。君士坦丁堡的高大城墙,就是保护自己和其家人的最佳护身符。整个城墙体系由护城河、内外两座城墙与无数强固的塔楼组成,在前火药时代很难被轻易攻克。因此,只要帝都君臣拥有抵抗到底的坚定信念,福卡斯的叛军就只能坐视坚城屹立而无可奈何。时间一长,僭帝及其支持者必然因补给短缺而陷入军心涣散的境地。 君士坦丁堡的城墙 在前火药时代很难被攻克 因此,莫里斯也确有依托坚城进行持久抵抗的想法。他接见了城内的两党领袖,从他们手中拿到了900名蓝党和1500名绿党的中高层领导者名单。随即命令他们组织各自的成员到各段城墙进行防御。名将科门提奥卢斯被委任为战时总指挥,统筹所有的阻挡叛军行动。一系列看似雷厉风行的政令,被同时下达到各政府机构,并得到高官们的普遍支持。不少蓝党成员都追随市政官加入了备战工程,似乎不会轻易向叛乱者屈服。 不幸的是,所有工作都必须建立在皇帝指挥有方的基础上。但莫里斯一生树敌无数,在民众中也早已没有任何号召力可言。如代表市民阶层的绿党,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亮出了敌视态度。代表贵族元老的蓝党,虽然在表面上拥护皇室,实则打算另立符合其利益替代者。城外的僭帝福卡斯则更非庸碌无能之辈。他不断放消息,称自己只为废黜昏君,而拥立皇子提奥多西登基。 城墙就是莫里斯对抗叛乱的最后依靠 这样的计谋看似简单,却足以让城内的阵营都自乱阵脚。此前尚在卡利克拉特亚打猎的提奥多西及其岳丈日耳曼努斯,就被迅速召回都城进行解释。前者因父子感情上的天然羁绊而获得谅解,但日耳曼努斯则遭致皇帝亲家的重点指控。结果,在日益严重的猜忌就只能选择武力反抗,并马上受到蓝党和教会的大力支持。于是,尚有外敌威胁的君士坦丁堡,便陷入两派互相讨伐的内斗中。 毫无疑问,帝都的内乱对莫里斯的耗战略造成灾难性破坏。早已对皇帝不满的绿党,开始以各种侮辱性的语言咒骂君主,威胁要将莫里斯的支持者都施以剥皮酷刑。甚至还有人纵火焚烧达官贵人的府邸,将城内弄得乌烟瘴气。那些本来被调往科门提奥卢斯麾下巡防的蓝党成员,在听闻莫里斯与日耳曼努斯发生冲突的消息后,也迅速加入到暴乱人群。在这种情况下,莫里斯不得不放弃抵抗计划,选择带着全家开始逃亡。 东罗马海军的 德罗蒙战船 当年11月22日晚上,堂堂皇帝竟偷偷带着皇后和9个儿女出走。他们乘坐1艘德罗蒙战船下海,一路向南横渡马尔马拉海,抵达普拉伊尼图斯的一座教堂避祸。这个举动也正式宣告了帝权旁落。仅仅过了1天,气焰嚣张的绿党就迫使日耳曼努斯大开城门,和牧首居里亚库斯一起前往赫布多蒙行宫为福卡斯加冕。 到25日,兵强马壮的叛乱领袖入城,在绿党的欢呼声中占据皇宫。随即又马上将潜在对手都斩尽杀绝。出逃的废帝莫里斯和家人,以及名将科门提奥卢斯等失败者,悉数被几天内被福卡斯爪牙逮捕处决。 福卡斯轻松获得城内投降派的支持 巨大的破坏性 率领大军入城的福卡斯 福卡斯成功的叛乱,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就其个人而言,在短短20天内就从位卑身贱的底层士卒鱼跃为帝国至尊,实属屌丝逆袭的最经典案例。但若要上升到整个国帝国的层面考量,这次叛乱却可谓是晴天霹雳般的灾难。 由于福卡斯攫取帝权的过程过于轻松,他性格中的残忍好杀和狂妄自大都开始暴露无遗。从602-610年之间,新帝在疆土上执行着不受丝毫限制的暴虐政策,肆意捕杀持不同政见者。即使是当初扶助他登位的日耳曼努斯和绿党高层也不能幸免。于是,内战的烈火迅速从东部的幼发拉底河沿岸,燃烧到西部的北非努米底亚边区。其激烈程度是三世纪危机结束以来所未曾有过的。 内战很快吸引来萨珊波斯的武装干涉 当帝国变乱四起,最强大的两个宿敌也就接踵而至。叛乱几乎抽空了北方边界驻军,原本已被莫里斯成功压制的阿瓦尔人又仅迅速恢复元气,变本加厉的侵入巴尔干和希腊地区,甚至多次威胁到君士坦丁堡本身。东方的萨珊国王科斯洛伊斯二世,打着为恩主莫里斯复仇的借口,公开向福卡斯宣战。 东罗马帝国由此卷入30年战乱,最富庶的领地都沦为烽火连天的战场。等到后来的希拉克略收复疆土,帝国元气终究受到不可恢复的损耗,以至于再也无力抵挡新的阿拉伯扩张。后来的历史格局,有很大部分就源自这次叛乱。 福卡斯在晚年被希拉克略造反处决 东罗马的实力也因这些折腾而急速跌落。福卡斯的机会主义冒险,点燃了爆破帝国的引线。尽管后世常有人出来撒尿灭火,却从未有人能够将引线本身切断。因此,只要新的威胁浮现,对方就会不自觉的将星星之火重新点燃。时断时续的火苗,终究化为星火燎原,将千年帝国的根基完全烧毁。因此,1453年的末日坍塌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参考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

皇帝罗马

同为罗马帝国继承者,为何东罗马比西罗马多存活1000年之久

在欧洲的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帝国,它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曾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它就是——罗马帝国,不过在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

罗马东扩与罗马和萨珊波斯的四百年争霸战

公元前202年,崛起于台伯河畔的罗马在扎马之战中取得了对海上强国迦太基的绝对性胜利,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从战争中获得滚滚财富的罗马胃口大开,将灼灼的目光投向了东方。它举起刀叉将要切割的正是伟大的亚力山大

颠覆秦朝的赵高为何能够得到秦始皇的喜爱?

不知道怎么评价赵高,投机者算不上,因为他有真才实学。或许叛乱者、蛊惑者这种称呼更加适合他。有时候,我们哀叹大秦命运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寻思,这样一个人到底是怎样进入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眼中的呢?“指鹿为马...

颠覆秦朝的赵高为何能够得到秦始皇的喜爱?

不知道怎么评价赵高,投机者算不上,因为他有真才实学。或许叛乱者、蛊惑者这种称呼更加适合他。有时候,我们哀叹大秦命运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寻思,这样一个人到底是怎样进入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眼中的呢?“指鹿为马...

东罗马这样被十字军灭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究竟发生了什么

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各国以宗教为名义对中东及东欧各国进行的长时间的征服先去,发生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下半叶。十字军公开的目标是从占领耶路撒冷的伊斯兰教徒手里夺取耶路撒冷,所以其主要的敌人应该是中东地区

西班牙的前身,​卡斯蒂利亚王国

​作者万瑜卡斯蒂利亚(西班牙语:Castilla)曾是西班牙历史上的一个王国,由西班牙西北部的老卡斯蒂利亚和中部的新卡斯蒂利亚组成。它逐渐吞并周边王国,最终通过联姻的方式与阿拉贡王国合并,成立了西班牙

忆卡斯特罗那年访问陕西(上)

当我从电视上得知前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鲁斯主席与世长辞的噩耗【卒于2016年11月25日】,内心十分悲痛。卡斯特罗是一位世界知名的革命领袖,是这个时代的伟大人物,是

取得古巴革命胜利后 卡斯特罗为何会去访问美国

原题:1959年,取得古巴革命胜利的卡斯特罗为什么会访问美国?众所周知,古巴革命领袖与国家元首菲德尔·卡斯特罗是著名的反美斗士,一生遭遇了美国方面多达几百次的暗杀。古巴也长期受到美国的敌视和封锁,两国

兰台说史•卡斯特罗为何能在美国“后院”坚持60年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去世了。在所有的第一代亚非拉革命领袖中,他算是最为长寿的了,就像他领导的古巴红色政权一样。作为一个红色国家的古巴,是如何在西方阵营大Boss“美帝”的“卧榻之侧”存活如此之久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