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多年后,一支部队根据《读史方舆纪要》进军路线,反走了一遍
Posted 《读史方舆纪要》
篇首语:你既认准这条路,又何必在意要走多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六百多年后,一支部队根据《读史方舆纪要》进军路线,反走了一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百多年后,一支部队根据《读史方舆纪要》进军路线,反走了一遍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宋元交替之际,忽必烈攻灭南宋的路线是这样的:先灭大理,再灭南宋。他是从甘肃出发,过四川,渡过大渡河,然后达到大理。顾祖禹把这条路线记录在《读史方舆纪要》中,默默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 《读史方舆纪要》是一本很特别的书,既是历史地理著作,也是军事地理著作。 从这本书的名字中「 ”读史”二字来看,这本书跟历史有密切的联系。 那「 ”方舆”是什么意思呢? 舆,从字形上看,是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来就泛指车。车轮滚滚,走过大地,因此「 ”舆”,也有土地,疆域的意思。天圆地方,所以是方舆。 顾祖禹的这个方舆包含很广,这个地方有哪些城市村邑,有哪些河流沟渠,经济如何?还有军事屯田、马匹产量,盐铁流通,地方特产等等。他是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包揽在里面的。 先说说作者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是无锡人。无锡城东有一条宛溪,他就住在附近,所以大家称呼他宛溪先生。 顾祖禹的先祖们,对地理颇有兴趣。顾家最远可以追溯到南朝梁陈之际的顾野王,掌修国史,写过《玉篇》《舆地志》。顾家家风,一是觉得自己历代都有著述,号称是「 ”吴中文献”,二是研究历史地理学,而且是要以经世致用为宗旨。 明亡之后呢,他家算是明朝遗民,这个也有家族传统,他们家族比较严格地遵从「 ”华夷之辨”,绝对不与「 ”蛮夷”统治者合作。 元朝灭宋的时候,顾家子孙也是在元朝隐居不仕,一直到明朝成化年间,才开始入朝做官。他父亲顾柔谦就希望他以后隐居,不做清朝的官,所以顾祖禹也没有考科举,就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大概主要的经济收入是当私塾老师。 他当私塾老师,收入菲薄,干脆就把收入一半交给妻子,让她到娘家去生活,其余用来购买纸笔,和夜间照明的灯油。由于祖传的藏书多数毁于战火,也无钱远游四方作实地考察,只能千方百计地借阅、借抄。 他曾自己写一副对联挂在卧室:夜馆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正是他辛勤工作的真实写照。 但是大家不要以为顾祖禹就一个人窝在深山里隐居,他其实就是不去做官,但是他的朋友圈还是很厉害的,比如魏禧,唐甄、刘继庄。 他和他的父亲经历明朝灭亡,一直想反清复明,可书生能干啥?书生决定写本书,把天下的山川形势考察一番,哪里适合设防,哪里可以埋伏,以前这里发生过什么战争,在具体的地形下如何打仗。 打完仗,这个地方物产如何,交通如何,民生如何安排,这是将打天下之后如何坐江山,都一一想好了。 一句话——为反清复明做前期文献准备。这也是顾祖禹的父亲顾柔谦的遗志。 所以张之洞《书目答问》把《读史方舆纪要》列入兵家类。 这个有传统,在中国学术史上,地理归属于史学,有着悠久的传统,而且从《汉书》开始,地理学研究,都比较侧重军事战略,这也是中国人的实用主义。 顾祖禹的生平见于史书记载的,还有两件事。 1673康熙下诏撤「 ”三蕃”,次年耿精忠福建起兵。顾祖禹就去福建,希望投靠耿精忠,借其力达到反清复明的目的,但是耿精忠不理会他,他只好重返故里,继续写他的书。 康熙年间,徐干学再三聘请他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编修,顾祖禹不肯,后来终于同意了,为什么呢,徐干学家里有个藏书楼,叫传是楼,里面图书非常丰富,顾祖禹想看书看资料,就得答应。但是非常有气节,不受清廷一官一职,书成后甚至拒绝署名。 他经过30余年的笔耕奋斗,50岁左右时,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历史地理巨著。 康熙三十一年,顾祖禹病逝于无锡胶山,终年61岁,遗嘱在墓碑上称处士。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表示心向故明,不仕清朝。 嘉庆十六年(1811)年,《读史方舆纪要》全部刻印出版。 这部《读史方舆纪要》一共有130卷,后面附《舆图要览》4卷,280多万字。 正文卷1到卷9为《历代州域形式》,按历史顺序叙述历代疆域、区划、地理沿革以及相关史事。起自上古,终于明代,引述历代史论、评议地理形势与兴亡成败的关系,这一部分是全书总纲。 卷10至123按照明朝的明朝直隶、南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的行政区域,一个一个考述其政区、城镇、山川、关隘、驿站等等。从历史沿革、军事形势等方面用系历代史事串联起来论述。这一部分为全书的主体,内容丰富,考证精祥。 在后面124到129卷记述河流的异同,最后一卷是传统之说「 ”分野”,天地对应,有「 ”俯察仰观之义”。 这样整本书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本书的特点很突出。 顾祖禹能从社会和历史的多种因素来评价它们的地理形势的轻重、得失,特别是突出了各地区域与军政态势的关系。显示出作者杰出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思想。 比如他论江南:认为以东南的形势而能与天下相权衡者,只有南京。 论河南:河南,古代就说这里是四战之地,如果有人想取得天下,河南在所必争。但是当你已经打下天下,而想守在河南,那么就有灭亡的危险。 论浙江,说浙江之形势尽江、淮,长江淮河保不住,浙江必然保不住。 顾祖禹虽然论地理,但不是唯地理论,他还能从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按照不同的层次来看待某个地区之地理位置的特点。 而且他认为地理形势要发挥作用是跟一定的时机,人的行为和才能有密切关系。 比如论山东,他认为正因为有漕运,所以山东无比重要。 论四川,他强调险要的地理不足以依靠和人的主观作用。 这本书北直(北京)、南直(南京)、山西、河南、陕西、山东、湖广、四川部分,写得很详尽,其中河南、陕西、北直,更是重中之重,其余如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就写得略一些了。 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中国古代的战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战争,一种是农耕文明崩溃之战,前者的核心战区在陕西山西内蒙河北。 顾祖禹有时候也有一些很天才的想法,比如:在评价忽必烈大理之战时候,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军事设想:他们可以来,我们何不可以往? 忽必烈是先灭的大理,再灭的南宋,他是从甘肃出发,过四川,渡过大渡河,然后达到大理。 顾祖禹说,假若有人从丽江向北,结纳少数民族,上洮岷道(甘肃南部),到陕西。 「 ”天下之视听必且一易,以为此师从天而降也。” 顾祖禹去世后二百多少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从贵州进入云南,在国民党各路大军围追堵截的险恶处境下,在云南两渡金沙江,沿途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与藏族、彝族等各少数民族兄弟结好誓盟。期间红二、六军团北上丽江,爬雪山过草地,直趋陕甘,整个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顾祖禹,这位前代书生设计的军事地理上的奇策,谁也没有想到在红军长征的壮举中变成了现实。 今天,我们把二、六军团在云南长征的路线图和忽必烈进军大理的地图对照起来看,除了方向相反,路线几乎一致。 据说毛主席很爱读这本《读史方舆纪要》,不知道长征是不是吸取了顾祖禹的灵感? 这本书,没有反得了清,也没有复得了明,但几百年后,还是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对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顾祖禹,可以含笑九泉了! -END- - 作 者 - 茹菲,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博士,北大附中高中语文老师。秉持大语文的理念,致力于中学生国学教育,注重理性、思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强调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在北大附中开过《论语》、《孟子》、《左传》、《周易》等经典研读课程。 责编丨阿加兔相关参考
一、湖南石门的来历地名由来:《舆地纪胜》卷27澧洲石门县载:“吴时武陵充县松梁山,有石洞开,广数十丈,其高似弩仰射不至,名曰天门。孙休以为佳祥,置天门郡于此。”按,松梁山,又名天门山。《读史方舆纪要》
明朝有一支特种部队,竟然领跑了全球200多年,直接由中央指挥
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实质上战争比和平更早出现。战争在人类史上从未长久停歇过,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过。各个朝代的灭亡与崛起的过程中,军事战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天笔者带你来看下有关明朝
1928年4月28日的井冈山会师主要有三支队伍,一支是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一支是朱德、陈毅的湘南起义部队,还有一支是贺龙的南昌起义部队。当然井冈山会师的部队不仅于此,虽然普遍的说法认为这
两千多年前,一支六千人的罗马军队神秘消失,如今在甘肃发现踪迹
两千多年前,一支六千人的罗马军队神秘消失,如今在甘肃发现踪迹公元前53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集结七个军团兵力入侵安息(伊朗一带),不想惨遭围歼,克拉苏兵败被杀,罗马军溃退。但随着溃散部队陆续回国,罗马人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反日浪潮极为高涨,日本海军一方面要保持南进,与日本陆军之北进同步,同时还为配合建立伪满洲国而挑起一二八淞沪抗战。1932年1月,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和日本国内派出的特别陆战队、日舰
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浩浩荡荡的百万苏联红军从中苏边境进军,三面夹击日本关东军,给予了关东军最致命的一击,由于此时的关东军已经是明日黄花,战斗力低下,完全不是苏联红军的对手,几乎没做什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
蒋介石的黄埔嫡系部队从何而来?万军之源的黄埔校军与党军张雄文1924年9月,孙中山根据苏联顾问的建议,决定以黄埔军校学生为基础,编练一支新军。对于新军的规模大小,苏联顾问加仑建议,可以先编练2个团的精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不断,涌现了许多传奇的帝皇,如秦始皇、刘邦、刘秀等等。但要是数最为传奇和励志的莫过于朱元璋,用现在的话来说,朱元璋的一生的经历就是屌丝变成霸道总裁的逆袭之路。纵观其一生,从
1.731部队的历史罪恶累累的731细菌部队731部队是日本侵华期间公然违背国际公法,以实施细菌战为目的,在中国建立的一支集生物战研究生产实践于一身的特种部队。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