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优秀的摄政王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习惯使我们双手机巧,使头脑笨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只有优秀的摄政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只有优秀的摄政王
我国历史其实就是皇帝的历史,西方国家也一样在古代是一部君主史。只不过我国没有严格的宗教,而西方则有虔诚的宗教,自此我国与西方的历史开始不同。 1644年,正是明末时期,当时我国出现4位皇帝,分别是崇祯皇帝、李自成、张献忠、顺治皇帝。同一时期出现如此众多的皇帝,而且都有各自地盘,历史有过,但很少。对于这四位帝,刘亚洲将军曾在自己写的文章中这样评价:「 ”崇祯把房间打扫干净,李自成把床铺好,张献忠替人家宽衣解带,最后多尔衮兴冲冲地云雨巫山”。 刘亚洲将军对我国历史同一年存在这4位皇帝进行了点评,让我们来看刘将军如何看待四位皇帝。 一、崇祯皇帝是一个「 ”小农”皇帝。 刘亚洲认为,崇祯皇帝是非常不合格的皇帝,他认为明朝是历史上最坏的一个王朝。朱元璋家族血统里有最无耻的基因。崇祯皇帝经常说的一句话:「 ”朕非亡国之君”。他认为自己不是亡国国皇帝,但他确实就当了亡国皇帝。 明朝到了崇祯手里,也是历史的必然,并不能全怪崇祯皇帝,明朝灭亡已经没有什么悬今。历史上很多亡国的皇帝,既有喝酒亡国的,也爱色亡国的,有暴虐成性而亡国的,还有奢侈而亡国的。 那么崇祯是一个什么样的亡国君呢? 刘亚洲认为崇祯皇帝是一个「 ”灭人才的亡国君”。他认为整个明朝晚期,崇祯皇帝并不像一个皇帝,而是一个与手下有仇恨的人,非要把手下人杀死才高兴。 一个王朝的发展需要人才,同样一个王朝开疆拓土也需要有人才。虽然明朝到了末期,但依然人才济济。从古至今,无论乱世还是王朝更替之时,其实并不缺人才,关键是皇帝如何发现和使用人才。但同样是人才,在崇祯手里最后变成了「 ”亡国之臣”,而到了李自成手下就阿谀奉承之臣,但到了多尔衮手里就成了「 ”开国之臣”。 我国古代一直是一个人治社会,皇帝一人治天下。但让后人不明白的是,明朝到崇祯手里,人才很多,为什么崇祯皇帝不好好利用这些人才呢? 「 ”性格决定命运”,崇祯皇帝的性格,也决定了民族的命运,他认为天下最厉害的人才是他,而大臣都是庸才。实际上正好相反, 刘亚洲说,我国古代皇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农民性。因为我国自古就是奉行的小自耕农本位,大地主则很少。这是因为我国两年多年来,始终在「 ”均田”上下功夫,一直反对土地兼并,因此地主也决定不了一个民族的命运。而农民种完地也没有剩余的资本,也没有剩余的劳动力,于是农民起义,把皇帝推翻了,最后农民当了皇帝。比如陈胜吴广就是这样的皇帝,朱元璋同样也是。 崇祯皇帝身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小农性格,这是朱元璋血统。当时明末防止清朝与抵抗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都需要钱,前线三次打报告向崇祯皇帝要钱。此时崇祯决定向民间借一年房租,但此时民怨四齐,认为崇祯皇帝不管老百姓死活。 崇祯到底是否有钱? 作为堂堂一个皇帝,不可能没有钱。后来李自成攻陷京城后,在紫禁城里藏钱的库房发现「 ”有镇库银,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皆五百两为一锭。”一些金银都长霉了。可见崇祯有很多钱,为什么不发军饷呢? 再来看看崇祯手下的那些人才,也不缺天才,当时崇祯不敢用天才,当时袁崇焕就是一个天才,但死得很惨。据史料记载,袁崇焕曾对崇祯皇帝说:「 ”予我钱粮与兵马,我一人足以守辽!”袁崇焕说得很豪气,但崇祯皇帝却对他怀疑了,并没有立即表态。为什么呢? 崇祯皇帝嫉妒袁崇焕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崇祯这样疑心很重的人,后来皇太极用低级的反间计,崇祯居然还信了,而且还残酷的把袁崇焕杀死,让后人产生怀疑。 二、张献忠就是一个「 ”屠夫” 张献忠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民皇帝,他的性格与崇祯皇帝有一拼,他也嫉妒人才。但他却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嫉妒心理,比崇祯皇帝那种嫉妒要强,因为张献忠做在明处,而崇祯则喜欢在暗处,偷偷摸摸的嫉妒。 张献忠在四川当皇帝后,他也组织了一次科举考试,第一任新科状元非常有才,张献忠便把他带在身边,经常问询。但不久就杀了这个状元。有人问张献忠为什么杀此人?张献忠说他太喜欢这个人了,于是就杀了他。 张献忠在四川当皇帝,为何没有稳住,最后还得撤出来?主要还是张献忠滥杀无辜,不得民心。经常杀人,因此人们称张献忠为「 ”屠夫”。看来这个名字并非丑化他,张献忠本就没什么文化,他也没有高超的治国技术。 刘亚洲将军对张献忠评价不高,认为他像「 ”禽兽”。当天下被李自成夺下时,张献忠就自暴自弃,在四川施暴行。 成都附近挖掘出近万具白骨,据考证是张献忠所杀。1644年11月初十,大西军驱赶民众到九眼桥进行屠杀。但当要行刑时,突然打雷,张献忠大怒:「 ”你放我到人间来杀人,今天为什么还用雷来吓我?!”命令士兵用大炮朝天空放三炮。 张献忠每天杀一个地方的人,都要进行记录。张献忠还变态把女人的小脚砍下来堆成山,带着小妾去看,当场把小妾的脚也砍下。 三、李自成与崇祯性格也相同 李自成也是一个农民皇帝,虽然他与崇祯相比,李自成是胜者,但恰恰因为李自成赢了,他也成了悲剧式人物。作为一个农民领袖,最后推翻大明江山当了皇帝,的确称得上英雄。但李自成既是英雄,也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 本来李自成打进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他应该巩固江山。但李自成太自信了,没想到除了虎视眈眈的清朝,还有吴三桂。 关于李自成的历史,已经被后人写滥了,虽然他是胜者,但他与崇祯一样也有农民的小家子气。也正是这种性格,也毁了李自成。 刘亚洲说,李自成进城后,就像一个庄稼汉一样。当了皇帝,国家都是他的,他却依然爱财。就和崇祯一样,国家都被灭了,却还想着保留自己的财富。 李自成全盘接收了崇祯的国库,还对明朝那些遗臣进行审讯,逼他们交出金银。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北京42天,却把大量的金银运到西安。 吴三桂起兵后,李自成率大顺军的精锐与其作战,但这些大顺军居然带着大包小包去作战。包里装的是啥?全是抢来的财宝,甚至还有女人跟着去打仗。 有人说李自成推翻明朝,无非就是进北京捞点钱,李自成则说:「 ”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未足易一西安!”眼光比项羽还短! 刘亚洲将军认为,李自成最大的对手是他自己,与崇祯皇帝一样,也是一个眼光窄,而且胸襟很小的人,他也妒才,李自成杀李岩与崇祯杀袁崇焕差不多。其实李岩只是一个经常给李自成提意见的人。 杀李岩牛金星起到了一定作用,鲁迅曾说,暴君统治下的臣民,可能比暴君更残暴,如果李自成不失败,其建立的大顺王朝比明朝好不了哪去。 逼反了吴三桂后,李自成决定亲征,宋献策和李岩都劝李自成不能去:「 ”皇上去于皇上不利,三桂来于三桂不利。”但李自成此时却很矛盾,但为了面子还要去。他征吴三桂时,带了两个人,一个是吴三桂父亲吴襄,一个是吴三桂朋友张若麟。李自成本想招安吴三桂,但吴三桂却决意与李自成对着干。 四、顺治帝背后的多尔衮 顺治虽然也是同时期的皇帝,但顺治只有6岁,还是个娃娃,顺治皇帝背后人物最关键,此人就是多尔衮。 刘亚洲认为多尔衮是一位合格的领导人。多尔衮在东北本来过得很舒服,但他却把入主中原作为目标,可见他与成吉思汗等北方部落首领一样,都有很重的中原意识。多尔衮心胸是开阔的,他意识到清人的落后,因此他虚心接受汉化。清朝立国靠汉化,而清朝亡国靠的是西化。 多尔衮宽容大量,识才用才,吴三桂来降,他立即授予与自己平等的封王。就凭这一点,崇祯与李自成都比不多尔衮。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参考资料:《清史稿》、《亚洲文集》相关参考
...·载沣,曾经在清朝最后的三年间即1908至1911年担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这个职位的设立是为了代替他的长子当时还只有三岁的宣统帝溥仪处理政事而建立的,因此在这三年间载沣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这个职位却令载沣...
...·载沣,曾经在清朝最后的三年间即1908至1911年担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这个职位的设立是为了代替他的长子当时还只有三岁的宣统帝溥仪处理政事而建立的,因此在这三年间载沣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这个职位却令载沣...
顺治出家之谜 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多尔衮独断专行,多智多谋。只有在其病逝后,顺治才开始摆脱傀儡地位,尽管顺治很想有番作为,但终因
嬴政虽然继承了秦王之位,但是,他还没有执掌国柄,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秦王。为什么呢?因为嬴政继秦王位的时候,只有13岁。鉴于当时国内外的政治军事实际,秦国的军政大事完全取决于相国吕不韦。> 嬴政继立
一提到伟大的太后,似乎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印象就是孝庄。这大约是受清宫戏的影响太深的缘故。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说孝庄,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皇太后,优秀的也不乏其人,难道就只有一个满清的孝庄最伟大?除了她
摄政王载沣和光绪,光绪帝王死后,慈禧太后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光
光绪帝王死后,慈禧太后选择载沣作为摄政王,光绪和载沣有什么关系?光绪和载沣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载沣作为溥仪的生父,光绪帝死后溥仪在慈禧的推荐下登上了皇位,由于溥仪继位的时候不过三岁,所以暂且由其父载沣
摄政王载沣为什么没能挽救没落的清朝摄政王载沣是我国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生父亲,清朝末年新政改革的领导者之一。晚清时期,大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摄政王载沣加入改革为何没能将清朝挽救于风雨飘摇之中?摄政王载沣
太后下嫁!?说起孝庄的事迹,无论野史、正史都有了很多的记载和传说,被历史的尘埃遮盖,她许多传奇性的故事也显得扑朔迷离起来,比如她是否与多尔衮相恋于青梅竹马,她是否曾经乳名叫“玉儿”,她是否在尊为太后时
核心提示:周恩来说:载沣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是好的,其间他辞去了监国摄政王的职务,并不主张以武力对抗革命,也不反对宣统皇帝“逊位”,这些表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人民的意愿,客观上有利于革命。听完总理这番话
导读:掌故学家津津乐道的银锭桥案,即指清宣统二年(1910年)庚戌,汪精卫、黄复生、喻纪云等革命党人潜入北京,谋炸监国摄政王载沣而被破获一事。张江裁邀齐白石、李雨林绘银锭桥话往图,遍征题咏,为北燕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