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也差点断子绝孙,李世民的儿子们就两个善终
Posted 太子
篇首语: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千古一帝也差点断子绝孙,李世民的儿子们就两个善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千古一帝也差点断子绝孙,李世民的儿子们就两个善终
隋唐时期的皇帝存在一条莫名的鄙视链。 (隋文帝杨坚,继承人问题成了老皇帝晚年最伤心的事儿,就算一奶同胞也抵不过对权力的追求) 隋文帝杨坚当上皇帝后想着前朝权力场上的刀光剑影,父子兄弟宛如仇人,再看看独孤皇后为他生的五儿五女不禁得意的说:「 ”历代为皇位都会手足相残,而我的孩子们都是一母同胞,看来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 (杨广把哥哥杨勇搞下台后,其他兄弟们也有样学样,为了皇位争得不可开交) 但老杨算错了一件事情,皇位的诱惑可远远大于兄弟间的手足情深,为了梦寐以求的太子之位,就算是一奶同胞照样能斗得你死我活。杨广垂涎太子之位设计让大哥被废为庶人,蜀王杨秀、汉王杨谅同样也不是省油的灯,杨秀在杨坚面前打杨广小报告被软禁,杨谅干脆起兵造反,除了个沉溺酒色的亲王杨俊勉强算是好死(但连三十岁都没有活过),隋文帝这五个儿子几乎就没一个有好下场。 (玄武门之变同样打了唐高祖李渊的脸,大唐也逃不过骨肉相残的悲剧) 唐高祖李渊也很得意,和废黜长子的的杨坚不同,自己可是早早的确立了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建成居长,管理政务,为储君;世民居次,掌管军事,为臣子,兄弟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大唐基业就在咱们父子的共同努力下奠定! 但很快李渊也被打脸了,正当他美滋滋的品尝着开国皇帝和成功父亲的喜悦时,玄武门之变彻底打碎了他的美梦,正所谓大哥别笑话二哥,兄弟相残的惨剧再一次在唐初发生。 玄武门之变爆发的原因很简单,李世民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慢慢搭建起了自己的小团体,天生的权力欲加上心腹们的挑唆,势力日盛的他不甘屈居太子建成之下,于是兄弟俩一个要夺嫡,一个要守住自己的储君之位争得不可开交。亲兄弟直接变成了生死仇敌,这让父亲李渊很是难过,于是他选择:和稀泥..... (李渊的和稀泥态度直接导致太子和秦王对抗的升级,玄武门之变后,痛失太子的李渊被迫退位) 不知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还是留着太子和秦王两股平衡势力更有利于自己的统治,李渊既不没收李世民军权让他当闲散亲王,也不废黜建成太子之位改立世民,太子和秦王就这样表面兄友弟恭,暗地杀招迭出。当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再也无法调和,必须要做出取舍时,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在玄武门将建成和元吉杀死,翻盘成功的李世民充分吸取了「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教训,要是李渊果决一些表态支持太子,自己估计连小命都没了哪里还有几乎染指帝位?自己可不会再给这些侄子们死灰复燃的机会,于是李世民杀了哥哥和弟弟还不够,连带着把建成的五个儿子、元吉的五个儿子都给杀了,一了百了。 在李世民的逼迫下,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为帝,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在文治武功上都堪称「 ”千古一帝”,但在继承人问题上可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抛开弑弟杀兄的黑历史,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 ”千古一帝”,作为开国大将,他劳苦功高,打下了大唐帝国的半壁江山;作为皇帝,他治理国家有方,开创「 ”贞观之治”,让大唐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他本人也被尊称为「 ”天可汗”。但作为父亲唐太宗却失败无比,他的十四个儿子几乎全部不得好死,除了唐高宗李治,就剩下一个昏庸无能的李福勉强延续了李世民的血脉。 命运这玩意很荒诞,有时候还真讲究个「 ”天道好轮回”,李世民伟大么?伟大,是好皇帝么,绝对是。但你杀了大哥和三弟的所有孩子,作为报应,老天爷让你的后代几乎全都不得好死!那么李世民的儿子们下场都如何呢?咱们就来看看吧! 长子李承乾,说到李承乾,就必须要把他和魏王李泰放在一起讲。 (长孙皇后,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她与李世民两情缱绻,伉俪情深) 李承干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生长子,也是李世民最看重的孩子。作为长子兼嫡子,李承干简直就是李世民的心头肉,年幼的他聪明伶俐,善良孝顺,简直就是帝国梦寐以求的接班人,于是李世民早早的册立李承乾为太子,并任命於志宁和张玄素两位大儒教导自己的学生,希望把他培养为不逊于自己的明君。 (足疾彻底改变了李承干的心态,身体上的残疾也导致了心理上的残疾) 但故事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明君苗子被足疾给毁了,由于未知原因李承干患上了足疾,而且还无法治愈。从此以后走路都得得一瘸一拐,由正常人变成跛子,让李承乾心态大变,在此之前他是万众瞩目的太子,朝野百姓敬服,他也雄心万丈期盼着成为像父亲一样的英主。而现在呢?自己成了一个跛子,一个没用的残疾人,身体上的变化让骄傲高贵的李承干痛苦不已,生理上的变化严重影响了心理,李承干开始疑神疑鬼,他害怕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变得偏激而暴躁。 (明代丁云鹏所绘李泰崇师问道图,为了夺嫡,李泰试图营造自己虚心好学的贤王形象) 但很遗憾此时太宗非但没有安抚惶恐的儿子,反而还大大激化了李承干的负面情绪:父亲宠爱四弟李泰(李泰是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生的次子)。李世民是一个很博爱的父亲,他爱李承干的同时也爱李泰。史书记载李泰是个大胖子,但这胖子却「 ”聪敏绝伦”,他在文学上所展现的才华让唐太宗欣赏爱惜不已,皇帝不但对四儿子赏赐有加,而且还在李泰的魏王府置文学馆,给了他招揽学士的权力。李泰也不负父亲期望,他和幕僚们精心编纂了《括地志》献给太宗。 这件事的政治意义可不简单,当年李泰的老子李世民可是以编书为借口招揽了不少人才(所谓「 ”秦王府十八学士”就是这一时间鼓捣出来的),从此之后文武皆有人辅佐的李世民羽翼丰满,开始与大哥李建成正面刚了起来。你现在给了魏王李泰这个权力也是光明正大的让他招揽心腹、培植党羽,这能不让人瞎想么!除此之外李世民给李泰的待遇「 ”宠冠诸王”,本来按照惯例皇子在封王后应当要到自己封地去,也不知道李世民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竟然特许李泰「 ”不之官”,并常年在京城居住,就算是大臣们磨破嘴皮子李世民也置之不理。 (堂堂大唐太子竟然学起了突厥人,还包养起了男宠,这差点把李世民给气死) 所以就算唐太宗压根就没想过要换太子,但他让魏王和太子「 ”均尊卑,同待遇”的做法只会让李承干恐惧,让李泰对皇位产生本不该有的幻想,于是引发了恶性循环。李承干在身体缺陷和父皇偏爱弟弟的刺激下开始胡作非为,他在皇宫里cos突厥人并装死,「 ” 太子好效突厥语及其服饰,选左右貌类突厥者五人为一落,辫发羊裘而牧羊,作五狼头纛及幡旗,设穹庐,太子自处其中,敛羊而烹之,抽佩刀割肉相啖。又尝谓左右曰:‘我试作可汗死,汝曹效其丧仪’因僵卧于地,众悉号哭,跨马环走,临其身,剺面。”他和男宠整天腻在一起,还毫无愧疚的派遣杀手去暗杀自己的老师,对太子的行为失望的李世民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乖巧听话的魏王李泰,这种行为又让李承干愈发恐慌,做得事情更加失格。 终于有一天李承干决定谋反,但在李世民面前谈造反?人家就是靠着这个起家的,后果毫无疑问,李承干被抓住,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谁也没想到太子和李泰两败俱伤,最后竟便宜了仁弱的李治) 李承干的倒台让李泰欣喜若狂,本来父皇就最喜欢我,现在这太子之位舍我其谁!太高兴了足以让人失去理智,于是李泰对着父亲撒娇说自己死后一定会杀了唯一的儿子,把皇位让给弟弟。 这当然是拍李世民的马屁,李世民对杀兄夺位一直耿耿于怀,而李泰这样说无非是表达这么一个意思:我要是当了太子,肯定会好好照顾兄弟们的,我们之间的兄弟情义是多么深厚啊! (李泰的矫揉造作被褚遂良一眼看穿,正是在他的建议下,李泰出局,李治上位) 但这种矫揉造作的行为被褚遂良一眼看破,褚遂良冷冷的对唐太宗说弟弟哪有儿子亲?现在魏王连儿子都敢杀,那兄弟们哪还逃得了?李承干也适时补刀,反正储君已经无望,破罐破摔的李承干对李世民说:「 ”父皇,我本来就是太子还有什么好指望的呢?我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是有人逼的(就是特指李泰),如果您真的立魏王为太子,那不是正合他意,您中了他的奸计啊!” 于是李世民开始了做痛苦的取舍,如果立李泰,以他阴毒狠辣的手段不但是李承乾,连小儿子李治都得完蛋,如果立年纪小、性格好的李治,兄弟们还能有一条活路。在李泰的骚操作下,李治反而成为最后赢家,辛辛苦苦十几年的李泰则被贬到地方去当濮王,李泰表示???谁让您老人家太会装了呢!一个当朝太子,一个皇帝爱子,双双斗了个两败俱伤,身败名裂。 说完这哥俩,咱们来说说其他儿子。 二儿子楚王李宽,很早就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当儿子(李智云是李渊的小儿子,当年李渊在太原造反,李智云和大哥李建成在河东,哥俩逃亡太原投奔父亲,结果李建成侥幸逃回,而李智云则被抓回长安杀死),这孩子也比较惨,很早就死了,属于早薨。 (在吴王李恪问题上,长孙无忌实在是黑,当然,最后他也没啥好下场) 三儿子吴王李恪。李恪的身份很尴尬,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作为前朝余孽之后,李恪在朝中经常遭受若有若无的鄙视和排斥,在这种环境下李恪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勤学文武,被太宗夸赞这孩子像自己。在李承乾和李泰都被废黜后万念俱灰的李世民曾经想过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 长孙无忌是谁?李世民的铁杆心腹,玄武门的第一功臣,皇后的哥哥,自己的大舅子,论血缘,论功劳,论威望,长孙无忌都是太宗后期当之无愧的大佬。而长孙无忌还有一个身份,太子、魏王、晋王的舅舅,所以他绝对无法接受太子之位落到其他皇子的手里。虽然两个亲外甥不中用,但皇后不是还生了晋王李治么,他也是嫡子,按照宗法也应该是李治当太子!在长孙无忌半是胁迫(其实说是胁迫,倒不如说在长孙无忌背后也有这一股政治势力,太宗必须要考虑到大臣们的意见)半是哀求(长孙皇后是您的妻子,这太子之位应该由您和她的骨血来继承啊!)下,太宗册立李治为太子。 近在咫尺的太子之位打了水漂,李恪是什么感觉?懊恼,愤恨,失望,不过他很快就没机会遗憾了,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总揽朝政,这位心胸并不怎么宽广的国舅借口「 ”谋反案”将李恪牵连在内,并不顾事实的要了李恪的命,「 ”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权万纪是激反李佑的一个重要因素) 老五李佑,这位老哥的特点是只要属于纨绔子弟的缺点他都有,比如说天天和地痞流氓厮混在一起啦,飞鹰走狗打猎啦等等。这其实没什么,虽然老爹李世民也没少批评他,还任命权万纪当李佑的长史负责监督他,但李佑终究是天家子弟,身份尊贵,老爹顶多骂几句出出气,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但李佑有个愚蠢的舅舅阴弘智,李祐曾经在长安养病,他的这个猪队友舅舅就奉劝他招募壮士以自卫。 ???我实在是搞不懂这货就是个普通的诸侯王,自卫干嘛,脑袋被门夹了?但李祐竟然还听进去了.....这个二百五私底下招募了很多死士。舅舅的一席话点燃了李祐对老爹心中的不满,长史权万纪又加了一桶油。权万纪为人正直严苛,对李祐的管教十分严厉,动辄批评,李祐哪受得了这种气,吩咐手下把这个碍眼的读书人给杀了。权万纪可是朝廷派来的官员!这要是被查出来了父亲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于是李祐脑子一热又决定谋反...... 当然了,这种谋反在李世民看来就是玩家家酒,朝廷三下五除二的平息了这次反叛事件,李祐被废为庶人并被赐死。 (在李世民看来,老六李愔也是个「 ”朽木不可雕也”的货色) 老六李愔。李愔是吴王李恪的亲弟弟,但是与文武双全的哥哥相比,李愔这点子出息实在拿不上台面,这个货特点和老五差不多,也因为打猎无度、殴打官员经常被老爹李世民痛斥,毕竟不希望你有安邦定国的本事,消停一点而总可以吧?但李愔丝毫没有吸取教训,仍旧我行我素,御史们弹劾李愔的奏章一大堆让李世民十分没面子,他对这个厚脸皮的儿子无可奈何,痛斥「 ”禽兽可扰于人,铁石可为器,愔曾不如之!”这其实和孔子骂宰予「 ”朽木不可雕也”是一个意思,就是说禽兽经过人调教能够被驯服,铁啊木头啊经过雕琢能够做成器具,对李愔这个人我是放弃了,简直连禽兽铁石都不如!于是让李愔去虢州当刺史。 等到唐高宗继位,李愔仍旧在封地上胡作非为,又被贬到黄州,因为和吴王是同母弟的关系,长孙无忌在收拾李恪的同时也没放过李愔,一纸命令将李愔废为庶人流放巴州,嚣张了半辈子的李愔这下威风不起来了,他灰溜溜的前往巴州,并在流放地落寞死去。 老七李恽,老七和老五老六差不多,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货色,高宗继位后对这哥哥倒也没怎么为难,还封他为蒋王,但在唐高宗上元元年,有人诬告李恽谋反,高宗派人前去追查,李恽竟然因此自杀......要说这哥们要真有反心那还算是罪有应得,但他虽然纨绔跋扈,但对皇位倒真的没啥想法,就因为朝廷派人调查就忙不迭的想着自杀,殊不知这样做不更坐实了自己做贼心虚么?李恽活着只能祸害百姓,死得也如此莫名其妙,这一生也真够荒诞的。 (老八李贞,算是李世民儿子中比较出色的一个) 老八李贞,在李世民众多不成器的儿子中,李贞算是「 ”矬子里拔将军”,他能骑射,好文学(勉强算是能文能武),在行政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能力,在民间他与老十纪王李慎齐名,被百姓们尊称为「 ”纪、越”。但李贞虽然文武政务均能上手,但就如同蜻蜓点水,样样皆会但又样样不精,所以名声虽好,但终究是「 ”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因为这个特点,李贞的下场也很凄惨,唐高宗李治死后,太后武则天大权在握,她先是废黜了不听话的儿子李显,扶持小儿子李旦,随后又大肆分封诸武,打压李唐宗室,这让李贞等人惊恐不已,于是他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等计划推翻武则天还政李旦。可惜李贞等人毫无作战经验,只靠着大义又不能打胜仗,终究是「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起义军被武则天轻松镇压,李贞最终服毒自尽。 尽管最后失败了,当李唐社稷受到威胁时李贞并未做缩头乌龟,他勇敢地站出来反抗武则天,为大唐天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算得上是一条汉子。 (对于武则天来说,她只需要找个借口屠杀李唐宗室,至于你是否真的参与谋反并不重要) 老十李慎,和老九共有贤名,但这位哥的特点是胆小,面对武则天的咄咄逼人,李慎选择了隐忍退让,他的愿望是保住自己一亩三分地,平日有老婆孩子热坑头就行,当李贞劝弟弟一起反武时被李慎果断拒绝。 但李慎忘了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武则天早就把李唐宗室当成篡位路上的绊脚石,你们活着就是罪过,哪管参没参加谋反?于是起兵反武的李贞死了,而选择当顺民的李慎也没逃过一劫,被武则天随便找了个借口给宰了。 老十一李嚣,早死(死于贞观五年,还未成年),无后嗣。 老十二李简,早死(死于贞观五年,还未成年),无后嗣。 老十三李福,李世民的诸多儿子中唯二得善终的孩子(另一个是唐高宗李治),李福的优点是懦弱,最大特点是无能,所以不管是李治还是武则天,对他都颇有些看不起,这样的轻视正好成了李福的保命符,让他安然逃过了武则天的屠刀。不过巨大的心理压力也让他每天活在惊恐之中,为了不引起武则天的疑心,李福平日里都是夹着尾巴做人,掉片树叶都怕砸脚面上,这样的谨小慎微虽然保住了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但重压之下李福未活过四十便去世了,虽说是善终,其实也是短命早死。 (李世民在杀了兄弟李元吉的同时也接收了他的女人) 老十四李明,他是唐太宗的幼子,身份还很特殊,母亲巢剌王妃杨氏原本是李元吉的王妃,结果李世民在杀死了兄弟后连他的女人也顺带着接收(所以说李世民这货实在是不地道,连弟媳都没放过)。本来李明按照正常流程封王就藩,也没啥出格的举动,但他却莫名被安了个罪名:与废太子李贤勾结(按照武则天对儿女们的态度来说,最讨厌李贤,所以有传言李贤不是她的亲生儿子),意图不轨,于是没有任何理由李明的王位被剥夺,流放到黔州。堂堂王爷被发配到艰苦偏远之地不说,没过多久就被当地的都督逼迫自杀,一个丘八竟敢对金枝玉叶的王爷动手,可见这件事情背后少不了有武则天推波助澜,区区一个王爷,死就死了吧! 可见就算是金枝玉叶,父亲是大名鼎鼎的「 ”天可汗”又如何?李世民的儿子们大部分都生前过得浑浑噩噩,死也死得窝窝囊囊,活得未必比普通人快乐,若李建成地下有知估计会念起这首诗:「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相关参考
大家对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以及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李世民父子俩比较熟悉,但是对于李世民的母亲,也就是李渊的原配老婆可能就不是太了解了。李世民的母亲出生于鲜卑族的一个窦姓贵族家庭。窦氏的母亲是北周朝的襄阳
最善待功臣的千古一帝,用一妙计收回兵权,手下5名虎将全部善终
权力是人类社会一个“虚无”的东西。在中国古代,却有很多人围绕这个虚无的东西不惜争得头破血流,以至于造成大的国家动荡,甚至连年战乱。其实权力这种东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争权夺利之人。所以大家会看到,古代中
在古代封建王朝,有的皇帝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却难以享受到平常人家的亲情。如明朝天启帝、崇祯帝的生母郭氏,万历二十九年册为皇太子妃,万历四十一年十一月就去世了。她至始至终也没能看到自己两个儿子当上皇帝,
漢武帝是「千古一帝」。但,人無完人,千古一帝也幹過那麼一些荒唐事,更何況在他那個文化不發達的年代。一:求長生《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漢武帝從16歲繼位起,就開始修築自己的陵墓茂陵,一直修到死。他還癡迷
漢武帝是「千古一帝」。但,人無完人,千古一帝也幹過那麼一些荒唐事,更何況在他那個文化不發達的年代。一:求長生《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漢武帝從16歲繼位起,就開始修築自己的陵墓茂陵,一直修到死。他還癡迷
权臣这两个字,相信没有读者不认识,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权臣是一股相当强势的人群,在中国历史的比重非常高,几乎每个朝代都出现过权臣,秦朝有,汉朝有,晋朝有,后面很多朝代都有。对于欧洲历史来说,权臣的比重相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在晚年做过哪些荒唐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的所有帝王当中,李世民是出类拔萃的一位,他被世人誉为“千古一帝”,古代的皇帝常以他为楷模,谏臣们也以他规
杨广和李世民都喜欢打仗,为何一个成亡国之君,一个成千古一帝?文/春秋历史会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传承的泱泱大国,有着深厚的底蕴,同时还有着诸多传奇的人物和故事。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长达20
《甄嬛传》后宫中最大的boss,就是表面上宅心仁厚的宜修皇后。害死自己的姐姐,并且害了不少后宫嫔妃,却仍然安然处之,狠毒至极。但是,历史上真正的皇后却是十分贤惠温柔。从皇后一出场就是一个贤惠温婉的妻子
中国古代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都有谁?史上堪称千古一帝的,有四位。包括第一个称为皇帝的君主,秦始皇。,拓土阔疆国威远扬的汉武大帝刘彻,第三是唐太宗李世民,文治天下,厉行节俭,劝课农桑,百姓调养生息,国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