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远征高句丽,为何隋炀帝失败亡国,唐太宗却能用兵成功

Posted 战争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同样是远征高句丽,为何隋炀帝失败亡国,唐太宗却能用兵成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样是远征高句丽,为何隋炀帝失败亡国,唐太宗却能用兵成功

隋唐时期,两个朝代都做了一件类似的事情,那就是远征高句丽,然而结果却大不相同。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却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引发国内矛盾,导致隋朝灭亡;然而唐朝五次东征,却成功将辽东收复,尽占高句丽,且唐朝愈发强盛。那么,同样是远征高句丽,为何隋炀帝与唐太宗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呢? 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就是隋炀帝与唐太宗两人悬殊的军事指挥能力。隋炀帝杨广虽说不是庸才,也曾上过战场,建立功勋,但他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听不进去群臣的建议。在第一次东征时,隋炀帝将庞大的军队分为三道,但凡有攻击军事行动,必须要三道之间相互通报,且要先向隋炀帝汇报。这种做法虽然让军队更加具有纪律性,但应变能力太差,一旦战事遇挫,情报部门出现混乱,整个军队将如同无头苍蝇,不知如何是好,这也是隋炀帝第一次东征高句丽损失惨重的原因。 除此以外,隋炀帝还下令只要高句丽投降,隋军就必须先进行安抚与收编,不能继续进攻。隋炀帝的这个命令导致隋军畏手畏脚,高句丽多座城池多次诈降,但隋军却受限于命令,不敢进攻,使得高句丽有了喘息的机会。然而当高句丽找到机会以后,却对隋军没有丝毫仁慈,他们将隋军的尸体筑成京观,以震慑隋军。与隋炀帝相比,唐太宗李世民却是一位百战将军,而且他能够虚怀纳谏,用人不疑,给予前线将领较大自主权,从而发挥出将领自身的能力。两相对比之下,唐军的战果自然要比隋军好太多。 战争的基础是国力,而这也是杨广与李世民东征高句丽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隋炀帝不是昏君,他的许多举措虽然利在千秋但太急于求成了。修运河、建宫殿、东征高句丽,隋炀帝一刻没有停歇,不管是百姓还是士兵,都对隋炀帝十分不满。然而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以后却进行休养生息,面对诸多外敌,李世民忍辱负重,与他们签订和约。李世民继位以后运用道家思想,颇有汉朝「 ”无为而治”的风范,同时他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发展经济,最终缔造出「 ”贞观之治”。北宋欧阳修在《新唐书》中盛赞李世民与他的贞观之治道:「 ”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欧阳修将李世民比做汤、武,足以可见李世民深得民心。 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前国力经过大运河的开挖已经损耗严重,他奢侈无度的宫中生活也使得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因此在东征时隋炀帝只能依靠横征暴敛,强行征兵以及徭役,来支撑他的庞大战争。而唐太宗却先发展经济,实行均田制,减轻赋税,促进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唐太宗带头厉行节约,杜绝奢侈,国家财政迅速好转。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唐太宗与唐高宗开始了他们的东征,有了强大的国力支撑,即使唐太宗与唐高宗共进行五次东征,比隋炀帝的次数还要多,但唐朝却没有因此垮掉。 而且,在两朝国力悬殊的情况下,隋炀帝发动的战争规模却比唐朝庞大的多。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并非迫在眉睫,然而他却下诏官吏督促劳役尽快建造战船。在隋炀帝诏令的督促下,造船工匠在水中不分昼夜的工作,「 ”官吏督役,昼夜立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皆生蛆,死者什三四”(《资治通鉴》)。除此以外隋炀帝为扬国威,不惜倾全国之力,他将全国大部分的军队全部聚集起来,同时征发数百万民夫,人数多到造成踩踏,《资治通鉴》中记载:「 ”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战争还未开始,活活累死的百姓与士兵就已经不计其数,民怨如何能不沸腾?再加上隋炀帝战场上的愚蠢指挥,战争安能不失败? 然而与隋炀帝相比,唐太宗东征高句丽却只发兵十万左右,连隋炀帝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唐太宗甚至拒绝了主动要求参加东征的百姓,只率领精锐的陆军和水军。军队人数少,后勤补给就简单的多,军队的灵活性也高。因此高句丽可以让隋军所谓的数百万大军溃不成军,却无法击败只有十万的唐军。之后唐高宗学习父亲的经验,控制军队的规模,减少了战争损耗。唐朝经过贞观之治国力本就比隋朝强大的多,再加上唐朝战争损耗小,最终结果自然天差地别。 除此以外,唐太宗与隋炀帝不同的性格也导致结果的不同。高句丽善于守城,不管是隋炀帝还是唐太宗,在进攻高句丽时都因为攻坚能力不足而没有达到战略目的,然而两人的反应却完全不同。隋炀帝第一次东征失败以后恼羞成怒,随即准备第二次东征,而唐太宗却明白讨伐高句丽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于是他改变策略,实行以偏师袭扰的战术。在唐军不断袭扰下,高句丽不得不全民皆兵,国力损耗严重。最终在唐高宗时期,他彻底占领整个辽东和朝鲜半岛。 实际上隋炀帝在战术、战略上都犯下巨大的错误,他不结合国力,不对战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最终导致国内矛盾尖锐,隋朝最终灭亡。而唐太宗目睹着隋朝灭亡,天下民不聊生,因此他吸取隋炀帝失败的教训,先发展国力,创造出贞观之治,再根据战争调整战术与战略,最终取得成功。 参考资料: 《新唐书》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相关参考

是什么害死了隋朝? 打高句丽和挖运河

...朝断送于炀帝的暴政,隋炀帝好大喜功,打完匈奴又远征高句丽,国内还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均未成功,每次失败的具体原因,你都知道吗

隋朝亡于隋炀帝杨广之手,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也要清楚一个问题,杨广并非一无是处,甚至称得上颇有能力,创科举、修运河以及建东都,均是杨广当皇帝时的成就。开疆拓土没有错,可惜杨广太急躁,连年对外用兵,尤其

唐太宗打不下高句丽,为什么唐高宗能做到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总有一些强大的外敌,比如匈奴、突厥、吐蕃等,而在隋唐时期就数高句丽最凶猛,因此就有四位皇帝攻打高句丽。论国力,隋炀帝时期也非常强盛;论指挥,唐太宗一生南征北战,几乎战无不胜。可是,

唐太宗打不下高句丽,为什么唐高宗能做到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总有一些强大的外敌,比如匈奴、突厥、吐蕃等,而在隋唐时期就数高句丽最凶猛,因此就有四位皇帝攻打高句丽。论国力,隋炀帝时期也非常强盛;论指挥,唐太宗一生南征北战,几乎战无不胜。可是,

击败隋朝的高句丽 为什么会被唐朝征服

公元668年,唐军在第五纵队的帮助下攻克了平壤城,享国700余年的高句丽宣告灭亡。但在不到半个世纪之前,他们刚刚击败了隋炀帝发起的三次远征,甚至由此触发了隋朝的崩溃。那么,作为隋朝的嫡系继承者,唐朝何

唐太宗是如何解决朝鲜问题的

唐太宗传:唐太宗是如何解决朝鲜问题的他没能解决唐太宗在贞观后期提出:要报中华子弟之仇!这句话的意思是,隋炀帝讨伐高句丽时,有上百万中华子弟在辽东丧生。而他李世民作为隋炀帝之后的中国皇帝,有义务为那些中

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

一、背景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

汉朝却能历经四百年? 同样的制度为何秦朝二世而亡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高祖建立的汉朝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所以有着“汉承秦制”的说法。但是,既然是汉承秦制,为什么秦朝二世而亡,汉朝却从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维持了四百年多年的统治呢?秦朝是一个崇尚...

隋炀帝历史功绩那么高,为何成为被黑最惨的皇帝

作者:白羽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故事和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有关。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隋炀帝,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一个暴虐成性的人。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都是因为贪玩奢

同样是亡国之君,胡亥和杨广在面对死亡时的反应为何千差万别

历史的发展常常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秦朝、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常常被人拿来做对比,比如都二世而亡,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两个王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都迎来了全新的盛世——强汉盛唐时期。虽